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2025-03-22 07:10:24

晨起转州桥, 车马行至京都不过天色才大亮。

郁桃还是去年外祖生辰时候来过一次,那时贪睡,在轿子里一路睡到郑府门前, 从没有仔细看过护城河后边这道约莫八丈高的土夯筑城墙,偌大的城头写着‘广阳门’。

郑家按照往年的习惯, 早早派人候在城外。

她一掀开幕帘, 仆从认出脸, 立刻喜笑颜开的呵下腰去,表小姐, 候您多时了,老太爷老夫人都在府里盼着呐。

翘楚认得这个人, 小个头, 猴机灵, 便熟络的招呼:乾子哥, 你领路咱们马车自会跟着。

乾子‘欸’了声,到后头去一一答谢过贵人, 才蹬上矮马,慢悠悠进了城。

广阳门入城, 官道傍河堤延伸,右边是最繁忙的沛河码头, 朗日照在宽阔的河面上泛起层层波光, 船只纵横交错, 桅杆迎风扬帆,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载满货物的船只停靠在码头边, 汉子打着赤膊将货物件件儿卸下①。

轿厢头顶着杨柳琼花而过, 穿过挑担骑马的, 扛着蓑驴草叫卖的贩夫走卒。

左边一应排满了酥茶摊子,糕点蜜饯、卖着各种小玩意儿的杂货摊子或是升起奶白色烟气的包子馒头铺面,吆喝声连绵不绝竞相招揽沿街的客人。

再往里走才到市集,番黄的市招旗帜鳞次栉比横亘在瓦宇间,这里头摆满绫罗绸缎的成衣店,寻常见与珍奇的香料铺头,珠宝楼前阔气的店头,街市行人往来云集。

这里的热闹没有任何地方比得上。

坊巷市井一带走完,再翻过沛河缩口上头的一条宽敞的木质拱桥,四处安静下来,马蹄叩在青白花的石板上,一棵四五人方可环抱住的细叶榕树出现在转角,视线眺望过树梢头,才看见郑府朱色大门。

马车停在石阶下,扎望在门口的仆妇瞧见乾子,笑着脸迎向马车,起先搭好了下马的小凳。

乾子躬躬身,朝领头的婆子道:江妈妈,表小姐我接到了。

江妈妈从袖中摸出一甸银子,老夫人叫赏的,不枉你从昨儿夜里等到今天早上。

郁桃听着外头说话的声音,由翘楚扶着从轿厢探出身来,瞅见外头的人眼睛一亮,江妈妈!诶唷。

江妈妈亲热的挽住她的手,一步一阶往府中带去,嘴上没停道:老夫人心心念念十来天哩,昨夜里在床上都睡不着,说是生怕小姐路上没吃好,早上就让奴婢到后厨看着,炖了一盅乌鸡汤。

