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23 章

2025-03-22 07:09:36

哎, 阿妩你先别急。

祝心制止她道,如今侯府全府被封,寻常人不准进也不准出, 你没有大殿下的手谕腰牌什么的,肯定是进不去的。

而且我听大殿下身边的福留说, 你父亲的这个案子牵扯甚广, 且与周家密切相连, 要想彻底解决这个案子, 就必须等周大将军和周皇后从奂南回来,再系详查, 详查之后才会有决断,当下周少将军不也在狱中等着吗?祝心又道:你现在最重要的啊,就是笼络住大殿下的心。

其实也不需要你去笼络, 他的心本就在你身上,但你也不能太掉以轻心, 毕竟他已是储君, 这全玉京不知有多少女人前仆后继, 想要得到他的垂怜。

光是你睡过去的那两日, 长安郡主柳氏就来过崇徴宫数次。

还有啊, 殿下这宫里还养了个奇怪的女人, 叫什么宁拂的,我从前没见过她,也不知她是谁,就昨日路过梅坞时见到那女的提着食盒进去了,这阖宮上下对她也挺客气, 都敬称她为宁姑娘。

依我看, 这个宁拂八成也是想嫁入崇徴宫的, 阿妩你可要的当心着点她。

祝心絮絮叨叨苦口婆心说了一大堆,为的就是引起嘉妩的危机感。

对沈禁,她才不担心呢,因为毕竟如今的沈禁,只要他还想活下去,他便碰不得别的女人。

何况沈禁的眼里心里,只有嘉妩,没有旁人。

但一对有情人要走到一起,光靠一个人努力怎么行,当然得双向奔赴不是。

嘉妩冷静下来,细思几瞬,开口道:祝姐姐所言极是。

祝心笑道:这就对了,来阿妩,快把药膳喝了,养好身子,这样咱才有精力帮助侯府脱困。

好。

嘉妩张口,乖乖含下祝心喂过来的药。

眼下侯府没被圈禁的只她一人,她确实该打起精神来,好好计划一下,如何救安远侯府于水火。

叩叩叩——屋外传来一阵敲门声,随即崔定的声音响起。

嘉县主,殿下有话带到。

嘉妩看向门上的窗棂,锦纱外朦朦胧胧地倒映着一个身影。

请进。

崔定推开门走入屋内,道:嘉县主,殿下说崇徴宫不养闲人,若县主要留在崇徴宫,便要为殿下做事。

嘉妩愣了愣,问道:崔大人,请问我能为殿下做些什么?殿下说,县主须明日巳时一刻前赶到梅坞,自然有人教县主该做何事。

......好,请崔大人回去告知殿下,我会准时到的。

待崔定离开后,祝心道:阿妩,机会来了,这梅坞是殿下平日里处理公务之地,明日你就做一份点心之类的,带去梅坞。

------翌日巳时一刻,嘉妩手提一盒芙蓉糕,准时来到梅坞,崔定已在梅坞门前等她,见她来,替她接过手中食盒。

两人又在梅坞外寒暄了两句,崔定便带着嘉妩步入梅坞,来到沈禁办公的理政案前。

沈禁并不在屋内,梅坞中内只有几个逢晨杂扫的内侍。

崔定带着嘉妩满梅坞转了一圈,帮嘉妩尽快熟悉梅坞内的构造。

见沈禁不在梅坞,嘉妩端着的心松了几分,她默默跟在崔定身后。

这座梅坞与她侯府上衔燕堂的结构有相像之处,也是中堂够大,适合办公议事,沈禁平日里看卷章的桌案檀椅就摆放在整个梅坞的正中央,桌案前是两排各四相对的太师椅,椅子间放有案几,案几上的数盏矮子松被养得极好,针叶苍翠,看起来格外有精神。

两排太师椅之间的区域铺上了一大块水墨蓝暗纹地绒,按理说地绒正中央应该再放置一个香炉,炉子里点上上好的熏香,但听崔定说沈禁素来不爱用香,因此香炉被撤下去,也没有再选别的物件放上来。

梅坞三面修有大面积的琐窗,站在屋内往外看可见横斜逸出的梅枝,想来到了冬日,立在窗前廊下便可观赏红梅白雪这样的妙景。

沈禁办公的桌案正上方挂有一方匾额,上书雪胎梅骨,在往里,便是一排排博古架,放满了书卷,整齐排列在桌案檀椅之后。

这座梅坞与衔燕堂不一样的地方便是多了一个暖阁,穿过那几排博古架,就会来到暖阁门前,据崔定所说那是备给沈禁歇息之地,若他平时处理政务累了,便可先去暖阁睡着,也省的绕去琨玉秋霜,这样方便些,省时省力。

不过沈禁平日不喜人入暖阁,除了特定清扫的内侍,谁也不能进去,于是崔定和嘉妩只走到暖阁门前,便原路折回了。

大致了解整个梅坞后,崔定终于开始给嘉妩分配任务,他道:今后只要县主在崇徴宫一日,县主就需在每日巳时一刻来到梅坞,帮殿下整理书卷,清扫博古架上书籍封装上的积灰,还有这梅坞中的绿植修剪,也归县主打理,其余的县主就不用管了,自会有专门的内侍前来接手。

