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国生活小传 >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2025-03-26 13:51:35

你怎么了?另一位女同事经过的时候, 看见董书神思不属的样子, 摇了她一下, 关心地问了一句:你是不是不舒服?辩论会就来开始了, 今天顾先生会来,你快进去吧。

董书敛了敛思绪, 挤出一个笑容, 说道:我没事, 刚才晃神想别的事去了,没注意, 走我们一起进去。

她这样一解释,那姑娘就不奇怪了,笑着说:我就说嘛,今天的辩论会那么重要, 咱可一定要仔细听,我们先进去找个好位子坐下。

说完急匆匆拉着董书往里面走, 生怕没有位置的急切模样。

而张显知, 从刚才董书乍然变化的脸色,募地垂下的嘴角,就发现了她不同了,他知道她喜欢顾先生,所以才会这么紧张,她刚才的失魂落魄别人没发现,但一直注意着她的张显知却看的一清二楚。

但是他却不后悔,只要让董书知道顾先生已经结婚了, 有妻子了,董书才有可能放下对顾先生的心思,这样他才能有机会博得她的青睐。

因为有人陆陆续续到来,文馆里渐渐热闹起来,况且今天又是辩论会日,大家更加情绪激昂。

每个参加了的人都是信誓旦旦,精神饱满,现在时间还没到,他们就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

朝阳文馆一个有二十四个人,馆主年纪最大,他本名王晦,笔名桥遗,四十五岁,身材高挑消瘦,为人风趣又优雅,很有些竹林修士的感觉,尤为喜爱穿靛青色的长衫,看上去当真很有文人风度。

馆主的声名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他少时启蒙于私塾,清王|朝被推翻后,继而接受新式教育,就读于海城第一子弟学校,毕业后出国深造,游学欧洲各国,数年后学成归国,是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曾经任海东大学校长,去年离职,一手创办了朝阳学馆。

除却这位名声煊赫的馆主,朝阳文馆另一位梅俞鸣先生也同样有名。

首先,这位梅先生是海城梅家家主的幺子,那位性格嚣张的梅大小姐的小叔叔,抛开这层身份不谈,他本人也是十分出色,毕业于大不列颠的洛基军事学院。

而后,回国后一手创办了青年志,现在副业是朝阳文馆的先生。

剩下的那位就是顾淮安了,自不必多言。

朝阳学馆名声斐然,跟这三人不无关系,许多学生都以进入这里为荣。

今天是一月一次的辩论会日,而今天这场会事是由顾淮安主持。

每月的辩论会,除了文馆里所有人必须参加外,外来人一样可以进来旁听,所以每月的这个时候,场馆里都会人满为患,很多学校的学生都会跑来蹭听。

何婧明听顾淮安说了这件事,心中好奇,索性她在家也没事,就跟着一起来了。

今天这儿可真热闹,看起来场面颇为盛大啊。

何婧明微微翘着嘴角调侃。

顾淮安听了,竟认真点点头,确实如此。

沉吟片刻又补充了一句:前两排是座位预留座位,你先跟我一去办公区,我让人给你安排一个位置。

好的。

何婧明笑眯眯的。

看了看手表,顾淮安脚步不慢,直接去了后办公区,找到一个安排人事的小姑娘,让她给何婧明安排一个座位,然后拍拍何婧明的手让她过去,自己要先去后台准备了。

那人事的小姑娘也是第一次见顾先生带人过来,心里好奇,悄悄打量何婧明,又被她的漂亮给惊住,紧接着麻溜地给她安排了位置。

上午九点钟,辩论会准点开始了。

整个场馆都坐满了人,并且后面没座位的空地还站着不少人,他们手里拿着笔和本子,看样子是准备记录下来。

前台上下左右四方,四条弧线,从远处看,像围成个大圆形状,中间是个教案桌,然后从台阶上缓缓走进一个人来。

大堂内霎时安静了下来。

顾淮安今日没有穿长衫,他穿了一件白色衬衣,打着领带,浅灰色的西裤,黑色皮鞋,一副内敛沉稳的模样。

模样清俊,脚步稳妥,不急不缓。

在场人都认识这是顾淮安顾先生。

他先向观众鞠了一个躬,台下瞬间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馆长就坐在观众席第一排中间处的位置,隔着一个放着茶壶的案几,他的右手边坐的是梅俞鸣。

