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侯告知她, 据线人传递回来的消息,得知沈禁有个谋士,名唤季砚深的, 是当今太傅季参商之子。
这个季砚深与柳家关系匪浅,一直保持着某种联系。
崇徴宫与柳家之间的往来, 都要经季砚深之手, 再传入崇徴宫中。
嘉妩听了这些, 心中便有了数。
沈禁确实蒙骗了她, 这是毋庸置疑的。
他并没有遵守与她的承诺,同柳家划清界限。
而是面上和柳家一刀两断, 实则私底下借季砚深之手,与柳家暗通款曲。
沈禁既想占有她,又舍不得白白放弃柳家的助力, 因此他左右逢源,两边相好, 可谓贪心不足蛇吞象。
当真可恶, 可恨, 可憎至极。
------时至九月, 临近中秋, 嘉妩和沈禁二人定亲成婚的日子也被定了下来。
定亲之日择在中秋之后一月内, 正式成婚那日定在除夕前一旬。
沈禁的生辰正值中秋,那日他二十弱冠,宫中决定大摆筵席,宴请四方为他庆贺。
这次宴席不仅仅是为庆他生辰加冠之礼,还为恭祝他即将成为大离储君而办。
先前沈禁去苏杭, 看似为皇帝办事, 其实背地是去暗查沈案受贿一事。
那沈案重回玉京, 甫一恢复皇子身份,便四处结党营私,既然要拉拢朝中大臣,就少不得要四处奔波打点,其中花出去的银两如流水似的,凭他在京中那几个少的可怜的铺面,根本无法支撑他的这般花费。
因此为了维持花销,他势必另辟蹊径。
而沈案辟出的蹊径,便是与苏杭的富户商贾勾结起来,他们为沈案提供足够的银钱支撑,沈案为他们拿到各地贸市的占卖垄断权,并承诺他们,日后只要他登基为帝,他便帮这些人成为皇商,脱离贱贾的身份。
沈案勾结商贾受贿一事传入京都,当即便在朝野上下掀起轩然大波。
皇子受贿贪墨,助商贾垄断贸市,此事若人人效仿,久而久之,必定引起货币贬值,经济紊乱,进而国家动荡。
看过沈禁呈上来的相关证据后,皇帝沈劭当朝大发雷霆,下令将沈案囚于诏狱,听候发落。
沈劭膝下唯沈禁和沈案两位皇子,沈案这一落马,储君之位自然就落到了沈禁头上。
宫中的人个个都是人精,善于审时度势,瞧见眼前这般情形,便挖空了心思,想着如何巴结讨好沈禁这位未来的东宫储君。
如今正是沈禁春风得意之时,但沈禁并未留恋这些虚荣,每日还是一处理完公务,便带着精心挑选的礼物来到侯府,日复一日等在芳菲院前,一等便是从白日到黑夜。
等的过程中,他没有半句怨言,也没有一丝不耐。
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不曾离去。
一连晾了沈禁七日,这日午后,嘉妩终于肯出香如故,见沈禁一面。
午后的日头最是炙人,随处都像是着了火。
嘉妩打开芳菲院的院门时,沈禁立在檐下,细细密密的汗珠布满他的额前,墨色的鬓发已湿。
他的衣冠看起来依旧整齐,身上那件深蓝纻丝直裰领口边缘没有一丝褶皱,但已被汗水沁湿,洇出一圈淡淡的水痕。
在如此曝热的天气下,汗水从沈禁的鬓间落下,他的面容已经略显狼狈。
妩妩......沈禁与崔定一同立在门外,见嘉妩终于开了门,他轻声唤道,声音微微干哑。
嘉妩面色无澜,情绪平稳毫无起伏,朝沈禁福了福身,道:让殿下久等,还请殿下恕罪。
沈禁道:无碍,妩妩你可消气了?今日你想知道些什么,我都与你说,绝不瞒你。
嘉妩淡淡道:天气炎热,殿下还请进院来喝杯凉茶,消消暑气。
她说完转身回到院内,沈禁望着她纤瘦不少的背影,步入芳菲院中。
嘉妩带着沈禁和崔定来到芳菲院的正院——枕芳堂。
青梅和芳菲院的小婢女们将上好的茶水和手帕呈上来,嘉妩邀沈禁坐于玫瑰椅上。
殿下请用茶,这是在冰鉴子里泡过的手帕,殿下用来擦擦额头上的汗吧。
沈禁看了嘉妩一眼,她面容淡然,明眸中静如止水,丝毫没有他回京当日,她对他的怨愤。
想来她是消气了。
好。
沈禁照她的意思,慢慢坐下身来,崔定一言不发,立在他身后。
拿起方盘中洁净的手帕,沈禁擦了擦脸上的细汗,视线有意无意地划过嘉妩的芳容。
嘉妩在他对面的玫瑰椅上坐下,她眉眼轻垂,并未看他。
一时间,空旷的枕芳堂中一片寂静,静到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沈禁擦完汗,将手帕放回方盘,动作很轻,颇有几分谨慎的意味。
他等了一会儿,对面的姑娘还是安安静静的,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问。
沈禁握住茶盏的手指,轻轻摩挲杯沿。
