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徽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门前一个粉油大影壁,入了正门,左右是带耳室的东西厢房,中间一个小小庭院,正北三间正房,与两侧厢房有抄手游廊相连。
正房西耳室是赵桓熙的书房,东耳室连着穿堂,由此可以进入后院,晓薇晓蓉等大丫头和徐念安带来的宜苏明理都住在后院的后罩房内。
赵桓熙拉着徐念安兴冲冲地穿过小院来到书房里,这才发现无人伺候笔墨。
他回转身问跟在后头的晓薇等人:知一知二现在何处?晓薇道:回三爷,许是在二门上候着呢。
赵桓熙道:去叫。
不必了,你不过就写得几个字,我来替你磨墨。
徐念安背对晓薇她们,一边说一边冲赵桓熙使个眼色。
赵桓熙不太明白,但这并不妨碍他按着徐念安的意思行事,你们先下去吧。
晓薇等人退下后,徐念安过去将书房的门关上,回身对赵桓熙道:母亲既然不许你画画,那咱们行事便得小心才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否则连我少不得要吃母亲的排头。
赵桓熙恍然:你说得对,是我方才一时得意忘形,忘记了。
他自己跑去倒水磨墨了。
徐念安在他书房里慢悠悠地逛了一圈。
摆设不多,但件件价值不菲。
简简单单一只插着花的粉青釉纸槌瓶,细看却是前朝官窑的。
普普通通一个笔洗,看其釉色质地,似是前朝越窑秘色瓷。
此外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更是不消细说,就连偌大的书架都是用红褐色的降香黄檀打造而成,让人甫进书房便因那沁人心脾的淡淡芬芳而心神一定。
画什么好呢?赵桓熙飞快地磨好了墨,铺开一张宣纸,用玉尺压着,拿起一支紫毫笔,明润大眼询问性地向徐念安投去目光。
徐念安回过神来,从书架上累累的字帖中抽出一帖《祭侄文稿》过来放在赵桓熙手边,道:先不忙作画。
你不爱读书,新婚头一日便一头钻进书房,母亲知晓了能不好奇?待会儿必然要使人来看你到底在书房做什么。
待蒙过母亲,再作画不迟。
你先练一会儿字吧。
赵桓熙低头一看字帖名便嚷了起来:为何练这一帖?我不要。
为何?徐念安不解。
这帖字也太多了点,我要练个字少的。
赵桓熙拿起字帖就要去书架上换。
徐念安并不阻他,只问道:母亲不许你画画,你可有想过,若要继续学画,你要怎样瞒过你母亲?赵桓熙回身看看她,又看看手中字帖,你莫不是想告诉我,我练这个字帖,就能让我母亲同意我继续学画画?自然不能。
那你还说什么?但若是你能得祖父喜欢,祖父支持你画画,母亲便不会反对。
而祖父最喜欢颜清臣这帖字。
徐念安道。
她走过去将一脸懵懂的少年推回书桌旁边,循循善诱:做一件事,这处受阻了,便要从别处想想法子。
你仔细想想,你母亲不让你作画的根由在哪儿?是因为你没能和旭堂兄一般过了童试?你是靖国公府嫡长孙,天生富贵命,便是没有功名,一辈子靠着祖荫也能过得舒舒服服,母亲何必非得逼你读书上进,还不都是因为旭堂兄过了童试讨了祖父欢喜,还常在祖父跟前拉踩你,让你不得祖父欢喜?赵桓熙想来想去,不得要领,疑虑地问徐念安:我得不得祖父欢喜比我能不能考取功名更重要?徐念安道:那是自然。
在国公府,国公爷是一家之主,作为他的儿孙,谁得他欢喜,谁就能从他手中分得更多的利益。
小到家产分配,大到爵位传袭,都与之息息相关呢。
赵桓熙生气地瞪着徐念安:你这不念亲情唯利是图的模样真难看!徐念安将手朝他一伸,瞟着他道:你倒是秉性高洁不屑算计,那请把我的一间宅院两间铺面现在就给我。
往后三年,我就陪着你混日子,再不去想和离时你能不能妥善安置我的事。
赵桓熙两颊一会儿红一会儿白的,赌气将她手一推,道:说好和离时才给的,凭什么现在给。
徐念安白他一眼,给不起便给不起吧,装什么大头蒜!……嘉祥居,殷夫人喝了盏茶休息了一会儿,回了几个来请示的管事婆子,空闲下来后又想起了新婚的儿子儿媳。
