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6章 前世因后世果

2025-03-26 13:14:33

梓箐笑道:你觉得我不走又能如何呢?待在那一方小院中,被人像牲口一样监视着,除了背一个王夫人的名头,还有什么?奶娘低下头,沉默良久,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女人这一生啊,奔的不就是一个名头么?况且这次你又经历那般事情……王公子却仍旧对你许诺如初,待他日飞黄腾达,定会为你求得诰命夫人的名份。

有了这福缘加持,又是多少女人梦寐一生求之不得的……奶娘语重心长的,以她几十年对人世的阅历经验,絮絮叨叨地说着。

梓箐不想跟奶娘争论这个问题,这是她几十年,或者说从一出生这个社会给她灌输的思想,岂是自己那三言两语就能扭转的。

而且能否说服一个忠诚对待原主的老人,对梓箐今后的路没有丝毫影响。

索性对方说着,自己听着就是,何必一定要去争个高下。

听着听着,她禁不住口中喃喃诰命夫人?为什么所有人都在说诰命夫人?不就是皇帝对臣子的家室最高封赐……一个称号名份,真有那么重要么?奶娘自顾地接过梓箐的话:当然重要了,这可是天子的封赐,能荫蔽一生呢。

可以加持福运……诰命夫人,加持福运……一句话如同拨开明月般,让梓箐先前迷惑不解的地方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

她终于明白那狐狸精为什么一定要找王治升了,原来是为了能从对方身上获得那一丝气运,让她褪去妖气,登入仙门啊!梓箐不解,难道妖精鬼雾的修炼真的就是非要那些书生的气运,非要皇帝封赐不可吗?就在这时,一直卡在原主**成为灯芯就戛然而止的剧情,终于有了后续。

——果不出梓箐所料,原主死后,有了灯芯的天灵宝灯却并不是焚去世间阴邪之物的法宝,而是为了让妖精脱去身上的皮毛,而让她们真正完整蜕变成人的精怪修炼的至宝。

如此,有了天灵宝灯的洗练,不仅完全保留了丽娘的修为,还让她完完全全蜕变成了真正的人。

还因为她因为帮助王治升,后王治升又为她求得诰命夫人的封赐,有气运加身,一跃进入仙籍。

至于王治升,因为戍边有功,杀敌百万,被封位战神,也位列仙班。

一人一妖双双修成正果,列入仙籍,谱写一段旷世奇缘。

……随着梓箐接收的剧情越来越多,思考的越来越透彻。

与此同时宇宙魔方也对很多细节地方做了补充:毫无疑问,王治升和丽娘就是这个剧情世界里的主角,至于原主蔡芸娘以及蔡昭的死,则是理所当然。

原来,这王治升本就不一般,他之所以能封侯拜相封为战神,是因为他前世就是一神仙下凡历劫。

而蔡芸娘前世就是这位战神王治升修炼时座下的一块石头,因为经年被他的仙气所感,于是产生了意识。

这次王治升需要历劫,芸娘便跟随下来帮他,而王治升便许她夫人之位。

至于她受到的那些磨难,实际上就是狐妖丽娘帮他把他身上的劫难转到芸娘身上,让芸娘代王受难。

而芸娘遭受磨难深重,将她自身的气运消磨的干干净净,成为灯芯后,又为了成全丽娘的蜕变,彻彻底底将她身上一丝丝仙气也榨的干干净净,于是被打入地府,需要受尽七七四十九层的磨难才有资格重新投胎做人……至于芸娘的弟弟蔡昭,那生死薄上却说,他本就英年早逝之命,本来就应该那个时候死,所以也不算是丽娘杀生,而是顺应天意而为,不算孽缘。

