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七十年代减肥记 > 第124章 醉心事业的女主。

第124章 醉心事业的女主。

2025-03-26 15:57:28

大凉山?!那有啥好说的, 大凉山要是也包出去了, 咱们上哪儿捡柴去?不少人都附和着, 反对把大凉山给包出去。

几个女人也不太情愿, 但是一想到钱, 又心痒痒的。

小凉山包出去那一家就能分到600多, 要是大凉山也包出去, 那得分多少钱!加起来肯定得上千吧……冯三妹没忍住,把这最关心的问题问了出来。

说到钱,人群都安静了。

虽然他们不想把大凉山包出去, 但不耽误他们听听价钱。

村支书看看老村长,见他点头,这才报了个数儿。

听到说一家能分到800多近900块。

底下坐着的代表心都热了。

这些钱加起来都够盖一套很大的泥砖房了。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 反正冯三妹是心动了。

她爸妈那老房子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

如果有了这笔钱, 她花上一小半就能盖两间结实的房子出来。

剩下的攒着给儿子上学取媳妇儿。

她和一小半的人当场表示同意了。

剩下的还在犹豫中,既舍不得钱, 又不想多走那几里地。

谭玉瑶低头凑过去在老村长耳旁说了什么句什么。

谭子平一双老眼瞬间都亮了不少。

承包的人说了, 只要你们同意她承包大小凉山。

她保证在三年内给村里修一条到镇上的大马路!他是真没想到谭家这小丫头这么慷慨。

要知道这条路修下来, 没个十来万是不行的。

村里到镇上的这条路一直是他的心病。

天晴还好, 一到下雨走在上头跟溜冰似的。

几十家的孩子都要走好远去上学, 一年摔伤的都有十几个。

要是能修好路, 去镇上的时间起码能缩短一大半,孩子们上学也会安全很多。

他现在真想立刻就把合同给签了。

谭玉瑶其实没想那么多。

她从一开始就打算修路的。

不修路,就这条件果子就算摘下来运出去也得颠坏了。

再说, 家里还有两个娃都要上学, 总不能也像村子里的娃一样,下雨天滚成个泥人回来。

不管是哪一个,想到他们在泥路上挣扎,谭玉瑶就心疼的不得了。

说到要修路,下面的人立刻又同意了一大半。

大多都是有孩子的人家。

村支书统计了下,超过百分之90都同意了。

立刻双重新写了一张同意书让他们签名。

没同意的,都是还拿不定主意要回家商量的。

不过,商量也没啥用了,少数服从多数。

等人都走的差不多了,谭子平才有空和谭玉瑶说话。

他现在看着谭玉瑶就像是看到了金娃娃。

丫头,啥时候儿来签合同啊?嗯,后天吧,明天我去趟镇上。

她打算带着她爸一直去,顺便问问镇上沙石水泥的价钱。

晚上谭玉瑶把这事儿打电话和唐毅阳一说,他立刻留了个电话,说那是他这两年认识的一包工头。

平时船上运沙石跟他打的交道也多,是个实诚人,不会偷工减料。

谭玉瑶把那电话号码当宝贝一样的放了起来。

等她把合同顺利签下了,再去联系人。

第二天一早父女俩一起出了门,刚出了村口就看到小路上来来往往都是人。

去的人肩上都是扁担,回来的人手上背上都是柴,还有人拖着两根被砍下来的树。

谭玉瑶:……算了算了,反正承包下来,那些树也是要砍的。

再说自己还没付钱不是。

等父女两上背着一包钱回来的时候,村口却变安静了。

别说大人,连个小孩子儿都没有。

平时最受小孩子喜欢的大榕树下头也是空空的。

正奇怪着,就看到方招娣朝他们跑来了。

快回去快回去。

一手拉着一个,急的不行的样子,一看就是出了事。

谭玉瑶还以为是家里的娃生病了,跑的比方招娣还快。

