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初早已想好了要怎么说, 张口就要解释。
宋王氏却连连摇头,竟然是死活不肯听她的。
云儿,你啥也别说了, 今日你别想再骗我!宋王氏拉着云初就要上马车,一边上一边喊宋福, 老大, 你快过来,送我们回城去, 咱们直接去县衙过户!云初被她拽得挣不开,在她记忆中, 宋王氏还是第一次用这么大的力气拽她。
娘, 您能不能听我说几句话!不能!宋王氏斩钉截铁地说道,云儿,你这是打量我不识字,才哄着送我这么个庄子, 我可再不信你的了!宋王氏从未对云初如此疾言厉色过,云初心里一痛, 缓缓跪在了马车前。
娘!宋王氏大惊失色, 连忙跳下车辕, 想要把云初拉起来。
云初摇摇头,怔怔地看着她。
宋王氏心里难过至极,见怎么也拉不起云初,索性也跪了下去,抱住她哭了起来。
傻丫头啊,你自己日子过得多艰难啊!娘咋还能要你的东西?你听娘的话, 这庄子娘真不能要!宋家人围着她们两人, 想把她们拉起来, 却又不敢太用力,只能各自扶着两人劝说着。
娘,妹子也是一片孝心,您先起来再说啊!妹子,娘这是心疼你呢,你再不起来,娘不是更心疼了吗?妹子,这地上凉,你身子骨还没好呢,快起来说话!云初推开嫂子们的手,目光依然定定地看着宋王氏。
娘,我是您养大的,您当知道我的性子,买这玉泉山的确是我哄了您,但是我绝不会收回去!云初只觉得胸口涨涨的,记忆里原主的回忆和她的回忆重叠在一起,让她既感动又难过。
我知道您把我当亲女儿一样疼爱,甚至比亲生儿女还要疼,要不是您倾尽家财救了我,现在我要么已经死了,要么就是生不如死!娘,难道我这条命还不如这区区一个庄子值钱吗?她清楚地记得,那时海家出了事,宋王氏一听见消息就奔去京城打听,可当时海家的下人都被发卖了,曾经与海家交好的人家对海家的事也都避之唯恐不及,宋王氏一个农妇,到处求告无门,只能一直守着各个衙门门口打听消息。
待听说海家全家被判了流放,原身却被卖去了青楼,宋王氏将曾经在海家得到的各种赏赐全部变卖,连同家里绝大部分田地也都拿去当铺抵押,几乎是散尽了家产,才赎出了云初。
云初还保留着原身记忆,原身在青楼那一日绝望的心情,她感同身受。
对于原身来说,是宋王氏救了她的命。
对云初来说,如果没有宋王氏,也不可能有今日的云初。
原身是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报恩,而云初既然有这个能力,自然不能只管自己过得舒服,却眼睁睁看着宋家人过着苦日子。
宋王氏又是不肯接受施舍的性子,她只能买下这个田庄送给她,权当是回报宋王氏和宋家的恩情。
宋王氏听得心痛如绞,紧紧搂着她,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傻孩子,你咋就这么傻啊……她倾尽全力去救云初,是为了回报海大夫人救了宋大庄,又放了她身契的恩情,可云初却又送了她这么大的山庄,让她如何能够承受。
娘俩抱头痛哭,宋周氏等人看着心酸,也忍不住落泪。
还是宋福看见铁柱已经带了人过来,才提醒道:娘,庄头他们来了。
宋白氏一边抹着眼睛,一边拉她们俩起来:娘,妹子,有啥话咱回去再说吧,别哭了,让外人看了不好。
宋周氏也忍着眼泪说道:是啊娘,妹子也是为了您好,您该高兴才是!宋王氏勉强站起来,接过帕子擦着脸。
对,我该高兴,我该高兴才对……一旁的黎庄头和看门的老姜头,以及老姜头的儿子姜铁柱看着哭天抹泪的宋家人,心里既不安又沉重。
他们这几日一直猜测新主子会是什么样的人,现在看来,新主子对这玉泉山似乎不满意。
那他们以后还能有好日子过吗?见宋家人走过来,黎庄头等人连忙上前见礼。
老姜头和姜铁柱则把大门完全打开,请宋家人赶着马车进山庄。
进了山庄,景致又是不同,一条可容一辆马车上下的山路弯曲向前,路旁种着高高的柿子树,如今正是深秋,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远远看去如同挂满了红彤彤的小灯笼似的,十分惹人喜爱。
再往远处看,可以看见一块块的农田、房屋、果林,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水塘间杂其中。
