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0章

2025-03-22 07:11:30

那时萧璃正在包扎伤口, 霍毕和范烨在带人清查山寨,并非议事的好时机。

萧璃应齐军师所求,让他带回了一杆矛一杆枪回去研究, 而自己则去了府衙让吴勉将之前的兵器尽快造册。

今日回城,名义上是来配些伤药, 实则是终于寻到了个范烨不在,且有光明正大理由的日子, 听军师的回禀。

研究那兵器这么些时日了,应当已有结论。

所以, 虽然萧璃和霍毕此刻相看两厌, 却还是回来小院儿见军师的原因。

刚刚萧璃所问, 便是问军师可否确认了这里的兵器是否真的与当年北狄人所用的相同。

摇头又点头是何意?说起了正事,霍毕也顾不得刚才的别扭, 连声问。

这里的兵器样式与北狄人所用不同,可是, 这矛头, 枪头所用之钢铁……应当是出自同一地方。

军师说。

萧璃与霍毕神色同时一凝。

先生,你是如何确认钢铁是出自同一处的?萧璃拿着长矛凑到眼前看,又跟自己的佩剑做对比。

除了能看出这长矛的矛头质地不如自己的佩剑, 外加杂质多了些,其他的,什么名堂都看不出来。

殿下,将军。

军师说:二位的兵器均是由质地最最上乘的百炼钢所制, 而这长矛则是以灌钢铸成, 灌钢所铸兵器虽不如殿下和将军的兵器锋利, 可其工艺却更为简单, 不需千锤百炼, 铸造的时间短,铸造的成本也要廉价的多。

是不是其锻造手段或原料不同,会造成灌钢差异或者……特质?萧璃看着矛头的暗纹和颜色,问道。

殿下英明。

军师赞了一句,同萧璃说话总比跟旁人容易一些。

军师这么想着,又接着说:炼制灌钢时,所需并非只有铁矿,一同进炉的通常还有些其他矿石,以此来提高灌钢品质。

放什么,什么配比,因每地产出不同,所放之矿也有所不同,这所成之钢自然也不同。

黔地与蜀地虽相去不远,可所成之钢一样会有差别,下官年轻时游历时便注意到过其差别。

便是黔地与蜀地所成之钢都不同,更何况是北狄与南境?可若是两地都产铜铁,都以铜铁锻造,所炼钢铁就没可能类似吗?霍毕问。

将军,自前朝起,炼钢淬火时,或淬以牲畜之溺液,或淬以牲畜之油脂……这究竟用哪种牲畜的溺液与油脂,更是要就地取材啊。

军师回答。

所产矿石的质量,添加的其他材料,淬火所用油脂或者溺液……总不可能全部相同,任何一处不同,都会造成成钢不同。

萧璃闭眼,吐出一口气,心中已然相信军师所言。

先生,此事你有几分确定?依着我的记忆比较,有七分确定。

我已令袁孟快马加鞭赶回北境寻几件我们当时所缴获兵器拿回来做对比。

待比过,便可十成十确定了。

军师回答。

萧璃点头,目光不经意扫过霍毕,却发现他脸色极差。

霍毕,你怎么了?萧璃心中隐隐有所猜测,却还是问了出来。

咚!霍毕双手握拳,一拳狠狠砸在了三人议事的石桌之上。

他脸颊隐隐抖动,显然是咬着牙,气极了,恨极了。

你先冷静,这未必就是……萧璃话没说完,便被霍毕打断。

未必就是什么?霍毕转头,看向萧璃,问:你想说,北狄人所用兵器,未必就是从大周来的?还是想说,北境之祸,未必是大周人引起的?北狄人大多生得壮硕,且战马优良,可矿脉不多,再加上冶炼锻造的技术不如大周,优劣相抵,对上大周军队时占不了什么优势。

三年前北狄突然发难,且兵尖马利,令北境死伤惨重。

如今被他们知道北狄人所用兵器有可能出自大周境内,怎能叫霍毕不怒?那时军师心中同样有疑虑,这才会仔细看过所缴获的北狄兵器。

只是当时军师除了注意到了异样纹路以外,也没发现什么别的,故而就只将这疑虑放在了心里,未曾对任何人提起。

那日在一个南境匪寨里见到相似钢铁时,军师心中震惊,而惊过之后,又是很深的怕。

他看了看霍毕,又看向萧璃,然后低声问:若是确定了,又当如何?如今北境已算是安稳,且这终归只是相似的钢铁,并非什么确凿实证……霍毕闻言,同样看向萧璃,想看她如何说。

