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西宁一听店家快要打烊, 不太想勉强人家,低下头小声对严叙说道:要不我们换家店?可附近的面馆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路灯下, 店家迷迷糊糊地瞪大双眼,你是、你是严叙?啊, 严叙?柯西宁反应很快, 他立刻搬出那一套自己被认出来的官话,说道:他不是影帝, 只是和大明星长得像而已啦。
你有见过严叙来咱们这小吃街的吗?有啊。
店家信誓旦旦地说道。
他又盯着柯西宁, 若有所思地说道:你是柯西宁吧?柯西宁尴尬地笑, 低下了头。
这下, 两个都被认出来了。
店家不按常理出牌,柯西宁都不知道怎么接下去。
不过他回头一想,确实是失策,这边的店也许真的有很多明星过来。
而他和严叙……似乎也好像来过。
只是过了太多年, 这家店的装修风格也变了许多,柯西宁一时半会儿没认出来。
严叙看起来很淡定, 他说:我和西宁最近在附近拍一场新戏。
店家便问:叫什么名儿?等播出了我也去看看。
柯西宁说:叫风水大师。
店家好像在回忆些什么,好久才缓过神来, 点点头说等播出了一定会去看。
柯西宁仰头看了一圈, 发现这家店虽然小,但是拾掇得很干净,有一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感觉。
四周的墙上挂着一幅幅的相框, 全是店主和各个明星的合照。
店家笑嘻嘻地说:咱们这两条街靠近拍摄基地,明星都喜欢去前面一条街的宁家苑,但是偶尔也会有一些明星换换口味。
我见过不少明星了。
说着,店家就从墙上摘下来几个相框,把自己和明星的合照亮给柯西宁和严叙看。
照片有些年头了,但不妨碍柯西宁认得照片里的人。
严叙笑道:我好像看到了冯毅和你的合照。
冯老师最喜欢我家的高汤排骨面。
店家自豪地说道,每次来都必点,但是他一定要点一小碟酱油,放在一边当调味品。
柯西宁觉得奇怪,扭头问严叙:排骨蘸酱油?严叙显然对冯毅这种癖好见怪不怪,他说道:冯毅以前老家好像在海边,喜欢这个调调。
酱油里还喜欢放一点点香油,他说这样很香。
店家像找到共鸣一般,连连点头:对对对,您说得对。
气氛一片和乐,店家显然也不打算打烊了。
他撸起袖子,豪情壮志地说道:你们要吃什么,我给你们专门开灶去。
柯西宁疑惑道:还有原材料吗?店家看了一眼说:巧了,最后还剩两份面条,我给你们下锅。
柯西宁便小声地问严叙:你要什么?严叙也不挑,就说:我和你一样。
柯西宁便对店家说:来两份排骨面。
他转头悄悄对严叙说:要不我也像冯老师一样试着来一小碟酱油?随你。
严叙说,说出这两个字后,他又觉得这话可能有些敷衍的味道,虽然他心里完全没那么想,随后生硬地加了一句:就这样,我觉得挺好。
柯西宁根本没有在意他的态度,他的注意力全在忙着甩面的店主身上。
店家说:没有香油了。
柯西宁说:没事。
店家又说:酱油也用完了。
柯西宁这次微微一愣,便说:那也没事,顶多就不尝鲜了。
店家最后翻找了好一会儿,摊摊手,无可奈何地说道:其实连排骨也卖完了。
柯西宁:……严叙也把两人的对话看在眼里,主动说道:那来两碗鱼丸面吧。
店主找了一会儿,说道:鱼丸下午就卖光了。
柯西宁哭笑不得,你们这儿有什么就上什么。
店主说了声:好嘞。
说完这话,他就再次去后厨忙活了。
柯西宁趴在桌上轻声问道:严叙,我们以前是不是来过这儿?当然来过啊。
店主洪亮的声音在柯西宁的耳边响起。
柯西宁忍不住笑了一声,他自以为说得很小声,可店主的耳朵却是出奇得灵,站在那么远的地方也能把他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店主把手往湿润的毛巾上擦了又擦,走到柯西宁和严叙这边来,说道:你们还真忘了啊。