既然这小女子不开口,那便他自个主动坦白便是,这也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
他们即将结发为夫妻,他合该多让让她才对。
沈禁思毕,开口将那日红英之死的前因后果,同嘉妩一一细说。
据他所说,入京当日,他特意路过后宫门口,只是想在入上书房前,先见上嘉妩一面。
那日他一到宫门口,红英便拿来一柄宝剑呈给他,说是嘉妩赠予他的,用以回报他送她的凤镯。
他当时本想收下宝剑便罢了,是红英说嘉妩在宝剑内藏有妙物,他才抽出宝剑,在半空中挥剑几瞬,却不料妙物没见着,红英却突然不要命似的撞上来。
正巧撞上剑刃,长剑就此穿过了她的胸膛。
沈禁还告诉嘉妩,沈案在街道上拦截嘉妩那日,就是红英前去玉京府匿名告状,这才使得嘉妩失踪一事闹的人尽皆知。
他是想暗示她,她这个婢女早就对她生了异心,此番红英如此算计他和她,就是想让他们之间生出嫌隙。
嘉妩听完他的这些话,默不作声,她垂着头,桃花眼四周泛起一圈桃花色,眼泪在眼眶中溜溜打转。
沈禁离开玫瑰椅来到嘉妩身边,他缓缓半蹲下身躯,仰头望她。
妩妩,我知你重情,对身边的人百般维护,甚至愿以命换命。
我就是知晓这一点,才迟迟不动她。
我若真要动她,她去玉京府告状的那日,便已经活不成。
他伸手握住嘉妩放在膝上的一只手,问道:妩妩,信我一次,好吗?这次嘉妩没有避开他的手,任由他握住,她双肩抖动起来,眼中的泪再也止不住,一颗颗似断了线的珍珠串般滑落下来。
臣女,相信殿下。
她低泣道。
少女的泪落下的那一瞬,沈禁觉得自己的心像被架在火盆上炙烤,他吩咐崔定先行退下,对嘉妩道:妩妩,红英在你心中的地位,我知晓无人可替代,但眼下我将入东宫,你也即是未来储妃,你身边无人近身照应,我实在放心不下。
因此,我为你择选了一名婢女,不日便送过来,她身手矫健,办事利落,且忠心不二,有她在你身边,我也能安心一些。
当然,你若不喜,我可让她暂住侯府,绝不入芳菲院扰你清静。
沈禁又加一句。
嘉妩抬头望向他,泪眼朦胧,她吸了一口气稳住心绪,嗫嚅道:听殿下的,让她入芳菲院吧。
听她如此说,沈禁紧绷着的心,暂且松了几分,他轻声道:好,这事都交与我,我来安排便好,你好生歇着。
翌日,沈禁为嘉妩精心挑选的女婢送入侯府,嘉妩依言接纳了那女婢,并让她顶替了红英的位置,照料自己的起居。
这个女婢不是旁人,正是上一世沈禁送到芳歇监视她的青筑,只不过这一世的青筑不唤青筑,而是唤作闻筑。
之后的几日,沈禁每日都会准时来到侯府,想方设法寻得各种姑娘家心水的物件来讨嘉妩欢心,还愿主动在脸上涂上各种颜色的水墨粉彩,扮丑惹她发笑。
渐渐的,少女不再愁眉不展,面色也慢慢恢复了从前的红润,容光一日比一日明丽。
沈禁离京那些日子,少女身上瘦下来的肉,也被他一点一点喂回来。
两人之间相安无事,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皇帝刚为他们赐婚的那段时日。
甚至相较于那段时日,如今的嘉妩对他比以往更上心些,她时不时亲手做了菜肴糕点,亲自送到崇徴宫,也比从前更关心他的身体状况,时而嘘寒问暖,红袖添香,像个真正的贤妻良妃。
从小到大,真心对沈禁好的人寥寥无几,如今心爱之人对他关怀备至,他理应高兴才对,可不知为何,在他享受她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之时,心中却总是无端地惴惴不安,像立在山崖边上,一个不慎便会摔下去粉身碎骨。
------时光匆匆,来到沈禁生辰当日,这日也正逢中秋佳节。
圣上对此次沈禁的加冠之礼格外重视,下令大办,命礼部夜以继日列出了好几个章程,择出最完善最周全的照之安排。
宫中为办好这次中秋佳宴,太常寺,光禄寺还有尚食局的人几乎全员出动,紫禁城中一大半人在这个节点同时忙碌起来。
皇太后为了中秋宴的事,更是亲自跑了好几趟尚食局,千叮呤万嘱咐,命局内所有人打起十二分精神,谁也不能因一己之过,搞砸了她最看重的皇孙的加冠生辰宴。
宫人们犹记得,上一次在宫中如此大操大办的宴会,还是五年前皇帝迎娶继后的婚仪宴。
由此可见,此次宴会办得有多隆重。
不少宫人在私底下传言,说圣上将在中秋加冠礼上,册封大皇子沈禁为大离储君。
这样的言辞传遍整个玉京城,也无人出来制止,可见皇家已经默认这是事实。
作者有话说:下一章,开虐男主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