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胤禛:……胤址倒是兴奋,是啊,儿子还想着亲自给您说呢,您的消息倒是快。
康熙看着这傻儿子,明智的没有接他的话茬,对胤礽胤禛说道:你们今日来,可是有了法子?是有了一个法子,想请阿玛过目。
胤礽一边儿说着一边儿从掏出了折子,呈了上去:阿玛请过目。
康熙接过折子,打开看了看,眼中的赞赏便流露出来了,不错,这法子不错!胤址高兴的瞧了一眼胤礽,又转头向康熙问道:皇阿玛,是不是可以实行?可以。
康熙放下手中的折子,对三人说道:把建大棚的技术捏在我们手里,有偿教给众位大臣,再从他们那里抽个两成的利润,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又足够的瓜果蔬菜,又可以使我们获得最大的利润,非常不错,就照你们说的法子去办吧。
是!胤址高兴的应道。
胤礽又道:皇阿玛,后续的事情,就让四弟来办吧,儿子那儿些别的事儿,忙不过来。
正好后续的事儿,与户部也有些关系,康熙看了看胤禛,笑道:行啊,你们兄弟商量好就行。
胤址看了看胤禛,琢磨了一下,也说道:皇阿玛,儿子也不干后续的事儿了,儿子还要跟着二哥研究农事。
胤禛:……他也想和太子二哥一起做事,可是,他走不开,户部那里虽说不忙,但他毕竟刚刚接手,还是有许多事儿需要他注意的。
如此,胤禛只好悻悻的闭紧了嘴巴,心甘情愿的打理后续的事儿。
康熙无所谓,反正都是他的儿子们,谁来都无所谓。
只要能把事儿做好就行。
行,朕应了。
康熙满口答应。
胤礽浅笑,多谢阿玛。
胤址也急忙说道:多谢阿玛。
胤禛面无表情的说道:儿子领旨。
行了,你们没事就回去吧。
康熙说着就要拿折子。
三人急忙回道:儿子告退。
等三人出来,胤址才想起来,坏了,忘了向皇阿玛要儿子的名字了!胤址想要转头回去问问,被胤礽一把拽住了,别去了,你就是现在去了,皇阿玛也没想好呢,不若等等看吧。
那行吧。
显然胤址也知道康熙的性子,每次都是内务府拟名字,然后康熙再从里面挑一个出来,美其名曰,他起的!四弟,后面的事儿,就麻烦你了。
胤礽转头对胤禛说道。
胤禛毫不在意的说道:什么麻烦不麻烦,弟弟还要谢谢二哥呢,我虽说是在户部,但其实一直在户部的边缘,做些杂七杂八的小零碎,有了你交给我的事儿,说不定我能打进户部的内部呢。
那边好。
胤礽勾着胤禛的肩,说道:你那么优秀,一定可以的!胤址在一旁看着两人兄弟情深的模样,很不屑的说道:原来四弟这么弱啊,这么久了,都还没打进内部?说来,这次的事情,你三哥也让着你了,怎么不见你来谢谢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