云初想起这山上有泉水,挖了些水塘倒是便宜,只是不知道里面都养了些什么。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眼前出现一片偌大的宅院,红瓦白墙,青石铺地,打扫得十分干净。
宋大庄不明所以,问道:这里是干啥的?他们一路看来都是土屋,这里附近没有农田,又看不到人,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黎庄头连忙赔笑道:老爷,这是主人家在庄子上住的地方,虽然平时无人居住,小人们还是会时常打扫的,绝不敢荒废了宅院。
原来杜老太爷本想在这山庄养老,因此选了一处远离农田,又风景极好的位置,盖了这么一座宽大舒适的宅院。
只是他年老体迈,出趟城都不容易,更别提来山庄住着了。
杜家人口众多,心思又多,时不时就有儿孙甚至亲戚过来庄子小住几日,庄仆们生怕伺候不好这些主子,又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来,因此平日维护得很好,随时都可以入住。
宋家人没想到玉泉庄里居然还有这么大一座宅院,都喜不自禁。
走了这么久的路大家也累了,黎庄头打开大门请他们进正厅里坐了,又叫了庄子上的几个女人过来烧水泡茶。
这宅院盖在山上,也就没有城里那么多讲究,院子和厅堂都很宽敞,院中还种了不少花草树木,若是闲来无事,喝喝茶看看风景倒也舒适。
大家伙坐不住,又挨个屋子看看,摸摸家具,看看摆设,都十分新奇。
云初见黎庄头一路跟着他们,他们问什么就说什么,却不肯主动说起其他事,显然很是小心谨慎,心里略想了想就明白了。
看了一会儿,一个三四十岁的女子过来说茶泡好了,黎庄头顺势请他们回去喝茶。
宋大庄和宋王氏在上首坐了,宋家其他人也分别落座,几个女人端上茶来。
云初却没坐,站在宋王氏身边,说道:不知庄头怎么称呼?多大年纪了?家中还有什么人?黎庄头低头说道:小人姓黎,今年五十二岁了,家里还有个老妻,三个儿子和一个闺女。
云初点点头,温言说道:黎庄头,这是我爹,姓宋,这是我娘宋王氏,庄子是写在我娘名下的,以后我娘就是你们的主子了。
宋大庄只顾着吹茶喝,没说什么,宋王氏在椅子上显得很不自在。
黎庄头恭敬地行了礼:小人见过老太爷,老太太。
宋王氏连忙说道:不用多礼。
她还不适应自己当主子的身份,见人家对她行礼就坐不住了。
云初说道:黎庄头不必多心,我爹我娘都是仁厚的人,今日过来也没什么事,就是过来看看。
黎庄头不肯多说,只是低头称是。
云初便向宋王氏说道:娘,既然已经到了,您把那些田地契书都拿出来,咱们当面对一对。
宋王氏不懂得这些,今日来之前云初就提醒她带上那些契书,她就依言带上了。
此刻听云初提醒,宋王氏掏出一个小包裹,打开里面的油纸包,小心地把一沓契书拿出来。
云儿,咱们该怎么对?云初笑道:我也不大懂,黎庄头,你过来看看。
黎庄头从见了宋家人,心里就犯嘀咕。
他在这玉泉庄做了多年庄头,这庄子值多少钱他最清楚不过,从前的主子杜老太爷有许多产业,也不像是为了钱会贱卖庄子的主儿。
因此听说山庄卖掉了,他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又换了个富贵人家的主子,还琢磨过新主人会是什么样,会不会难伺候。
可方才一见宋家这些人,除了云初,其他人谈吐举止完全就是普通百姓,进了山庄更是个个儿东张西望,喜笑颜开,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怎么看也不像是能买得起价值两三千两银子的玉泉庄的模样。
再看他们进了宅子就到处转悠,看见个花瓶也要稀奇半天,黎庄头心里更疑惑了。
不是黎庄头狗眼看人低,主要是黎庄头先入为主地以为新主子也是杜家那样的富贵人家,看到宋家人这样就不免会猜疑他们是不是骗子了。
此刻云初叫他上前看契纸,黎庄头正心里疑惑,便走了过去。
他身为庄头,自然识得几个字,眼见上面各种契纸都是盖了县衙红印的,上面写了宋王氏的名字,再看他们这些庄仆的身契也在其中,心里的疑惑就去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