你说,以后这慎徽院的下人交给谁管着好?侯婆子虽是忠心,但性子也太老实了些,遇事没有章程,以前单伺候熙哥一个还成,现在来了徐氏,再让她管,没得倒让徐氏觉着咱们手下无人。
苏妈妈一边将剥好的蜜桃切成几瓣放在盘中递给殷夫人一边笑着道:今日见夫人心情那般好,还以为您很中意三奶奶呢。
殷夫人用叉子叉起一瓣桃肉,道:一码归一码。
从今日来看,这徐氏确不是个好惹的,我若叫她低看了,岂不是要踩到我头上来。
那不能。
今日在堂上,她对着国公爷说咱们三爷的好话。
在芝兰堂见四房和五房不给您面子,立马铁齿铜牙地给人怼回去,可见她心里是向着三爷和您的。
苏妈妈道。
这才是聪明人。
我只有熙哥这一个儿子,只要她护好了他,我岂能亏待她?想起柳氏和金氏当时的面色殷夫人还觉着痛快不已,咬了口桃肉略作咀嚼,只觉汁水丰沛甜如蜜糖。
她问苏妈妈:这是咱们园子里的桃子?苏妈妈道:正是呢,新摘上来的,外头还在挑拣,芊荷洗了几只送过来先给您尝着。
今年春日里雨水少晴天多,这桃子委实长得不错。
挑一筐最好的送去慎徽院,一筐最好的送去国公爷的敦义堂,另取三筐给佳善佳臻和佳贤送去。
唉,可怜我的佳懿,跟着她夫婿镇守宣州,也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想起自己的长女,殷夫人忍不住又长吁短叹起来。
苏妈妈宽慰她道:大姑奶奶虽离得远,可常有家书报平安,夫人也不用太过忧心了。
殷夫人道:我自然知道忧心也无用,不过忍不住挂念罢了。
这几处的挑拣出来后,剩下的给各房分下去。
说到此处,她忍不住撇了撇嘴角,别忘了佛堂。
苏妈妈含笑应了。
殷夫人思虑一回,忽又道:要不把松韵给了慎徽院吧,这丫头做事还算爽利。
徐氏只带了两个丫头嫁过来,还得给慎徽院再添几个丫头,不然不够使唤。
苏妈妈道:慎徽院只有三爷和三奶奶两个,吃穿用度都是夫人您这边给管着,实也使唤不了那么多丫头。
别给的人多了到时候反扰了三爷读书。
他什么时候读过书?指着他读书我这头发早等白了。
殷夫人埋怨一回,罢了,你派人将桃子送去,把晓薇那几个丫头叫过来,顺便看看熙哥和徐氏都在做什么。
慎徽院小书房,小夫妻两个还在吵嘴。
你这人怎么这样?昨夜说你一句你便哭,今日说你你倒骂人,可见昨夜的哭全是装的。
赵桓熙道。
如此说来,你方才说我,便是又想气哭我了?你想得美,我告诉你,哭伤身,我才不要受了你的气还要伤我自己的身。
以后你再气我,我就骂你。
反正不是真夫妻,我才不怵你!徐念安甩着帕子走到一旁。
赵桓熙将手中的字帖往书案上一扔,几步走到徐念安面前,恼道:动不动挂在嘴上,你索性再大声些,说得全院都听得见罢了!呸!你叫我大声我便大声,你当你是谁?徐念安轻啐他一口,转过身去不理他。
赵桓熙气了个倒仰。
这时书房外突然传来晓薇的声音:三爷,三奶奶。
赵桓熙不耐地应声:什么事?太太派了锦茵姑娘来给您和三奶奶送桃子。
徐念安回过身来,赵桓熙与她对视一眼,火速回到书案后头,摊开字帖拿起笔来,写了一个字才道:进来。
晓薇推开书房的门,一名身穿淡紫色缠枝杏花半臂,面容秀雅的大丫头端着果盘走了进来。
三爷,三奶奶,大太太吩咐奴婢送园子里现摘的蜜桃过来,顺便叫晓薇晓蓉她们去一趟嘉祥居,有事儿交代。
锦茵上前给两人行礼道。
赵桓熙不甚在意道:去吧。
锦茵将手中果盘交给晓薇,笑着走近书案,问道:三爷在做什么呢?赵桓熙心知她这是替他母亲来看的,便坦荡荡地将胳膊一抬,道:练字。
锦茵见案上摊着书帖,纸上也确实写着字,忍不住笑道:三爷如此用功,太太知道了必然高兴。
那奴婢先告退了。
赵桓熙假做沉稳地点点头,待两个丫鬟一离开,他便将笔一搁,从书案后头跑了出来,凑到徐念安身边兴奋道:你真是料事如神!徐念安托了个又大又圆的蜜桃在手,眉眼不抬曼声道:毕竟我不念亲情唯利是图,若再没几分料事的本事,又怎么能图得着?赵桓熙被她刺了一句,不知道该怎么回,从她手中拿过桃子腆着脸道:好姐姐,我替你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