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郝平一行人就进入了简陋的研究室进行研究了。
对于这个研究室这样的简单,他们也没什么意见。
毕竟人家说了,因为不知道他们的实力不好给他们配置东西。
只要能力高了,以后就会给他们配上合适的器材。
所以说,以后肯定会有好的研究室的。
大家对此很有信心。
阮会珍还在等着他们这边的研究成果,制衣厂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学校开学后,省城小学的学生们穿上了新式校服。
孩子们成群结队的放学的时候,简直就是省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种能够赚钱,又能够让学校名声更好的事情,各大学校自然都十分乐意。
其他一些学校自然纷纷效仿。
所以制衣厂这边又收到了几个单子。
另外厂里做出来的那批服装也卖的很好。
因为他们的衣服样式新颖,最主要是价钱不高,而且买回去就能穿,还能试穿。
这样一来,就吸引了很多人来购买。
所以服装厂现在已经开始运转了。
虽然暂时还比不上调料厂这样气势雄厚,但是却已经是在挣钱了。
这样的成果早在阮会珍预料之中。
且省城自然也只是第一步罢了。
如今醋厂这边大生意已经不需要过多的扩张了,所以阮会珍安排陈天带着业务团队几个人去上海和北平出差,准备将成衣市场打开。
做出来了,做出来了。
郝平大笑着冲出了研究室,引得厂里工人一阵围观。
小朱在阮会珍门外的小办公间办公,听到郝平大喊着跑过来了,赶紧拦着,郝老师,您怎么了?哈哈哈,阮总不是要玻璃吗,我们做出来了,技术弄出来了。
事实上玻璃这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简单了。
毕竟这门技术早就已经面世了,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有了研究的方向,很快就能琢磨出来。
只不过他们对于如今市面上的那些玻璃品质很看不上。
觉得如果拿出和别人同样的玻璃,完全显现不出他们的能耐,所以干脆将市面上的玻璃再加以研究提纯,弄出了更加纯粹的玻璃来。
阮会珍也听到了郝平的声音,知道肯定是有什么大事情,所以赶紧出来,听到郝平说已经做出了玻璃了,她赶紧跟着一起去研究室。
这是你们做出来的?她惊讶道。
虽然在后世已经看了各种各样的玻璃品质,不该如此惊讶。
可是对于看久了民国玻璃的她而言,这新出来的玻璃真是洗了一次眼睛。
这种透明,无杂质的才称得上玻璃嘛。
阮会珍捂了捂心口,觉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看来自己这回是真的捡到宝了。
有这么一手,这些人是真的有能耐啊。
好,郝老师,你们做的非常好。
我决定正式聘请你们作为我们研究室的科研师。
阮会珍压抑着激动道,我给你们配置最好的实验室,我准备开一家玻璃厂,以后赚回来的钱,我一半都投入到研究里面。
当然,如果你们研究出更好的东西出来,以后如果投入市场挣钱了,我都拿出一半的资金出来给你们。
听到阮会珍的这些承诺,郝平亦是惊喜不已。
阮会珍见状,趁热打铁道,要不咱们今天就把这协议给签了。
好好好,我这就去和他们说。
郝平亦是迫不及待道。
对于他们来说,尽快能够进入研究是最好的。
其他几人和郝平一样,都是科学狂人。
知道未来会有一大笔的资金源源不断的给他们做研究之后,都非常的高兴。
直接就把字给签了。
阮会珍也不含糊,私人掏腰包,让小朱带着郝平他们出去找研究器具,只要买得起的,就绝对不含糊。
小朱心里简直肉疼不已。
心道这些哪里是科学家,简直就是烧钱的机器。
等人都走了,林蕙也是惊喜的笑道,真是太好了,咱们厂里可以用自己的玻璃瓶了。
当初阮会珍提出自己做玻璃的时候,她心里还觉得没底。
觉得会珍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他们不可能做到。
没想到如今不止做到了,而且还能生产更好的东西。
一时间也觉得阮会珍真是太有远见了,心里佩服不已。
阮会珍却又撑着下巴思考起来。
光是咱们自己的用可不够。
我准备开个玻璃厂,咱们也生产玻璃器具赚钱。
啊。
林蕙惊讶,不是说只开一条生产线自给自足吗?那是因为我之前以为品质和外面的玻璃厂差不多,自然也没必要去抢市场了。
但是现在这么好的技术,咱们不开可不行呢。
开,必须得开,而且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开。
等咱们的东西都上了市场之后,才让那些人知道咱们开了玻璃厂了。
……林蕙更是一头雾水。
阮会珍抿着嘴笑了笑,眼神晦暗不明。
于是在调料厂的旁边的一家工厂,很快就被阮会珍买了下来,召集工人在里面工作,流水线也开始运转起来。
