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搬到秀水坊后, 李姝又认识了几个小闺蜜。
李家左边是户部正六品主事张大人家, 张大人年过五旬,家里的大孙女名唤瑶娘,和李姝同岁。
李家右边是正七品通政司沈经历, 沈经历年富力强, 三十郎当岁,家里有两个女儿,名唤梅娘和珠娘,一个比李姝大一岁,一个比李姝小两岁。
除了左右邻居,不远处还有国子监付监丞的次女, 名唤瑾娘。
多了这三四个小闺蜜,李姝的业余生活一下子丰富了起来。
这一日, 李姝吃过早饭开始收拾自己,今儿她要去张主事家。
已经冬至了, 李姝穿了一件银红色绣红梅的小袄,下面配同色八幅裙子, 外面罩了件淡蓝色大氅,头上只简单戴了两朵珠花,戴上玉娘,步行往张家去了。
今儿是瑶娘的生辰,前几日就给李姝下了帖子,邀请她去玩耍。
肖氏给李姝预备了几样礼物,让她自去张家。
到了张家, 有仆妇把李姝带进内院。
张家是三进的屋子,但家里人口多,瑶娘住在正房西耳房里。
瑶娘带着两个妹妹招呼来客。
屋子里已经来了好几个官家小姐,有李姝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大家相互见过礼后,李姝呈上自己家的礼物。
不过是个散生,平日姐妹们都拘束,好容易找个由头咱们玩一日,你们倒这样客气,还带礼来。
瑶娘客气道。
李姝也笑道,都是些小东西,姐姐不用客气。
我本来就是来玩的,今儿不吃好喝好玩好,我再不肯走的。
大家都笑了,有个圆脸的小女娘笑道,这是谁家的小姐,倒未曾见过,瑶姐姐给我们引荐一下。
这是才搬来的京兆府正七品李大人家的千金,叫姝娘,比我小三个月。
姝娘,这是正七品太常寺博士王大人家的千金,叫洛娘,比你小一岁。
李姝冲王洛娘笑了笑,二人父亲官位相当,李姝年龄大一些,王洛娘主动上前行李,姐姐好。
李姝忙回礼,妹妹好。
在瑶娘的介绍下,李姝又认识了不少千金。
瑶娘的祖母张太太着两个仆妇帮着伺候一帮千金,张主事官居六品,今日瑶娘请的都是低阶官员家的小姐,最高的莫过从五品鸿胪寺少卿家的千金。
十几个小女娘围在一起玩耍,说些首饰珠宝、吃食点心上的话。
中途,张太太过来了一趟,见到一屋子小女娘,张太太欢喜道,看到你们这一群花骨朵,我这老婆子都年轻了好几岁。
众位来客忙给张太太见礼,张太太挥挥手,都坐都坐,我老婆子也不知道你们喜欢玩什么,瑶娘,把吃的玩的都拿出来招待你的小客人,缺什么了,尽管去找阿奶。
众人忙谢过张太太。
张太太去了正房,她怕自己留在这里大家都拘束。
众人又开始嘁嘁喳喳说闲话,正说的开心,有人提议,总说这些吃穿上的事情,未免无趣,咱们不如玩些有趣的吧。
瑶娘是主人,她问道,诸位姐妹有什么有趣的呢?一位看起来比李姝要大些的千金说道,不若咱们做些诗吧。
立刻有人道,我可不大通诗文,我阿奶说那是男人干的事情。
有人笑道,那什么好玩呢,外面怪冷的,又不能去院子玩耍,总不能摇色子吧。
李姝忙道,我有个小玩意,不知道姐妹们有没有兴趣。
众人笑道,有好玩的还不快拿出来!李姝问瑶娘要了纸笔,画了副升官图,这些小女娘们哪里见过这个,都跃跃欲试。
哎呦,我都做到郎中了,比我阿爹官都大。
我又贬官了,唉~众位小女娘玩的兴高采烈。
热热闹闹的半天很快过去了,下晌,李姝带着玉娘又回去了。
走的时候,有几家新认识的小女娘邀请她去玩,李姝都答应了。
等她主仆二人到了家,肖氏也从齐王府回来了。
肖氏今儿去见豆娘了,豆娘让她赶快找媒人去提亲,双方年龄都不小了,不能再拖了。
过了几日,肖氏正式遣媒人去严家提亲。
在齐王妃的撮合下,两家火速定下了亲事。
换庚帖,合八字,下聘礼,走的异常快。
等李严两家的亲事流程走的七七八八,已经到腊月了。
进入腊月,肖氏异常忙碌。
以前有张氏和郑氏帮忙,她省了好大劲。
现在家里全靠她支撑,且李穆川又升了官,各家同僚处走动,都要她张罗。
好在李姝大了,可以帮她的忙。
