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 你怎在此?嘉言惊道。
哥哥。
嘉妩回过神来,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开口提醒嘉言,她双手交合放在腹前, 姿态依然端庄。
嘉言意识到自己尚在御前,即刻噤声。
一看到沈禁在此, 嘉妩的心便像是定下来一样, 不再慌乱。
回禀圣上, 臣女记得。
原来莫忘他, 是圣上的人。
她对皇帝说完,又对沈禁恭敬道, 大人,从前安远侯府招待不周,还请大人莫要见怪。
嘉姑娘客气了。
沈禁面色淡漠, 似是从不识得嘉妩。
他的双眼中黑得如一汪深潭,同皇帝道:父皇, 儿臣回京遭难, 幸逢嘉姑娘相救收留, 父皇可要替儿臣好好奖赏嘉姑娘。
沈禁此言一出, 嘉氏两兄妹又是一惊。
嘉言惊的是莫忘竟是皇子, 而嘉妩却是因为其他。
皇帝笑道:确实该重赏。
圣上, 殿下实则是臣女母亲所救,臣女只是在一旁帮衬过母亲,不敢居功。
嘉妩连忙道。
皇帝听了,却愈发龙颜大悦:嘉姑娘如此谦逊,不愧是皇后和禁儿都看中的人。
嘉姑娘或许不知, 你没来之前, 禁儿便同朕说了, 是你和侯夫人一同救下他。
泛申啊,你帮朕看看,朕该如何赏她。
泛申笑眯眯道:圣上真是折煞奴婢了,奴婢怎能替圣上拿主意。
朕让你说,你便说。
泛申朝沈劭拜了拜,环视案前站着的三人一圈,道:如圣上和大皇子殿下所言,嘉姑娘不仅随母,心地纯良,乐善好施,还随父,有胆有识,魄力不凡,不畏艰险随兄出使。
要说那荆国的魏舜是个难缠的主儿,但那荆国皇太后又岂是好应付的?嘉大人能顺遂地出使归来,其中......他刻意顿了顿,给足皇帝思考的时间,接着道:焉能没有嘉姑娘从中转圜的功劳,圣上,您说呢?泛申的这席话,惹得嘉妩浑身发冷。
他说功劳。
泛申在皇帝身边多年,是皇帝的心腹,他的意思代表的就是皇帝的意思。
难道,皇帝已经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吗?但老皇帝的面上并无异样,他还是维持着方才的笑容,道:你说的是,嘉姑娘若是男子,必然也是一代俊才,可惜啊,只是个小小女子。
圣上谬赞。
嘉妩道。
这样吧,安远侯夫人教女有方,加封一品诰命夫人,嘉姑娘人品贵重,毓质名门,封芳城县主。
嘉妩和嘉言听之,连忙跪下身来:臣,臣女叩谢圣上天恩。
两人从地上起来后,龙座上的皇帝目光不离嘉妩,苍老地手抚着下巴上续的略花白的胡须。
他双眼一眯,射出锐利的光芒,若鹰豹盯着稚兔,这让嘉妩感到压力巨大。
朕听闻,嘉姑娘今年及笄,也该是到嫁人的年纪了。
先前皇后欲让朕为你和周家之子赐婚,但朕看沐风不过是一届军中粗人,将来是要常年镇守边境的,朕也不好苦了你,你若还看中了其他哪家的儿郎,便尽管告诉朕,朕自会为你做主。
嘉妩心中狠狠地咯噔了一下,圣上这是替她侯府斩断了和周家的姻亲,可自从那次她在苍穹山落水,被周沐风带回来后,她在玉京中的名声早就不保,不嫁与周沐风,这京中的世家子弟,又有谁愿娶她为正妻。
虽说若是皇帝赐婚,其他人不敢不从,但她今后在夫家,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圣上,臣女......她本想为自己和周沐风据理力争,谁料甫一开口,皇帝脸上的笑意在顷刻间湮灭,变得肃厉可怕。
怎么,嘉姑娘对朕的安排有异议?他的话中也带着浓浓的不悦,似是极其厌恶有人忤逆。
泛申见好好的气氛瞬间僵硬起来,连忙劝嘉妩道:县主,圣上这都是为了您好,您可不能辜负了圣上的一片好心啊。
嘉言和嘉妩的脸色变了又变,沈禁也微微侧目,眼角余光落在少女丰瘦有度的身子上,面色变得阴沉,如风雨欲来的墨色天际。
嘉妩再次双膝跪地:回禀圣上,臣女不敢有异议,圣上愿为臣女做主,乃上天降福,臣女荣幸之至,必当日日感念圣恩。
泛申变通极快,乐呵呵笑道:圣上,方才县主的话还没说完呢,您看您将县主吓的。
皇帝脸上的厉色缓和,露出一抹笑意:好了,起来吧,嘉爱卿和禁儿留下,其他人都退下。
------慈宁宫中。
刚从玉山护国寺回来的皇太后,还有长公主,柳玉瑶,柳玉璇齐聚一堂。