他指向店门外被当做招牌的锦旗,这上头的字还是你们题的。
柯西宁被这么一点拨就想起来了,他看着严叙,笑意洋溢在脸上:这还真不是我写的。
店主拍了一下大腿,说道:哎,谁写的也一样。
真正着笔的不是影帝您吗?柯老师就杵在旁边看着,我一直记得呢。
这面旗子我当个传家宝供着呢,等我儿子成家立业娶媳妇了,我就把这面旗送给他……儿子传给孙子。
孙子再传给曾孙子。
柯西宁笑眼弯弯,看向严叙,子子孙孙,都拿你的字当传家宝。
严叙知道柯西宁在取笑他,他也不反驳,只是无奈地摇摇头。
柯西宁经提醒才记起来,严叙单看那个面字就知道这是他和柯西宁七年前拍《小琉璃》的取景地之一。
七年前拍影视剧的路子和现在不太一样,现在片场的一砖一瓦要么是临时搭建要么就是后期用软件修上去的,美则美矣,烟火味就消失了一些。
所以即便是主角在路边相遇,一起吃了碗牛肉面,那也是正正经经在路边找了家百年老字号的面馆。
细节决定成败。
柯西宁至今都觉得这是他待过最细致的剧组。
每个剧组都会有它的风格,《呓语》剧组江喻飞的理念就是用最少的钱做最好的效果,《风水大师》的制作班底很到位,投资也很大,做特效的后期也是从好莱坞请来的大师。
而《小琉璃》的理念怕就是烟火气三个字。
作为电影,它喜欢取街边各个有意思的景。
柯西宁曾见过片头,景物很美很真实,就像真的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
店主感叹道:我这小店是第一次被包场说要当做拍片的地方。
那天,导演啊、副导演啊、制片啊、统筹啊……全都来了。
走在最后的就是你们两位。
《小琉璃》在这家面馆取景完毕后,剧组送了很多礼物给店主。
严叙毛笔字写得好,就提了一个面字送给对方。
柯西宁说:你竟然记得那么清楚。
当然啊。
店主夸张道,这可是给电影做场景哎,一不小心就会火好吗?电影一火,我这小地方也会火,这样来的客人就越来越多。
我就能延续祖宗的心愿,开个连锁面馆……他擦着桌子叹了口气,疯狂吐槽道:这么多年来就一个剧组找我的面馆做景,我就等啊等,想等着电影播出,结果等了一两年没等到,忍不住去托人问了下,原来那么好的电影被禁播了。
这年头真是乱来。
我儿子上次和她妈一起在家里偶像剧,我瞄了一眼,男主角和男配角在一家餐馆谈事情,饭点,那个餐馆除了这俩,竟然一个客人都没,这不会瞎扯淡吗?柯西宁总觉得这个剧情有点耳熟,这部剧叫什么?忘了。
店主说道,我就随便瞄了一眼,连主角长啥样都没看清楚,就记得那餐馆搞得还挺富丽堂皇的,天花板上全是水晶灯,我就想着有这钱整这灯,怎么不多花点钱多找几个群演啊。
水开了。
店主赶紧跑回去下面。
一说水晶灯柯西宁就彻底记起来了。
这是他大前年拍的烂剧,收视率无比惨淡,导演还是妄图拉着柯西宁和女主角炒作。
幸亏柯西宁没人气,女主角又是个新人,剧组炒了两三次压根没人注意,导演才不了了之,让这部偶像剧彻底扑街。
严叙说:这剧听着耳熟。
柯西宁不以为意,心道严叙肯定认错剧了。
女主角是不是叫宁卉?严叙说,文娱的一姐。
文娱原来的一姐合约结束后就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宁卉就晋升了。
这两年靠拍偶像剧混得还不错。
柯西宁挺惊讶的:你怎么知道宁卉?文娱是个小公司,每部剧都扑得没水花。
宁卉虽然是这家公司的一姐,在圈内却仍然是个小透明。
不对……柯西宁抓到了关键处,那你知道男主角是谁吗?严叙说:难道不是你?柯西宁:……你怎么会关注这些小片子。
柯西宁勉强冷静地喝了口水,这些都是他的黑历史,没道理啊。
柯西宁和宁卉深夜喝酒未归。
严叙说,这个新闻发上来一个小时,是我让人撤下来的,话题也是我让人降温压下去的。
柯西宁哑然,原来始作俑者是这位。
