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09 章

2025-03-22 07:09:36

沈禁伸出手, 长指在扶几敲了敲。

方才还未开宴时,皇太后就在懋安堂对他嘘寒问暖好一阵子,话里话外, 不是提起当年柳家将他从皇宫中救出的恩情,就是暗示要给他指一门亲事。

皇太后见沈禁微笑不语, 又道:当年你暂住太师府, 哀家的外孙女玉瑶与你可是两小无猜啊, 如今你二人都长大成人, 若是情谊还在......母后。

皇帝沈劭突然插话,孩儿们的事, 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罢,我们这些长辈就勿要指手画脚了。

说起来当年沈禁会离宫暂住在柳太师府,与沈劭也脱不了干系。

因当年一桩宫中秘事, 年仅十二岁的沈禁受到牵连,险些被沈劭下令一并处死。

是柳太师入宫将奄奄一息的沈禁带出皇宫, 之后又是柳太师去请求沈劭, 不要处死沈禁, 而是将沈禁送去专门为朝廷训练死士的踏莎岛, 试图将功赎罪。

沈禁就在那样暗无天日的铁血磨砺中, 九死一生度过了整整七年。

如今的沈禁, 能活生生立在众人面前,可谓历经艰辛,是从炼狱中爬回来的人。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皇帝沈劭。

见到自己的儿子成长的出类拔萃,沈劭多少会为当年之事生出些许悔意。

虽然沈禁这些日子在他的面前坦言多次, 当年的事, 他不会怪他, 若是没有他这个父皇的谆谆教诲,他也不会有今日的做为。

沈禁还说:父母慈,多败儿,正因有父皇的严格督导,才会有儿臣今日,知人善任,略有几分作为,不至于让父皇面上无光。

沈禁的这席话,恰恰说到了他的心坎深处,他子女不多,唯有沈禁和沈案两个皇子,而沈案性子太过阴鸷,他每每与之交谈,都能隐隐感觉到这个二儿子对他的抵触,甚至是怨怼心理。

那时他便知,沈案还在为当年之事,怪罪于他这个父皇。

因此相对沈案而言,他更青睐沈禁,也对沈禁抱有更多的内疚和更大的期望。

先前沈禁还同他说过,自己已有心仪的女子,不会娶柳家之女。

皇太后被皇帝当众下脸,面上弗悦:皇帝这是什么话,孩儿们的亲事向来就是依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哀家是禁儿的皇祖母,禁儿的终身大事,哀家过问一句也不行吗?未免场面变得难堪,毁了长子的洗尘宴,皇帝索性不再言语。

沈禁对皇太后道:皇祖母,孙儿心中已有佳人,就不劳烦皇祖母费心了。

他这一句传开,皇太后和长公主一行柳家人无不沉了脸色,座中其余人也开始骚动起来。

之前皇太后提及了大殿下和长安郡主的少时之谊,意欲为二人指亲。

而大殿下却回不劳皇太后费心,这言外之意,不就是否认皇太后的话,并且婉言谢绝柳家同他联姻的示好吗?这一巴掌打的,那可比方才圣上那一掌,更响,范围更广。

皇太后当即愣住,全场寂静片刻,柳贵妃的反应却极快,她笑起来三角凤眼微眯,问道:那大殿下心仪的女子是何人?可能报上门第?若是合适,你父皇和本宫也好亲自做主,为你张罗起来。

沈禁扬起下巴,神态从容:回贵妃,吾的心中人,自然是千好万好,她对吾来说,是这天底下最合适吾的女子。

哦?柳贵妃好奇道,那本宫倒要洗耳恭听,看看是哪家的贵女,能入大殿下的眼。

不仅仅是柳贵妃,在场所有的人都在翘首以盼,等着沈禁快些说出那个女子的名字。

不少尚在闺阁中的贵女,见沈禁回绝了柳家,又开始盯着沈禁那张俊美绝伦的脸,心存侥幸和幻想。

万一大殿下看上的是她们呢?那岂非是天大的幸事。

有人春心荡漾,有人坐立不安,还有人凉透心扉。

坐立不安的是坐席后排的嘉妩,她没想到沈禁会如此招摇,竟选在今日当着众人的面向皇帝请旨赐婚。

凉透心扉的则是柳玉瑶,这些年她一直云英未嫁,就是在等着沈禁回京,能够娶她为正妃,将来将她捧上太子妃,甚至皇后的宝座。

却不料在前一刻,他当众掐断了皇太后为他们二人的牵线。

柳玉瑶深深地觉得面子上实在是挂不住。

这玉京谁不知道,柳家的长安郡主,就是按未来太子妃的品格来培养的,将来是要将她嫁给最有资格和实力成为储君的皇子。

如今人人皆知二皇子不成气候,只有大皇子才配得上储君之位。

若大皇子不娶她,她岂不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将来在玉京之中,还能有她柳玉瑶的立锥之地吗?另一边,沈禁从座上立起身来,欣然朝女子间的坐席行去。

