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0章 焦急

2025-03-22 07:11:58

安安抬头抬得累了, 趴在褥子上哼哼唧唧的,云初就把她翻过身来,和全哥一起躺在自己身边。

于是大小五个孩子或坐或躺, 听着云初讲故事。

云初先讲了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古代可谓是人尽皆知, 街上还有小儿击瓮图售卖, 可以说是广为流传。

宋明宋阳等人是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听说小伙伴掉在水缸里都急得不行, 还七嘴八舌地出主意,宋明说应该去喊大人帮忙, 宋阳说要跳进去救小伙伴出来, 宋月则说要拿水瓢把缸里的水舀干,三个孩子意见不同,还互相吵了几句,都认为自己的主意才是最好的。

于是云初又给他们分析了他们这些办法的缺点, 并且肯定了他们肯动脑筋,帮助小伙伴的做法, 最后再说出司马光是如何当机立断砸破水缸的, 让三个孩子都明白了遇事要沉着冷静, 机智果断的道理。

听完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三个孩子意犹未尽,求云初再讲一个。

云初趁机说道:姑姑会讲故事,是因为姑姑认识字,会自己看书,那你们想不想学认字呢?学会了识字, 你们就可以看很多很多故事了!三个孩子还在兴头上, 不假思索地说道:想!我们想识字!云初就先教他们背三字经, 还承诺他们,能背下来十二句,就可以再讲一个故事。

为了能多听故事,三个孩子结结巴巴地,努力地背着三字经,一时间房间里背书声阵阵。

直到宋王氏来叫云初吃晚饭,才发现宋明已经背下了十二句三字经,就连宋阳宋月也能背六七句了。

看到这一幕,宋王氏心里喜忧参半。

喜的是三个孙子孙女都这么聪明,忧的是要是孩子们想要读书,他们目前可出不起束脩。

宋王氏不想打击云初--------------/依一y?华/和孩子们的积极性,便没说什么,只叫他们都去吃饭。

三个孩子吃过了栗子糕,这会儿还不太饿,又惦记着云初讲故事,都不肯去,还是云初哄着他们吃过晚饭再来听故事,才恋恋不舍地去了。

宋王氏和云初落在后面,一人抱了个孩子往外走。

云初便对宋王氏说道:娘,过完年小明就八岁了,小阳也七岁了,娘看要不要送他们去学堂,哪怕只是认几个字,对他们以后也有好处的。

她没有提宋月,是因为她不知道定阳县有没有女学堂,如果有的话,估计也是大户人家为了培养自家小姐而设立的,宋月这样的身份也很难进去。

大宁朝对女性的限制虽然不多,可是也并不鼓励女子读书认字,云初想着先把宋明和宋阳送去学堂,她得了空儿教教宋月也差不多够了。

宋王氏叹了口气,说道:识字当然是好事,只是咱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庄户人,哪里会读书呢?再说,读书要花不少银子呢,要是念得好,家里没钱供,要是念不好,反倒耽误了年岁,还不如学个手艺呢!宋王氏这种想法很正常,也很务实,更是代表了如今绝大多数普通人对读书的看法。

云初知道宋王氏最担心的还是没钱,如今宋家人的收入勉强够自己糊口,再想要供孩子们读书的确是一件吃力的事。

而且宋王氏早已表明了态度,是绝不会再用云初的银子的。

云初便不再劝了,想着先帮宋家人找到赚钱的营生,以后宋明和宋阳他们读书也就容易多了。

见宋王氏和云初进了屋,宋周氏等人忙把饭菜盛出来端到桌子上。

大家团团落座,宋王氏看了一圈桌子,不禁皱眉说道:老二家的,老二怎么又没回来?宋白氏下意识地瞟了云初一眼,小声说道:娘,我也不知道……他可能是在外面忙吧。

云初看到宋白氏的眼神,便猜到宋贵这几天应该一直在外面忙着收海产干货,只是还不敢告诉宋王氏。

宋王氏没好气地说道:他忙?他能忙什么?八成又去什么地方闲逛了吧?宋白氏不敢回答,云初笑着说道:娘,您看您,二哥在家,您嫌他什么都不干,二哥不在家,您又说他在外面闲逛,二哥也太不容易了,怎么做都不对。