郁桃像是被顺了毛的小狗,乖乖巧巧的跟着走,难为祖母这么大年纪还操心着,是阿桃的不是了。

哪里的客气话!江妈妈笑道,瞅瞅咱们都盼着你来,除了大老爷、二老爷与几个哥儿去了学监等晚上才回来,几个姑娘一早就在老夫人院里守着,说要看你长高没。

郁桃轻咳了一声,长了长了,去年的衣裳短了一截子呢。

没两步到一处院落,矮匾上写着‘东宁’两字。

入院便是曲折游廊,院中种着高枝芙蓉并在粉墙的芭蕉树旁,细白石子儿铺就成一条小道,东南西北三间大屋。

人还没进去,就能听见说话声。

老太太的声音尤其大,中气十足两声笑,听见脚步声没,年年过来我都仔细听着,这丫头走路就跟小时候一模一样。

郁桃憋着笑,等侍立在堂前的丫鬟推开门,才端着步伐往里走。

对着门左右挂着一副对联,其下斗大一个万州出窑的瓷瓶,紫檀架子上放着一只荷花状的香燃,右边梨木矮几置着盘腿大佛像。

待珠帘子打起,一位眉目慈祥的老妇人坐在太师椅上,襄蓝对襟祥云勾线衣裳,头上一抹素色花样的攒额,这是郑老夫人柳氏。

左下首一位小圆脸妇人,眉目带笑,长相带着福气,说话时先带三分笑意,这是郑家大夫人崔氏。

坐在她右边便是郑家二夫人张氏,安安静静的性子,生得相貌端庄,不如崔氏那般亲和,但胜在气韵高雅,一看便是出生书香门第。

正对着右首有三个十五六岁的姑娘,说是姑娘,却都长得英姿飒爽,连装扮也不是寻常女儿家爱穿的绡纱绸缎,反而是一身男儿骑射的束袖长袍。

前头两个笑作一团,毫不知羞的露出一排牙齿,是崔氏的两个女儿,一对双生子,大的唤作郑瑛瑶,小的叫郑瑛娴。

落在最后边也是最安静的那个姑娘,粗瞧着斯文端庄,跟郑二夫人张氏长得极像。

但细瞧那只握茶杯的手上,茧子比一些男子还要厚。

这才是几个姑娘里,功夫最厉害的郑诗清。

郁桃没敢忘家里那位耳提面命,朝屋中的外祖母、婶娘、两位姐姐见过礼,亮晶晶的眼神最后落在外祖母身上。

郑老夫人柳氏手点着郁桃,笑意溢出满脸: 瞧瞧我说的,门口步子还带着跳,进来之后,这鬼丫头脚上偏偏稳得住一个个见礼。

屋里的人纷纷掩住唇一阵笑,崔氏的两个姑娘里,郑瑛瑶的皮子略黑些,笑的尤其大声,阿桃过了一个及笄礼,改名儿不叫阿桃,叫郁淑,淑女的淑。

郑氏眯着笑眼,不住的招呼她,郁桃一头扎过去。

外祖母。

她窝在郑氏怀中拱来拱去,看看瑶姐欺负我。

柳氏摸着她的脑袋,笑道:那得找你婶娘告状去,找我可没用。

郁桃坐起身,眨巴着眼睛,拖着长调子叫:婶娘......崔氏被逗得直笑,瑶姐,那就罚你去把乌鸡汤给阿桃端过来。

郑瑛瑶抬手晃了晃,那我可去不了,打马摔了手,而且刚才阿清也笑了,应当让她去。

郁桃才看见,她一只手包的像粽子似的,脸上一副嘚瑟的神情,浑身上下写着你奈我何这几个字。

这里头话最少的便是郑诗清,起身从丫鬟手里接过汤盅,留一句‘还烫着,当心’之外,便又坐回椅子上,听她们说笑。

郁桃慢吞吞喝着汤,时不时外祖母问两句母亲的事宜,原本结亲这事儿,郑家还不知道,只是这一趟过来,纸包不住火,母亲便在信中提前做了告知。

郑瑛瑶靠在椅子上,捏着颗梅干,朝喝汤的郁桃看了两眼。

亏你长的这幅样子,还被个丫头片子欺负。

郁桃啜了口汤,烫的直吸气,恁四内不几道她的厉害,煮熟的鸭子随恁想到他会飞。

也是。

郑瑛瑶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像我哥这样的木头桩子都能上当,你那时候就该提防着点儿的。

提防?提防有什么用?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被叮了这能全怪苍蝇吗?还是蛋本身有缝才是最大的问题。

郑瑛瑶点点头:我听见祖母与母亲说要替你好好在京都相看一番呐。

郁桃浑不在意,随口道:随她们。

郑瑛娴凑过来,挑着你不喜欢的怎么办?郁桃:嗯?那也无所谓。

总之都不会有结果。

反而这两位凑在一起说的兴致勃勃。

西城御史大人的二公子最好看,上回我瞧他的剑术还是跟孙家娘子学的,现在我想找孙家娘子学一学,连名字都排不上。

阿桃又不喜欢武夫,她肯定是喜欢那种生的白头粉面,整日吟诗作画的,你看看我们大哥和穆王世子,不都是文秀之人?我都不喜欢。

郁桃忍不住扒开两人凑在一起的脑袋,懒洋洋道:我还要抄书呐,这可是有人布置的功课。

郑氏两姐妹互相对视一眼。

那还说一起出去玩,那要少个人了?京都的夜市到三更天才有意思,咱们姐妹三个一起去也不错。

噢,东市有一家西域人办的杂耍,那人一把红胡子比头发还长,喝口水便能喷火,好像还挺有意思。

你那个不算什么,瀚海梨园戏班子里头新来了一小生,那才是一绝,京城大大小小的场子都给这些人抢光了,哦?我正好定了个雅间。

郁桃捏着下巴反复纠结之下,还是决定把抄《三字经》的任务交给拾已,反正韩祎也没见过自己的字迹,能应付过去就行。

她还是先跟着这几个表姐抽两天的空闲到处转转,毕竟是深入虎穴,必得先摸清虎穴周遭的情况。

她拍拍脑袋,给自己找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

郁桃的小院在西边,挨着三个姑娘一起,几个人隔着墙根都能说话。

她舒舒服服的沐浴梳洗完躺在榻上,肚兜系的松松垮垮。

郑瑛娴与郑瑛瑶进来时,看见的便是美人黑丝绕膝,眼睛似能勾魂摄魄,最要紧的是薄绡纱之下的身段,香肩圆润,胸前兜不住的一片凝白呼之欲出,细腰一掌可握。

郑瑛瑶忍不住说:我若是男子,我必娶她。

郑瑛娴摇摇头:所以说,诸如郑镛、穆王世子和段岐生,不是眼瞎便是心盲。

总不能是脸皮不够厚,说自己不好意思娶这么漂亮的姑娘回家。

突然觉得瀚海梨园戏班子那几个有些不够看了。

别给阿桃听见,不把她哄出去,咱们怎么跟着出门。

对哦,你记得王家说咱们郑家人都长得丑吗?记得把王天兰约着。

还有钱家那两个黄毛小丫头,这次必得杀她们片甲不留。

郁桃瞧她们站在门口窸窸窣窣半天,好奇的转过头问,你们说什么呢?半天不进来。

没什么。

门口的两人一脸正直的挺直腰杆,眼神定在某处咽下口水,夸你貌若天仙,倾国倾城。

作者有话说:①素材来源耐得翁《都城纪胜》、南宋吴自牧《梦梁录》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赏析过渡一下啦~宝贝们明天就放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