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下山吧听到男人问她是不是文家人的时候,文琪满脸茫然。
但好歹人家先开口了,为了不让气氛又变得沉默、尴尬,文琪打算把话接下去。
我叫文琪,你说的文家,是哪家?郑宇有点想从椅子上站起来。
他坐着、文琪站着,感觉像是欺负人似的。
但是他又怕突然站起来,反而会吓到文琪,所以只是在椅子上挪了下屁股,就继续坐着说话了。
听说你被家里人带过来时,都没清醒过,不记得他们也是情有可原,文家这件事,可是村里唯二的两件大事,另一件就是郑宇被小叔推出去参了军,所以郑宇对事情记得还蛮清楚的,没想到你能在山里活下来。
当时文家老太太也是无奈,他们家若是不想收留你们家,一开始就不会留你们,只是你们生的病太吓人了,她怕连累家里和村里人,才把你丢进山里的。
郑宇把事情给文琪慢慢解释,而文琪是一脸懵逼。
她是直接穿越来的好不好,怎么跟这里的本土人扯上关系了?我回来后,听说文家那个老太太已经死了,自从把你丢进山里之后,她心里总是愧疚不安,没多久就病得下不来床……唉,郑宇看看这山洞,又看看文琪,要不我带你下去见见文家人吧,你一个女孩子,总生活在山洞里也不安全。
郑宇在山洞周围埋了几百小包的雄黄,但这东西时间一久也就失效了,文琪在山洞里存了这么多食物,迟早会引来各种动物的。
这两头狼还小,不堪大用。
文琪很想下山看看,但是山洞里还有一群鸡,没人看着不知道会不会饿死。
她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之后,郑宇也没什么办法。
又不是几只鸡,这里五六十只成鸡,他们俩总不能一人背个几十只下山吧。
你能先等等吗,我做个小装置。
现成的鸡食还是很充足的,文琪只要保证定时喂鸡就可以了。
郑宇摸了摸鼻子,站在一边看文琪忙活。
他对现代自动化的东西一点都不了解,等文琪做出来一个简易的自动倒饲料的系统出来后,郑宇是懵逼的。
喂食系统利用了杠杆原理。
墙上面挂着个大竹筒,里面的沙子漏出一定量到下方的小竹筒中时,小竹筒的重量会带着杠杆往一边倾斜,顺便就把堵住饲料桶的木板给拉开了一点,让里面的鸡食可以漏到下方的饲料盆中。
而那个装了定量沙子的小竹筒,也会因为倾斜而落地,使得杠杆返回原位,紧靠着原来那个小竹筒的新竹筒,会替代这个竹筒的位置,开始新一轮的计时。
文琪做好一个系统之后,试用了一下,效果还可以。
而对于旁观全程的郑宇来说,这一切一点都不正常。
每一个环节他都看明白了,可他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文琪能把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
这是人类能想出来的技术吗?要是鸡能这样养,那还要人干嘛?疑惑归疑惑,郑宇并没有开口问什么,毕竟他跟文琪还不太熟。
要再做三个一样的东西吗?我来帮忙吧。
他一个大男人,可不能一直看着文琪一个女孩子忙活。
等四个喂食系统都被装好之后,已经到了天黑的时候了。
晚上下山不安全,他们得等天亮再动身。
山上没有其他人,郑宇觉得跟文琪两人单独相处挺不好的,所以天黑之后,他就自己到洞口外面坐着去了。
春天的晚上还很冷,文琪好说歹说,才让郑宇在洞口位置生了一个火盆,用大皮子裹着睡了一夜。
早上给四个鸡圈的鸡都喂了食,又给添了一大盆水。
在出洞之前,文琪才拉开大竹筒的挡板,让沙子开始慢悠悠地往下落。
每个系统大概可以喂食六次,足够撑三天了。
郑宇在前面开路,文琪用旧竹篮装着两只绑起来的鸡,紧跟在他身后。
而大灰小灰是跟在文琪后面,还背着两个小篮子,里面装着没处理的兔肉。
多亏了经常跟大小灰说话,文琪跟人交流时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偶尔有点饶舌罢了。
她还没见过这里的社会,初次下山,开始是有点兴奋,可越往山下走,她就越紧张了。
你们村子里的人好吗,他们会不会讨厌外人啊?文琪终于忍不住直接问了。
