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独家鉴宝师 > ☆、第001章 湖底

☆、第001章 湖底

2025-03-26 13:46:20

1945年,4月15日。

中国,鄱阳湖,老爷庙水域。

布满鳞片云的天空,广阔无际。

一艘2000多吨的运输船神户丸五号正行驶在平静无波的湖面上。

这艘船,装满了在中国掠夺的金银珠宝和价值连城的古董文物,顺长江入海回日本。

日军第31号部队,小坂联队负责此次运输。

船舱内部,联队队长,日军大佐小坂正雄已经拉开了枪的保险栓。

枪眼顶在沈悦的脑袋上。

冰冷的枪管,按压着太阳穴。

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和痛楚,抓紧了沈悦的心。

就在她面前的黄花梨桌子上,摆着数十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小坂正雄对她说你还有一次机会。

下一次再说谎,鄱阳湖里的鱼,将会用你果腹。

沈悦还是冷漠地面对这些摊开来的《兰亭集序》。

即使她早已知道,哪一张才是王羲之的真迹。

在中国,人人都知道她沈悦是顶级的鉴宝专家。

她的爷爷沈铎,是元末明初,江南首富沈万三的后人。

也是沈阳奉天城最有名的古玩商。

她自小父母双亡,跟随爷爷学习鉴宝。

练就非凡眼力。

考察过四十多个古窑口,摸过不下五十万块碎瓷片。

游历过古玩城150多家……但是眼下,她却被日本人抓到了船上。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日本人一个月前,刚刚盗了武则天的乾陵。

却发现陪葬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有数十件一模一样的底本。

很显然,武则天生前太爱这一件行书了,所以让博学大儒誊抄了数十件仿品。

随身携带,以供把玩。

而现在,小坂正雄,分不清到底哪一件是真迹。

假如,将一件假的《兰亭集序》献给天皇,那是莫大的亵渎。

所以,他决定找一个权威专家,来鉴别王羲之的真迹。

恰好,沈悦在江西探亲。

他就派人,把她抓到了船上来。

但是没想到,这丫头年纪轻轻,骨子却很硬。

饿了三天,鞭打了数十次。

她仍旧不开口。

事实上,沈悦现在只想求个死。

她才二十五岁没错,但也经历了国土沦丧的耻辱岁月。

她痛恨这些日本人,诅咒他们不得好死。

怎么会为他们鉴定真品《兰亭集序》?!更何况,乾陵被盗。

事关重大。

这些日本鬼子,怕引起国际公愤,所以挖乾陵的事情是悄悄进行的。

谁也不知道,这一艘神户丸五号上,居然装载了所有乾陵的宝物。

更重要的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尸骨,也在船上……小坂正雄不耐烦了说!到底哪一件才是真的?!沈悦沉默无言。

凝视着前方的湖面,闭上了眼睛——回顾自己这一生,好像没有什么遗憾的。

可惜,没有等到这些日本鬼子投降的那一天……五,四,三……听听,倒数了呢。

沈悦想,要死就死个痛快。

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二……——不好啦!大佐!前方,前方湖面!有个,黑点!忽然,一名水手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

脸色灰白。

几乎魂飞魄散。

嗯?!小坂正雄收起了枪,抱起数十卷《兰亭集序》放在腰包里。

然后走了出去。

沈悦松了一口气,她动了动身子。

手脚都被戴上了镣铐,无法逃脱。

什么?!前面那是什么东西?!好大一片黑影子!大佐,它是向着我们而来的!啊!啊!——!外面响起一阵鬼叫。

沈悦出不去,心想他们吵个鬼。

但是下一秒,她就感觉大船开始颠簸起来。

好像这钢铁的船身,全部变成了纸制的。

正在汪洋大海里起起伏伏。

没过多久,咔擦——一声船裂了。

接着,她和这艘轮船一起旋转,下沉。

的亏日本人把她锁在了铁质窗户上。

所以,她没有被巨大的离心力甩出去。

但是水流已经装满了船舱。

这水,不是清澈的河水。

而是涌动的泞黑色的污水。

巨大的船身,很快被吮洞吞没了。

轰鸣声中,她听到桅杆折断的声音……似乎连阳光,也全部被吸进去了。

周围什么也不剩下。

不知道转了多少圈,撞了多少次,沈悦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了。

但水的浮力,又把她救了回来……只是,快要窒息了。

她最后晕了过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睁开眼。

奇怪,自己居然没有死。

反而处在一个巨大的,空洞的沙地上。

沈悦想,大概自己到了黄泉地狱吧……但是很快,她就发现身边散落着不少东西……鎏金银香熏,双鱼金花银碗,狩猎纹高足银杯……看看这些花纹——银箔的团花、牡丹花枝、鸾鸟衔绶、瑞兽衔花枝,典型的中唐风格。

