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孝殿,各位王爷均携妻儿进宫给太后请安,太后与众人正在话家常。
锦翔来到进殿向众人行礼:孩儿给皇祖母及诸位王叔王婶问新年金安,愿皇祖母和众王叔王婶福寿安康!翔儿有心了,快坐下吧。
谢皇祖母。
锦翔坐下后哲王说大家正说到太子殿下你呢。
可是孩儿有不足的地方?哲王叔但说无妨。
太子做得很好,是大烙的骄傲。
只是太后娘娘想抱曾孙了,让我等替你寻一门亲事而已。
太子锦翔听完脑中瞬间闪过昨晚在侯府的画面,他的脸色却依然淡定,语气温温地开口你拒绝:孩儿年纪尚小,不着急婚事,众叔婶就无须劳心了。
太后闻言慈祥地说到:翔儿无需推脱,也无需害羞,你快要行冠丽了,就要成年了,是时候考虑亲事了,众叔婶是你至亲的长辈,替你留个心也是应该的。
太子有何要求尽管与五王叔说,五王叔定替你寻个满意的。
五哥,何须寻,宁淑郡主就十分合适。
他们小时候,太后娘娘可是相中了的。
哲王打趣道。
九弟,此事涉及宁淑郡主便不可草率,须问过郡主的意思,否则五弟日后会为难的。
太上皇爷见哲王一直提到宁淑便打住了他。
二哥所言极是,小弟受教了。
对了,为何不见宁淑郡主,往年她是会与大家一同进宫向太后娘娘问安的。
可能是打点府上的事误了点。
月欣答道。
我进宫时路过候府问过,她不在。
锦翔淡淡地说。
哲王一听便又起兴趣调侃道:太子爷大清早便去候府,莫不是喜欢郡主,牵挂人家?锦翔淡淡解释:九叔说笑了,我只是进宫途中顺道看看她是否同行而已。
但是哲王玩心已起并不打算就此放过他,他佯装想了一下缓缓道:九叔似乎记得候府进宫会经过太子府所在的街口,是顺道,太子府进宫经过候府可是绕到了。
见被他戳穿锦翔却也只能抵死不承认,硬着头皮解释:我喜欢听百姓的生活之声,经常绕道而行。
话落便听到一声‘宁淑郡主到!’众人便静候这位谈话中的主人公到来,锦翔更是忐忑不安,不知如何面对她,宁淑行至殿中端庄地向众人行礼:宁淑参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各位王爷,王妃,太子及众殿下万安。
太后慈笑着对她说:郡主不必多礼,赐座!谢太后娘娘!宁淑坐下后目光看向太子岂料正对上太子看向她的目光,慌忙扭头躲开。
太后满意地看着她说:宁淑郡主越发可人了。
太后娘娘谬赞了。
宁淑语气温柔地轻轻答谢。
哀家想给你指门亲事,你可愿意?臣女尚小,不着急婚事。
哀家还不曾说是哪家公子你就拒绝了。
莫非你有心上人了?太后说此话时看向的是锦翔,锦翔表面一脸平静,内心却波涛汹涌,他表面只是低头看着手中的茶杯实则在专注地听着宁淑的回答。
没有,宁淑自觉还不适合谈婚嫁。
宁淑柔声婉拒。
好吧,哀家就不勉强你了。
宇儿,太子生辰的事你多留意一下礼部办地如何了,这是十八岁生辰,不能马虎。
儿臣明白。
太上皇爷恭敬的应下。
选亲一事你们也要多操点心,这可是未来的国母,同样不能马虎。
是,臣等明白。
宁淑听着太后的吩咐心里百般滋味,锦翔也波涛万千,太后吩咐完便让众人离宫了。
锦翔一路紧随着宁淑来到医馆,宁淑进入医馆后正欲关门被他阻止:我们谈谈。
宁淑只能让他进屋,微微向他行礼后问,淡淡地答:不知太子殿下欲与臣女谈何事?昨晚之事。
太子殿下想娶臣女?不是。
那就不必谈了,昨晚宴会过后太子殿下与臣女未曾见过面,您请回。
宁淑平静地说完。
本宫想知道你今后的生活如何打算?太子关心地问。
这就不劳殿下挂心了,臣女自有打算。
您还是请回吧。
见宁淑一再回避锦翔着急地问:如何打算?一旦被人发现你不是处子之身,你如何解释?说道后面锦翔自觉压低了声音。
太子殿下放心,臣女方才已经说过,晚宴后殿下与臣女未曾见过,所以臣女不会连累殿下的。
宁淑冷冷地说本宫不是那个意思,本宫无意逃避,本宫只是想知道你日后的安排,看看是否能帮到你。
选择救殿下是臣女自己一厢情愿的做法,日后生活如何,被人发现了要如何解释也都是臣女一人之事,一切与太子殿下无关。
太子殿下政务繁忙,臣女就不防碍您了,您请回吧!宁淑平静地说完,对着锦翔做了个‘请’的手势。
锦翔见宁淑态度坚决,只好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