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休战

2025-03-26 16:25:28

时间一晃两年便过去了,战事也耗了两年多都没完,虽然韩显与残月所率军队大胜汤国,夺了汤国十几座城池,但兴城之战却久攻无果,兴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上汤国也有不少良将,兴城百余场战,战了半年多也没攻破,双方军队一直僵持着,汤国皇帝汤业见局势难控便派使者前往烙朝议和,言:愿把烙朝所攻陷的十几座城池作为礼物送予烙朝,另外每年向烙朝进贡马匹五千。

皇帝石靖轩岂会只在乎十几座城池和五千马匹,只是双方连战两年多,劳民伤财,烙朝将士长途跋涉,背井离乡也士气渐低,打战不可缺的粮草也快耗尽国库的四分之三了,再战下去也不知结果会如何,若两败俱伤让别国趁虚而入更加雪上加霜,觉得灭汤不在一时,还是先停战,让国库和士兵休养生息,待时机成熟再灭了汤国,于是便答应了汤国的的请求,停战了,除了留守甘云城防止兴城汤兵诈降的许冲和他的八万兵马外,残月和韩显带着其余的兵马班师回朝回了。

这日,凤宁宫中,敏娴正在殿中教二皇子锦洋认字,二皇子锦洋虽说早产,但如之前宛莹所言,只是敏娴伤了身子,二皇子的状况算正常。

如今两岁多的他和寻常孩子相比,身高并无太大的差异,身体也算康健,可见敏娴把他照顾得很好。

虽然比不上锦翔那般天赋过人,但也是相当聪慧的,两岁多已经能认几百个字了,靖轩没有让内侍惊动他们而是轻轻的缓步走进内殿,锦洋抬头之际见到靖轩进来忙起身上前抱拳行礼:孩儿参见父皇。

敏娴倒是不拘礼,仍旧坐着,他们夫妻情深,没外人在的时候这些俗礼敏娴都是很随意的,兴致来的时候行个小礼,平常多半是不行礼。

但对于儿女在礼仪上的教育她还是坚持她的立场,不管人前还是人后她都要求三孩子一定要给靖轩行礼,哪怕是小礼,宫中人口纷杂,她不想孩子们落人口实,日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靖轩只手扶起锦洋的手拉着他在敏娴对面坐下说:洋儿帮父皇把姐姐找来好吗?好。

二皇子乖巧地应完便跑了出去。

靖轩慈笑地看着他小跑出去后转头对敏娴说:内兄明日便会到达烙城,你们兄妹两年多未见定有许多话要说,你今日便带上云儿和洋儿归府为内兄打点一下府内之事,顺便住上几日,好好聚聚,记住不许住太久,别让我去请回来。

臣妾遵旨。

敏娴开心地笑答完后握上他的手,靖轩宠溺地看着她笑了。

刚好宛莹长公主领着公主锦云和二皇子进来看到,便取笑道:皇兄,臣妹在这呢,您稍移龙目瞧一眼臣妹,皇嫂她不会有闪失的。

靖轩无奈地转过头对她说:再敢取笑朕与其他王兄,朕就把你嫁出去。

宛莹一听忙收住了:皇兄恕罪,臣妹下次不敢了。

锦云公主微微向二人欠了欠身以示行礼后还是像老样子一样扑倒敏娴怀里撒娇,敏娴抓着她的两个小胳膊扶起来慈声问:云儿今日可曾听话?听话。

锦云点了点头答道,声音清脆悦耳。

那你都跟乐师学到了什么?箫箫?嗯。

儿臣觉得乐师们的乐器中箫是最方便携带的,所有就让乐师教了儿臣。

那你不学舞了?没有,都学呀~锦云笑盈盈地答。

既然你这么乖,那母后带你去玩好不好?敏娴轻轻捏了捏她的小脸问道。

好呀,去哪里?锦云兴奋地拍手问到。

去舅舅家好吗?舅舅家?您前几日不是才说舅舅不在家吗?舅舅明日就回来了。

锦云一听两眼立刻放着精光,高兴地说:真的?太好了,我要把琴和箫都带上,弹给舅舅听。

一旁的宛莹听到韩显要回忍不住问:皇兄,韩国舅是要班师回朝了吗?靖轩叹了口气,缓缓说到:这战打了两年多,百姓们都受苦了,先休养生息再作打算。

国舅明日便会带大军回到烙城。

你皇嫂与国舅许久未见,朕让她带云儿和洋儿回将军府住几天,让他们兄妹好好聚聚。

皇兄让臣妹陪皇嫂去将军府如何?宛莹有些谄媚地笑着提议道靖轩凝眉审视着她问:你?你去干什么?我去帮皇嫂忙呀,国舅这么久才回来,府里怕是需要好好打点一番了。

将军府里不缺人手呀!况且还有彩云打点一切呢!多个人多份力嘛。

宛莹依旧谄媚地笑着说。

靖轩收起审视的眼神缓缓说到:宛莹呀,朕早已把你宠上天了,宫规于你而言不值一提,你何时说要出去玩朕是不准你的?你这次就对朕坦白点,说你想出宫去玩一下,朕还不是答应你?又何须打着陪你皇嫂的旗号呢?皇兄,您这么说就误会臣妹了,臣妹真的想陪皇嫂,您想,国舅爷这两年打战肯定会有些惊天地,泣鬼神的经历,臣妹一边陪着皇嫂一边听他说,长长见识多好呀!宛莹里这次真的不是想去玩,她是真的想陪敏娴回将军府,两年了,她心心念念的那个人要回来了,她想亲眼看看他是否安好!朕还是觉得目的不纯,不过朕没工夫管你有何目的,你想去就去吧。

靖轩不知她内心的真实想法,但也知道并非她口中所说那么简单,他无暇问,便由她去。

那臣妹就先谢过皇兄恩典了。

宛莹满意地下了,爽快地谢恩。

敏娴看着她总觉得事情并非她所说的那么简单,总觉得这两年她似乎在隐藏着某些东西。

靖轩转头对敏娴说:我约了二弟谈事就不送你了,我命禁军准备了护驾之事,陆总管也打点好了一切,你收拾一下便去吧,记得早点回来。

说完便走了。

敏娴一行人回到将军府,宁管家带着十余家仆在门口迎接:奴才参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宛莹见状忍不住问:皇嫂,这将军府就这么几个家仆吗?皇后让众人平身后对答她:我哥哥生性简朴,好静,将军府从来不会超过二十个仆人。

真是我大烙的好臣子。

宛莹别有意思地应了句。

敏娴听她话总觉得语气怪怪的但也没空继续此话题而是转向一旁的宁管家说:宁叔,辛苦了。

宁管家忙说:皇后娘娘还是唤老奴姓名吧,您这样唤折煞老奴呀!宁叔别客气,哥哥十岁便一人留在京都生活,一直都是您在照顾,本宫回京后也一直都是您在照顾,您又是爹爹的同窗兄弟,我们一家在京都的日子都承蒙您照顾,唤您一声宁叔也是应当的。

宁管家不在坚持转话道:娘娘先进府吧,老奴已让人备好一切。

嗯。

言毕一行人便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