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14 章

2025-03-22 07:09:36

想到此处, 嘉妩更是迫不及待地要往宫门口赶,她得尽快回到府上,沈禁入京述职后, 定会去侯府见她。

到时她直接问他话便是,这满腹的疑惑便能一一解开, 也省下她独自思虑过重。

嘉妩小步奔至宫门口, 视线第一时间搜寻府上的马车, 甫一迈出宫门高槛, 忽而她脚下一顿。

目光所及之处,马车旁伫立着一个修长挺拔的身影, 那人穿着一身玉石蓝宽袍,背对着她,墨竹细枝苍劲有力的纹路沿着他精壮的腰身, 往宽背延伸。

竟是沈禁,他怎会在此?他刚回到京中, 眼下不应在天德斋向皇帝述职吗?嘉妩走过去, 刚想开口询问他柳家之事。

骤然她瞳孔紧缩, 瞠目望着眼前所见的画面。

只见沈禁手中握着一柄长剑, 剑身悬在半空中, 但这把利剑尖锐的剑端, 却直直穿透了红英的胸膛!红英跪在沈禁脚下,双目瞪圆,目光发直,紧紧瞪着沈禁。

她额前热汗如雨,一颗接着一颗落了下来, 与她衣衫上的鲜血混在一起。

红英双膝跪着的地方, 鲜血汩汩往外流淌, 不一会儿就汇成一块小小的血沼。

红英!嘉妩失声尖叫一声,朝红英扑过去。

红英还有一息尚存,她僵硬地回头,看向嘉妩:姑娘......您出来了......她的话音沙哑,就像是在沙漠中曝晒了三个昼夜未曾喝水。

哗——那边沈禁利落收回手中利剑,剑身离开红英身躯的那一刹那,鲜血四溅,好几滴溅落嘉妩的下颌和脸颊。

红英失去支撑,身子缓缓朝嘉妩这边倒过来,嘉妩连忙将她抱在怀里。

抽出袖中手帕,嘉妩手足无措,胡乱地去堵红英胸口的剑洞,但那道伤口实在是太深太深,乌压压的鲜血源源不断地从中滚滚涌出,血流如注。

无论她怎么堵也堵不住。

红英的生命恰如掌中沙,江中水,正在飞速流逝。

太医,太医!大夫......嘉妩眼眶中漫上热泪,她对红英道,别怕,我们去回春馆,我会请最好的大夫救你,红英你别怕。

红英伸手抓住嘉妩的手腕,有气无力,但眼底的光却明如曜日。

姑娘,没用的,奴婢没用了,你不要为奴婢费事......奴婢就要走了,今后不能再伺候姑娘......嘉妩摇头道:别胡说,我这就带你去找大夫,你先歇着,别说话了。

你们还愣着做什么,快过来帮忙!嘉妩朝府上的护卫们唤道。

护卫们连忙走过来。

不不,姑娘,你听我说......咳咳......红英陡然咳出两口血,手上愈发攥紧嘉妩的手腕。

嘉妩心口一紧:好好,你说。

其实嘉妩心中知晓,沈禁那一剑生生刺透红英的左胸膛,伤口离心脏极近,即使没有伤及心脏,但心脉必定也毁的七七八八,再加上流了这一大摊的鲜血,今日哪怕是华佗再世,红英怕是也活不成了。

可她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她还心存侥幸,哪怕有一丝生的希望,她都不愿看着红英死。

但她更怕慌乱之下,未能听完红英的遗言,红英便撒手人寰。

红英躺在嘉妩怀里,头磕在嘉妩肩上,她身上的血,蔓延至嘉妩胸前。

她用尽最后的力气道:这辈子奴婢的路已行至终点,今生能遇到姑娘这般心善的主,是奴婢之幸,但愿下辈子奴婢还能在姑娘身边伺候,报答姑娘的恩情。

奴婢今生走到这里,心中无甚遗憾,只是奴婢心中还有一人放心不下,那便是奴婢的妹妹绿萼,姑娘若是寻得她的踪迹,定要将她带到奴婢的坟前,奴婢见她平安,黄泉路上也就有脸面去见奴婢那死去的爹娘。

