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60 章

2025-03-22 07:09:36

听闻宫中有圣旨传来, 安远侯府的一大家子尽快赶到了侯府门前,由安远侯嘉昌为首,领着众人跪下接旨。

那名宫中来的内侍见侯府众人都来齐了, 才从随身带着的锦囊中恭敬请出那道明黄色的圣旨。

嘉妩和嘉言跪在嘉昌的身后。

嘉言偏头压低音量道:妩妩,这圣旨该是有关你和沐风的婚事吧?嘉妩精致的面颊染上绯色:我, 我也不知......肯定是的。

嘉言笑起来。

贺氏听到二人的说话声, 回头低声斥嘉言道:言儿, 慎言。

嘉言听闻, 立即垂下头去,缄口不言。

内侍小心翼翼地打开圣旨, 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咨尔安远侯世子嘉言者, 端敏束徽,能言善辩, 朕顾惜能者, 特任命其为斛塘节度使, 不日出使荆国, 替朕化解两国之龃龉, 挽边境之长宁, 责任重大,朕寄予厚望,望尔莫相辜负。

跪着的众人闻之,脸色一变。

尤其是嘉言,他脸上的笑意慢慢僵在唇边, 抬起头目露不可思议之色。

嘉妩也一脸惊愕地看向他。

怎么会呢?圣上怎么会让哥哥去出使荆国?那可是敌国啊, 与离国积怨已久的敌国啊。

哥哥又不是鸿胪寺的大夫, 圣上怎会想到让哥哥去出使荆国呢?她想起上一世,嘉言也曾出使过荆国,但那一世是因为贪墨案的骤然爆发,导致偌大的安远侯府被抄,嘉言为了护住嘉氏一族剩下的族人不被充入军营,才临危受命,被迫接下出使的差事,企图替父将功赎罪。

然而这一世,贪墨案已经被化解,为何圣上还会命哥哥出使荆国呢?何况,上一世哥哥出使荆国的日子,是在两年后,为何这次提前了那么多时日。

周皇后怀有身孕的节点提前,就连哥哥出使也提前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莫非是因为她的重生,让这一切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渐渐影响广大且深远,未来会发生什么,她再也无法凭着上一世的记忆妄下定论。

且这个变化是好是坏,她亦没有十足的把握确定。

嘉昌震惊不已,向来淡定沉稳的脸上浮起难以抑制的讶异,显然也是不敢相信皇帝会任命嘉言为节度使,派其出使敌国。

这位内侍,圣上当真令我儿出使荆国?他抬起头问道。

自然为真,圣上白纸黑字,亲笔御书,这还能有假吗?那内侍道,嘉世子芝兰玉树,脱口成章,想必定能胜任节度使一职,圆满出色地完成圣上交予世子的任务,顺利归国,世子接旨吧。

皇帝的旨意是不能违背的,否则便是抗旨,抗旨可是掉脑袋,诛九族的大罪。

嘉言朝圣旨磕了个头,默默无言地接下圣旨。

那内侍一走,嘉府所有人都即刻立起身来,围到嘉言身侧,看向他手中的那道圣旨。

嘉昌从嘉言手中拿过圣旨黄绸,打开快速浏览一遍,确定无误后,重重叹了一口气。

他摇头道:君心难测啊。

贺氏问道:侯爷,圣上为何突然命言儿去荆国?是啊,爹,圣上怎么下这样的旨意?不是还有鸿胪寺和礼部的人吗?他们中不管是谁出使不比哥哥熟悉精通外交言辩之道。

嘉妩担忧地问道。

嘉昌默了默,面色凝重道:圣上的心思,我亦不知,近日上朝便时常听闻斛塘省境频遭荆国侵扰的消息,五日前,荆国将领军士以丢失重要物件为由,埋伏在斛塘边境附近,生捕了斛塘边军数十人,并扬言要大离交出他们丢失的宝物,他们才愿意放人。

否则就只能拿出黄金万两去换人回来,不是全部,是每人黄金万两。

黄金万两?!还每人?嘉言愤愤不平道,他们明明可以去抢,却偏要来大离行勒索之事,当真无耻!嘉昌继续道:此事在朝中已吵得不可开交,也初步商议了要遣人出使荆国,本还有人提及要送女子去和亲,但这事实在荒谬,圣上膝下也无公主,此主意就被按下了。

不过派遣使者去和谈一事,算是八九不离十。

我本以为这样的事,圣上一定会交给鸿胪寺那群老家伙,便没放在心上,万万没料到,圣上下棋,出其不意,竟封你为斛塘节度使,要你抗下这顶大旗。

他看了眼嘉言,明亮的双眸中满是焦悒。

贺氏捂住闹心的胸口,忧心不已:侯爷,那眼下怎么办?言儿他从未出使过呀,而且还是去敌国,这可如何使得啊?嘉妩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母亲,问道:爹,你可有什么办法,不让哥哥去了。