结果 一回家,两个娃正跟玉婷玉珠玩的好好的,啥事也没有。

妈?这么急拉我们回来,啥事啊?那山还是不要承包了……谭玉瑶心里咯噔一下。

为啥啊?那山上有蛇!还是两条大蛇。

村里人今天好些个都看见了,全都被赶下来了。

方招娣一想到邻居们描述的大蛇就头皮发麻。

谭玉瑶提起的心又放了下来。

是黑桃它俩,那就没啥事儿了。

不过他们现在不是应该在冬眠的吗?难道是村里人砍树吵到它们了?村里的人现在真是悔的要死,非要贪这两天的便宜上山弄树,结果弄了两条蛇出来。

要是人家不肯承包了咋办?一想到1000多块钱就这么打水漂了,这一晚就没几个人能睡着的。

谭子平也是,一晚翻来覆去的睡不好。

小凉山上有蛇,他不想害人。

可这承包要是飞了,村里的路也就没了着落。

这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实在让人上火。

第二天一起床上,嘴边就起了两大泡。

这下连早饭都没心思吃了。

刚想出门去问问谭家丫头什么想法,就看到她父女两个背着个大包来了。

看到那个世,谭子平一颗老心脏扑通扑通跳的就跟新婚那天差不多了。

谭育民很是无奈,家里媳妇儿不同意承包,女儿又非要承包。

他夹在中间真是里外都不是。

本想甩手不管的,可又不放心女儿一个人拿着那么多钱出门,只好跟过来了。

谭玉瑶最后还是签下了那大小凉山的承包合同。

都是20年,一共拿了18万出去。

老村长和支书抖着手来来回回的数了4,5遍才把钱入了账。

拿着那两张轻飘飘的合同从老村长家出来,谭玉瑶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还笑,你妈可还生着气的。

谭玉瑶:……是啊,外婆还生着气呢。

该咋哄呢?总不能跟她说,黑桃两口子都是自已养的不会伤人叫她放心。

就是说了,她也不会信的……真是让人头秃。

现在合同都签了,方招娣也没啥话好说了。

就是一个人背地里抹了两回泪,心里头担心的很。

大丫头自从签了合同就忙的很,一会儿出去找人联系果苗儿,一会儿又要出去招什么人砍树。

村子里的人是打死都不肯再上山的。

谭玉瑶也没办法,只好从外头招人。

她这回叮嘱了又叮嘱,让黑桃安分点。

两口子看着自己的饭碗大人,都乖乖的应了。

这一通忙活一直忙了快半年,两座山才算是修整好了。

谭满介绍来的同学秦真是个有真材实料的,很快就帮谭玉瑶勘察好了土质,做好了规划。

哪片适合种什么果树,他都详细的整理了出来。

谭玉瑶起初只打算种点杨梅跟桃树。

结果发现盘子铺太大了,一点桃树实在不够噻牙缝的。

看了秦真整理的资料,挑了个最实用的。

桑树。

大凉山上主种杨梅,桃树喜光,就在小凉山面朝大路的一边全种上桃树。

桑树喜荫,就种在另一边背荫的地方。

以后桑树种上 了,村里的大多女人也都能有活儿干。

蚕丝嘛,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

现在村里也有养蚕的,不过数量小。

还是因为村子周边的桑树太少了。

谭玉瑶这忙上忙下的,一连好多天都没怎么跟唐小胖联系。

就算偶尔打个电话也是说不到几句就匆匆挂了。

唐毅阳坐不住了,把船交给了老罗开着,自己悄悄赶过来。

想着给她一个惊喜。

村里人都见过几回唐毅阳,知道他就是谭玉瑶那个有船的对象。

见着他都是热情的很。

听到他问谭玉瑶,连忙就给指了路。

知道她就在大凉山上,唐毅阳道了谢就朝大凉山跑了上去。

满腔的欢喜在他看到人后,瞬间像是被泼了冷水一般。

哇凉哇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