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闻梵音最近的小郎君指着绿色的糕点道:绿豆糕。
小郎君旁边的小娘子斩钉截铁道:栗子糕最好吃。
小娘子身后稍高的另一位小娘子否认道:不,是枣泥糕好吃。
我觉得是桂花糕。
是红豆糕。
灯草糕和地瓜糕。
芙蓉糕和山楂糕。
绿茶糯米糕!店铺里很快响起一群孩童的争论声,闻梵音竖起耳朵仔细听着,发现这些孩子说的每一种她都很想尝尝。
她朝老板招招手:将这里的糕点每一种都来一包。
老板见她气度怡然,风姿独特,笑道:女郎稍待,我这就准备。
他转身拿着长筷夹起糕点放在干净的纸上,一种放满后包起来再继续放另一种。
闻梵音拿起包好的糕点,上前一步打开纸包,糕点还有些温度,看来是才做好不久的。
她轻轻拿起一块咬了一口,带着清香的甜味在蓓蕾上绽放,让她心情都舒畅了起来。
吃完一个后,她将糕点分给身边的孩子:这是红豆糕,喜欢的小郎可以分着吃。
有小郎君红着脸上前接过糕点,开心道:多谢这位女郎。
待他那股害羞劲儿过了后,再抬头去看女郎时,发现这位好心的女郎已经拆开第二包糕点吃了起来。
他鼓起勇气道:女郎,芙蓉糕没有枣泥糕好吃。
闻梵音将手中的这块芙蓉糕吃完,一脸苦恼道:可我都买了一包,这可怎么办?她弯腰看向小郎,眼里满是柔软的笑意:有办法了,这样吧,小郎君帮我吃掉,或者送给好朋友。
小郎君:不知怎么回事,手里的糕点越来越多。
再看看身边的朋友们,一个个手里都抱着一包糕点又呆又满足的站在那里,丹枫与迎秋找回来时,便见女郎怀里抱着一包新鲜的枣泥糕,手里还拿着吃了一半的桂花糕。
她身边还围了一圈同样抱着糕点的小郎君和小娘子。
迎秋脚步轻快地过去:女郎,事情已经办妥了。
闻梵音眯着眼睛吃着糕点,抽空回道:那就好。
麻烦二位先生将老板装的糕点带回乙木阁。
丹枫神色不变道:是,女郎。
迎秋的手蠢蠢欲动,她不是想吃,而是见女郎那满足的小表情,有些忍不住想知道那味道究竟有多好。
但她的手还未曾收回,便见女郎警惕的抱着糕点退后了几步,还戒备道:除了我怀里的这包,以及桌上那两包外,其它的你们可以吃。
丹枫凑过去看了看,女郎怀里的枣泥糕,以及最左边的茯苓酥和桂花糕。
看来这三样是女郎最喜爱的了。
迎秋遗憾的咂咂嘴,她对糕点不感兴趣,也不慎喜爱甜腻腻的东西,不过是对女郎喜欢的东西有些好奇罢了。
丹枫将糕点收起来后,闻梵音朝着众位小童告别:诸位,下次我出来逛街,若这里有新的糕点,你们一定要告诉我让我也来尝尝。
好~诸位小童异口同声应道。
闻梵音这才带着丹樱、迎秋二人离开了糕点铺。
迎秋想了想,说:女郎,谢家旁支小一辈也有孩子,您若真喜欢,我让人送来几位养着。
不止是那位女婴,包括在糕点铺子见到的那群小童,她都可以感受到女郎十分喜爱孩子,落在孩子身上的眼神温暖极了。
闻梵音摇摇头,她回头看了眼蹦跳着出来的那群小童,嘴角微扬,勾起一抹极浅极淡的笑意,如同夏夜凉风:我喜爱稚子纯真,不会勉强他们小小年纪远离了父母。
没人会比父母更用心照看孩子了。
他们转道回了谢家,待闻梵音走上乙木阁二楼讨要糕点时,丹枫无奈道:女郎,您已经吃完了一整包枣泥糕和茯苓酥了。
闻梵音讶然道:一包枣泥糕才九块。
丹枫认真说道:所以您一共吃了一十八块,这还没算您在糕点铺子吃的那些。
要知道三块糕点便有一顿饭的量了。
闻梵音不情愿道:你把茯苓酥给我,我吃最后一块。
迎秋一本正经道:女郎,这是我第一十七次听您说这句话了。
闻梵音脚步一顿,回忆了下这一路说过的话。