进入腊月后,李姝把外面的交际活动都停下来了,她要帮肖氏备年货,收拾屋子。
李穆川同僚上下级、齐王府和严家的礼单由肖氏来定,李姝写单子,母女二人一起出去采购。
家里年货由李姝定,包括收拾屋子、家里人做新衣,肖氏都交给女儿来办。
今年搬了新家,要走动的地方比往年都多,母女二人忙活了好久,勉强把重要的东西都备齐了。
腊月十八这一天,赵世简又上门了。
不巧的是,李姝带着玉娘去买丝线去了。
肖氏奇怪,简哥儿,你们学里又放假了?赵世简不好意思道,先生家里有喜事,给大家放假了。
肖氏道,姝娘刚才出去买丝线去了,你且等一等。
赵世简躬身应了,岳母,您忙您的,我就是来看看。
肖氏笑着吩咐李氏,给姑爷上茶,端到西厢房去。
赵世简一个人喝着茶,在西厢房东看看细看看。
像贼一样摸到李姝的卧房,伸头看看外面无人,躺倒床上,翻两个滚,把脸埋在李姝的枕头上蹭了两下。
怕肖氏发现,他又急忙起身,去书房里正襟危坐。
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李姝回来了,赵世简忙迎了出去。
李姝笑道,都快过年了,我以为你年前不来了呢。
赵世简当玉娘不存在,我天天都想来看看你。
李姝嗔了他一眼,没说话。
二人先去正房见肖氏,李姝报备了自己买的东西和银钱。
见过了肖氏,二人又回到西厢房。
李姝才把买来的东西规制好,赵世简神神秘秘道,妹妹上个月不是说要去二姐姐那里,今儿去不去?李姝疑惑道,这都快过年了,去不合适吧。
再说,我去还行,你去......赵世简笑道,怕甚,我跟方二郎也是认识的。
李姝犹豫道,阿娘怕是不会答应。
赵世简拉着李姝去见肖氏,岳母,姝娘说想去二姐姐家,我陪她一起去可行?肖氏摇头,快过年了,你二姐姐家定然也忙碌,去了不免添乱。
况且,简哥儿去了也不大合适。
肖氏没好说你还不是我家正经女婿。
赵世简道,岳母,我们就是去看看二姐姐。
二姐姐嫁去方家,岳父岳母肯定不好上门,二哥是舅子,更不好去,三郎又小,也就是姝娘能过去看看了。
况且,岳父母和二哥去了,方家定然大张旗鼓招待,咱们看到的都是好的一面。
姝娘是小姨妹,说是客不算客,说不是客又是娘家人,这样才最能看出方家人的本性。
肖氏想了半天,点头道,简哥儿说的有理。
快过年了,你们去看看你二姐姐日子可还过得去,不管看到了什么,不要吵闹。
李姝忙点头道,阿娘放心,我就是去看看姐姐过的好不好,方太太那抠儿精,咱们不看着,姐姐又要遭殃了。
肖氏骂她,快些住嘴,那是你二姐姐的婆母,莫要胡说。
肖氏让李姝带了几样点心,给了车马前,让赵世简雇车,送李姝主仆二人一起去方家。
骡车颠了好些时候,终于到了方家。
方家大门是关着的,赵世简去叫门。
一时,线娘来开的门。
见到是她二人,线娘高兴道,三娘子,三姑爷,你们来了!快进来,二娘子在家呢。
李姝道,先带我们去见你们太太和大奶奶吧。
线娘照做了,带着二人去了正房,刚进入院子,线娘就冲西厢房喊,奶奶,三娘子和三姑爷来了。
方太太正在正房厅堂里坐着,要过年了,哪哪儿都要花钱,花的方太太心里直发抽。
见线娘带了人来,方太太一看,是小儿媳娘家人。
方太太笑,什么风,把姝娘吹来了,连赵哥儿也来了。
二人忙行礼,见过方太太。
丽娘闻声从西厢房出来,一看妹妹和妹夫来了,高兴道,你们来了啊。
丽娘嘴拙,不知道说什么,只高兴地拉着妹妹的手笑。
方大奶奶听到声音,从东厢房出来了。
进屋后,李姝二人又给方大奶奶行礼。
双方寒暄过后,方太太道,二郎媳妇,带着你妹妹去你屋里玩,中午别走了,在家里吃饭。
丽娘忙道,谢过阿娘。
带着妹妹走了。
线娘也跟上了,还没进西厢房门,方大奶奶道,线娘,你不去做晌午饭吗?线娘道,大奶奶,明儿才是二奶奶做饭的日子呢。
方大奶奶顿了一下,道,你不做,难不成叫我和阿娘去做吗?弟妹,你也管管她,整日偷懒。
我早上让她给我洗衣裳,怎地到现在还没洗?丽娘笑道,大嫂,线娘刚才给我洗衣服呢。
