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2025-03-26 13:57:17

阮老板,我们也是没办法。

现在整个省城,谁敢不听那一位的话。

他不让咱们给你供货,我们也无可奈何啊。

否则,我们难道不想挣钱?说话的是玻璃厂的老板洪庆。

也才年轻,才不过三十多岁而已,但是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了。

阮会珍听他说的缘由后,心里也明白,自己这是得罪了那个黄三爷了。

至于是哪里得罪了,她现在还不确定。

不过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再找这些厂家也是没用了。

罢了,既然如此,我也不为难你们了。

阮会珍冷着脸离开玻璃厂。

走出厂里之后,看着那小小的厂房,她心情也有些涌动。

民国时期的玻璃厂并不多,而且品质也一般。

整个江南省也就这么一家而已。

当初她为了拿下这个生意,价钱而也给的不低。

还准备长期合作,没想到事到临头出了这样的事情。

小朱也看着玻璃厂那边,显得十分的担心,阮总,咱们可怎么办啊。

没了容器,咱们这醋可不好卖了。

这马上又要供货了。

阮会珍深吸一口气,咬咬牙,厂里的容器先用着,然后再让那些铺子帮忙发个通知,就说咱们回收旧瓶子。

大批的回收,有多少咱们收多少。

小朱闻言,顿时眼睛一亮,阮总,这倒是个好主意,我这就回去和业务部那边说,让他们联系咱们的合作对象。

阮会珍点点头,你先回去吧。

事情暂时得到缓解,小朱自然十分欣喜,迫不及待的赶回厂里去通知那些业务员。

离开玻璃厂后,阮会珍心里还是有些沉重。

回收旧瓶子只是暂缓困境而已,毕竟那些旧瓶子还剩下多少,能回收多少,这都是不定因素。

而且那些旧瓶子回收回来后,还得从各地运输过来,又是一笔花销。

运回城里后,还要重新处理,实在太过麻烦了。

这也是她之前宁愿多花钱买新瓶子,也不愿意回收的原因。

这个法子不是长久之计。

要想厂里的生产不受限制,还是得靠自己。

至于再找合作商的事情,阮会珍是没这个准备了。

那个黄三爷既然要整她,就算她找了新的合伙人,也依然会是如今这个下场。

只有靠自己,才能自己做主。

不就是玻璃厂吗,有什么大不了的!晚上霍城来接她下班的时候,也听到了厂里工人的议论,知道厂里遇到这种麻烦事情后,皱眉道,这是怎么回事,有人为难厂里?阮会珍道,是那个黄三爷,也不知道我哪里得罪他了,突然就威胁那些和我合作的参加,不让给我提供容器了。

不过我已经想到办法缓解了,暂时没事了。

霍城面色一冷,黄三为难你?我明天去找他。

不用了。

阮会珍连忙阻止,我自己有办法,你不要去找他。

她和霍城的关系在省城也不是秘密了,那个黄三爷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这种情况下人家依然对付她,就说明人家压根没准备给霍城面子。

她自然也不会让霍城为了她去受气了。

这事情我会处理的。

你别担心。

她拉着霍城的手轻轻摇了摇,别去找那种人,他向洋人低头,可我不会向他低头。

霍城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压抑了心里的怒火,脸色平静道,好,都听你的。

我不去找他。

不过眼中依然带着冷意。

《高新聘请玻璃技术师》很快,一则招工启事就在报纸上贴了出来,除了报纸上的,阮会珍还特意去玻璃厂那边也贴了一些。

阮会珍想的很直接。

不就是做玻璃吗,难道没了玻璃厂,我们醋厂还不能运行了?想想后世那些大企业,人家连工人喝的纯净水都自己生产,连卫生纸都自己造。

这说明什么,说明自给自足才是王道。

她也没去找黄三爷那边上门道歉。

虽然她现在实力弱小,之前也是尽量不与那些老家伙们起冲突,甚至即便对洋人印象不好,制衣厂那边也与洋人的纺织厂有时有合作。

但是即便如此,她也绝对不是软弱之人。

她不去和别人硬碰硬,可别人若是欺负到头上来了,她也绝对不会认输。

这要是在后世,她绝对会联系人脉,把这种欺人太甚的企业给直接干掉。

为了开一条玻璃生产线出来,阮会珍也在上海那边发了消息,承诺一经录用,可以报销费用。

只要技术好,厂里还会提供大师傅及其家人的住宿。

这种待遇即便是在上海这种大城市,也是极为难得的。

所以很多人看了报纸之后,都十分心动。

省城这边来应聘的人就有很多,上海那边因为路途遥远,所以很多人抱着怀疑的态度,想来又不敢来。

而省城这边到底因为对于玻璃这种技术不是很成熟,所以来应聘的人并没有什么技术,只不过是之前在玻璃厂工作过,有过相关的经验罢了。

这样的人倒是可以作为技术工人招用,但是想要撑起一条生产线就不行了。

阮会珍知道,这种事情还是加大宣传才行,所以干脆在北平那地方也发出了这么一条招工启事。

林蕙对于阮会珍的这个安排有些担心。

这样能行吗,咱们开调料厂,还能开玻璃厂?阮会珍道,现在是行也行,不行也得行。

咱们可没退路了。

林蕙叹气,觉得这些事情确实太措手不及了,都不知道什么事情呢,对方就开始发难了,那个黄三爷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对付我们厂啊。

