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2025-03-26 11:06:32

错失商机啊文琪越想越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顿时忘了自己之前想要远离郑宇,直接邀请他一起去镇上。

你明天要不要去镇上?去去去!郑宇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至于要过去干嘛——谁管呢,能跟文琪待在一起就很让他满足了。

文琪从家里拿出所有的银票, 然后想了想, 又把轩轩的、陆家给她的又收起来,只取了文家留下的那些。

可就是文家这些银票也不是小数目。

在现代想通过玩货币赚钱, 也是风险极高的一种手段, 同理,她想在古代趁着朝廷更换货币购买力时钻空子, 也面临了一些危险。

她只是从郑宇说的那些话里猜测出了这件事, 即使猜错了,把银票换成现银也没什么损失。

猜对了, 那可能就会获得翻倍的利益。

官员们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吗?如果真的是要更换货币,那么官员和银庄必定是最先知道情况的,他们知情人会不会也想钻空子?皇帝、大臣们不知道这其中的风险吗?文琪越想越犹豫, 最后还是怂了。

算了,我还是拿一百两去试试吧。

如果我猜中了,也算是玩了一把资本游戏。

她从来不想获得意外之财,这次之所以感兴趣,还是因为内心对现代内心资本家有种仰慕的感情,她也想自己尝试一下通过预测经济、金融、货币来赚钱的方法。

拿一百两去换现银,也不会被什么人怀疑。

她记着郑宇说过,最开始银庄是不给他兑换银子的, 在知府过来插手之后才顺利抬回来这些银两。

可能朝廷最近就要颁布法令,所以才会管的这么严吧。

区区一百两,银庄可能会觉得她只是刚好最近需要一点散银罢了。

文琪去镇上之前,把轩轩拜托给胡婶照顾半天。

再次跟郑宇单独一起行动,文琪都不知道要跟他说些什么话了,两个人一前一后,均是沉默着往前走。

好在到镇上的路不远。

在听到镇子里的喧嚣之后,文琪微微放松了一点。

他们走到府衙附近时,就看到银庄掌柜、知府、师爷都在银庄外头,他们对面还围着一群人,不知道是在做什么。

各位稍安勿躁,这是朝廷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颁下的法令,对百姓生活有百利啊!师爷不知道是第几次做解释了,人们总是一批接一批地过来,他总不能把人都赶走吧。

有些平民对师爷之前的解释并不满意,我看你们就是故意的,朝廷政令肯定会提前传到当地官员手里,但是你们却故意隐瞒消息,等到了政令上那个时间,这才急急公布……之前我们还觉得奇怪,银庄好好的怎么使手段让人们多存银子,原来你们是早就串通好了,看我们老百姓的笑话吧!师爷浑身都是汗,却没心情去擦一擦。

知府和掌柜的也在分别跟人解释,可大家哪里听得进去呢。

今儿一大早,府衙和银庄门口就贴了一张告示,说从今日起,平王朝不得再使用银两购买物品,在平王朝推出新的交易媒介前,银票除了不能等价购买银锭外,可正常通行。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那个新交易媒介有猫腻。

镇上的生意人不少,他们把最近的事情一联想,就知道朝廷这下半年都会抓着这个货币的事情了。

等大家被安抚住,皇帝一定会马上颁布新的政策,要用新货币替代银票。

而那个新货币跟银票是什么样的兑率,却是整件事最重要的部分。

文琪跟郑宇混在人群里,左右的人都在议论纷纷,他们很快就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文琪拍拍郑宇后背,示意他们先撤。

等到一家茶馆里坐下,文琪这才觉得有点可惜。

唉,晚来了一步。

我果然还是适合脚踏实地地赚钱啊!听文琪这么说,郑宇有点迟疑地问:银票是不是会贬值啊?咦?文琪还以为郑宇是个笨蛋呢,没想到他也能想明白这里面的事。

不过也对,朝廷这番动作做的太快也太招摇了,除了没有明说他们想把银票贬值,银两回升到应有的价值,其他的一点遮掩都没有。

他们先是迷惑所有人,让家里存着大量现银的人家把银锭兑换成银票,然后禁止银子本身的通行,却不限制银票。

再过段时间,等人们被当地官员安抚住,朝廷紧接着就推出新货币,并且同步封禁银票的使用。

而银票跟这新货币的兑率肯定在二比一之上,银庄充当转换机器,把所有的银票转换成新货币,自此以后,新货币取代银票,并且慢慢恢复与银子本身的等价交互……听起来问题不大,可用实际数据来看的话,若是一个人有一百两银子,他之前换了一百两的银票、获得了一两银子的返还,等新货币出来,如果一个新货币等于两个银票,那么一百两银票就会贬值,变成五十单位的新货币,相当于银子缩水了一半!文琪都觉得朝廷一定是疯了,在她看来,这样的做法实在太霸道,没有一点点挽回余地。