黄三爷并不知道他的一番动作,不止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成全了阮会珍的一番际遇。
现在他对于霍城恨得咬牙切齿。
本来对于霍城成为他的女婿,他心里并不愿意的。
但是看到宝贝女儿为情所困,他心里也心疼,所以干脆就接受霍城这个女婿算了。
可是这个霍城竟然直接拒绝了,顿时让他颜面大失。
而且那批货也迟迟的不肯放行,他亲自去找了巡捕房的吴局长,但是也不知道霍城用了什么法子,那个吴局长竟然也是态度坚决,不肯归还货物。
这让他损失可不小。
现在那些洋人又在找他的麻烦,处处受挫。
黄管家道,老爷,不如让弗兰克先生出面。
现在洋人的话还是很管用的。
黄三爷冷哼一声,这些洋人狡猾的很,让他们正面冲突可不愿意。
毕竟现在的政府可不是以前的清廷了。
虽然也对洋人退让,可是还是有些态度强硬的官员。
要是惹恼了这些人,让他们转而和美国或者日本合作了,就损失了他们这些英国佬的在华权益了。
黄三爷抽了一口雪茄,神色冷冽道,我就不相信,我会对付不了一个小小的巡捕房队长。
他起身戴着帽子,去找陈部长。
黄管家闻言,笑道,还是老爷有办法。
陈部长可是很支持洋人在省城的势力的。
要是让陈部长知道霍城竟然打击洋人,到时候肯定会大怒的。
黄三爷冷笑道,对付他们,自然只能用他们自己人。
在巡捕房,吴局长向来不管这里的事情。
不过最近他来的比较勤。
这几天霍城弄的一些乱子,让他也是到处跑。
我这把老骨头了,就是行过几天安逸日子等着养老了,你这小子就给我惹事。
吴局长拍着桌子笑骂道。
霍城叼着一根烟,那批货反正也没到我手里。
得了便宜还卖乖,也只有这老东西做的出来的。
吴局长讪讪的笑了笑,行了,你这小子也够狠,就把他们的货给拦了。
你就不怕他们洋人找来?吴局长心里自然是不怕洋人的。
他是民国政府的老人了,当初也是凭着投机进了这巡捕房做局长,管着这省城的治安。
不过他无心政治,混个官身也只不过是为了安安稳稳的不被人欺负到头上罢了。
而且霍城是他生死兄弟的子嗣,人又十分的有本事,把巡捕房的事情交给霍城,他十分的放心。
不过最近霍城折腾起来,也让他这把老骨头有些受不住。
见霍城也一副不把洋人当回事的模样,他道,我这把老骨头可无所谓了,你们还年轻,悠着点。
那个黄三可不是好招惹的。
除了咱们这边,他和省城的经济部长陈宏也是有几分关系的。
能够管着咱们省城的钱袋子,你说这陈部长还能好惹?霍城道,一个黄三,陈部长不一定就把他放在眼里了。
至于洋人……他嘲讽的笑了笑,最近我可听说了一些消息,欧洲那些国家国内形势也不好,只怕他们很快就会自顾不暇了。
留在国内的这些洋人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吴局长是知道霍城的本事的,也不知道他是从来得来的一些信息,每次都能够说的差不离。
所以听到洋人的消息后,他满脸兴趣道,你的意思是,洋人快不行了?应该是不如从前了。
难道你没发现,他们最近不如以往猖獗了。
吴局长一想,还确实如此。
以前洋人在国内猖獗程度可真是不一般。
欺男霸女是常态,最重要的是逼迫多少的家族破产,还没人敢管。
可是自从这些洋人进入省城,除了勾结黄三把省城的纺织工业拿到手里之后,似乎就没动静了。
这可不符合以往的作风。
他兴奋的拍了下桌子,好啊,这些洋鬼子,早就该滚出去了。
霍城啊,这件事情干的好,咱们就该这么干。
在省城这地界儿,他们竟然还敢私藏军资,这肯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计划。
没准就是要对付咱们省城政府啊。
这事情我得去拜见秦省长。
对,等秦省长从南京开完会回来,我就去拜访他。
咱们趁着这个时候,把这些洋鬼子赶出省城去。
所谓敌强我弱,敌弱我强。
吴局长内心深处虽然有些怕事。
不过知道这些祸害人的洋人们不行了之后,心里很快也涌起了一股爱国情操。
政府里面各种明争暗斗的时候,阮会珍的玻璃厂的第一批玻璃器具已经完成了。
除了生产这些瓶瓶罐罐之外,阮会珍还做了一些喝水的茶杯器具,甚至还有碗碟之类的。
有了样品,陈天等业务员们又开始去外面频繁出差了。
而省城的调料铺子里也很快摆放上了这些玻璃器具。
这些玻璃器具做工十分的漂亮。
上面的凸出来的花纹显得也让市民们觉得十分的新鲜。
关键是价钱还比平时买瓷器的要便宜许多。
一上市之后,就很受喜欢。
这个时候,江南省城才发现,原来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省城竟然又多了一家玻璃厂——江南玻璃厂。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
最近几天需要随时躺下,所以更新时间有些不确定啦,不过依然双更。
知道最近看的朋友越来越少了,不过我还是会继续坚持的。
民国文写起来确实有些费力,但是写的时候心里很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