宋王氏也觉得自己有些挑刺了,哼了一声说道:行了行了,他不回来还省了一碗饭呢!云儿,咱们先吃,不等他!有宋王氏发话,大家才拿起筷子,开始吃饭了。

直到大家吃完饭,宋贵还没有回来,宋白氏生怕婆婆再找自己细问,吃过饭就赶紧抢着去收拾碗筷了。

云初说要给孩子们讲故事,也早早回房间了。

眼见着大家都散了,宋王氏不高兴也没法再说什么。

再说宋贵这么晚还没回来,她心里也有点儿担心,生怕他在外面惹出事来。

次日早上,宋白氏说宋贵夜里回来得晚了,要多睡会儿再出来吃饭,宋王氏听说宋贵无事才放了心,又忍不住抱怨了几句。

家中无事,云初吃过饭便照常去了医馆。

道济堂外头照例是排满了拿着号牌的病人,云初这里诊费和药费都便宜,效验又好,因此无论是大病小病,周围的人都乐意早早过来排队看病。

只是今日除了看病的人,还有一位急着找云初的。

尤中人一大早上就来道济堂门口等着了,他不看病,就没有领号牌,只想着早点儿见到云初说几句话。

远远地看到云初过来,尤中人就赶紧迎了上去。

云娘子,您可算是来了! 云初见到他,便知道是杜家那边有消息了,她笑着跟尤中人打招呼。

尤中人,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尤中人笑道:是有个好消息跟您说,可否借一步说话?云初看了看医馆门前排队的病人,向他歉意地笑了笑。

真对不住,这马上就是医馆开门的时辰了,我得先去看看病人。

一边说着,云初一边想着,如今天气越发凉了,早晚更冷,她得让医馆早点儿开门,免得让早起排队的病人冻着。

至于杜家的事,她倒不急,病人可比买庄子重要多了。

她不急,可尤中人急啊。

云娘子,那我跟您说几句话,就一会儿的功夫!尤中人跟上云初脚步,低声把杜家那边的意思说了,杜老太爷见了您昨儿给我的紫灵芝,高兴得不得了,叫我赶紧过来问问您这儿有多少,他都要了,价格好商量!此时离医馆大门口还有一段距离,云初放慢脚步,同样低声问道:不知杜老太爷那边肯出多少?她药库里的紫灵芝在现代都是难得的珍品,在古代更是罕有,杜老太爷倒是个识货的。

尤中人愣了愣,随即苦笑道:云娘子,您是郎中,这药材的行情都瞒不过您,我哪敢跟您面前班门弄斧呢?再说灵芝这东西是可遇不可求,杜老太爷也不敢出价,想让我来问问您预备要多少?简单点儿说,紫灵芝在古代是有价无市,多少人捧着银子都不一定买得到,因此谁手里要是有紫灵芝,那就可以随意定价了,价高者得嘛。

云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你也看到了,我现在得去医馆坐诊,暂时没法商量这件事。

你也知道我是想买庄子,杜老太爷那边正巧要买紫灵芝,你去问问,用紫灵芝换他的庄子行不行,他想要多少?要是不够,我再折银子给他。

没想到云初这么好说话,尤中人原本怕她漫天要价,忐忑了一晚上,如今听了不由得念了句佛。

云娘子真是医者仁心,我这就去给杜老太爷回话,想必他定是愿意的!要知道好的庄子有的是,紫灵芝却是罕见,云初肯用紫灵芝换杜老太爷的庄子,杜老太爷肯定是求之不得的。

尤中人怕杜老太爷那边等得急了,毕竟杜老太爷那身子骨不怎么好,要是再着急上火的,出点儿什么岔子可就不好了,因此得了云初的话,匆匆就去杜家了。

云初进了医馆,就吩咐掌柜的以后早些开门,再备上热水和条凳,免得病人在外面站着受冻。

掌柜听了忙去准备了,那些排队的病人和家属听到这些,对云初自然是满口称赞不绝。

云初忙了一上午,好不容易看完了排队的病人,又有马车过来接她出诊。

她提了药箱出去,就看到大堂里正坐在条凳上等着的尤中人。

见她出来,尤中人连忙起身。

云娘子,您忙完吗?云初无奈地笑了,说道:我这会儿要出诊,杜家那边怎么说?她算是看出来杜老太爷有多着急了,让尤中人这么来回地奔波,这架势真是恨不能马上就把她的紫灵芝买到手。

尤中人知道她忙,就直言说道:杜老太爷的意思是,用您手里的……那个药换庄子没问题,他想问问您这里有多少,他想都要了,要是庄子不够抵的,他再添银子。

尤中人机灵,当着外人的面,他就没直接说紫灵芝,万一被有心人听去了,也想跟云初买紫灵芝,那这笔生意又要生波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