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2025-03-26 06:46:50

君兰的心跳得很快。

腰后大手不住轻抚轻揉, 带起一阵阵酥麻,让她微微战栗。

我……君兰试图开口。

可是刚刚吐出一个字来,颈侧突然传来温热暖度。

缠绵的吻在那儿接连落下,让她呼吸顿时失了平稳。

迷迷糊糊间,身子被反转。

颈侧终于被放过。

她得以有短暂的清明。

正想着把刚才的话给说完整,却在这时, 双唇被堵住。

灼人热烈的吻铺天盖地朝她袭来, 让她无力思考。

无法呼吸。

近乎窒息。

好不容易被放开, 得了片刻的喘.息, 就听他在她耳边哑声低唤:丫头?君兰尚还有些混沌,下意识地软软地唤了声九叔叔。

可话音还没落下,他便趁她不备, 瞬间侵入,攫取了她全部的呼吸。

吻得太深。

她全身发软, 察觉上衣被撩起, 也只能弱弱地去推。

有什么在抵着她。

让她全部力气顿失, 几乎无法站立。

布料撕裂声起, 裙子滑落在地。

君兰终是支撑不住躺倒在了床上。

闵清则覆身而至。

不顾一切地扯去所有拦阻。

却在指尖勾住她下裳腰带的刹那突然止住。

他伏在她的身上粗粗喘.息着。

好半晌,君兰恢复了些清明,动动身子, 想要从他身下钻出来。

别动。

闵清则声音沙哑地低道:别动。

我怕我忍不住。

虽未经人事,但君兰隐隐地有所察觉。

全身顿时僵住分毫不敢挪移。

许久后,闵清则翻身躺在她的身侧,阖目微喘着把她搂在怀中, 紧紧抱住。

*丁灏来到闵府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夜幕降临,各府中都点了灯。

昏沉沉的光照在四周,让人不由自主地循着灯光而去。

丁灏来时并未通报姓名,只说是要见蒋辉蒋先生。

蒋辉看到丁灏后,也并未多说什么,仅揖了一礼恭敬道了声您来了,便请了人入内。

是以闵家门房只晓得又有人来见九爷了,但来者是何样貌是何身份,他们都未看清,也不明了。

丁灏被请至在棘竹院的厅中稍坐。

待到仆从退下后,他开始打量着屋子里的一切。

丁灏没料到堂堂闵九爷的宅院居然清寒至此。

说起来,这儿的一桌一椅无论材质或是做工都属最佳。

但是,这儿空荡荡的没甚装饰,甚至于没甚摆设。

一入其中,就给人清冷孤寂之感。

认真算来的话……旁边桌案上有个团花狮纹青花瓷梅瓶,里面插了支枝丫虬结的腊梅,瞧着倒是颇有意趣。

虽只落在桌案的一角,却给这屋子里添了不少暖色。

丁灏正细看这支梅,就听沉稳脚步声由远而近。

紧接着,清冷的声音淡淡香气。

丁大人喜欢这腊梅?丁灏闻声侧身过去,揖了一礼,答道:满室清冷,唯有此花暖人心脾。

看来九爷也是爱花之人。

闵清则微笑着回头望了眼思明院的方向。

下午时候那小丫头羞得狠了,他好生哄了半晌,又陪她吃了饭方才好起来。

她想去他的书房里练字。

闵清则生怕他的屋子太凉,临走前又让人多拿了几个火盆过去,这才耽搁了会儿功夫,来得迟了些。

想到小丫头给他插好这瓶花时那欣喜的模样,闵清则心里喜悦,语气平淡地道:不过是随手乱插的罢了。

说是乱插,其实是花了不少心思。

没曾想九爷竟是爱花之人,当真好雅兴。

丁灏一板一眼地答着,又揖礼问道:不知闵大人叫我前来所为何事?闵清则乃从一品都察院左都御史。

而大理寺卿丁灏不过正三品。

更何况闵九爷是御前大臣,身份更是不同一般。

不过,丁灏素来不畏权贵。

在闵九爷面前这般恭敬,更多的是因为对九爷能力的赞叹与敬服。

闵清则对他做了个请的手势,两人在桌案前面对面落了座。

陶宗民,丁大人可曾听说过此人?闵清则问道。

丁灏道:自然是听说过的。

陶家乃是当年京中豪富之一,几十年前已经搬离了京城。

只还有一家书坊是他家所管。

前些年的时候,那家书坊也已经易主。

我问过几句,方才知晓是因了陶家家主过世。

想必就是那陶宗民。

如果没记错的话,那书房的名字好似是抷书而记。

闵清则推了一杯茶到丁灏跟前,那你可知晓陶宗民这些年去了何处?丁灏不解他为甚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此人之事,答道:并不知。