事到如今,圣旨已下,圣上不可能再收回成命,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嘉昌自责地道,若我对此事上些心,去打听一下圣意,说不定还有转圜之机。

他重重叹了一口气,额前褶皱又多了几条:都怪我,是我这个做父亲的没有尽心。

爹,你不必如此自责,这件事我们谁也没料到,你也不是天神,怎会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呢。

嘉妩劝慰道。

嘉言道:是啊,爹,不就是出使吗?有什么可怕的,我去便是。

哥哥......嘉妩回过头,漂亮的眸子中隐隐泛着泪意,轻声唤了嘉言一句。

出使敌国怎会不可怕呢?上一世他远离故土,入了荆国后,便再也没有回来过,和那队使团一共三千人,全部失去了音信。

她在玉京等了他整整三年,也没等到他任何回音。

有传言道,他们都被荆国人杀了,尸骨无存。

嘉昌思索片刻,当机立断道:走,言儿,准备一下,我们去礼部和鸿胪寺打探消息,看看都有哪些人一道随行。

夫人,妩妩,你二人留在府中,妩妩你要好生照顾你娘。

嘉妩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道了句:好,爹和哥哥安心去,府上一切有我。

---嘉昌和嘉言离开侯府去礼部后,嘉妩扶贺氏回清桐院。

贺氏低喃道:怎会如此,怎会发生这样的事。

她突然似是想起些什么,抓紧嘉妩的手腕,道:妩妩,你不是说你是重生之人么?你告诉娘,上一世嘉言也去荆国了么?他可有平安回来?嘉妩想了想,道:娘,这辈子和上辈子许多事都对不上了,我也不知哥哥他......不过娘先放宽心,我们有办法守住我们的家,就一定也有办法让哥哥平安。

倒是娘,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子,等这事过去,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好不好。

贺氏看着面前乖巧懂事的女儿,哽咽了两下,颔首道:好。

嘉妩将贺氏送入清桐院暖阁内,并叮嘱清桐院内的姑姑婢子要好好照顾贺氏后,她才离开清桐院。

本想去库房看几眼,谁知刚走出清桐院几步,半月石门下迎面走来一个男人。

他步履稳健,身躯高大笔直,墨发高高束起,浓密的长发横过宽阔的肩膀落于精瘦地窄腰后,身上的这身布甲玄色护卫服饰,将他的身形修饰得愈发修长挺拔。

莫忘?嘉妩定睛一看,讶道,你的身子好了?距他中箭的那日至今,这才几日?他竟能下榻了?不仅能下榻,还能行走自如,独自一人从府医院走到清桐院,身边没人搀扶也没拄着拐杖,这两处院落离得可不近啊。

莫忘的面色还是有些苍白,颌骨瘦削,侧脸轮廓分明,但气色已经比三日前好上许多。

他点头:皇帝赐的清髓丹是个好物。

清髓丹?嘉妩疑惑道,那不是温经须脉的药物么?嗯,清髓丹应是还有生肉造血的功效。

是这样啊......嘉妩明白过来,问道,你,来清桐院做甚?是来寻我娘的?莫忘微微垂头,凝视着她,冷声道:不,我是来寻你的。

嗯?你,你可是有何要事?莫忘顿了顿,开口道:我有一件东西不见了。

哦,然后呢?我找不到。

所以,你是来寻我帮你找那个丢失的物件?是。

嘉妩心下了然,问道:那个物件是什么?你可还记得是何时丢的么?莫忘答道:是个香囊,上面绣了红色的荼蘼纹样,大理寺闯府那日丢的。

他平静地说出这番话,面上并没有丢失物件的焦急之色,显得十分淡定,仿佛丢了东西的并不是他。

嘉妩轻声念着:香囊,荼蘼......怎听着如此熟悉?好似在何处看见过这样的香囊。

啊,对了!七日前在坤宁宫,宋西元呈给皇帝沈劭的那只香囊,上面绣的纹样似乎也是荼蘼。

她绞尽脑汁回忆着那只香囊的细节,问莫忘道:那只香囊可是月牙云锦底子的?上面还夹绣了金丝。

莫忘眼眸微动:你见过?它在哪?嘉妩答道:嗯,见过,不过那只香囊七日前被大理寺的人拿去了,眼下怕是寻不回来了。

莫忘的面色一沉。

怎么,那只香囊对你很重要么?嘉妩疑惑地看着他,看起来它似是姑娘家的物件,你怎会有?而且,还是被宋西元拿去面圣,作为证物的物件。

那只香囊,她瞧了好几眼,用料金贵,针脚绵密,一看就不是俗物,其主人必定身份不凡。

想来是来头不小的。

难道,是莫忘还是皇子时就随身携带着的东西么?不过,他为何要随身带着女儿家的玩意儿。

作者有话说:宝们记住这个香囊,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