两人面色轻松,带着若有似无的微笑。

接着,馆长让人把折叠好的纸条让人送上去,分别送给两个队以及顾先生。

这是文馆的老规矩了,刚才递上去的是这期的主题。

顾淮安把纸条打开,主题只有两个字。

——平等。

这是非常常见的两个字,甚至可以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两个字,是时下很多学生,进步青年,几乎每天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他们看过以后,随后就向观众展示,让大家都看到论题。

何婧明坐在第二排,看的非常清楚,心里啧啧。

由顾淮安做了一个开场引导,辩论会由甲方开始。

这种辩论会一般是由甲乙双方共同分别提出自己的论点,然后分别阐述己方的观点,然后尽量找出对方观点中的漏洞或者己方不认同的地方,进行反驳,反驳的过程就是列出论据巩固自己论点的过程。

这种过程往往是激动的激昂的,充满正能量的,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战,就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属于文人之间的对战。

何婧明看的精精有味,这是个精彩的过程,其中不乏有人提出精彩的论点论据,让人耳目一新,总之,虽然是一个可圈可点的题目,却也自有它的魅力。

随着台上人的激战,慷慨陈词,台下时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辩论会来进行到最慷慨激昂的时候,他们甚至毫无所觉,激动地站起身来,进行驳斥、论述。

一场辩论会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最后即将结束的时候的,照例是由顾淮安进行归纳总结,完善补充各种不足缺漏的地方,做陈词。

好,这次朝阳文馆的辩论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支持。

这次会事由顾淮安合上教案,说了最后一句话而结束。

瞬间,所有的人站起身来,掌声雷鸣。

趁着许多学生往前走,上台跟他们谈话送花的时候,何婧明溜了出来吧。

她估计顾淮安大概会被那些热情的学生包围几分钟,所以直接出来。

先去在侧门等他。

大概过了一刻钟,顾淮安才出来,向她走来。

抱歉等久了,我们走吧。

顾淮,眼里有些许无奈。

我还以为你要在多待会儿的,看起来有很多学生想找你说话啊。

顾淮安不置可否,笑了笑,拉着何婧明离开了。

他们走了,没有发现有一道视线一直注视着他们。

董书躲在柱子后面,一直盯着两人,直到什么也看不见。

她从顾淮安进来起,就发现了他身边跟着一位女子,相貌明艳动人,很符合大家口中说的顾先生妻子这个形象。

她无法自欺欺人了,顾先生确实已经结婚了,他带着那人来看辩论会,然后两人一起相偕离开,交颈耳语,浓情蜜意。

董书把指甲都抠断了,心中满是不甘,胸口气闷发疼。

刚才顾淮安没有出来,那个女人在等他的时候,董书很想就那么不顾一切走到她面前,跟她打招呼,让她看到自己的存在。

她总是忍不住想,自己为什么要退缩呢,仅仅是因为自己晚到一步,顾淮安先结婚了她就要退缩?不,她告诉自己这些根本不是理由。

那个女人是长得美貌,但是自己也不差,更何况美貌又能算的了什么,只有肤浅的人才会那么计较于皮相,而她相信顾淮安绝对不是那样看中外表的人,顾淮安那样有才华,欣赏喜欢的必定也是有理想有抱负,性格坚韧,个性独立的人。

而她自己,这些样样都不缺,如果她能和顾淮安在一起,他们必定有想同的追求,一样的梦想,他们能一起探讨很多先进的问题……而这些,他的那位妻子却不一定能够做到,听说顾先生的妻子是在乡下长大的,连小学都不知道有没有上过,所以这种只空有一副美貌的人怎么能配得上顾先生呢,他们两人的思想根本不在一个阶层,就算结合了也只是一场麻木,痛苦,索然无味的婚姻而已。

越想董书越觉得头脑清醒,她渐渐冷静下来,心里头开始分析,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去做,至于那个女人,压根不配成为她追求爱情上的拦路石。

想通了之后,董书抚了抚裙子,收拾好情绪,调整好表情,微微扬起唇角,又是一副温柔娴静的模样,往场馆里走去,既然不准备放弃,那么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