第三十五章

2025-03-26 06:46:49

如同上次一般, 君兰只出来接了个圣旨就又回了思明院。

三夫人陆氏对此愤愤不平,侧身与闵菱道:看你那八妹妹,如今傲气得不行, 看人懒得多看一眼, 说话也懒得多说一句。

陆氏的脾气素来有些大, 把三房里的人管得严严实实, 连三老爷身边都不允许有妾室。

不过那是在海棠院里就罢了,现下到了众人跟前还这样, 闵菱就有些不高兴, 娘,八妹妹并非是傲气,不过是没有以往那么张扬而已。

陆氏不爱听这话, 叱道:你这孩子,怎地这么爱顶嘴。

闵菱还欲辩驳,旁边妹妹闵萱把她撞了一下, 朝她使了个眼色。

闵萱嘴甜,挽着陆氏手臂道:娘,姐姐也是希望娘少生点气。

看看您, 多年轻的样子,跟十七八岁似的。

可一旦皱眉的话就不好看了。

陆氏绷不住笑了,戳着她的额头道:就你话多。

高氏在旁那帕子拂了拂衣裳上不存在的灰尘, 笑道:我们兰姐儿呢, 现在话是少了点。

不过话少也不怕, 太后娘娘喜欢就成。

短短两句话, 让陆氏刚好起来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性情大变的见多了,突然一夜之间变成这样的见得少。

