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1-17 18:47:19 字数:2071晨风透窗而入,床头的纱帐轻轻起伏,往来拂拭着枕上那张白皙秀致的面庞。
淡淡的眉稍下,却偏偏有着长长的睫毛,如同她那与年龄不符的早熟,将她笼罩在仇恨与谋算之中;小巧挺秀的鼻翼,不经意透出几分浅浅的倔强,如同她佯装镇定的面色下掩藏不及的惊慌;红润而饱满的唇瓣,如同春日沾了露水的海棠亦或是枝头的樱桃……时间在雕琢改变着一切。
和八年前相比,她已经有了一副令男人产生掠夺欲望的容颜,她却浑然不知。
王墨的头慢慢的倾覆了下去,却在唇瓣即将相触时,戛然而止:自己想要的,又岂止是这么轻浅的一抹吻?!风掀纱帐,细柔的纱幔再次拂过她光洁的额头,带动那长长的睫毛轻微皱动。
王墨摇摇头,平躺下来,闭上了眼睛。
片刻后,疏桐睁开了眼睛。
望着头顶悠然飘拂的素纱,她愣怔了片刻,才猛然醒转。
她慌忙坐起身来,掀开薄被检查自己的衣裙,发现衣衫虽有些凌乱,却好歹是完整的,侧身见王墨依然一幅闭目沉睡的模样,她顿时长吁了一口气。
疏桐轻手轻脚钻出薄被,留意踩着被褥的凹陷处,轻轻爬下床去。
立在床前稍事整理了头发和衣衫后,她便在房间四处找寻起来。
这屋子是前一天夜里才临时拾整出来的,她能找出什么?王墨心下正有些疑惑,便见她转过身来,他忙忙又闭上了眼睛。
疏桐走近王墨身旁,一阵窸窣声后,王墨感觉她的手滑进了自己的衣袖。
那光洁细腻却略带凉意的肌肤滑过手背,让他身子有些发紧。
正在努力克制时,那手却又带着一抹柔软退了出去。
王墨微微睁开眼帘,便见自己袖中的白丝绢被她抽了出来。
疏桐取过手绢,却并未离开,而是在床旁坐了下来。
王墨稍稍抬首,便见她脱去了鞋袜后,抬手取下发髻上的一枚银钗,用锋利的钗头朝脚心划去。
嘶……一声极尽隐忍的痛呼自疏桐咬紧的牙关中逸出,让王墨不禁皱起了眉头。
如此怪异,她究竟是在做什么?王墨正在猜测,便见她用自己的手绢捂住了脚心。
待她从脚下取出手绢展开时,几点耀目的血痕,便如徐徐绽放的花朵,在那丝绢上逐渐洇开。
随后,疏桐穿好鞋袜,撑着床榻站起身来,手心捏着那张染血的手绢,以一瘸一拐的步态向外走去。
望着疏桐纤瘦的背影,王墨的唇角渐渐勾起一丝浅笑。
半个时辰后,王墨刚梳洗完毕,常氏房中的青竹便面带抑郁走进了清梧院。
公子,夫人请你立即去她房中一趟!不知母亲是何事召唤?王墨客气问道。
看着神色淡然平静的王墨,青竹眉间便多了几缕幽怨:公子难道不记得昨夜发生的事了么?昨夜发生了什么事?青竹眼中含着一层迷蒙的水雾,怕被王墨发现,随即垂首道:公子去了夫人房中自便知道。
说罢,不待王墨再问,青竹便转身离开了清梧院。
王墨走进福禄院便听得院中传来一阵嘤嘤的低泣声。
走至常氏房门外时,那阵哭声便越发清晰。
王墨唇角牵起一丝笑意:这戏演得很逼真。
待王墨掀开影帘,走进内室时,却发现面前的场景并非如他所想。
常氏跟前,一溜顺的跪着好几人,而哭泣不止的那个,并不是疏桐。
疏桐跪在最左侧,虽然同样是低眉垂首,那纤瘦的脊背却比任何人都挺得直。
母亲,早安!王墨躬身施礼。
子夜来了?常氏抬眉瞥了一眼王墨,以看不出任何情绪的表情道:青竹,给公子看座。
王墨在常氏左侧坐下后,一脸恭谨道:子夜惭愧,昨夜宴席上多饮了几杯,以至起得晚了,连给母亲请安都需母亲着人来招呼了……常氏罢手道:请安倒是不必。
你小时还住在家里时,身子羸弱,每每吹风受凉就会风寒感冒,我那时不就叮嘱你不必每日来请安了么?母亲那时的体谅包容,子夜一直铭记在心。
常氏的眉稍挑了挑:你既是王家子嗣,我这做母亲的自然要担待体谅了。
今日叫你来,却不是说请安之事。
王墨闻言便坐直了身子:不知母亲何事吩咐?常氏瞥了王墨一眼,依然用那不见情绪的表情说道:今儿一大早,这个贱婢便拿着一张丝绢来请罪,说她昨夜在清梧院失了身。
原本,一个下作坯子失了身子也不是什么大事,我怕就怕她是在外面乱来坏了身子,回头肚子里有了卑贱种反来冒充我王家血脉,所以特地将你叫来问问。
不管常氏有多擅长掩饰,这几句含沙射影的话也充分暴露了她此刻的情绪。
她除了对疏桐失身这件事感觉愤怒外,只怕还有她对自己看错了人的懊恼。
不知母亲说的是哪位?王墨佯装不知,略略俯身打量常氏膝下跪着的几人,这才发现低泣不止的是被花盆割了手的春芽,还有清梧院里那位粗心大意的小丫鬟。
疏桐却倏忽抬起头来,眼中分明带着疑惑和惊慌。
可待她的眼神与王墨一相触,却又格外多了一丝留恋和哀怨。
她,这是在变相提醒自己要对她负责么?看清她眼眸中的情绪变化,王墨顿觉有趣,想逗一逗她,便侧身对常氏道:母亲说的,可是这位哭泣不止的姑娘?春芽闻言急慌慌摇头道:公子,不是我,你认错了……王墨转身对常氏抱歉道:母亲,都怪我昨夜醉得太深,不记得有无发生荒唐之事。
不过这三位姑娘,我昨日都曾在清梧院见过。
听子夜这话的意思,你昨夜并未留宿丫鬟?常氏追问道。
王墨扶额片刻,随即摇头道:全然没有印象。
是么?常氏转身对青竹道:青竹,去叫人将药汁端上来。
是。
青竹出门去,片刻后带着个丫鬟端了一碗尚冒着热气的汤药,走到了疏桐面前。
把药喝了!常氏冷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