殿内,柳玉璇跪在绣有八仙祝寿的金红蜀褥上,哭得梨花带雨,楚楚可怜。
皇外祖母,璇儿不想嫁给那个裴家二公子,璇儿不想嫁他,就算是绞了头发去道观中做姑子,孤寡一辈子,璇儿也不嫁他!皇外祖母,求求您帮帮璇儿吧,呜呜呜......长公主沈湘见幺女如此,佯装恨铁不成钢,叹气不断,道:我聪明一世,怎会生下你这么个蠢笨的女儿,人家裴二公子也算是个英才,又从湖中将你救起,对你有救命之恩,配你如何配不得!当日你落水之事人尽皆知,你不嫁他,就当真要去做姑子了!她转身对皇太后道:母后,您别听她的,这丫头实在是被儿臣惯坏了,早知她要闹到母后这儿来,儿臣就不该带她来见您老人家。
柳玉璇哭得越发大声:皇外祖母,您有所不知,那裴二觊觎璇儿已久,那日落水之事,就是他同歹人恶意设计陷害璇儿啊,其居心就是逼迫璇儿下嫁给他,璇儿如何能嫁给如此工于心计之人。
皇太后在高座上正襟危坐,不动声色地看着殿下的母女二人。
她年近古稀,已是银丝满头,岁月爬满了她的额前眼角,褐斑点缀在她的面颊上,但目光依旧矍铄,精神奕奕。
老太太和身旁伺候的惠梧姑姑相视一眼,眼底流露出意味不明的情绪。
她慢慢开口道:这事也不难办,璇儿不想嫁,那便不嫁。
多谢皇外祖母,多谢皇外祖母!柳玉璇喜极而泣。
一旁的长公主急道:母后,您怎么也由着她如此胡来啊。
皇太后道:昭阳,皇帝他没有女儿,你是哀家亲生,大离唯一的长公主,璇儿她又是你的女儿,郡主之尊,当下京中的世家子弟,她嫁给谁不是下嫁。
只要哀家发了话,他们谁敢不从,婚后又有敢怠慢哀家的外孙女,只要不是嫁入皇家,那便无碍,哀家和你柳家又不是护不住她。
昭阳是长公主的封号。
可话虽如此......长公主露出一派担忧之态。
皇太后哼笑一声,打断长公主的话,道:你和你夫君不用多顾虑,这个坏人,就让哀家这个老婆子来做好了。
长公主今日带着柳玉璇来闹这么一出,不过是不愿自己和柳太师出面,去做得罪人的事,毕竟要为名声已坏的柳玉璇另择夫婿,就必然要得罪裴国公府和那位被选中的亲家。
那日在玉泉山,柳玉璇落水被裴永卿所救一事,传遍了整个玉京,人们都默认裴永卿会是柳家的二女婿,此刻柳家为柳玉璇另择夫婿,无异于悔婚裴家。
而另外选中的那户人家,要因皇太后懿旨而被迫迎娶柳玉璇,怎能不心存怨言。
长公主见自己的心思被皇太后瞧出,紧忙掩饰道:母后这是哪里的话,儿臣也是没了法子,璇儿性子烈,同儿臣闹了数月......好了好了。
皇太后摆摆苍老的手,不愿意听她这些冠冕堂皇的说辞。
转而看向还跪着的柳玉璇,老太太朝她招了招手,和蔼道:璇儿,莫跪了,快起来到外祖母这儿来。
柳玉璇站起身,小跑到皇太后跟前,扑在她怀里,抽噎道:皇外祖母......皇太后拿来惠梧姑姑递过来的手帕,温柔地给柳玉璇擦掉脸上的泪痕。
璇儿,这事外祖母替你做主,你别伤心了。
多谢外祖母,璇儿就知晓,还是外祖母对璇儿最好。
傻孩子,莫哭了,再哭下去,明儿个就没法见人了。
皇太后安抚了柳玉璇一会儿后,问道:璇儿不愿嫁那裴二,可是有心上人?窝在她怀中的柳玉璇坐起身来,眸中还闪动着泪花。
不瞒外祖母,璇儿确实有一可心之人。
哦?说来听听。
柳玉璇想起近日发生的事,磨了磨后槽牙,道:是裴国公府的裴大公子裴长卿。
皇太后皱眉:怎的又是裴国公府。
她看向惠梧姑姑。
惠梧姑姑立即明白皇太后的意思,解释道:回禀太后娘娘,有传言道,裴家大公子就要和周将军府的三姑娘定亲了,而且二者之间,似是两情相悦。
皇太后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柳玉璇见状,连忙道:外祖母,您是不知道,原先分明是璇儿先看中的裴大公子,裴大公子亦对璇儿有情,可那周家三姑娘硬要和璇儿争,裴大公子本不欲理她,她便死皮赖脸地缠着裴大公子,后来也不知她使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下作手段,竟将裴大公子迷得七荤八素,这也就算了,周三姑娘见璇儿曾与裴大公子有情,竟还心生嫉恨,同那裴二合谋,败坏璇儿的名声,将璇儿害到如此地步。
说罢,柳玉璇又大哭起来:皇外祖母,您一定要为璇儿做主啊!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