陆氏哼道:也不知道你们八姐儿做了什么亏心事,成了现在的样子!她不过随口一说,高氏却额上瞬间冒汗,忘了说辞。

闵老夫人知道君兰这般是发生了表姑娘的事情后心性大变。

毕竟是手上过了人命,再怎样也不可能冷静对待。

但这种念头到了如今的田地,再去想已然不合时宜。

现下一家人的荣宠才是最重要的。

少说两句吧。

闵老夫人与陆氏道:好歹是一家人,这样随意说起孩子们,你们这做长辈的可真是立了好榜样。

再说了,兰姐儿现下是圣上亲封的乡君,身份不同一般。

陆氏到底顾及这陛下赐予的封号,憋了一肚子火,没敢再多说什么。

虽然结果是高氏这边的五房占了上风,但高氏心里头终究是忐忑难安。

到了晚膳过后,她特意和青玉说了声,叫留意着院门,姑娘回来了后让姑娘来她这儿一趟。

君兰回到芙蓉院后本打算立刻到自己屋里去,谁知刚走两步就遇到了笑盈盈的青玉,只能转了方向去寻高氏。

她一进屋,高氏就让屋里伺候的人都出去,而后关上房门,说道:兰姐儿,眼看着要到腊八节了,到时候你陪娘去一趟山明寺,上上香。

高氏想着是让君兰去给表姑娘上炷香。

不管怎样,女儿终是做错了,对表姑娘的事情总该有个表示。

不过高氏没有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

她知道女儿脾气不太好,万一再因着这个事情吵吵起来,怕是要闹得旁人都听见了。

君兰也未曾多想。

腊八节是法宝节,那一天许多人都会到寺中上香。

高氏这个说法没甚特别。

于是颔首应下。

高氏这才放心了少许。

第二天一早,君兰就和闵菱、闵萱先给老夫人请安,而后往荷花巷去。

只不过在出发前,闵府梨花巷这边忽然来了一位客人。

说是客人,迎进来后,却又说是来伺候人的。

您说什么?闵老夫人疑惑着问站在屋中央衣着得体的老妇人,奇道:这位嬷嬷,您说,是皇后娘娘遣了您来,伺候兰姐儿?是。

鬓发花白,头戴银簪鬓发一丝不乱的盛嬷嬷含笑说道:皇后娘娘喜欢八姑娘得紧,听闻贵府需要嬷嬷给姐儿们交礼仪,就让我也过来了。

只是我这礼仪怕是不若郭嬷嬷严谨,故而只让我在八姐儿身边伺候着,并不需要我去教。

闵老夫人原听着是在宫里伺候的嬷嬷,所以恭敬以待。

再听了这番话,心里头更添紧张。

虽然盛嬷嬷的话说得客气,字句间都在说自己不若郭嬷嬷那般严谨,但她和郭嬷嬷之间的差别闵老夫人又怎会不知?郭嬷嬷再怎么在宫里伺候过,现下也已经出了宫,并非宫里之人。

而盛嬷嬷,依然是宫人身份。

再者,郭嬷嬷是荷花巷那边费心思请来,盛嬷嬷却是皇后娘娘赐给君兰的。

不管怎么说,都是盛嬷嬷身份高出许多。

闵老夫人笑着起身,说道:盛嬷嬷客气了。

不知娘娘让您在这儿多久?我让人给您收拾个院子出来。

老夫人客气了。

盛嬷嬷躬身道:婢子就在思明院就好。

又是思明院。

闵老夫人身子僵了下。

但想到这里可能也就闵九爷的身份足够,他的院子能让宫里嬷嬷这样身份的人去伺候,老夫人的心就舒坦了些。

也好。

闵老夫人道:嬷嬷的东西有哪些,我让人给您送去。

这倒不用,婢子身边就个小包袱,往后需要什么,还得让姑娘赐下来。

说着,盛嬷嬷的目光在厅内溜了一圈,最终停在了最娇媚明艳的少女身上,叹道:这位便是八姑娘吧?可真是漂亮。

饶是她在宫里见多了美丽的贵人们,这位八姑娘依然是最好看的一个。

特别是身上那种沉静的气质,和明媚的相貌相映衬,更是显得夺目非常。

君兰刚才听闻盛嬷嬷说是来伺候她的,就已经起了身。

只是因着长辈在说话,故而不曾开口打断。

此刻听盛嬷嬷与她讲话,君兰方才往前迈了两步,福了福身,见过嬷嬷。

可不敢当。

可不敢当。

往后您是我的小主子,哪里能让您这样。

盛嬷嬷避开这一礼后上下打量着她,赞道:姑娘好气度。

君兰脸颊泛红。

闵萱看看外面天色,有些着急:八姐姐,快点吧,快要迟到了。

怎么?盛嬷嬷也朝外看去,什么迟到?闵老夫人亲自与她解释:荷花巷那边请了一位郭嬷嬷,姑娘们得去学规矩。

这不,时间要到了,再不去怕是会迟。

