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1-30 7:51:27 字数:2379王墨更衣离开清梧院后,疏桐反复照镜子,发现自己脸上的红斑果然在服药后慢慢褪去。
这一变化,非但没让疏桐高兴,反让她如坠冰窟:王墨是真的下了药!王墨说是为了自保才下的药,难道自己眼里的杀意真有那么浓烈?疏桐凑近妆台,愣愣盯着镜中自己深黑的瞳眸。
好像,是有些清冷寂离?疏桐勾了勾唇角,脸上的表情柔和了许多,可那双眼睛依然冷冷清清。
这种表情,让疏桐突然有一种熟悉的违和感。
是了,在王墨的脸上,她见过这样的笑容。
愣怔之后,疏桐想起朱紫楼的谢亲宴,忙匆匆洗漱更衣,再用粉饼稍微遮掩了一下脸上尚未褪尽的红斑,便去王墨房中取了件外袍,垂首赶往福瑞苑。
初夏雨后的清凉天气,去给主子送外袍也不算太离谱,只是自己的这张脸,有些煞风景。
一路上,疏桐将脸垂得极低,避免被熟识的人发现询问。
却还未走进华毯铺地、紫丝重幛的福瑞苑,疏桐便被一脸焦急的杨管家叫住了:疏桐姑娘,幸好遇到你了,可把我急死了。
疏桐只得停步问道:杨伯可是有急事?新来的十七夫人小产后出血不止,她院里的丫鬟这个时候要我派人去请大夫,眼下这宴席上忙得跟陀螺似的,我怎么派得出人?疏桐姑娘能否帮忙走一趟?疏桐抬头瞥了眼院角的日晷,发现离开席还有半个时辰。
想着进去早了客人没到齐,自己又无故不能久留,估算了去最近的医馆来回要花的时间后,便答应了杨管家的恳求。
疏桐姑娘办事最可靠,这事吩咐给你,我就放心了。
杨管家连连致谢。
偏生事情没那么简单,那家医馆的大夫出了急诊尚未回馆,疏桐只得绕路去了远一些的济生馆。
接待她的医师问清是散骑常侍王大人家请急诊,当即又去报告了馆主,最后竟是那位鬓发苍白的孙馆主亲自带了名青年药师驾了马车赶往王宅。
待疏桐将孙馆主和药师引进十七夫人的院子,又代替那名惊慌失措的丫鬟为孙馆主二人沏好茶水后,时间已过午时。
她叮嘱了那名丫鬟几句,便匆忙往朱紫楼赶。
走到红紫包壁的院墙外,疏桐已听见院内丝竹缭乱,宾客喧哗,热闹非凡。
她驻步稍事整理了衣裙后,便抱着王墨的外袍低头往内走,不料却与正从院中出来的一个人撞在了一起。
待疏桐站稳脚步,那人已经远远退开两步。
看清那人脚上的银缕缀玉靴后,疏桐便明白自己撞上了非比寻常的贵客,当即垂首道歉:奴婢冒失,恳请贵宾原谅。
这声道歉,却似沉入海里一般,没有半丝回响。
疏桐诧异抬起头来,便见到了一张美到极致却又冷到极致的脸孔。
美,原本不应该用在男子身上,但这却是疏桐见他的第一感觉。
玉衫磊落,如沐冰雪。
那张玉琢般的脸庞上神情淡漠,不屑一顾。
甚至在那层淡漠之外,还带着一丝辨不清原由的厌恶。
任凭疏桐如何打量他,他那高傲如同云端神祗的目光,始终不曾在疏桐脸上作片刻聚焦,仿佛疏桐不过是一阵透明的空气。
世间竟有如此高傲的男子!见他对自己的道歉毫无反应,疏桐就当他是聋哑的木头人,侧身后退一步,静静等候他先行。
见疏桐让开,那男子便拾步前行,面上神色始终冷如冰雕。
也不瞧瞧自己是什么货色,居然也用这种伎俩!那男子行过后,他身后跟着的一个灰袍小厮侧首看了疏桐一眼,一脸鄙夷道。
疏桐听得倏然心惊。
守则,在别家做客,休得失礼!那男子终于开口,虽是指责,却清朗似玉,纯澈如泉。
公子,不是我多嘴,王家这些小姐丫鬟好生无礼,看这好好一件银纱素月锦,就被茶水污了,若不是我有先见之明多备了件衣裳,公子还不得穿一身湿衣与王爷见面?疏桐这才发现那名叫守则的小厮手里还抱着一件和男子身上衣裳同色的袍子。
在震惊之余,疏桐一脸释然:难怪这般表情,原来他刚被人洒了一身茶水!目送主仆二人远去,疏桐身后便传来一阵莺莺燕燕的私语。
你们不是说石家那位优渥公子来了么?人呢?他代石大人送上贺礼后就请辞离开了。
怎么这就走了?嘻嘻,他若再不走,只怕小姐们手里的茶盏都要撞翻在他身上了……啊?哪位小姐撞了他?七夫人和九夫人房中的两位小姐都先后‘失手’,石公子那一身昂贵的衣料真真是可惜了……原来他就是石家那位美誉帝都的优渥公子石拓!这般容止,倒也符合坊间观者如堵墙的那些传闻了。
回想他方才的神情,疏桐心下便有些同情:男子长成这副倾城容貌,看来烦恼还真不少。
疏桐找了送衣的借口走进宾客熙攘的朱紫楼后,虽一眼就看见王墨所坐的位置,却并不上前,而是抱着王墨的外袍悄然立在重幔之后,认真打量厅中的宾客,辨读唇形,窥探收集自己想要的信息。
我看石崇和王大人之间的隔阂并未尽释,今日竟只派了少公子前来送礼。
对了,石家那位少公子可有婚配?李大人,你就别打他主意了,这京城之中,但凡有女未嫁的人家,谁不想与石家结亲?听说媒婆都快踏破金谷园的门槛了……招婿也不能只看长相,那石家公子为人高傲冷漠,论风仪气度,还不及王大人家那位四公子……离疏桐最近的一桌上,几位宾客正就事论事的评比石拓与王墨谁才是最佳女婿候选人。
疏桐闻言,不禁转眸看向大厅西侧正与一位鬓发霜白的老者举杯对饮的王墨。
若不近距离接触,这厮温雅含笑恭敬有礼的模样,还真比石拓那般冷傲的性情更具欺骗性。
疏桐收回目光,留意到大厅中间两位着紫裹朱的官员正窃窃私语。
皇后娘娘也派了内侍前来送礼,这是什么风向啊?岂止皇后娘娘,就是贾谧贾大人也是派人来送了礼的,这些面子上的虚礼总是要的。
也不尽然是虚礼。
纵然贾大人与成都王有过节,但他与王大人却一贯处得不错,此番王大人爱女出嫁,他自然要来送礼。
白日看不出门道来,待到夜里参加王府那边的喜宴,一眼就能看出王爷和皇后一党的关系了……疏桐发现这两人正从前来送礼的人分析朝中复杂的派系,不由得便看得更加专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