怪不得那位导演天天在群里抱怨说,买了大价钱的通稿,结果一点水花全无。
柯西宁当初还以为是自己太没人气,现在想来,即便没人气,他也拍了那么多片子,剧粉还是有些的,娱乐新闻没有一个人讨论,这才是最不科学的地方。
这是炒作。
柯西宁最先想着不是埋怨严叙,而是解释当年自己没有婚内出轨,那部剧太扑了,导演想制造些噱头让它起死回生。
其实大家只要看剧,就知道这是个剧照……最重要的是,严叙那时候肯定知道他对女人硬不起来。
或者说,柯西宁只对严叙硬得起来。
他当初有多么多么喜欢这个男人,严叙可能不知情,他自己心里门清儿。
我知道那是剧照。
严叙说,也知道那是炒作。
那部剧的导演自己在媒体人那里说漏了嘴。
柯西宁皱眉:既然知道,你为什么还要那么做?严叙微怔,继而说了声:对不起。
不用说对不起。
柯西宁想了想,说道,我也不太喜欢和别的艺人捆绑炒作,那个导演也是先斩后奏。
两人安静了下来。
柯西宁忽然问:你做过几次这样的事?三次。
严叙说,你的每一次剧组炒作和假绯闻我都找人挡下来了。
三次……柯西宁在心里喃喃自语地默念了一遍,问:你帮我拦下来的炒作都是有关我和别的主演凑一对的吗?……严叙没有回答。
柯西宁却听明白了,不是。
这柯西宁就疑惑了。
除了宁卉那个之外,其他炒作都比较普通,无伤大雅,导演也是经柯西宁同意才发到网上的。
严叙何必要把这种也拦下来。
严叙有个专门的公关团队。
白梓蕴那则绯闻刚爆出来的,严叙也是让同一个团队挡下来的。
只不过团队有些低估了严叙的影响力,新闻稿和热搜虽然撤了,但舆论早就发酵。
柯西宁有些沉默。
他盯着严叙说:你应该还记得《小琉璃》在这家面馆的拍摄剧情吧。
严叙不明白柯西宁为什么突然提到这个,他说:我当然记得。
莫七和刘梨的初识,就在这家面馆。
剧组包下面馆,稍作整顿,它就变得和剧本里描述得面馆相差无几。
刘梨和莫七坐在同一张简陋的木桌上。
刘梨家境贫穷,手头上没什么钱,便问老板娘要了一碗没有牛肉的牛肉面,然后用筷子卷着面往嘴里送。
他吃得急,额头冒出了些许的汗珠。
莫七是为了等人,随便点了一份,放在桌上任由它凉掉。
刘梨长得白,嘴唇却红,沾染了些许面汤,泛着水光。
莫七无意中看到刘梨吃得满脸通红的模样,莫名觉得有些可爱,点了一支烟,目光却一直有意无意地瞥向他。
非常简单的情节,却让截然不同的人第一次相遇,也让莫七注意到了刘梨。
可惜莫七要等的那位早已叛变。
朋友没等来,等来一堆死对头。
这些人做事不讲任何情理,一上来就干架,掀桌子翻椅子,弄得人仰马翻。
刘梨倒霉就倒霉在和莫七坐在一张木桌上,被对方误以为和莫七有关系,牵连其中。
莫七单枪匹马、赤手空拳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后来对方的援军到达,莫七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刘梨一起跑。
这是两人纠葛的开端。
等到莫七和刘梨相爱后,莫七还带着刘梨来这家面馆吃饭。
不同的是,那一次莫七可舍不得刘梨吃一份没有牛肉的牛肉面,更舍不得刘梨用自己搓一次性筷子的毛边木屑。
如今竖在竹筒里的不再是长满刺毛的一次性筷子,而是店主喷过漆的普通木筷。
店主大声吆喝道:面来了,趁热吃。
两份牛肉面各自放在严叙和柯西宁的面前,热气从碗里蔓延上去。
店主给的牛肉量很多,厚厚地叠在面条表面,恐怕是因为要打烊,所以就把今晚剩下的所有牛肉存货都堆了上去。
柯西宁咬了一口面,竖了一个大拇指。
店主笑呵呵的:好吃吧?嗯,很好吃。
柯西宁说道。
他忽然想起了刚才店主的话,便小小地透露了一些内情:《小琉璃》今年通过了许可证,近期内可能上映。
店长惊喜道:那我这店是不是能变成网红店了?柯西宁不敢夸大,毕竟《小琉璃》已经是七年前的电影了。