去了青州。

闵清则道:这几十年间,一直在青州。

丁灏不由得眉心一跳,喃喃道:居然是青州么。

这可是有些巧了。

为何这样说?丁灏正欲答话,忽地顿住,微微笑道:倘若闵大人告诉我为何关注这陶宗民的事情,我许是可以与大人一谈。

闵清则莞尔,抬指轻叩桌案,你也不必这样提防。

我既是让你过来,便是已经晓得了你和当年在青州任通判的丁斌的亲属关系。

闵大人好手段。

丁灏眼中溢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厌烦,你居然让人查我?闵清则轻笑道:丁大人有甚值得我去查的?丁灏自知刚才错怪了他,思量了下此事定然是与陶家有关系,于是叹道:其实丁通判不过是我远房一位堂叔,我与他并不甚熟悉。

更何况堂叔故去多年后我才晓得了他在青州任职一事。

虽说堂叔与陶家同在青州,当时发生了什么,我却并不知晓。

怕是没甚可帮得上忙的。

并非如此。

闵清则说着,抬手抚着自己跟前茶盏的杯沿,我想调用丁通判这些年写过的所有卷宗。

丁灏端茶的手顿了顿。

闵清则道:还请丁大人帮忙通融下,帮忙从青州把它们挪调过来。

丁灏淡笑道:这事儿我做起来怕是有点困难。

若说调用外官卷宗,闵大人做起来怕是比我要容易些。

虽容易,却牵连较多。

我暂时不想让太多人知晓。

闵清则慢慢低声道:丁大人就不同了。

您堂叔所些卷宗,随便寻个借口都能找了来。

更何况大理寺如今正查青州贪墨案,拿到这些就更为容易了。

丁灏沉默许久,还请闵大人给我个理由。

为了查陶家。

陶宗民当年做过一些让我厌恶的事情。

我需得彻查。

清冷的屋子里,闵清则淡淡的声音缓缓响起:若此事能成,张筠的事情我会给他摆平。

张筠是丁灏手下右少卿。

前些日子因冲撞了赵太保而被关押于刑部。

听闻这话,丁灏最终一叹,颔首应允。

*大理寺卿走后,闵清则在外院书房处理了一会儿卷宗。

待到事情告一段落,也来不及细想,就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思明院二进院的书房内。