众贵女见沈禁往这边走近,心中像是怀了一只怦怦乱跳的小鹿,眼冒春心,羞赧地偷瞄着这个俊挺出众的麟子龙孙。

而当沈禁目不斜视,从她们身边走过时,她们无不失望地紧遽回头,都想看看究竟谁才是他口中那个千好万好的女子。

瞧见沈禁朝自己一步一步走来,嘉妩脑海中倏地一片空白,她垂下头,紧张地揪住膝上的裙子,手心不断冒出热汗。

非要在众目睽睽之下请旨赐婚吗?她有些局促,手脚无措。

身前的光一暗,那道高大的身影堪堪伫立在她身侧。

嘉县主。

沈禁开口,温和唤了她一声。

众人瞬间屏住呼吸。

嘉妩抬头,只见沈禁稍稍俯下挺拔的背,朝她伸出一只宽阔的掌。

那一瞬间,宴席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在她一人身上,连高座上的皇帝,皇太后和柳贵妃都朝她投来审视的目光。

事已至此,她算是被他赶上了架,进退维谷,眼下也没什么好掩饰的了。

嘉妩心一横,伸手放在他的掌中。

沈禁面如冠玉的脸上浮起一抹温和的笑意,助她从座位上立起身来。

待她站定,他反手扣住少女的手,与她十指相扣。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尤其是方才那些私下里肆意编排嘉妩,说嘉妩坏话的人,面色千变万化直至铁青。

众目睽睽之下,嘉妩和沈禁二人并肩前行,来到集春园正中间铺着红毯的大道上,朝皇帝跪下身来。

沈劭见此,面上并无过多惊异,他早知沈禁曾在安远侯府住过数月,其间嘉氏女貌美柔善,且待他不薄,他心生恋慕也是很寻常之事。

禁儿,你所说的心仪女子,是安远侯嫡女?沈劭问道。

沈禁答道:回禀父皇,正是。

儿臣于半月前回京入宫的路上,偶遇险些被歹人劫持的安远侯之女芳城县主嘉妩,并将她救下平安送回府上。

自此儿臣对县主一见钟情,再见倾心,县主温柔贤淑,蕙质兰心,亦是儿臣心中所求佳妇。

今日儿臣在此斗胆请求父皇,为儿臣和县主赐婚。

他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不仅仅是在请求皇帝赐婚,更是在为嘉妩澄清莫须有的谣言。

方才那些聚在一起嚼舌根,说嘉妩闲话的贵女们听了,纷纷因羞愧而涨红了脸,无地自容。

这......皇太后伸袖一指,手臂在半空中颤颤,面上又惊又气,但更多的是被当众弗了脸面的羞怒之色。

皇太后的视线不断在长公主和沈禁一行人的身上来回逡巡,长公主亦觉脸上无光,她抬起头来,朝皇太后摇头使眼色。

二人经过短暂的眼神交汇后,皇太后悻悻放下手臂,总算是偃旗息鼓。

沈劭见柳家无话可说,便当机立断成全了沈禁,为沈禁和嘉妩二人赐婚,并命礼部择选婚期,相关部门着手准备婚仪。

一时间场上所有的人,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纷纷开口向沈禁和嘉妩道贺。

两人谢恩后,沈禁没有放开嘉妩,而是将她拉到自己的坐席上与自己同座。

嘉妩坐在沈禁身侧实则如坐针毡,当着沈禁的面,方才那些不堪入耳的话全部消失不见,只听有人在她身后暗叹道:这位准皇子妃可真是命好,从前周皇后有意将她赐给周小将军,后来圣上斩断二人的婚事,如今她又入了大殿下的眼,得大殿下当众求娶,可见是个有福气的。

谁说不是呢。

明明都是些赞叹羡慕的话,传到自己耳中,嘉妩却不知何故,心中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这时,沈禁的声音在她左耳侧响起:今日为何不穿我给你送去的衣裳?嘉妩抬头望了他一眼,很快扫过他身上的氅衣,方才离得远她没看清,这会子坐得如此之近,她总算是看清了他今日的衣饰。

果然,她就知道他送衣的目的不单纯,原来在这等着她呢。

若她当真穿了他送的衣过来,岂不是又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再穿一次夫妻衫。

还是与不同的男子,那岂不是要惹人笑话。

好在她有先见之明,未曾穿来。

殿下与臣女尚未定亲,那样的装束并不合规矩。

她小声答道。

沈禁挑了挑眉,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那为何周润之能与你穿这样的衣裳,而我这个天子赐婚的未婚夫婿却不能?嘉妩咬了咬唇。

看来他还知晓她私底下会唤周沐风润之。

当日去火宴上的衣裳是皇后娘娘暗中安排的,我和周少将军皆不知情。

再说了,先前殿下与我不是还没被圣上赐婚吗,今后你我二人定亲了,便能穿得。

少女刚及摽梅之年,额头白皙莹润,双颊红扑扑的,娇音软糯,整个人都像一颗又香又甜的水蜜桃,亟待人去摘折。

沈禁凝视她,眸中只她一人,笑道:那好,以后我们日日都穿。

少女的脸颊愈发红了,话音微嗔,撇开话题:殿下为何不私下向圣上求娶,而非要在此大庭广众之下。

大庭广众之下不好吗?如此一来所有人都知道,是我想娶你,而非父皇命你嫁我。

沈禁伸手去握嘉妩的手,妩妩,我只是不想他人非议你。

他人非议?他......他们有什么好非议的......难道你没听说吗?若是父皇私底下一道诏书将你赐予我,那些人会怎么编排你,说你狐媚皇子,水性杨花?这些都算是勉强能入耳的,那更难听的呢?如今我当众求娶,那些人便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他们若还要说你狐媚,岂非也在打父皇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