王治升本来就是战神下凡,这一世又帮助帝王戍边巩固王位有功,再次重返天庭当他的神仙。

丽娘则是辅助战神有功,而且对王治升痴心一片,修炼数千年,一心向道,诚心可嘉,也位列仙班。

……接收完这些剧情信息,梓箐只感觉一口老血涌到喉头。

丫的,又是这种因果报应的论调,却从来没看到因果在什么地方的神魔世界。

其实就在刚才梓箐用黄符打散丽娘幻化的身躯的那一刹那,王治升开窍明悟了,他知道了自己前世今生,所以才会说出为你求得诰命夫人荫蔽一世……的话来。

算是应了他当初对芸娘的承诺。

如果梓箐还是曾经那个什么都没有的小玩家,或许能获得对方许诺,给原主安稳一生也就罢了。

可是偏偏她经历的太多太多,从骨子里反感这些讲前世因后世果的论调,那些今生受各种磨难的人,谁还记得自己前世干过什么坏事啊?而那些坏事做绝的人,他们也根本不相信来世会受到什么报应?都是现实主义的人,谁也不知道来生会怎样,还是让这一世过的爽快得了。

所以,她更喜欢现世报的因果报应。

而且她深知,但凡将自己的未来和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的,都无所谓真正的幸福。

因为谁也说不清别人什么时候回收回他的垂爱。

因果,就讲因果。

原主前世已经用她的一生偿还了王治升对她的开智之恩,这一世又被丽娘将他身上的磨难转嫁到了她身上,她已经承受过了,就算是加倍偿还了他的恩情。

从此便是互不相欠。

她不稀罕那啥诰命夫人的气运庇佑,她不相信凭自己的能力不能闯出一片天地来。

宇宙魔方感应到梓箐澎湃的意念,也不由得激情澎湃起来。

是了,这个世界就是需要这样的变革和开拓者。

就像在上一个剧情世界,若不是那番变革,生产力永远跟不上去。

只有更多的生命元力才能让世界更充满活力,才会诞生更多的能量。

这个世界也是一样,在这种死板的前世因后世果的论调下,所有富人都是因为前世修来的福分,那些受穷受累造孽的人都是因为前世欠下的债。

于是享乐的人就理所当然地享乐,因为那就是他命里应该有的享受。

受苦的则不能去反抗,因为那也是他们命该如此。

第2067章 我命由我(happyhecatd和氏璧)命,命,一切都是命!遭难的人就说命里有此一劫,受苦的就是命该如此,恶人行凶是命硬,好人代人受罪也是命把一切是非不分,黑白颠倒都归结在命上。

【鳳\\/凰\\/ 更新快 请搜索//ia/u///】去t的命。

梓箐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低迷的气息打破了。

纷繁复杂的思绪都不过在电光火石间传递完毕,只是一颔首低眉的瞬间,梓箐心中便有了定夺。

当梓箐再次抬起头时,一种平和却浑厚的气息从身上散发出来。

声音和语气都变得平淡和从容:前世今生,我们缘尽于此。

我会去找府衙公证我自请出府的文书,以后我们山高水长两不相欠。

告辞。

自己的造化,自己谋。

若真按这个世间的前世因后世果的命理论调,自己此时再受了对方啥恩惠,是不是等到来世自己还要帮他挡个啥劫难遭一番罪啊?王治升不由得一震,似有所感,可是对方已经转过身离去。