屋里生了火盆。

暖融融的空气里,少女脱去了外面披着的斗篷,挽了衣袖正执笔认真书写。

看着立在桌前的娇俏女孩儿,不知怎地,闵清则就想到了棘竹院厅里的那一支腊梅。

屋子本是单调沉闷的,有了那一支梅后,瞬间变得生动起来。

正如他。

他的生活原本清冷孤寂。

漫漫长夜,只他一个人孤单度过。

可自从有了她,他的生活开始多姿多彩起来,充满了暖意与温情。

*大理寺卿丁灏做事效率素来极高。

这一次也不例外。

年三十这天上午,他就让人带了话来,说是东西很快就能到京城。

问闵大人有没有空。

若闵大人得闲,他收到东西后会立刻让心腹送来。

闵清则晓得事情到了下午方才能够开始正式处理,上午的时间就全部空了出来,陪着君兰一起折腾过年的事情。

说实话,闵清则是无所谓过不过年的。

对他来说,过年是一家人凑在一起欢乐团聚的时候。

可他在闵家没甚好庆祝的,所以就没正儿八经把这天当做大日子来对待。

可他家小丫头显然不这么想。

一大早,小丫头就来了思明院里,开始张罗晚上吃什么。

还拽了一大堆的红纸过来,说是要贴对联贴福字。

这红纸黑字的东西……在棘竹院里可从来没有出现过。

如今她不光是要在思明院里弄,而且还要把战火扩大燃烧到棘竹院那边去。

有两个侍卫雀跃地偷偷去问蒋辉:蒋先生,今儿咱们是要过年了么?蒋辉穿着自家夫人给做的崭新衣裳,高深莫测地道:那得看姑娘能不能把爷的字儿要来。

爷的字?侍卫面面相觑,姑娘这难道是……嗯。

蒋辉的面上是无法遮掩的愉悦笑意,姑娘说爷的字最好看,满天下的人也比不上。

所以咱们这两个院子里的字都要爷来写。

思明院书房内。

君兰拉着闵清则的衣袖,晃啊晃啊,声音软软地说道:九叔叔最好了。

你来写吧?闵清则不为所动,这么多的红纸,要写到何时才好?分明话语里透着的意思是不答应的。

君兰勾着他的指尖好声好气地劝,虽然时间是久了点,不过我瞧不上旁人的字,也就觉得九叔叔的字最好看。

你来写吧,好不好?闵清则其实心里已经肯了。

小丫头让他做的事情,他哪里会拒绝?不过是见她这样眼巴巴的模样太过好看,想要多瞧一会儿,所以忍不住逗一逗她。

如今被她接连求了好几次,他再怎么样也没法装下去了,绷不住微笑着点了点头。

君兰欢喜至极,拿过那厚厚一叠的红纸,献宝一样地捧到他跟前的桌案上,放好。

看闵清则不动,她拉了他的手一步步靠近桌案。

又给他磨了墨,再把笔拿到他的跟前。

闵清则刚要落笔,看到最上面的是张四四方方的大红纸,忍俊不禁,这笔小了些。

说着换了笔架上最粗.大的那一根,福字需得用这个。

君兰笑道:九叔叔英明。

她这夸赞的用意太明显了,分明是怕他写几个字就不肯继续,所以可着劲儿地夸他。

偏偏闵清则还就吃她这一套。

在小丫头不住的称赞声中,他落笔飞速。

没多久,龙飞凤舞的一叠字尽数写好。

君兰读了读他写的对联,惊讶地发现上面都是寓意家庭和顺美好的句子。

她正思量着要不要让九叔叔再写个官途顺遂的对子,也好贴在他棘竹院的院门上。

就听九叔叔在旁轻声道:我希望我们俩往后能一直好好的。

初时她没明白过来这突如其来的一句是怎么回事。

再一细想,他这话分明是在和她解释,他写下这些句子就是希望往后她们两个人能好好的在一起。

所以,贴在两个院子里的所有对联,都是寓意家庭和顺的。

君兰脸上一热瞬间通红。

慌张张地说了句:我去把它们晾上。

就捧着几张大字出了屋。

闵清则分明看到了她羞赧的模样。

在大红色的纸张映衬下,女孩儿颊上的羞色尤其动人。

闵清则忍不住暗想,倘若她披上了大红色的嫁衣,那又该是怎样地光彩照人,明艳无双。

*蒋辉带着俩侍卫来到思明院里,就见红艳艳的大纸已经在当先的院子里摊开来晾着了。

蒋夫人里里外外地忙活着,看到蒋辉出现,忙朝他招手,过来过来。

我们人手不够,帮个忙。

自打闵二老太爷故去,闵清则就从未和闵家其他人一起用膳过。

他这里单独有小厨房,棘竹院一个,思明院一个。

棘竹院里的厨师皆是御膳房出身。

平日里大多数时候是棘竹院里做好了,再端给闵清则和君兰用膳。

平日无事的时候,蒋夫人和盛嬷嬷常在思明院里给君兰单独煮些东西吃。

这次因着要过除夕,所以姑娘发了话,晚上两个院子的人凑在一起,大家要一起好好庆祝下。

这不,两个小厨房就都忙活开了。

蒋夫人拽了蒋辉去思明院的厨房帮忙择菜。

孟海则被请去了棘竹院那边帮忙劈柴火。

至于侍卫们,帮忙挂灯笼的挂灯笼,帮忙准备菜肴的帮忙准备菜肴。

大家都忙的不亦乐乎。

有几人今儿当值负责守院门,看到大家忙活的样子,只觉得心痒痒的,偏又要守好院子,只能把羡慕的眼神到处乱抛。

用午膳前,对联上的大字已经尽数干透。

君兰把东西交给了侍卫让他们去四处贴好。

至于她自己的小院子,因为不让旁人进来,就只能让蒋夫人和盛嬷嬷来给贴好。

待到这些忙完,晌午的午膳已经备齐。

君兰想要和九叔叔一起用膳,四处没找到他。

问过侍卫后,方才晓得刚才有客人到来,九叔叔去了棘竹院见客人。