嘉妩的心坠坠地疼着,就像有一只枯瘦的大手在用力撕扯她的心。

好,我答应你。

她抽泣道。

红英面上露出欣慰的神色,她瞥了眼立在原处的沈禁,对嘉妩道:姑娘,你莫要怪大殿下,今日一切,皆是奴婢咎由自取,怨不得任何人。

奴婢不想因为这件事,毁了你和大殿下的姻缘。

她说完这句话,攥着嘉妩手腕的手慢慢滑落,最后红英眼望向蓝天,死不瞑目。

红英,红英!嘉妩抱着红英慢慢僵硬的身躯,整颗心彻底沉入深渊。

上一世,红英也是如此,在她的怀里没了生息,她眼睁睁看着她的身子骨冷却,僵硬。

重活一世,她还是没能护住她。

嘉妩缓缓回头,目光落在沈禁那张淡漠的脸上。

沈禁缓步而来,面上冷静到没有一丝情绪。

他止步于嘉妩身前,垂眸望着这个泪流满面的少女。

少女的眼眸中,眸光幽幽,眼底充满了控诉,袅袅湿雾之下,隐隐可见一丝藏也藏不住的怨恨。

他等了片刻,她什么也没问,什么也不说,只紧抿双唇,静静地注视着他。

沈禁蹲下身来,刚要开口,不远处跑来一个宫中内侍。

大殿下,圣上有旨,宣您即刻入宫,不得有误。

那内侍跑到沈禁面前道。

儿臣领旨。

他说完,目光移回少女脸上,她如花般的双颊上沾染了别人的鲜血。

沈禁拿出一块手帕,伸手去帮她擦拭,少女目露警惕,嫌恶地避开了他的手。

他握着手帕的手僵在半空。

宫中内侍见沈禁还不动身,出声催促道:大殿下,该走了,圣上正等着您呢。

沈禁听了,温声对嘉妩道:妩妩,先回侯府等我,我会与你解释这些。

闻筝,护送县主回府。

属下领命。

沈禁吩咐完,随那名内侍入宫,前往皇帝所在的上书房。

------嘉妩将红英的尸身运回府中自己所住的芳菲院,其间贺氏听闻此事来芳菲院中帮她处理了些红英的后事。

红英死了,难过的只有嘉妩,青梅,还有芳菲院中几个受过红英照拂的女婢,除此之外,再无人关心红英的生死。

为红英置办好后事,嘉妩洗去一身的乌血,她身心俱疲,倒在香如故的架子榻上陷入昏睡。

睡着睡着,她做了一场梦,梦见了前世。

那是羲裕十年初春,安远侯被诬贪墨,下了诏狱,十日后诏狱里的人传话入东宫,说安远侯已在狱中畏罪自尽。

当时嘉妩身困东宫,听闻此消息时,她整个人如同五雷轰顶,险些昏死过去不省人事,但她念及自己听此信尚且如此,那贺氏呢?贺氏可能承受住如此噩耗?贪墨案事发之时,官兵抓去了安远侯,也将嘉府封起来,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

贺氏本就身患心疾,侯府突遭如此大的变故,已经刺激得她的身子骨不堪重负,若安远侯身死狱中的消息再传回去,贺氏必然全盘崩溃。

嘉妩料及此,于是当日她便向沈禁所在的昭宫,投去了一封请归书,望沈禁看到请归书后能通融一日,放她回家看望贺氏。

但她在芳歇院等了一个上午,也没收到来自昭宫的任何旨意传来,最终这封归书石沉大海,而她身为太子妾,人微言轻,根本见不到沈禁一面。

情急之下,她只得想出扮作宫人,偷溜出东宫的下策。

那日红英主动请缨,要为嘉妩驻守在芳歇院,嘉妩和红英互换了衣衫,嘉妩就此扮作宫婢,随着东宫中的菜车侥幸离了东宫。

嘉妩好不容易逃出东宫,回到侯府时,嘉言告诉她,贺氏已在半刻前心悸而亡。

她还是来晚了一步,连娘的最后一面都没见成。

那日春雨细细,空中轻寒,她给贺氏重重磕了三个头,额头上又红又肿,流出鲜血,之后她冒着冷雨赶回东宫,却再闻噩耗。

红英死了。

自嘉妩走后,红英扮作嘉妩,留在芳歇院中。

红英为嘉妩拖延时间,拼死拖住柳姑姑那群人,不让她们闯入芳歇院。

可红英最终没能拖住,她被柳姑姑当场抓获,扔进了东宫刑正司。

当嘉妩赶到刑正司时,红英满身鞭伤,血痕累累,仰趴在地的身躯已然冷硬。

据刑正司的人说,红英至死也没有招供一字,全程咬紧下唇,对她的去向更是只字不提。

她的贴身婢女红英,跟了她十几年,最后就这样被活活打死在漆黑的地牢之中。

短短一日,她失去了三个亲近之人。

---爹,娘,红英......架子床内,少女陷入深深的梦魇之中,她白润的额头上冒出密密麻麻的细汗,两条细长的柳眉紧紧绞做一团,双手时而抓着身上的薄被睡衫,时而揪着自己的头发枕巾。