方大奶奶皮笑肉不笑道,那让她下晌给我洗吧。
丽娘看着方大奶奶没说话,线娘是她的丫头,大房使唤的比她还勤。
李姝一看就知道原因,她假装不知情,天真地问道,二姐姐,大奶奶的丫头呢?怎地不来服侍大奶奶,倒要线娘丢下你不管去服侍大奶奶?方大奶奶听到李姝的话,脸一阵红一阵白,她哪里有丫头,原来这些活儿都是她自己干。
自从线娘来了,她倒把线娘当作公用的丫头,比丽娘使唤的还多。
方太太睁只眼闭只眼,反正家务事是两个儿媳妇轮流做,又不用她动手,她不管两个儿媳妇之间的争端。
丽娘笑道,妹妹,咱们进屋说话吧。
进屋前,她看着方大奶奶说道,大嫂,晌午饭就辛苦您了。
我妹妹来了,她小孩子家吃不了太多,就照比上次您娘家姐姐来的时候,线娘做的样子就可以了。
方大奶奶道,家里可没甚好菜了。
这个不用大嫂操心,我让线娘去买。
说罢,丽娘带着李姝和赵世简去了西厢房。
方大奶奶气个仰倒。
方太太一见两个儿媳妇娘家来人就躲,好菜好饭、茶果,哪一样不要钱,每逢这时,她就让儿媳妇们把娘家人带到自己房里去,要吃什么,自己出钱吧。
方太太晓得两个儿子的钱没有全部给她。
今儿本该方大奶奶做家务,方家家务包括做饭、打扫卫生,还要洗方太太的衣服和自己房里的衣服,妯娌两个一人轮一天。
轮到丽娘时,线娘一个人全包了,丽娘根本不用动手。
线娘不光把丽娘的活儿全干了,外带还伺候方太太。
方太太有人伺候,她不管那么多。
方大奶奶心里不平衡,都是方家媳妇,凭什么你十指不沾阳春水,我整日像个粗使婆子一样。
不就是有个陪嫁丫头,既嫁到了方家,就是方家的丫头,你使唤得,我也使唤得。
哪知线娘性子烈,方大奶奶叫她十回,她有五回根本不动,剩下的五回,就算把活儿干了,不是干的毛毛躁躁,就是嘴里嘀嘀咕咕,把个方大奶奶气个半死。
为这,方大奶奶时常跟方大郎嘀咕,说这个丫头不听话,不如早日卖了买个听话的。
方大郎讥讽她,你好大的脸,弟妹的陪嫁丫头,你说卖就卖。
弟妹是嫁到方家,难道她的陪嫁也是方家的?那你的陪嫁也是方家的?让你娘家也陪送个丫头,不就什么都好了。
方大奶奶气个半死,她娘家亲爹当日屈服了叛军,后来被杀头,没牵连家里人就是万幸了,还陪嫁丫头。
她不敢跟方大郎顶嘴,只得找丽娘主仆的茬。
方二郎这些年性子没那么急了,但也是个暴躁性子。
丽娘温婉,受了方大奶奶的排揎也不说话,默默承受。
线娘经常嘀嘀咕咕,方二郎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哪里不知道大嫂欺负自家媳妇。
有好几回,方二郎跟他哥说,让大嫂别再为了丫头的事儿找丽娘的过错。
方大郎嘻嘻哈哈打岔,二弟,何必为了女人的事儿伤了咱们之间的和气。
方家妯娌两个的纷争,就这样越来越多。
大到家里来客买菜该谁出钱,小到该谁做饭洗衣。
只要不让方太太出钱,她一概不管。
丽娘不说话,线娘冲在前面,她是个丫头,怕什么,你一个主子奶奶和我计较,也不怕掉了身份。
李姝进了西厢房后,担忧地看着丽娘,二姐姐,大奶奶家常都这样的吗?丽娘笑道,妹妹不用担心我,这都是小事。
我不欲和她计较,不过是做顿饭洗件衣服的事儿。
你们难得来,我高兴着呢。
简哥儿别走,夜里你姐夫回来了,你们一起玩。
线娘把菜买回来后,方大奶奶憋着气做了顿饭。
中途,丽娘把线娘打发去给她帮忙,玉娘留在西厢房伺候姐妹两个。
吃饭的时候,大伙儿都到了正房厅堂。
方家男人都不在,赵世简一个男孩子,方太太只得自己出面招待。
赵世简忙道,因姝娘要来看二姐姐,家里二哥和岳父都不在,正好今儿学堂放假,我送姝娘来了。
倒是打扰伯母了,还累大嫂做饭给我吃。
方家婆媳道,都是正经亲戚,不用客气。
方大奶奶见赵世简说客气话,也就没那么生气了。
众人都坐下了,线娘和玉娘二人服侍众人。
作者有话要说: 26日入V后100个红包,小可爱们快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