七年后主创人员很难集齐,宣传也容易跟不上。
严叙却说:是啊,你这家面馆很快就会出名的。
店长看起来很开心,他抑制不住自己的笑容,我要定个小目标,首先要让我这家面馆成为中国第一的面馆,再让它走上国际。
这还真是个小目标。
柯西宁觉得有趣,笑了一声,接着沉着气说,我们趁热吃吧。
老板也不方便站在这边,走到后厨收拾餐具去了。
严叙看出柯西宁心里藏着事,他放下筷子,问道:你是不是有话对我说?柯西宁想了想,决定要对严叙说出自己心里扎根已久的疑惑。
但他还是说:先吃面。
两人吃完两碗热腾腾的牛肉面,接着和店长告别,行走在寂静的小道上。
严叙和柯西宁并排而行。
柯西宁鞋尖踢了下人行道上的小石子。
小石子灰溜溜地滚落到一棵高大的树下。
树影下人影摇动。
柯西宁问他:离婚那天,我问了你两个问题。
你还记得吗?严叙皱了下眉:记得。
柯西宁说:第一个问题,你当初喜欢我还是刘梨,这件事我已经有了答案。
严叙看他,沉吟道:对我而言,刘梨只是个虚拟人物。
这真是个乌龙。
柯西宁笑了笑,老天爷像是给我们俩开了一个玩笑。
除夕夜,你给我做了几道菜,却都是刘梨爱吃的,我当时很难不想多。
严叙抬眼,心里复杂,正欲解释。
柯西宁却说:伯母都和我说了,这些菜是她教给你的,和你没什么关系。
他顿了顿,接着说出内心的想法:不过那时候我根本想不到原因竟然是这样。
每次打雷天,我都说自己不怕打雷,你却总是在那天特别……特别护着我。
直到你告诉我,我每次打雷都会做噩梦,心里才存下这个未解开的疑惑。
直到回老家,发生种种事后。
我慢慢正式心底深处害怕的那些,才明白原来我妈妈就是在雷雨天出事的,而我当初自动把这段记忆屏蔽下来在,还有雷雨天会暴露我内心真实的情绪。
对柯西宁来说,这些事真的是伤疤。
严叙安慰他说:西宁,都过去了。
是啊。
柯西宁笑笑,我能坦荡地告诉你,也就证明这些阴影已经不算阴影了。
严叙听明白了柯西宁的意思。
严叙,演《呓语》内心独白的时候,你教我演员就是应该懂得入戏和出戏。
我那天其实想问你,你这么教我,那你做到了吗?之前我一直怀疑你没有从《小琉璃》这部戏中出戏,你只是把我当做刘梨。
如今想来,一直是我猜忌作祟,我不自信,不相信你曾经是爱我的。
这一大段话发自肺腑,几乎把柯西宁当初的患得患失全都说了出来。
柯西宁问道:所以你……曾经是爱我的吗?严叙觉得有些好笑。
原来那么久,柯西宁仍然不相信自己对他的感情。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一种失败。
他真的无奈地笑了一声:何止曾经,我现在对你的感情,和以前没什么两样……西宁,我爱你。
柯西宁掀起眼帘,看他。
严叙不经常表白,上次说我爱你还是在离婚那天。
他的心像打鼓一样,震耳欲聋。
严叙急迫想要知道柯西宁的回复。
严叙。
柯西宁是真的疑惑,你说你爱我。
可是你当初为什么不想让我红?他本来对这件事没什么概念,只是隐隐约约觉得严叙应该不太想让他红。
今天他明白了。
严叙当初并没有他想象得那么不关心他,反而还挺关注他的各个事业。
可严叙不仅袖手旁观,任由柯西宁接一些永无出头之日的烂剧,还会出手拦下提到柯西宁的各种炒作。
炒作这玩意儿,听起来不怎么好,像是娱乐圈最表层的肮脏,但对于演员和剧组来说,适当的炒作能够保持热度。
很多一般性的炒作,导演过问柯西宁之后,为了这部剧好,柯西宁也会答应,就像观众讨厌水军,但水军的确是引导风向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严叙没有回答。
他不是不想回答,而是不知道怎么回答。
要是真的如实回答,就会撕开他当年温柔的假象,露出他赤裸裸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