叹了口气,造化一场,自己本想再送她一份福缘的,可是她却一意孤行,那便随她去吧。

……理清了整个大剧情的来龙去脉后的梓箐反倒不急着前往天物山了。

而是与奶娘直接返回赣州娘家,她需要给蔡家一个交代。

蔡氏夫妇虽然很意外好好的女儿怎么会突然回娘家,一般来说只有在逢年过节,女儿女婿一通回娘家。

若是只女儿单独回的话,会被旁人嚼舌根子,是不是在婆家不受待见,是不是被丈夫公婆嫌弃了,是不是偷偷跑回娘家之类的。

梓箐说,我在王府呆不下去了,我要和离。

两老被她这番话惊的差点中风。

当然,有梓箐在,他们想中风都难。

反正他们迟早都会知道自己的决定,与其拖着吊着还不如直接告诉他们自己真实想法。

蔡公连忙休书王府询问,王治升竟是立马备了厚礼赶了过来。

先是一番请罪,说他只是将一位流浪孤女收入府中,并没有非分只想,不料芸娘却误会了,便离家出走。

并说这一切都是他的错,只要芸娘愿意跟他回去,他绝不会再碰其他任何女人……众人一听,这女婿真是太好了,都觉得芸娘太不懂事。

而且他们知道这王治升的口碑极好,家中至今没有安排通房或者贴身侍妾,与蔡芸娘成亲三年虽没身孕,但从没说过要纳妾的话。

男人嘛,但凡有点家底的,哪一个不是出入烟花柳巷,家里妻妾侍婢成群?再说了,芸娘自己无后,身为大妇理应为夫君绵延子嗣、为王家开枝散叶考虑,应该主动为丈夫纳妾之类。

更不用说因为丈夫弄回家一个女人就要死要活搞离家出走这一套把戏。

蔡家二老听了王治升这般一说,都恨自己女儿太不争气太不懂事了。

于是又准备了一份厚礼,要梓箐立马回王家,跟公婆和丈夫认错,并好好对待妾室,共同服侍夫君,为王家开枝散叶之类。

用他们的话来说,不管那些妾室生了多少儿女,她们都只是姨娘,他们所有一切都掌握在正妻手中,都尊正妻为娘。

所以只要把正妻的位置坐稳了,谁也不能奈何她。

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听说王治升现在已经被举荐成为中郎将,官居三品,正式调任,不日将会率领二十万大军抵御边境来犯的贼寇。

王治升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以后前途不可限量,以后说不得是封侯拜相,身为他的家室也与有荣焉。

梓箐只是低着头静静听母亲语重心长的劝导,却坚决不做出行动,她真是有苦说不出。

难道她跟父母说王治升纳的那个小妾是狐狸精?难道要跟他们说自己被狐狸精陷害被人糟蹋了,而明知内情也没有把那狐狸精惩办了?思前想后,与其让他们知道真相更担心更难过,还不如就这样,让他们以为是自己不懂事,好歹在外人眼里,丈夫还是很疼爱自己的。

当然,梓箐还有另一层考量,那就是王治升竟然能拉下脸来示弱,目的是什么?梓箐是绝不会相信这样的人对原主还有丝毫情义。

自己现在已经为他挡了劫难,对于他而言显然没用了,所以他亲自前来并不是真的来求自己回去。

所以他的目的应该是要在蔡公面前留一个好印象!对,一定是这样。

如此,若是梓箐一旦戳破事情真相,且不论蔡家二老如何接受这个事实,就怕王治升撕破脸,对蔡家起了别的歹心,那才是真的糟糕了。

索性打掉的牙合着血吞,不管他们怎么劝说,梓箐都一口咬定,一定要和离。

两老没办法,最后只能叹息,撒手不管了。

一边却连连向王治升表示歉疚,蔡公拍着胸口保证,以后对待王治升就像自己半个儿子一样,定会尽力让自己学生前去辅佐与他。

女方单方面解除婚约,就是自请下堂,不带走分毫,同时三年内不得与人成亲。

梓箐在府衙备了案,拿到文书。

顿觉浑身轻松。

与此同时,她觉得好像身上又多了一层什么东西,带着压抑和阴秽之气。

没过多久,梓箐就知道这是什么了。

是晦气。

原来因为有王夫人这个身份,有王治升的气运庇佑,所以这些晦气无法近身,而现在,身份没了,自然气运也不再。

在王家和丽娘的推波助澜下,那些流言蜚语铺天盖地飞来,因为她而让蔡家也蒙羞。

蔡昭投奔的慕公子,还没开拔,就被人告发,私藏兵器,招兵募马,有反叛之心。

皇帝立马派人将自己的堂弟慕公子抓了囚如天牢中,虽然后续调查事情并不是那个样子,但是经一众叵测大臣宦官的挑唆,心道,慕公子现在在外口碑极好,若是让其成了气候,觊觎自己的皇帝宝座,那还得了。

于是不念及兄弟情谊,也不顾边疆战事吃紧,一幅痛心疾首的样子,在一众大臣半推半就下批了不日问斩判决书。

与他相关的人被抓的抓、逃的逃,蔡昭也音讯全无,蔡家只能在暗地里寻找蔡昭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