似乎真的有十七次那么多。
她眼神从丹枫身上划过,带着淡淡的不舍:那我晚上再吃。
丹枫,明日我与明舒前往龙山湖,你去糕点铺子再多买些糕点。
好的,女郎。
丹枫回道。
第二日拂晓,迎秋便在外面叫门。
她准备好儒衫长袍,帮女郎梳好发后,便与丹枫带着几位侍从捧着六礼束脩恭敬立于女郎身后。
闻梵音神色肃然的在书峰弟子的带领下前往书峰,书峰下方是一片阴阳海,书峰便坐落在阴阳海的中央。
海里有各种鱼儿,每一种都是上品。
而这些鱼被书峰学子食用后,会有才思敏捷、一心二用等好处,可以说很受欢迎了。
进入书峰内,可以看到书房东南西北四面分别栽种着梅、兰、竹、菊,葱郁旺盛,十分惹人喜爱。
在这别致的景物中,分别坐落着八座长廊,长廊绕景而落,互相交织,远远望去有种错落有序的美感。
八条长廊贯穿着整个书峰,它们分别是:琴、棋、书、画、诗、酒、茶,里面有诸多学子在其中高声辩论,夸夸其谈。
闻梵音甚至可以闻道空气中茶的清香与酒的甘醇,听着琴音渺渺伴着清淡墨香。
女郎,到了。
书峰弟子道。
闻梵音抬头看去,便见前方有六位三岁孩童,他们穿着十分郑重,神色也无比严肃。
她侧身看向迎秋,小声道:迎秋先生,还有几人要来?书峰弟子听到后,直接回道:唯差女郎一人。
迎秋:……她艰难道:女郎,您是最后一个来的。
闻梵音表情微僵,她再次深深看了眼迎秋,抬步朝孩童旁边走去。
在几位孩童前方,一位高冠束发的女先生见人来齐后,双手合拢,朝着七人一拜道:诸位学子有礼,我是书峰圣堂堂主,峰主已在圣堂等待,各位请随我来。
是,先生。
闻梵音跟着几位孩童一起道。
第031章 开笔(为樱メ﹎飞膤ル舵主加更)丹枫与迎秋跟在众人身后不远处,哪怕看着女郎是一群稚子站在一起,他们也不会笑出来。
女先生带着他们经过一块刻着圣贤之书的石碑后,来到了湖心亭边上。
湖心亭周围都是荷花,亭子极为雅致。
里面正坐着几位先生编纂书籍。
经过湖心亭后,入目的仿佛是一座神庙。
三进的殿门打开,最里面挂着至圣先师的挂画。
门口处是一尊大鼎,大鼎里烧着长香。
女先生站在门口,朝着众人肃然道:正衣冠。
闻梵音很快与六位小童一起动作一致的扶了扶帽子,再理了理领口,随后抚了抚衣袖。
做完一套流程之后,女先生神色缓和了下来。
她道:跟我进来拜先生。
她转身朝着殿内走去,身后七人也紧紧跟随。
走进大殿之后,他们才发现书峰的峰主正在这里,峰主身侧便是稷下学宫的先生们。
拜至圣先师。
女先生开口道。
七人齐齐双手合拢稽首,神色肃然恭敬的拜了九下。
拜先生。
他们没有起身,而是转了个方向,朝着峰主以及诸位稷下学宫的先生们拜了三次。
行礼完毕后,他们才站直了身。
殿外各家小童以及丹枫、迎秋带着六礼束脩走了进来,恭敬的将束脩交给诸位先生。
待诸位先生看过后,他们才一一退了出去,很快又有年纪稍大的学子端着清水而来。
女先生见水盆放好,便开口道:净手。
闻梵音木着脸跟着一众小童一起将手正反各清洗了一次,然后拿起盆边的白布擦了擦。
好似随着净手后,心里的杂念也随之消失,更加的心无旁骛。
净手后,有人悄无声息的撤去水盆并搬了七张木桌放在众人面前,闻梵音的那张格外大。
紧接着,便是最后一道程序,也是闻梵音不太想参与进来的开笔礼。
峰主身旁走出六位先生,有男有女。
他们身后跟着一位托着托盘的弟子,托盘里放着毛笔和朱砂。
而闻梵音身前,站著书峰峰主。
她僵着脸与书峰峰主对视,这是一位有些调皮的老顽童。
似乎看出闻梵音的紧张,还朝着她眨眨眼,她顿时哭笑不得。
