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2025-03-22 07:13:19

这话一落。

姜舒兰愣了下,下意识地看向弹幕。

[这个脱水蔬菜,我在家就做过。

我当时做的是胡萝卜,把买回来的胡萝卜切成丝,放在通风处控水半个小时后,放在烤箱里用一百二十度的温度,烘烤九十分钟。

出来的胡萝卜丝和刚切下来的一样。

不止不会变黑,连带着色泽都没变化,再次吃的时候,只需要加水泡开,就跟新鲜的没区别了。

][但是,我们这个时代是有烘干机呀,舒舒他们那个时代,哪里来的烘干机?][没有烘干机,根本无法做脱水蔬菜,晒出来的蔬菜和脱水的蔬菜,区别还蛮大的。

][烘干机这个简单啊,你们忘记了,可以自己搭一个吗?用黄泥胚搭一个烤炉,四周封闭,然后把蔬菜送进去烤就行了。

][说得简单,烤炉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不要泼凉水了,你们忘记了吗?舒舒她是东北的呀?搭这种土灶台,只留下前门一个口子,然后中间留一个大肚子出来,等把整个土灶台都烧热后,把柴火都撤出来,再在铁皮上面铺着控水后的青菜,放到土灶台肚子里面,关上门,不出一个小时,青菜就成了脱水蔬菜,这种做法的意义和烘干机是没区别的。

]这条弹幕发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只有我觉得,高手在民间吗?][我有了猜测。

][我也是。

][总感觉这个大佬,又预判了舒舒的预判。

]姜舒兰看完最后一条,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不是大佬预判了她的预判,而是她在抄作业。

她看完所有的弹幕,感觉就最后一条弹幕是最靠谱,也最实在的。

他们确实是没有烘干机,而且她也不知道什么是烘干机。

但是对方所说的那个土灶台,她倒是知道。

他们在东北长大的孩子,家家户户做大席面儿的时候,都会在院子里面搭土灶台。

这个,她算是从小看到大。

所以,姜舒兰在思虑再三后,便朝着司务长回答道,我大概知道怎么做脱水蔬菜,但是我从来没做过,我需要先做个试验,如果成功的话,我便可以把法子交给你。

这话一说,司务长眼睛一亮,那你做实验的时候,我能看吗?他觉得周团长娶这媳妇是真厉害,似乎天底下没她不会做的事情。

姜舒兰想了想,没问题。

接着,她便起身,她肚子极大,这般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只觉得整个肚子都跟着晃动了起来。

旁边的黎丽梅下意识皱眉,我姐姐受不了累。

本来就是双胎,还七个月了,哪里受得了累?面前这个司务长,不是强人所难吗?这话一说,姜舒兰朝着黎丽梅低声道,丽梅——黎丽梅有些委屈,她是为姐姐好。

姐姐总是这般,对谁都这般好,偏偏自己受累。

旁边的司务长也意识到自己的莽撞,他忙补充,没事没事,小姜这边你负责说,我来做就好了,把体力活都交给我。

姜舒兰看了他一眼,思忖片刻,便点了点头,她确实不能用力。

接着,姜舒兰便拿了一张纸出来,简单的把一个土灶台的样子。

她记得弹幕说过,是直接把铁皮上放蔬菜,然后放到灶膛里面。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灶膛和传统的还不一样。