床榻上被盖凌乱,皱皱巴巴,锦衾间的少女更是浑身湿透,睡得极其不安稳,口中呓语不止。

倏忽她惊唤一声,坐起身来,汗如雨下。

红英——门外的青梅听到这一声尖叫,推门而入,匆匆跑到嘉妩身边。

姑娘您没事吧,是梦魇了么姑娘?嘉妩刚从梦中醒来,脑海中一片荒芜,她下意识选择遗忘掉红英死去的记忆。

青梅,青梅,红英呢?快去把红英唤过来!嘉妩攥住青梅的手,紧紧瞪着她,快去把红英喊来,我要见她。

青梅哭红了的双眼此时又泛出细泪,她嗫嚅道:姑娘,您忘了吗?红英姐姐死了,她死了,棺椁还停在后院。

嘉妩的面色瞬间苍白无比,死死攥住青梅的手也顿在半空。

她的目光变得涣散:红英死了?她死了?死了......泪水从她薄薄的眼眶中滑落,今日午前红英被刺死的一幕幕重新占据她的脑海。

是我没有护住她,是我害了她......青梅扶住嘉妩摇摇欲坠的身子:姑娘,姑娘节哀,保重身子要紧啊。

她虽这么说,却也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

嘉妩倚在青梅怀里,伸出双臂环住瑟瑟发抖的自身。

青梅怎么办,我该怎么办,红英死了,我救不了她,我怎么会救不了她呢?明明,明明她不该死的。

青梅,我好像什么也做不了,我谁也救不了,我真没用,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这一生,好像又要重蹈覆辙了。

我该怎么办。

青梅见嘉妩崩溃至此,手忙脚乱地安抚嘉妩,可嘉妩却在她怀中哭得愈发伤感,上气不接下气,眼泪止不住地淌下来,将两个人的衣衫打湿。

最终主仆两个哭到一处,哭声弥漫整个香如故,久久不衰,最后还是贺氏闻风而来,劝开了两人。

---自红英死后,嘉妩一人藏身于香如故,不出去见人,其间沈禁来了侯府数次,皆被她拦在香如故门外,他数次想要托人送东西进香如故,也被嘉妩命人拦下,原封不动送还回去。

一连数日,她称病不见沈禁,也不要沈禁送来的东西。

而沈禁并没有因此放弃,日日都来侯府,日日都在芳菲院外等她数个时辰,但嘉妩自始自终没有走出香如故,也不让他进屋子里来。

这样的日子持续来了六七日,一日上午,安远侯嘉昌到芳菲院来寻嘉妩,同嘉妩说了些体己话,大意是让她保重身子,还隐晦地询问她近日为何不愿再见沈禁。

明明沈禁去苏杭前,二人还好端端的,沈禁一从苏杭回来,二人之间却生了嫌隙。

这若是寻常定亲也就罢了,女儿不喜欢,退了这门婚事便是,但这是天子赐婚,退婚犹如抗旨,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是要夷三族的。

此事不容小觑,亦不可儿戏,安远侯不得不亲自过问女儿内心究竟作何之想。

其实他和贺氏隐约知晓,嘉妩和沈禁此次生了隔阂,多半与红英之死脱不开干系,他问过当日送嘉妩进宫的护卫,那些护卫都说亲眼瞧见沈禁刺死了红英,但谁也不知沈禁为何突然下次狠手。

安远侯劝嘉妩,有些事不一定如表面看得那么简单,他建议她还是要亲自当面去问问沈禁,听听沈禁对此举的解释。

对于父亲的劝说,嘉妩也不知听没听进去,她只岔开话题,问安远侯前几日她托他去查的事,是否查出了结果。

那日她从宫中归府,料理完红英的后事,便寻到安远侯,请求他去暗查沈禁和柳家的关系。

因着柳玉瑶的那些话,嘉妩想确定,沈禁在交给她字据之后,是否仍然和柳家藕断丝连,暗中往来。

他是不是真的欺骗愚弄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