女先生站在一旁轻咳声,诸位先生与学子神色俱是一肃。
开智。
她说罢,诸位先生执笔蘸一抹朱砂,齐齐朝着小童额头正中一点。
闻梵音也感受到眉心稍上一凉,便见峰主收回了毛笔。
峰主朝着众人笑笑,温声道:启智明智,愿各位此后目明心亮,学业有成。
众人齐齐一礼:是,先生。
女先生见峰主训完话后,上前一步道:开笔。
先生们身后的弟子从托盘里拿出一张白纸铺在几人面前,并递给他们一支毛笔。
峰主抬手在半空一指,一道金光凝结成一个金笔勾勒的‘仁’字。
他笑容慈祥道:这是你们贯彻一生的思想,也是学宫的核心思想。
愿诸位怀着一颗仁善之心存于天下。
仁者仁也,仁者爱人,仁者爱世。
你们写的第一个字,便是‘仁’。
六位小童抬手拿起毛笔,认真的在纸上歪歪扭扭的写下‘仁’字。
这字并不好看,却是最认真的。
闻梵音也拿起了笔,目光从半空中散发着光芒的字迹上划过,提笔一笔一划写下这个字。
峰主在一旁看着,发现这字圆润潇洒,起落间毫无锋芒,宽厚雍容,不禁笑了起来。
以字识人,这是个好孩子。
好孩子在参与完开笔礼后,回去乙木阁换了身衣服,立刻带着身边的亲随前往糕点铺子,买光了半个铺子的糕点,这才泄去了心中的郁闷。
这时,一只纸鹤扇动翅膀飞到丹枫手中。
丹枫接过纸鹤看了看,朝着闻梵音道:女郎,郑二姑娘已经准备好,正在桃夭林等您。
闻梵音看了眼他手里的糕点,疑惑道:明舒想要从桃夭林走吗?迎秋解释道:桃夭林与龙山湖分支相接,若想要赏景,从那儿走最合适不过。
闻梵音认可了这个说法,三人便回了谢家后山,经过碧落花海朝着桃夭林而去。
路上偶尔会碰到从稷下学宫走出来的学子,一个个都手不释卷,看的闻梵音脚下不由自主的远离了学宫位置。
他们很快便与郑明舒会合,郑明舒今日也只带着云破、月初二位亲随。
梵音还带了糕点,闻起来倒是可口极了。
郑明舒远远闻到香味,随口调侃道。
等了片刻,没有等到回音。
她的目光在闻梵音面上定了定,忍俊不禁道:梵音莫怕,我不爱甜。
闻梵音悄悄松了口气,神情自若道:明舒若是想要,我绝不会吝啬。
郑明舒但笑不语,她们在原地赏了会儿花后,便朝着郑家的游船走去。
游船雅致华贵,里面空间不小。
云破抬手打一道仙气后,游船便自然而然朝着远方而去。
她们在船上呆了三日后才离开龙山湖分支后进入大湖,仙乐声飘飘传来,闻梵音这才发现龙山湖上热闹极了。
在这树木凋零的季节,龙山湖上还保持着‘袅袅春水荡荡,云轻轻风落落。
秋日好景迷人眼,乱花簇簇灿如火’的风光。
不知不觉中,她们已经到了荥阳地界。
在一片万山环绕中,龙山湖上人声鼎沸,花船停驻,好不热闹。
儒袍青衫的士子,广袖翩然的修士,华丽长裙的女公子,蒲扇遮颜的贵女,还有那一早劈柴回来的健壮樵夫,提着鱼篓的披蓑老翁……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事情做,都有自己的人生要走。
郑家游船出现的第一时间,湖上便隐隐有动静传来。
各个奢华精致的游船上,均有人探出身影。
有背负长剑的剑客,有拈花而笑的公子,有手握团扇的女子……郑家也到了,应是郑二姑娘。
手握长笛的游者青年面色平静道。
背负长剑的剑客神色漠然,语气波澜不惊:仙剑何等重要,仙门六家不会放任它落入其它势力手中。
它们探查的定会更仔细。
击鼓而歌的武者哈哈一笑道:一把春山笑,竟让这波澜不惊的天下卷起风云。
这样暗流汹涌天骄横空的时代才让人心怀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