要过年了,不光是亲戚间,就连同僚间也会时常往来。

最近常有朝中大员来见九叔叔,不光是现在都察院的,还有以前翰林院和大理寺的。

甚至于还有不少其他各处的官员。

君兰就没多想。

可是,眼看着午膳摆上来都快凉了,再不吃的话就要耽搁过去,君兰终是按捺不住,往前面的棘竹院而去。

通过那条小道直接到了棘竹院的书房。

君兰立在门前,轻轻扣门。

闵清则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来人是她。

几步跨到门口给她开了门。

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他拉着她指尖发凉的手,那么冷的天,在屋里待着就好。

若是有事,遣了人来寻我。

我倒是想干巴巴等着。

可九叔叔不来,我就得饿着。

现在是饿坏了,不得不来寻。

君兰靠在他的身边轻声说道。

其实闵清则早已和她说过这事儿,倘若他忙着,她尽可以先用膳,不必等他。

但她每每还是要过来寻他。

若论原因,不外乎关心二字。

就算他身体再好,这样用膳时间不规律,长期以往对身体也会造成很大损害。

即便君兰从未明说过这些话,闵清则也心里有数,小丫头是担心他的身体故而如此。

想君兰到了这个时辰还专程等着,闵清则的心里满是暖意,又是怜惜又是暖心,忍不住将女孩儿紧紧搂入怀中。

今天不用回去吗?闵清则揽着她细细的腰身,用下巴蹭着她柔软的发顶,她们会不会怨我不放人?君兰知道他说的是芙蓉院和恒春院那边,就笑道:许是会怨。

所以,还请九爷高抬贵手,帮我一帮,顶着她们的闲言碎语些。

虽然女孩儿是在笑着,但闵清则还是从她的语气里察觉出了压下的苦涩。

怎么回事?他轻声问道。

君兰不愿对他说谎,但是有些事情,提起来的话两个人的心里都犯堵。

于是她简短说道:前些天我病了一遭。

老夫人烦我不争气,所以看我没甚好脸色。

她不明讲,但闵清则已经猜出,指的是被侯府退亲一事。

因着和侯府的亲事没能成,所以闵老夫人对她的态度骤然转变。

由于幼时在恒春院住过几年,她心中对闵老夫人的感情很不一般。

可是这些亲情这段日子以来已经在慢慢地耗尽。

闵清则知道小丫头重感情,这样的转变很伤她的心。

他爱怜地捏了捏她的耳垂,又揽着她抱了会儿。

待君兰的心情平复些后,方才开门唤了人,吩咐把午膳摆到这里。

说罢午膳之事,闵清则想到年夜饭,不由问道:年夜饭是临时起意临时做准备,也不知材料够不够?由于刚才的相拥,君兰鬓边的发有些散乱。

他抬指给她捋好别到耳后,说道:若是不够的话,如今街上应当没人在卖菜了,我去宫里或者安王府要一些来。

他不把过年当回事,又想着小丫头应当得在芙蓉院过年,所以即便临近年关,也未曾让人多准备东西。

可如今她下定决心跟他一起,他也得问妥当了才行。

早就准备好了。

君兰道:其实好些天前就开始准备材料了,只是想给九叔叔个惊喜,所以与大家伙儿商量好了没和九叔叔说而已。

足够过年用的。

闵清则没料到小丫头这么早就开始思量着准备在这儿过除夕。

想她处处为他打点,忙里忙外,必然花费了不少功夫。

你且等我下。

闵清则在她唇边轻吻了下,我给你拿些东西来。

什么东西?君兰奇道。

闵清则边往墙角柜子行去边道:我这两个院子的所有钥匙,还有腰牌。

往后你若是有难处找不到我和剑轩,就去都察院找人帮忙。

若是私隐之事或者事情太大,你拿着我的腰牌进宫,寻太后娘娘或者皇后娘娘。

是他疏忽了。

本只想着除了他外还有剑轩相帮,小丫头能够安全不少。

这次却碰巧两个人都不在京中。

幸好五皇子妃在家中,所以能够帮的了小丫头。

倘若下次剑轩夫妻俩和他都不在京中呢?不如多给她些便利,多给她留些退路,让她往后没有后顾之忧。

君兰没料到九叔叔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更没想到他要把那么重要的东西交给她,连忙说不用。

可九叔叔哪里是会听她劝的?不过一小会儿功夫,他就拿了好几样东西过来。

君兰哭笑不得,只能把它们一一接过。

只是没料到那一大串钥匙那么重,她去接的时候用力不够,手上一滑,钥匙哗啦一下掉到了她手边的桌案上。

君兰赶忙去把钥匙拿起来。

只不过刚刚把它拿起,她就顾不上去看钥匙了,视线已经被桌案上摊开的一卷书册所吸引。

九叔叔,这是什么?君兰双眼紧盯着那书册,讷讷问道。

恰好这个时候饭菜已经送来。

闵清则让人搬了圆桌过来好搁置饭菜,这便走到桌案旁看了眼,是青州送来的卷宗。

正是大理寺卿遣了亲信刚才送来的,才刚收到不久。

他就是因为在看这些所以耽搁了午膳。

青州么……君兰紧紧盯着那书册,看了会儿,又看了会,最终有些犹豫地说道:可是这人的字儿,好熟悉啊。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甜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