除非他们永远禁止使用银子作为购买工具,然后把物价同步调整变低,不然平王朝到处都会发生动乱。

国家一乱,那平民的生活就完了。

文琪握紧拳头,暗自祈祷当朝皇帝不要乱来。

文琪和郑宇在茶馆悠闲地喝了杯茶,再出去时,武泰镇的道路上竟然开始拥堵了。

很多人跑到各个村子去传播这次的政令,然后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到武泰镇,就连一些店老板都关了店门,也挤在人群里要知府他们给个说法。

郑宇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轻轻把文琪拉回去,人太多了,可能会有危险,我们再等等。

啊!郑宇刚跟文琪说完那句话,他们面前的人流就发生了意外。

一个十几岁的瘦弱少年被绊倒了,可后面的人群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还在不断地往前挤,好多人不可避免地踩在了那个少年的身上。

文琪眉头一皱,心里有点恐慌。

就连茶馆老板也站在门口,大声喊着有人摔倒了大家别动,但收效甚微。

郑宇把文琪推到更里面去,自己就要冲过去救那个少年。

可没等他走出几步远,一个身材十分壮硕的汉子把整个人流往两边一推,趁着这个间隙,迅速地捞起来已经昏迷过去的小少年,然后就凭着一把子力气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刚好站在了这茶馆前面。

嚯!这汉子见到郑宇,猛地一拍胸口,大笑道:大宇,你咋在这呢?文琪从里面快步走过来,疑惑地看着这个陌生人,不知道他跟郑宇是什么关系。

郑宇笑着给了这壮汉一拳头,鲁祸头!赵牧说你们还有十天左右到这里,怎么今儿就来了?嗨,路上刚好蹭到了顺路的车队,我们不用认地图找路,走得就比想象的要快。

鲁祸头偏过头看了眼被他夹着的少年,觉得他应该没什么大毛病,你们镇上是在搞什么,人怎么挤成这样?其他兄弟们帮着分散人群了,我们约好到赵队长家去会和。

对了,这家伙得找个大夫给开点压惊的药,你们这的药馆在哪呢?文琪想起他们之前去过一家药店,里面店掌柜就是老大夫,刚好那家店离得近,他们可以把这个少年送过去。

我们往右边走,那有个老大夫坐堂的药店。

文琪对郑宇说了一声,就要带头过去。

郑宇扯住她的手臂,让她走在他后面,现在人多,你跟在我后头。

其实文琪力气也不小,她并不担心自己会被人群挤摔倒什么的,但郑宇难得这么像个男人,她觉得有些新奇,就没有说什么,只乖乖跟在他后面,让他开路。

鲁祸头用咯吱窝夹着那个被吓晕、踩了几脚的少年,脸上带着促狭的笑意,紧跟着前面那两人。

还好药堂大夫没去凑热闹——这大夫年纪一大把,估计也不敢往人群里钻。

他还记得文琪和郑宇两个人呢,你们也是为这银子的事情来镇上的?年轻人看开点,咱平王朝稳稳当当延续了一千多年,皇帝和朝廷不会拿百姓开玩笑的。

这老大夫倒是心大,不过听他这样一说,文琪心里对这个王朝的担忧也少了许多。

我们就是凑巧过来了。

大夫,这有个人在人群里摔了,能麻烦你给他看一下吗?文琪这话说完,老大夫眯着眼睛看向她身后,这才发现有个壮汉提溜着一个小少年呢。

大夫让鲁祸头把人放平木板上,然后给这少年号脉,看看眼睛、确定他身上有什么伤,不过检查了一刻钟不到,老大夫就喊小厮过来,给他抓两包止痛化瘀的药,一包压惊的药。

把压惊的药直接给熬上。

药堂里的小厮虽说看起来是个打杂的,但实际上却是这大夫的徒弟,老大夫没有特意说明,他只需按照最常用的药方配药便行了。

熬药还需些时辰,我认得这小子的家人,把他丢我这就行了。

我替他老娘谢过你们啦!老大夫为人脾性好的很。

他跟文琪三人道谢之后,劝他们在药堂里等一会,大概要不了多长时间,府衙的捕快、杂役就能把街道上的人流处理好,到时候再出去会安全点。

大约觉得干坐着会挺无聊的,这老大夫说起了之前文琪说过的那个银黄制剂。

小姑娘,你跟我说的那个配方挺有意思的,我研究了一段时间,发现确实那两样药物配在一起,能够清热解毒,甚至对器官感染也能起到压制作用。

只是我还在犹豫怎么确定配比,加些什么辅药才能让药效最好啊。

看老大夫真的是在忧心这个事,文琪本来想提出让他直接做实验就好了,但这古代还没有小白鼠试药的说法,她提出来难免会被认为是不人道,便没有说用大量实验求证的方法。

大夫你确定这个药有用、并且对人体无害之后,慢慢在病患中推荐使用这个药物,然后根据病人们的恢复情况,再对配方慢慢调整不就行了?大夫呵呵一笑,挥挥手拒绝了这个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