盛嬷嬷若有所思,这个时辰还早得很,怎地就要开始了?复又一笑,与君兰道:没事。

今儿姑娘们是因了我的关系而去得晚,有事我来说。

闵菱也有些着急,女孩儿们就一起拜别了闵老夫人,往荷花巷去。

一路上,盛嬷嬷都跟在君兰身后一步远的地方,不曾远离,也不曾靠近。

旁人与她说话,她只简短作答。

只君兰和她说话,方才笑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多时到了荷花巷内。

郭嬷嬷早已等在院子里。

听到少女们进来的欢笑声,她眉心冷然一皱。

好在那欢笑声到了这院子门口戛然而止,她的眉心方才舒展了些。

冷眼扫视着鱼贯而入的几名少女,郭嬷嬷正待进屋去,却意外地发现人群里出现了个不合时宜的身影。

盛嬷嬷。

两人本就关系不好,此刻相见,更是不悦。

看一眼盛嬷嬷身边的人,郭嬷嬷冷声道:八姑娘?君兰走上前去。

今儿八姑娘仪容不整,罚坐两个时辰。

此话一出,除了闵玉容外,所有姑娘们都愤然了。

嬷嬷。

年纪最长的闵菱当先说道:君兰没有做错什么,还望嬷嬷仔细查看。

君兰亦是抬眸道:不知嬷嬷说我仪容不整,因了何缘故?请您来为我指出一二。

郭嬷嬷走到君兰身边,抬手正要勾起她耳边的发丝,手一抬,腕间却已经被人大力擒住。

盛嬷嬷握着郭嬷嬷的手往旁边一甩,说道:宫里头的这些小把戏就莫要再使了。

我只想告诉你,我并非是被赶出宫来,而是皇后娘娘让我来伺候八姑娘的。

郭嬷嬷严肃刻板的神色里现出一丝裂痕。

两人目光相对半晌,最终郭嬷嬷当先撤开视线,往旁看去,冷冷说道:今日练习端茶姿容。

我不管你们背后有谁撑腰,只要不符合我的要求,便依着规矩来!特别是那最差的,一定要严厉惩罚!所有姑娘们都看向了君兰。

闵玉雪小声和君兰道:八姐姐,你小心着些。

我们昨儿已经练了一天了。

这话说得明白。

她们几个昨天练了一天,那么这里头最不符合郭嬷嬷要求的,一定是君兰无疑。

君兰有些紧张,跟在姐妹们中间往屋里行去。

郭嬷嬷走在最后。

刚要迈步而入,就听身后有人叫她。

我们既是旧相识,盛嬷嬷道,好不容易重逢,不说几句话怕是不妥吧。

郭嬷嬷不欲搭理。

盛嬷嬷道:有些话,你若不提前听的话,后悔了我可不管。

在宫里生活久了,养成了谨慎的习惯。

左思右想后,郭嬷嬷终是跟了她一同往院子的一角行去。

盛嬷嬷当先驻足,转过身来,笑看着脸色沉郁的郭嬷嬷。

有话快说!郭嬷嬷哼了声道:我怕你作甚?要知道,我现在是自由身,自个儿为自个儿做主。

你不过还是个伺候人的,有甚可怕。

也不尽然。

盛嬷嬷淡淡一笑,说道:我倒是知道一些当年的事情。

原先不说,是因为你我同在浣衣局做事,抬头不见低头见,多留些余地大家也好一起做事。

如今我有皇后娘娘和闵九爷撑腰,你若对我小主子不敬,我便没有再为你遮掩的必要了。

听闻这话后,郭嬷嬷脸色顿变。

她们两个人在宫中的时日已经很久,算算有几十年了。

今上的先皇祖父武宁帝在位的时候,两人便已经在宫内伺候。

很多人都不晓得,她们两个刚入宫不久的时候,是在同一间屋子里住着的。

郭嬷嬷把自己当年的事情仔细想了许久,方才冷笑着说道:我行的端坐的正。

有甚要怕你的。

是么。

盛嬷嬷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倘若我说,我知道你仿的是何夫人的字迹,那又该如何?此言一出,郭嬷嬷顿时面色灰败。

她当年能够得到武宁帝的另眼相看而有过一夜恩泽,凭的就是一手好字。

而那时候她练字,正是模仿的何大学士之妻的字迹。

你胡说什么!郭嬷嬷咬着牙往前一步,低声呵斥,何家的事情,哪里能随口乱说!三十一年前,何大学士谋逆之罪证据确凿,何家满门抄斩。

谋逆是极重之罪,更何况当时武宁帝特意下令,何大学士夫妻二人所写手稿全部焚烧殆尽,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