咱们和他们又没有利益冲突。

不管了。

他要是有什么目的,总会联系咱们的。

阮会珍一点也不着急。

当初她就是白手起家的,如今也不担心成功或者失败。

经历两辈子,她最不缺的就是坚定的心性。

竟然还想开玻璃厂,这个女人的心还不是一般的大啊。

我倒是要看看,她怎么开个玻璃厂出来。

黄三爷在家里听到管家说的消息后,满脸冷笑。

得罪了他的宝贝女儿,还想在省城立足?现在才是个开头而已。

如果这个姓阮的自己登门赔罪,让他女儿高兴。

然后主动的离开霍城,他也不屑为难一个女人。

不过若是这个女人不识抬举,他也不会心慈手软。

现在看来,这个女人还是不识抬举啊。

那个什么吉祥调料厂,想办法收买里面的工人,在里面动动手脚。

这个……恐怕有些难办。

老管家脸色为难,我之前也打算找一些工人里面捣乱。

可是才接触那些人,就被人给一口回绝了。

这厂里的工人现在不愁吃穿,一家子老小都对吉祥调料厂这边很忠心,所以不愿意做出损害厂里利益的事情。

老管家心里也明白。

这个吉祥调料厂的工人都是省城本地人,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

现在大家日子过好了,不愿意闹事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也是不想得罪人。

要知道,如果吉祥调料厂出事了,整个厂里的工人可就没了工作了,要过回以前的日子。

若是罪魁祸首被查出来了,那就要被这些人给生吞活剥了。

谁也不愿意冒这个险,让一家子老小成为人人喊打的罪人。

想到此处,老管家心里也不得不佩服那个年轻的女东家,竟然有这样的手段,让这些平时最爱闹事的工人都服服帖帖,忠心耿耿。

黄三爷夹着雪茄吸了一口,心里很不郁闷。

若是以往,找人在厂里闹事,或者让巡捕房去找个由头抓人。

这两个法子都是最有效果的。

可是现在对方厂里的工人用不上,现在也打草惊蛇了。

而巡捕房那边也不可能帮他了。

至于外面那些闹事的混混,忌惮着霍城这边,也用不上。

管家道,老爷,以前那些法子用不上了。

不如就想办法让他们的货卖不出去吧。

黄三爷这还是第一次这么郁闷。

阴谋用不上,还得被迫用阳谋。

不过以他自身的势力,对付一个小工厂,他倒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发出话去,省城哪家铺子敢和他们合作,就是和我黄三爷作对。

是。

管家连忙应道。

阮会珍接到省城各个代理铺子的退货申请后,冷笑几声,让小朱都收回来。

那我们省城的市场岂不是没了?林蕙在一边头疼道。

这事情真是一拨一拨的来啊。

阮会珍笑道,我连玻璃厂都能开,我还开不了几个铺子?他们不帮咱们卖正好。

咱们自己收回代理权,自己卖。

以前是实力小,承担不起铺面。

现在厂里都做到这份上了,难道还稀罕那几个铺子?要不是念着之前合作的情分,不好断了人家这条财路,她早就收回来了。

现在既然人家送上门来了,以后也怪不到她头上。

阮会珍把收回的货物,留下一部分,准备供应像上海这样的大市场。

另外一小部分则放在仓库里。

然后在省城盘下了几家临街的铺面,很快就将调料铺子给开起来了。

黄三爷听到这个消息后,气的直接摔了一套瓷器,真是岂有此理。

管家在那边上闷不吭声,不敢说话。

谁也不知道,这个女人反应竟然这么快,一下子又重新拿下了省城的市场了。

突然外面一个人惊慌失措的跑了进来。

来人瘦高个,四十来岁的模样,留着八字胡。

三爷,不好啦。

管家认出,跑进来的是黄三爷的心腹黄忠。

平时帮三爷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的。

黄三爷正在气头上,见黄忠这副样子,气的大拍桌子,又怎么了,大惊小怪的。

黄忠满头大汗,三爷,咱们的货在火车站被人给查了。

什么?!黄三爷猛的站了起来,满脸的大惊失色。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一更。

今天我多写点。

写到现在,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甚至批评。

我也都看了一下。

虽然我没做大纲,可是我已经在脑袋里规划好了故事的走向,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民国时期奋斗的故事。

而成功不会一蹴而就,其中会有坎坷,会有发展。

女主的起·点太低,即便有金手指,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所以离女主成功还有一段路要走。

可能亲们会觉得情节拖沓,可是对于我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故事,也欢迎大家提出善意的建议。

O(∩_∩)O谢谢至于女主的小脚,这个问题我再次解释一次。

女主的脚会治好,但是不是现在。

至于为什么会设置小脚。

因为民国时期讨媳妇,特别是一些思想保守地区,找媳妇都是找小脚媳妇。

像陆老太这样的人家,找媳妇肯定会找个小脚媳妇的,这是符合当时的人设的。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的小脚媳妇被后来很多自认思想进步的人瞧不起。

我觉得实在是太过冤枉。

女人的小脚是自己弄的吗,是小时候被大人强迫弄成小脚的,而大人们则是受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痛苦女人承受了,最后还要被社会鄙夷。

实在太过不公了。

所以阮会珍这个角色就是个小脚女人,她会通过努力,一步步的走上别人仰望的高度,让那些瞧不起小脚女人的人看看。

女人即便是小脚,也绝对不允许别人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