传统的是上面烧火,下面扒灰。

而这种,似乎是没有扒灰的地方?只用一个烧火的地方,把黄泥灶膛烧热后,把柴火撤出来后,在把青菜这些放在铁皮上放进去,贴着烧热的地面来放。

之后,把灶膛门口给堵着。

这样,整个灶膛内部就是高温烘干了。

似乎这就是一个简易的烘干机?姜舒兰不得不感谢自己,高中时候的物理和化学学得不错,不然也想不到这里来了。

把一切都想通了之后。

姜舒兰迅速在纸张上补齐了灶膛的后半截样子,并且特意点出。

爹,司务长,你们看下这个,我要的这个灶膛,直接贴着地面建,要用老黄泥,下面不用留扒灰的地方。

另外,这个灶膛尽量建大点,尤其是灶膛肚子,要足够我放进去一块铁皮,用来烘干蔬菜。

之所以喊姜父,那是因为姜父有一手好泥匠的手艺。

这基本上是东北男人都会的。

盘炕,建房,垒灶膛。

姜父更是其中好手。

只是,姜舒兰这话一落,整个弹幕都跟着宛若死寂。

不知道是谁最先反应过来。

发了一个。

[卧槽,卧槽,卧槽。

][果然是,大佬预判了舒舒的预判。

][一模一样,长见识了。

][所以,这些大佬还发啥弹幕啊,直接去写剧本好了,他们写出来的剧本肯定好看。

][只有,我觉得是舒舒不对劲吗?][哪里不对劲?][每次都那么巧,会不会有一种可能?][细思极恐。

][好了,你们别胡思乱想了,一看就是新来的,不要大惊小怪了,这样只会显得无知。

难道之前那么多次,你们都没看吗?这种事情对于舒舒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好吗?][有老人吗?给大家科普下,舒舒的外号叫什么?][老天鹅的亲闺女!][对,没错,舒舒就是老天鹅的亲闺女,别说一个简单的土灶台了,就是她以后上天,我都不稀奇好吗?][瞧你们那没见识的样子,就只是一个土灶台,就把你吓懵了?那以后舒舒要是找到个金矿出来,那岂不是把你们吓死了?]这话一说,原先还冒头的弹幕瞬间安静了下去。

尤其是新人们更不敢说话了。

倒是老人们跃跃欲试。

[舒舒,快给大家上一课,让他们见识下,什么叫做老天鹅的亲闺女!][没有烘干机算什么?我们舒舒无所不能!]前面的弹幕,让姜舒兰下意识地提起来了一颗心,后面的弹幕却让她有些哭笑不得。

她觉得弹幕背后的那些人,真是高看她了。

她哪里有那么厉害啊!一切,不过是因为她能看到弹幕而已,她是因为弹幕而厉害。

而不是本身而厉害。

只是,这话姜舒兰不能说,也不能告诉任何人,这是她最大的秘密。

在她发呆了看弹幕的时候,姜父和司务长已经把姜舒兰画的草图,拿了过去仔细看了起来。

两人都是其中好手。

姜父本来就会一些泥匠手艺,而司务长更是食堂出生,当初食堂的那几口大灶膛,都是他和人一起搭建起来的。

所以,这会看到姜舒兰这个灶膛的时候,倒是不难。

只是——司务长和姜父对视了一眼,小姜,你确定这个灶膛下面不做扒灰的?灶膛肚子要做——他比划了下,这么大?他从来没见过这种怪异的灶膛。

姜舒兰点头,是,就先做这种。

顿了顿,她也没把话说死,我也没做过,只能说先做个测试,如果这种不行,我们在来换别的类型的。

这话,让司务长还想说些什么。

姜父却直接道,好了,就按照我闺女说的做,哪里来的这么多问题。

他其实,想说的是,是不是有当太监潜能的人,都这样麻烦?婆婆妈妈的。

只是,这话到底是没说,给司务长留了几分面子。

这下——司务长想到之前姜父的那一张嘴,瞬间跟着安静了下去。

倒是,姜父在院子里面丈量了下,最后决定在西北角建立,舒兰,你看看建在这里行吗?院子西北角的位置,是一个空地,当初想说种点果树的,这不季节不对,一直给耽误下来了。

姜舒兰约摸了下宽度,她点头,成——就建这里,爹,建这个土灶台要用老黄泥,越老的黄泥越好,黏度越高,越容易持久的保温。

当然,这不是弹幕说的,而是姜舒兰之前学校的老师讲课讲的。

这——海岛上的老黄泥可不好找。

这边土地,偏沙质一点,种出来的红薯,都是直接扒出来,就能抖掉沙子的那种。

这可把姜父给拦住了,他下意识地看向司务长。

司务长也为难,他想了好一会,一拍脑袋,我知道,我知道哪里有老黄泥,我这就去。

说完,就要去找工具去挖和挑了。

姜父眼疾手快,把家里的一担篮子递给他,两篮泥,应该是够的。

另外,用完,要把篮子洗干净了。

司务长,……想他这个职位,能这般使唤他的也没谁了。

见司务长不说话。

姜父忍不住横眉,怎么?不情愿?我告诉你,像你那个病,白天里面不把一把子力气用完了,晚上精力旺盛够你好受的。

这话一说。

司务长就尴尬了,叔,叔,我的亲叔啊,您别说了行吗?我现在就去挑泥巴!多少给他留点脸啊!这里面不止是有姜舒兰,还有黎丽梅啊!前者孕妇,后者小姑娘。

他这张老脸,丢不起这个人。

等司务长离开后。

黎丽梅和姜舒兰对视了一眼,一脸好奇地问道,姜叔,司务长这是得了什么病?姜父一顿,随意含糊道,懒病,让他多出出力气就好了。

黎丽梅,……看她,像个傻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