因此,郭嬷嬷受宠那次是在何家满门抄斩前就罢了,往后再私下里学习何夫人的字迹便是相当严重的罪责。

郭嬷嬷心里又惊又俱,胸口起伏不定。

盛嬷嬷笑道:乱说不乱说是一回事。

我既是说了,你也无凭无据我曾讲过什么。

但,你这字写了几十年,想改也改不成了吧。

倘若被人发现……倘若被人发现,也不会有人再识得这样的字!郭嬷嬷低喝道。

她几十年久居宫中,只与武宁帝有过一夜夫妻之实。

为了把当年那一丁点儿的缱绻情意记在心里,她一直不曾变过字迹。

却不曾想几十年过去了,到了宫外,还是有人认得出此种字迹。

郭嬷嬷眼中划过厉色,压低声音问道:你究竟想要什么!说!没什么。

盛嬷嬷依然是笑眯眯的和蔼模样,你少为难我小主子,我或许看在你多年情意未变上放你一马。

若你再这样苛责我小主子,就莫要怪我不客气了。

要知道——盛嬷嬷朝郭嬷嬷勾了勾唇角,旁人认不出这字儿,可太后认得。

潘太后与何夫人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手帕交。

即便旁人不识得了,潘太后也能认出这字来。

郭嬷嬷的手指尖颤抖着抬了起来,又慢慢放下。

最后冷嗤一声,拂袖而去。

两位嬷嬷在屋里头说着话的时候,有小丫鬟缩头缩脑地到了院子里头去寻姑娘们。

看到六姑娘闵玉容,小丫鬟悄悄地溜了过去。

避开六姑娘身边的丫鬟,她很小声地与闵玉容道:姑娘,外头有位公子来寻您,说是与您相识的。

闵玉容听了这话又羞又急,扭头道:我不认得什么公子。

我日日在闺房内,你莫要坏了我的闺誉!小丫鬟捏了捏袖子里的两个铜板,急道:那位公子是个好人。

很和善,风度翩翩,又很有礼貌。

姑娘,若是坏人,婢子决然不敢让您去见他!听闻风度翩翩四字,闵玉容的心里忽地想到一人。

京城之内,怕是只有洛家的世子爷才当得起这四个字。

她左思右想,看郭嬷嬷和盛嬷嬷两人说着说着好似吵了起来,郭嬷嬷不知道生了什么气出了院子,她这下下定决心跟了小丫鬟往外走。

一路走小道,到了宅院的一个偏门处。

是仆从们进出之地,往年用的多,这一两年已经很少用了。

小丫鬟推开门,催促闵玉容快一些。

闵玉容怀着欣喜往外而去,抬头一看,心里顿时被泼了一大盆冷水。

原想着翩翩如玉的佳公子是洛世子,谁曾想居然是个不相识的。

此人无论身材相貌学识风度,没一样比得上洛世子。

闵玉容扫了一眼后,就打算转身回去。

哪知对方看到她后却是骤然一喜,大步追了上来,六姑娘?可是六姑娘?他跑得比她快,把门堵上了。

闵玉容气极,低着头道:你想做什么!没什么。

我就是、就是听说六姑娘你在家里受了委屈,想要帮一帮你。

上一回我也想帮,可闵九爷太凶狠,把我丢给我爹害我挨打。

这些天我在养伤,刚好就来看你了。

少年说着,偷偷去看眼前的清秀佳人。

他正是之前接了露儿状告闵九爷状纸的顾家少爷,顾柏杨。

京兆尹顾林知道他所作所为后,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还勒令他不准出门。

他好不容易才瞅了机会来探望这位苦命的闵六姑娘。

不曾想,居然是这样秀丽温柔的女子。

顾柏杨原先在祖宅的时候,身边的姑娘虽然都是家中有些地位的,但他没有见过这样知书达理还含羞温和的女儿家。

心中一荡,说起话来就有些磕巴。

六姑娘,你、你放心,你的事情,我一定帮你办成。

我……闵玉容听他的话后,隐约知道了他的身份。

但京兆尹之子和才思敏捷的侯府世子怎能相提并论?闵玉容侧脸瞥了他一眼,随口说了句多谢公子,就推开他的手臂走了回去。

顾柏杨被她那一瞥看得差点失了魂魄,僵立着也忘了去拦她。

再觉得被她推过的地方火辣辣的又酥又麻,愣愣地看了好半天方才回过神来。

这天君兰难得地没有被郭嬷嬷再难为。

其实不止是她,就连其他几位姑娘,也都没有受到太多难为。

只因今日的郭嬷嬷有些心神不宁,课也只上了不到一半的时间。

像是逃过一劫般,君兰很是高兴,心里太过欢喜,回去的路上就问盛嬷嬷怎么做到的。

盛嬷嬷笑道:没什么。

听闻婢子是皇后娘娘派来的,她就不敢造次。

不过,娘娘曾和婢子说过,为姑娘求了皇后娘娘的,是闵九爷。

君兰晓得九叔叔疼她,却没料到九叔叔会体贴至此,为她考虑至此。

心里急着想要和他道谢,思及晚膳的时候会一起用膳,她就打算等着晚膳的时候再和他表达谢意。

谁知一等再等,九叔叔却一直没有回来。

去问孟海,才知道九叔叔昨儿推了所有的事情陪她进宫去,今日要忙的事情太多,还不知道何时能回来。

不过爷说了,他今晚会回来的。

孟海说道:爷让姑娘先用晚膳,等他回来了,自去芙蓉院寻姑娘,和您说说话。

君兰摇头拒了。

不用。

她坚持道:既然九叔叔晚上一定会回来,我就在这里等九叔叔一同用晚膳。

多晚我都等。

而后她就拿了书在屋里细看。

无论旁人怎么劝,她都不改主意。

甚至于半步都不出三进院。

蒋夫人和盛嬷嬷劝不动君兰。

孟海他们不能往三进院来,只能急得干瞪眼,也拿她没办法。

闵清则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夜深时分。

一进门,头先听到的就是这个消息。

他本想着小丫头八成已经回芙蓉院睡了,打算换身衣裳再去看望小丫头,不用惊动她的睡眠,只远远看她的院子一眼就好。

哪知道那傻丫头居然连晚膳都还没吃。

焦心至极担忧至极,闵清则片刻也不敢耽搁,赶紧穿过书房后的小道往思明院大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