所以……自己还活着?!这里是……漩涡底下?!而这些金银器……武则天乾陵陪葬的宝物?!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鬼?沈悦想了想,发现自己数十年的人生经验,无法解释现在的情况。

她走了两步,先看到船身的碎片。

然后看到一个人四仰八叉的尸体。

只剩下了半截身子。

是小坂正雄。

这日本大佐,临死之前还紧紧抓着挎包。

她解下他的挎包,然后从数十卷高仿《兰亭集序》里,挑出那一副正宗的《兰亭集序》王羲之真迹。

之所以她能一眼辨认出来,这一副才是王羲之真迹。

实在因为证据太明显不过了。

你知道古人怎么临摹前辈的书画么?三种办法第一,先用涂熨黄蜡较透明的纸(称为硬黄)蒙在原迹上面,以浓淡干湿墨填成之。

这种方法,也称为双勾廓填。

第二种,以纸蒙在原件上,运用浓淡墨依样摹写。

第三种,先勾淡墨廓后,再用笔在廓中摹写,碰到虚燥笔锋处才略为填作。

以上的临摹之法,因为勾摹时必须映于向明处,所以都可称之为响拓。

①唐人仿晋,明人仿唐,都是这样做的。

所以,临摹之作,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停笔很多。

这些仿品当中,只有一件,运笔如行云流水。

那便是王羲之的真迹了。

更别提,她天生灵眼,能隐隐约约感觉到一股子古董的宝气。

真迹的宝气,可比仿品来的浓厚多了……对了,她差点被转晕了。

她有灵眼嘛。

可以了解一下现在什么情况。

于是沈悦收好了王羲之的真迹。

盘膝而坐,开始努力深呼吸,全神贯注于丹田中的气海。

通过将气注入到百汇穴之中,来打开灵眼。

所谓灵眼,是天眼中的一种。

天眼,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

有的人天眼沟通阴阳,这人就能撞见鬼,俗称阴阳眼。

有的人的天眼能预知未来,这种人适合当预言家,俗称先知眼。

而她的天眼,是祖传的——能感觉到古董的宝光。

继而看到这些古董从前的岁月片段。

俗称鉴宝灵眼。

听爷爷说,祖先沈万三就有一双灵眼,所以他生财有道,成为明初首富。

可惜,沈万三多次开灵眼,窥探了太多的天机。

最终下场凄惨。

所以沈家后来留下祖训灵眼,能不用就不用。

事实证明,不用的生理功能容易退化。

到了她沈悦这一代,灵眼已经消磨了许多,她看东西,也是时灵时不灵,而且消耗极大。

没办法,她就苦学鉴宝手艺,凭技术吃饭。

至于灵眼,就当它不存在好了。

现在生死一线,也顾不得什么天机了。

她强迫灵眼打开。

渐渐地,周围起了凉风。

这就是天眼打开了……沈悦再看看周围的东西——…乾陵的文物,明代中晚期的青花瓷和仿龙泉窑青瓷……上面都笼罩着一层黑光,遮掩了本来的宝光……再努力看一看,一块碎瓷片上,倒影出来一些片段……那是明代晚期,有商船途径此地……忽然狂风大作,巨浪淘天……湖中出现一团黑气……等等,黑气?!她再仔细看了看,忽然间觉得毛骨悚然。

这团黑气,不出所料,该是湖底死人的凶气啊……爷爷跟她说过。

元末,陈友谅和朱元璋争天下。

最后在鄱阳湖上决战。

结果朱元璋施了连环计,鄱阳湖沉没了陈友谅的十万大军。

所以煞气很重……难道,这就是……亡灵军团?!沈悦再拿出《兰亭集序》来看。

这一回,她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才看到了画面——日本的船只,也是被同样的凶气,所吞没了。

现在,问题来了,那凶气在哪?怎么不吞没她呢?不……周围阴森森的冷风,忽然大作。

沈悦抬起头……就看到了面前顶天立地的黑气。

黑气的里面,似乎还传来古战场的杀伐之声!接着,这一团黑气向着她奔袭而来!求生的本能驱使,她转身就逃!但是才逃了几步,就被银色沙土下的一样硬物绊倒。

临终前,她抬起头,看到了绊倒自己的,是一副纯金打造的棺材,上面雕刻了天下九州的图案。

凤凰于飞,蛟龙戏水,一一在目,栩栩如生……沈悦最后的想法是这该是武则天的棺材吧。

爷爷曾说过,他若是能一睹乾陵的真容。

死也瞑目。

可是,她不瞑目啊!二十五岁的人生,还什么都没开始。

满腹的才华,还未施展一二。

就葬身湖底!怎么能甘心?!但是 咕咚!一声。

她完全被黑气所淹没了。

临终前,伸出一只手,仿佛还在挣扎。

与此同时,她的身体开始迅速腐蚀腐烂成一堆白骨。

大拇指上的一枚扳指,滚落到了银色的沙地上。

玉质青翠欲滴,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