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玛,您这风寒怎么还没好呢?可有让御医过来瞧瞧?胤礽关切的问道。
康熙随意的摆了摆手,上了年纪了吧,小小的风寒都抗不过去喽。
胤礽轻笑出声,阿玛可别这样说,您现在正是最好的年纪呢,哪里就老了。
胤褆亦温声说道:阿玛这些日子注意着保暖,切莫着凉了,多喝些热水,好的快。
康熙点点头,你们的孝心,朕知道了,会注意身体的。
二人微微笑了笑,胤礽便接着说道:不知阿玛今儿叫儿子们过来所为何事?康熙看了看窗外,笑着道:可能是上了年纪了,总想着出去看看,你们准备准备吧,朕要去南苑阅兵。
可是,您这风寒还没好呢。
胤褆微微蹙眉,这若是又跑出去了,病情更加严重怎么办?!康熙不甚在意的说道:朕也就是现在给你们说说罢了,要阅兵,总得准备上两三个月,到那时,朕这风寒早就好了。
康熙都这样说了,胤褆随即闭紧了嘴巴,他无话可说。
胤礽知道这京城关不住康熙,再加上胤琪胤禩二人去了各处游玩,几乎次次都会送些好玩的东西回来,这便愈发勾的皇阿玛往外跑了。
想着胤礽就拿出了奏折,阿玛,这是儿子近些日子的所思所想,您瞧瞧,看看有没有哪里不合适的?呈上来瞧瞧。
康熙很感兴趣。
梁九功微微点头,走过去接了胤礽的奏折,随后又放在了康熙身前的御桌上。
康熙拿起来,很快就看了一个遍。
等康熙看完了,胤礽才解释道:这几年以来,十弟和戴大人领着工部的人打造火器,数量已经不少了,儿子便想着,训练一批拿火器的兵,皇阿玛觉得呢?康熙点点头,你说的不错,东西造出来了,自然是拿来用的,是应该训练一批这样的兵。
若不然,等以后用到了,咱们空有火器,却没有人会用!顿了顿,康熙接着说道:这样吧,此事便全权交给你了,由你来负责这一批兵将的选拔,三个月后,一同阅兵!是,儿子领命。
胤礽都没想到会这么顺利,这接下来的日子,可是要忙起来了。
胤褆在一旁静静等着,皇阿玛叫他前来,定然有旁的事儿。
果然,康熙说罢了,便又看向了胤褆,此次的阅兵一应事宜,便交给胤褆你去做。
是,儿子领命。
胤褆兴奋的拱手,他也是可以出京城的人了。
朕要看到将士们意气风发的一面。
康熙又强调了一句,若需要帮忙,便叫上胤址他们一起吧。
是。
事情说罢了,李德全瞅着机会,正好端着熬好的药汤进来了,微垂着头说道:万岁爷,您该吃药了。
康熙微叹了一声,拿过来吧。
李德全垂首,梁九功上前从托盘里拿出了药汤,递给了康熙。
康熙紧皱着眉头一饮而尽,药喝完了,这眉头蹙的也愈发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