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汝真在宫门口遇见了袁子明。
喏,叶汝真递过去一只锦匣,我们店里最好的货色都在这里了。
袁子明连忙道谢,只是等宫门开放的时候,才猛然想起:不对,我从今日起便不再去御书房当差了,齐公公说你的手已经好了,我还回秘书省校书。
锦匣就这么又回到了叶汝真手中。
叶汝真便托一位小内侍给赵晚晴送去,递过去一点银子当辛苦费。
结果小内侍怎么都不肯收:能为叶大人效劳是小人三生求来的福分,叶大人可莫要折煞小人。
紧接着各省大臣鱼贯而入,每一个都对叶汝真含笑拱手,热情招呼。
阿成,你红了。
分道之前,袁子明小声道,我听人说,抗旨不遵还能这么快官复原位的,你是头一个,说句鸿福齐天也不为过。
说着还悄悄比了个大拇指。
叶汝真:……这福气谁要谁拿去吧。
螭首之侧就剩她一人,她翻开起居注,胡乱当起差来。
下朝之后,到了御书房,风承熙把手一伸。
叶汝真从袖掖里掏出书本递过去。
风承熙翻开来,忽然把书凑到鼻前,眼望着叶汝真:今日这脂粉香气分外浓郁,叶卿不会是从青云阁过来的吧?实不相瞒,臣这辈子都不敢再踏进青云阁了。
叶汝真道,这是给朋友带了盒胭脂水粉,所以沾染上了香气。
风承熙:哪个朋友?他这问得看似十分随意,但叶汝真注意到他握书的手紧了紧。
叶汝真猛然想起赵晚晴虽有官位,但说起来也是后宫的女眷,若是入了皇帝青目,是可以承宠的。
外臣与内眷私相授受,罪名可不轻。
叶汝真立即指了一个莫须有的朋友,说他就住朱雀大街上,她上朝路上顺路带的。
风承熙这才闲闲地坐下,翻起书来。
叶汝真瞧他看得甚是投入,也不好打扰。
她在来时路上就打好了一肚子的腹稿,准备好好进言一番,此时却找不到机会,只能对着窗外发呆。
窗外花香阵阵,鸟鸣幽幽,御花园中春光明媚,景色宜人。
风承熙从书页中抬头看了她一眼,忽然吩咐康福:摆驾御花园。
御花园的滴水亭中布设好了书案、茵席与茶水,御前侍奉的人皆有巧思,还现折了一枝海棠供在一只青瓷瓶中。
风承熙摘了朝冠,换了常服,宽袍缓袖,发上只簪了一支玉簪,微风吹动他的发丝与袍角,整个人神清骨秀,望之不似凡人,有天人之姿。
叶汝真趁着他再展开书之前,抢先一步跪在席上:陛下,臣有事启奏。
风承熙以手支颐,笑道:好啊,奏折呢?……叶汝真,就几句话,臣便没有写奏折。
大臣言事,岂能没有奏折?风承熙道,来人,给叶大人备笔墨,让他现写一个。
他的眼角带着一丝笑意,如此时的春风般和煦,显然是逗她玩的。
叶汝真直挺挺道:陛下,臣想辞官。
风承熙的笑意一下子顿住了:辞官?声音里蕴着低低的不悦,他起身走到叶汝真身前,盯着她的眼睛,叶汝成,人要知道好歹,朕如此待你,你竟然还想辞官?陛下待臣极好,臣感激涕零,但臣实在当不了这个官儿,宫里的事臣样样都看不明白,且性子又固执,不肯为陛下分忧,臣自知才学浅薄,就算留在陛下身边也没什么用,说不定还会给陛下惹麻烦,不如——谁说你没什么用?风承熙打断她,语气坚定,你自有大用。
叶汝真愕然半晌,坚毅道:陛下,臣无论如何也不会娶郡主的。
风承熙:……不止郡主,臣也不会娶任何达官贵人之女。
叶汝真道,世上的女子不管是什么出身,心里都盼望着能与喜欢的人白头偕老,你们……我们男人争权夺势,为何要把女子牵扯进来?风熙熙觉得这话天真。
女子生于世家,自小所受的娇养与供奉,哪一样不是男人争权夺势而来的?既然身在局中,早就逃不出去了,还用旁人牵扯?但四下里花团锦簇,叶汝真一身青绿官袍,官帽落在饱满的额头上,双眉飞扬,眼睛圆润,目光皎洁明亮,一脸大义凛然,小嘴叭叭不停。
那唇色是一种非常柔和的淡红色,与之相比,海棠过于浓丽,桃花过于俗艳,杏花过于寡淡,世间竟寻不出哪一种花色与之相似。
牙齿也生得甚是齐整,一颗一颗白而小巧,说话之间甚至还隐约可见柔润的一截软红舌尖……叶汝真越说声音越低,因为发觉风承熙起先脸上还有一丝嘲讽的冷意,但渐渐便只是直直地盯着她看,脸上像是放空了一般没什么表情,看上去非常不对劲。