郑宇用木棍拍开会割伤人的草后,回头看了一眼文琪,才回答说:放心吧,青阳村四大姓,只有我们郑家某些人不好惹,至于其他几家,他顿了一下,胡家一直是出村长的,后辈读书也比别人多,很少跟村里人生事;谢家大多都是老好人,文家先辈攒的底子厚,家里也有做生意的,虽然没什么大人物,但日子过得比其他村人都好,自然不会找别人麻烦。
那你们村子里人很多咯?在古代,一个村子是一个集体,同姓氏的才好被管理,这青阳村四种姓氏,各有各的族谱,一旦出点什么事,就很难处理好了。
而且四姓人家都相安无事,说明他们的人员差距并不大,这个村子应当有不少人。
青阳村里有多少人家,郑宇还在真记不清了。
他跟村里人的来往也不多,只是记得比较出名的那几户。
郑宇停下来想了一想,才不太确定地说:我们村子确实不小。
武泰镇的其他村子,像金明村、杨东村、贤郎村、宁口村、苏元村这些,听说都没我们青阳村大,人口很少有超过我们村子一半多的。
至于具体多少人,我好多年没回来,现在也搞不清了。
听到郑宇说他很多年没回来,文琪看了看他的脸色,有点迟疑地问了一下,你是出去谋生吗?郑宇嗤笑了一声,说:多亏我那名义上的小叔叔厚爱,我十二岁多就去参军了。
去年我手脚都中了箭,小半年没法动弹,我们将军可怜我这么大还没个家,干脆给我算在不能恢复的伤兵里面,给我一些补偿后,就让我回来了。
原来一个小村子、一个小家庭也会有勾心斗角的事。
文琪回忆了一下自己的一生,突然庆幸自己从没遇到过坏人。
被算计送去参军这个事,是郑宇的家事,文琪不好评论,只好说了句平安回来就很幸运了,然后保持了沉默。
她虽然还有好多问题,但这会说什么都不太合适的样子。
快到了。
郑宇提醒一声,然后突然指了指一个方向,对文琪说:看见在山脚找野菜的那两个女的没?她们是我爷奶家的,你别跟她们来往,虽然我几个婶子、嫂子不一定是坏人,但至少我知道老郑家是不好惹的。
文琪听话地记住了那两个女的的长相,从年龄上看,应该一个是郑宇的婶婶,一个是他的嫂子。
郑宇被亲爷奶、叔叔坑去参军,说心里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所以文琪也能理解郑宇不喜欢郑家人。
而且郑宇十二岁就被弄走,说明能给他撑腰的父母亲都使不上力,可能是生病或者故去了。
有了这个猜测,文琪就没去问郑宇的家庭状况。
山脚两个女人瞧见是郑宇回来了,顿时眼疾手快地收拾好东西,头也不回地回家去。
她们一路走,嘴上还没闲着,那郑宇回来时不是一个人吗,这会怎么带了个姑娘?年纪大的女人很想再回头看一眼,但是她不太敢。
听到媳妇说有个姑娘,她才确定自己刚刚没有看花眼,不会是他自己找的媳妇吧?我还打算找个婆子,把我娘家外甥女说给他呢。
小媳妇一听这话就闭了嘴。
她嫁进来有五年多了,还能不知道婆婆娘家人的脾性?要是郑宇愿意取何家的小姑娘,她都能把自己头当球踢。
后边的郑宇看那两个女人跑了,面上露出点爽快的神情。
他知道郑家人怕他,但是他就是不主动去找他们麻烦,要他们一直这样怕着他、避着他,省的凑近了让他心烦。
走,我先带你去见下村长,然后再去找文家人。
要是以前,郑宇肯定会直接带着文琪去找文家人认亲,但他在军营生活那么些年,习惯了大小事先向长官汇报。
这村里多了个生人,先去找村长总归是最合适的。
村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在村里没什么大事的时候,他也就跟平凡人家一样,在家做点小事,带带孙儿。
在郑宇带着文琪到村长家的时候,村长正坐在门前石墩上,看着小孙子在一边玩泥巴。
村长,我带个人来见见你。
郑宇跟村长打了个招呼,就示意文琪走上前来。
文琪不知道要怎么跟这个人说话,只好求助地看着郑宇。
郑宇一拍脑袋,帮忙代她解释,把他认为的前因后果跟村长说了个明白。
文琪长相确实很像文家人,她也说了她的名字,正是叫文琪。
村长记性不错,还记得那年过来的文家三口人的姓名,他们家的户口文牒至今还放在他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