萧璃闭上眼睛,将所有事在心中过了一遍,然后睁开眼睛,只说了一个字:查!霍毕怔了怔,似乎未想到萧璃态度如此坚决。

霍毕,让选征回北境从狄人那边开始探查,我们留在南境,顺着山匪这条线继续查。

萧璃的手指一下一下点着石桌,心中已有了初步的想法。

等吴勉把兵器录好,我带先生去府衙库房再检查一遍,看看能查出什么。

这南境匪患成灾,总不可能只有那一个寨子有那不明产地的钢铁兵器。

萧璃想了想,又说:若是之前的寨子里同样有那种兵器,我会叫王放重新严审那几个匪首,看能不能问出些有用的东西。

王放……可信?霍毕的脸色逐渐缓和,问。

王放虽看着是个翩翩佳公子的模样,内里却是个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的性子。

若不然,以他的出身才学,能去一个比大理寺更有前途的地方。

萧璃说:长安双璧,说得可不只是才学,还有心性品格。

南境下层官员定有人与山匪勾结,此刻我能信的,除了秦叔也就只有王放了。

至于吴勉,还要再观察观察。

霍毕与军师点头。

此事,可要让范世子知道?军师又问。

容我先想想。

萧璃沉吟,全然瞒住似乎不太可能,但也不能尽数告知。

此时夜已深了,三人初步商定了之后的计划便各自回房。

萧璃燃了油灯之后,便开始研墨,墨锭转着,墨香散开,让萧璃有些纷乱的心思逐渐冷静了下来。

刚刚有一件事她没有对霍毕和军师两人提,一是因为霍毕此刻心绪太过不稳,她不想给他平增混乱;二则,她也需要再好好想一想,这几件事究竟有没有关联。

别说霍毕,便是她自己,此刻心绪也不稳当,且脑中信息纷杂,令她有些理不清头绪,她深深吸了几口气,这才提起笔,在面前纸上写下几个字:杨氏,铁矿,南境,北狄当年杨氏所获罪证中最重要的几条便是养私兵,开私矿,铸私器,以剿匪为名索要军资,名为剿匪,实为养匪……当年杨氏之罪就同铁矿有关,紧接着便发生了北境之祸,现在匪寨里又有朝廷明令禁止的重兵器……种种……有可能是巧合吗?北狄铁矿稀少,且粗于冶炼,几乎已经可以肯定这些兵器是从大周流入北狄,而非从北狄进入大周,那么……这么多的兵器,想从南境到北狄,要历经江南道,山南道,还有河东道才可抵达北狄……但若是不走陆路呢?萧璃又在纸上写下‘水路’两字,然后划掉,又写下了‘海路’两字。

还有另一件事一直让她很在意……萧璃摸了摸自己右臂的伤……她的右臂是被一个不知哪里射出来的短箭所伤,但以她的功夫,除非这人内力堪比秦叔或者郭威,不然以弓箭射之,她即便是在全力对敌,也不应该躲不开才对。

殿下。

书叁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萧璃的背后,低声道。

萧璃动作顿了顿,背对着书叁没有回头,把那张写了字的纸拿起来烧掉,继而开口问:那边有什么动静吗?有了。

书叁点头。

继续让人看着。

萧璃说。

是。

书叁应声。

花柒……现下在哪?萧璃看着面前火光,沉默片刻,又开口问道。

书叁无声地扬扬眉毛,说:山南道。

萧璃又沉思了一会儿,然后下了决定,低头飞速以密语写了三封信,然后分开装进三个信封之中,以火漆封信,然后掏出一枚小章,印在了火漆之上。

这一封交给兄长的人,即刻送回长安到兄长手中。

第二封信,走我们自己的路子,送回长安给谢娴霏。

是,殿下。

书叁领命,然后看向第三封信,等待萧璃吩咐。

这第三封……萧璃看着信,犹豫片刻,说:三哥你亲自去山南道,交给花柒。

我亲自去?书叁有些惊讶,然后眼中露出些不妥的神色,那殿下身边就只有郭宁了,那丫头的功夫……南境之事,我的武功足够傍身,且还有秦叔和霍毕。

萧璃摇头,让书叁不用担心。

然后又交代道:你去送信之时,记得掩饰行踪,先以暗号联络,在外面见面。

书叁明白。

还有,记得易容,万不可让人认出或记得你。

萧璃继续叮嘱。

属下明白。

书叁知道事关重大,不可有片刻疏忽。

还有你那身风流潇洒的白衣……萧璃还不是很放心。

换掉换掉,殿下,我会换一身灰扑扑毫不起眼的衣服再上路的!书叁连忙保证。

三哥可要记得自己的话,一路都要灰扑扑地不引人注意才好。

萧璃眼中露出笑意,打趣道。

书叁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去吧,三哥,路上小心。

殿下也一定要小心。

书叁手中捏着信,叮嘱。

萧璃点头,书叁行过礼,然后无声地离开。

离开时,三封信也被他收进了怀中,昏暗灯光下,隐约能看见火漆上印着的,是一支刻得不怎么好看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