近来总是怠工的敬畏之心骤然上身,叶汝真觉得不妙。
就见风承熙猛地抓起了手边的茶盏。
叶汝真一把抱住脑袋,缩在一旁。
茶盏并没有砸向她,风承熙一口气灌完了一盏茶,搁回去案上。
风承熙虽说偶有昏君之举,但举手投足,皆是处处优雅至极,叶汝真还从没见过他这般牛饮的时刻,仿佛要用这茶水去浇熄胸中的怒火。
风承熙看着她,慢慢地问她:说完了?叶汝真舌头有点打结:完……完了。
……真完了。
这脾气发作起来那还了得?知道了,不娶便不娶。
……叶汝真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朕答应你,不逼你娶妻。
可以了吗?风承熙的怒气看上去已经平息,一副有商有量的样子,让叶汝真有几分懵,臣……才疏学浅,胸无大志,恐不足于辅佐君王成就大事……风承熙:本就没指望你。
……嗯?叶汝真抬头。
咳,朕的意思是……朕本就没想过让你一人担大事,大事朕自会去做,你乖乖当你的起居郎就行。
叶汝真:可臣……臣那明经也是勉强考来的,字也写得一般,陛下之前见到的,都是臣花了大功夫慢慢写的,起居郎一职却容不得臣慢慢来……你爱怎么写怎么写。
风承熙手一挥,反正朕又不看。
叶汝真:……万一臣给陛下惹麻烦……风承熙:朕担着。
叶汝真:……是不是臣不论做什么都行?差不多吧。
风承熙道。
陛下待臣如此恩宠——废话少说。
风承熙直接道,就问你,还辞吗?叶汝真:…………叶汝真:敢问陛下,臣这般一无是处,陛下留下臣,能有什么用?风承熙笑出了声:叶卿,你的用处可大了,比满朝文武加起来都有用。
叶汝真实不知自己竟有这份能耐。
风里吹来清脆的谈笑声。
凉亭不远处有一片蔷薇架,满架密密重重的枝叶与花苞,挡住了这边的视线,那边也不知帝驾在此,大约是几个宫女正聊得开心。
风里飘来几句,落进叶汝真耳朵里——白记胭脂铺?倒是没有听过。
是新开的吧?这可是叶大人送来的,叶大人是陛下跟前的大红人,太后又极疼陛下,用这个准没错。
但这粉怎么是这样的?和宫里常用的不一样……这胭脂也很奇怪呢,竟不是一张一张的……这能用吗?叶汝真可听不得这话,要不是风承熙在这里,她当场就要过去分说个明白。
康福自然也听到了,正要带人去驱赶。
风承熙止住他,然后道:那边叽叽喳喳的在说什么?叶卿,替朕去看看。
叶汝真巴不得这一声,中气十足地应了个是,绕过蔷薇架,就看见架下石凳上坐着三四个宫女,其中一人服色稍有不同,手里正捧着她早上送出去的锦匣。
那应该便是赵晚晴。
赵晚晴同宫女们皆躬身行礼:见过叶大人。
叶汝真这才理解到袁子明说她红了的意思,不单外朝的大人们一个个把她当回事,连后宫的姑娘们都认得她了。
她招了招手,把姑娘引到远一点的地方,然后打开锦匣,一样一样告诉她们用法。
凉亭中,风承熙原是侧耳细听,听得声音渐远,便起身走向蔷薇架,只听叶汝真的声音道:这一排是玉簪花粉棒,由深到浅,十根十色,不像平常的铅粉那般凝涩,也不像米粉那般容易晕妆。
里面兑了珍珠云母粉,上妆之后,无论在灯下还是在日头底下,脸上每一寸肌肤都能白得发光,你们瞧。
宫女们的惊叹声传过来。
大家常用的绵纸胭脂颜色薄,不鲜润,这是拿上好的胭脂淘澄净了蒸出来的,加了润脂,只要拿簪子挑上一丁点儿,就够拍脸了,又妥贴,又匀净。
看。
宫女们再次称赞不已。
风承熙掀开一根蔷薇的枝条,从叶片与花苞的间隙里,看见叶汝真站在一株海棠树下,春风仿佛也喜欢她,不时吹动她的衣袖和袍角,花落阵阵,拂过她的面颊。
半日,叶汝真终于讲解完了,把锦匣交还,回身往这边来。
风承熙缩回手。
叶汝真讲得口干舌噪,康福给叶汝真斟了一杯茶。
叶汝真谢过,抬眼见风承熙还保持着原来的姿势,似是看书看得入神,没有挪动过。
叶卿遇上熟人了么?风承熙的声音从书后面传来,一去这么久?臣无能,臣走到前头的时候绕错了路,弯了好一会儿才找着人。
叶汝真诚恳地道,有劳陛下久候,臣死罪。
风承熙在书背后抬起了眼,视线落在叶汝真身上。
……小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