嘉妩道:好,崔大人,我明白了,那是不是我的任务都做完了,便可以自行离开。

崔定答道:理论上是这样没错,但若是县主没有用心整理,第二日再来时恐任务会更重些。

他的言外之意嘉妩明白,就是她若没有清扫干净,或是令沈禁满意,那她便会受到惩罚。

这惩罚该不会是让她清扫整个梅坞吧,那她得扫到何时......嘉妩一一应承下来,等一拿到清扫用具,她便一刻也不迟疑,立即着手开始忙自己的事。

她只想尽快完成这些任务离去,以免撞上沈禁回到梅坞,自从出了襄山一事,如今她面对他,只会觉得难堪。

崔定先引她到理政案前,沈禁书案上所有的卷宗书折都被整理得一丝不乱,笔毫也有序地挂在笔架上,桌案上压着的一张白玉板,在日光和烛光的交相辉映下锃亮发光。

见此,嘉妩深以为这书案实在没有再整理的必要,但崔定还是教了她如何将桌案上摆放的书卷分类有序,嘱咐她今后若是见书卷纷乱,便如今日这般梳理。

嘉妩整理书折时,粗略地扫过那些奏折上的文字,大多是各省各州递上来的问安庆贺折,或是汇报省务州务的时常折,还有奂南边关传来的军务奏报......她本想趁此看看是否有与安远侯有关的折子,但崔定在一边盯着,她也不好太过显眼地翻找。

整理完桌案后,嘉妩穿梭于博古架间,手中握着一只手柄上镶了金箔的鹅毛掸。

博古架上的书卷亦排列整齐有序,她仔细查看了那些书封书袋,包括架子上的留空之地,皆纤尘不染。

如此一来这份活便简单多了,书架上本就整洁,她每日只需用鹅毛掸象征性掸几下便是,也不用费力去打水擦洗。

---做完所有的活后,嘉妩去净室洗手,擦干水后正想着离开梅坞,梅坞的门忽然打开,沈禁从外边步入。

男子眉眼疏淡,挺拔如松的身躯外穿着绛纱绣龙朝服,内里服素白罗衫,腰束玉钏革带,步伐轻而沉稳地行进里屋。

嘉妩见他回来,心立即提起来,脚下一顿,转而飞快躲入放满书卷的博古架后。

沈禁径直走到理政案后,取下头顶的官帽交给崔定,崔定接过来,替他将官帽放到一旁的黑檀木雕花衣橱中,又将提前就备好的白粥和加了冰碎的薄荷茯苓水,还有先前嘉妩提过来的芙蓉糕一并呈到沈禁面前。

沈禁坐在檀木圈椅上,越过白粥,端起那杯茯苓水,抿了一口,他的视线若有若无地划过那个食盒,但并不予理会,之后便开始阅览书案上的奏章。

崔定汇报道:殿下,县主的事,奴已经都安排好了。

沈禁神色不动,淡淡道:嗯,下去吧。

是。

崔定走出梅坞,关上门离开了。

梅坞中,沈禁继续若无其事地浏览奏章,室内静谧无声,琐窗外梅枝上的几只鸟儿偶尔发出啾啾的叫唤,但再过一会儿鸟叫声便消失了,似是被梅坞外守着的内侍们驱逐走了。

理政案后,嘉妩立在博古架间,放缓了呼吸,她透过书卷的缝隙,悄悄瞅了几眼沈禁的背影。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眼下沈禁回到梅坞,这可如何是好。

她朝四周望了望,试图寻找一个能避开沈禁,直接从梅坞出去的小门,但她骤然想起,刚刚崔定带她游览整个梅坞之时,崔定就告诉过她,因梅坞是沈禁日常理政之所,为保证私密性和以防隔墙有耳,所以梅坞只有大门一个门。

也就是说要想出梅坞,只能路过沈禁所在的书案边,再走到正门。

嘉妩无奈地闭了闭眼,在心里酝酿着自己的勇气,想着如何才能尽快脱身。

随着时光悄然流逝,日光从窗外照进来,透过梅花状窗棂映在地上,且光影越来越长,一个内侍从屋外小声推门而入,路过沈禁的理政案前,他无声地朝沈禁行了个礼,走到屋内的升降铜灯前多点了几盏灯,随后又行至窗边,小心翼翼地拉下竹丝卷帘,遮挡住窗外春光。

全程下来,沈禁头也没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奏章上。

嘉妩看着那小内侍做完这一切,计从心生,要不待会她也一口气走过去,默默行过礼后便立马走人。

沈禁如此全神贯注于政务,想来也是不会注意到她的。

嘉妩思毕,眼看着那小内侍即将要出梅坞,她压着脚步声,疾步走到他身后两三步开外的距离,跟着他朝理政案行去。

作者有话说:大家放心吧,绿萼和柳玉瑶都掀不起风浪了,接下来要开始处理每一个做过坏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