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响午,韩显带着大军回到都城,靖轩带着文武百官在城门前迎接。
秋末响午的太阳有些猛烈,刺眼,照得地面热气腾腾的,偶尔拂过的一丝丝轻风也依然带着炽热的气息,靖轩带着百官在城门等候了半刻钟却已经被那扑面而上的热气烘得开始有些渗汗,好在靖轩是习武之人,并未感到不适,有些年纪稍大些的文官已经在冒着汗珠,面色潮红,气息不稳,见圣驾仍在前岿然不动地候着,他们也只能轻轻地拭了拭冒出来的汗珠,强撑着。
大军行至城门前停下,残月和韩显两人下马走至圣驾面前行军礼道:末将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后面的大军也纷纷跟着行礼。
靖轩扶起二人说:爱卿辛苦了!今日爱卿先回府休息,其他的事明日再议。
接着又转向大军上前几步肃然朗声道:众卿辛苦了,朕替百姓谢谢诸位了!朝廷明日会商议此次大战的相关细节,兵部会尽快下达相关文书,有功者皆会有赏大军三呼万岁。
靖轩没有再多说而是转身起驾回宫,转身之际韩显上前低声问:皇上,臣想进宫见一下皇后娘娘,不知方便与否?内兄挂念皇后之心朕知道,只是皇后半个月前便前往大炎寺为内兄和烙朝百姓祈福去了,至今未回宫。
内兄还是先回府吧,朕明白你的心情,会做的了。
靖轩淡淡地笑道。
韩显听完脸上闪过一丝失落转而恭敬地答:是,恭送皇上!。
皇上走后众臣纷纷散去了。
韩显吩咐副将安顿大军后便策马回府了。
回到府前便见宁总管已经在门前等候,见到他忙接过他的马说:将军您总算回来啦!宁叔这两年辛苦了!韩显嘴角微扬,浅笑着说。
这是老奴分内之事,您莫要这么说。
宁管家刚说完锦云公主便喊着舅舅跑出来了。
韩显见一个小身影跑向自己忙低身伸手抱起她脸色转慈,微笑着说:云儿都长这么高啦?嗯。
云儿好想舅舅哦。
锦云点了点头嘟着小嘴说道。
韩显宠溺地捏了捏她的脸说舅舅也想你呀!对了,你怎么在这?在此处见到锦云,韩显高兴之余有些诧异。
母后带云儿来的。
你母后也来啦?韩显惊讶地问。
嗯,我们昨日便来了,父皇让我们来迎接你。
锦云缓缓答道,声音如黄莺般清脆。
你父皇?韩显突然想到皇上那句‘会做的。
’他笑了笑说:那舅舅谢过你父皇恩典啦。
我们进去吧。
说完抱着她往里面走。
云儿在他怀里说:洋弟和姑姑也来了。
听到宛莹长公主的来了韩显停下了脚步,那个他在军营除了他妹妹皇后韩敏娴外另外一个挂念的人,他心尖上的人来了,而他却还没做好面对她的准备。
锦云见他停下来便问:舅舅,怎么了吗?韩显回过神答:舅舅在想云儿有没有好好爱护洋弟,做个好姐姐。
当然有。
锦云一脸认真地说。
是吗?舅舅要问你母后。
说完便抱着她进了大厅,敏娴正在偏厅张罗着下人传膳,韩显放下云儿行礼道:臣见过皇后娘娘。
敏娴闻声转过身来到韩显面前扶起单膝跪着的他说:哥哥在自己家里行如此大礼不是折煞妹妹吗?你还是把我当成你出嫁前的妹妹唤我娴儿吧,我喜欢哥哥那样唤我。
韩显应她的要求唤了她一声娴儿,她满足地笑了。
此时宛莹抱着锦洋进来说:洋儿醒了,看舅舅来了。
韩显看向宛莹的方向,心跳漏了几拍,他猛回过神抱拳说:臣见过长公主千岁。
宛莹强忍住心中的异动平静地说:韩将军无须多礼。
谢长公主!韩显抬起头来看向她,两年多不见,宛莹成熟间依然带着少许童真,多了几分女人味,少了几分少女的天真烂漫,多了几分皇室中人该有的庄重,典美,少了几分稚气。
敏娴见韩显看向宛莹的方向以为是在看锦洋便说:洋儿过来见过舅舅。
闻言宛莹便放下锦洋,锦洋小跑到韩显面前深鞠躬双手抱拳说:洋儿拜见舅舅。
韩显蹲下对他说:洋儿乖,舅舅改天带你去买好吃的。
不要,洋儿要舅舅教洋儿射箭,姐姐说你的箭法很好,洋儿要学。
锦洋眨着双灵动眼睛,一脸天真的笑容说到。
韩显慈祥地笑了笑,爽声说:好,舅舅教你。
敏娴看着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舒心地笑了笑,上前对韩显说:哥哥长途跋涉一定累了,先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吧。
好,大家用膳吧。
众人便坐下用膳了。
韩府的这一片欢乐中少了太子锦翔的身影只因他现下在太傅残月府上。
残月归心似箭般回到太子府旁的太傅府,残星和杨雨已在门口等候,太子锦翔和宁淑郡主从太书院上完课回来也到太傅里等候。
(注:皇帝顾及残月已是朝廷命官,应有自己的府邸,考虑到太子府的安全,便命人在太子府旁建了座府邸给他。
)残月下马,见太子锦翔在便行礼:臣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扶住要单膝跪下的他说:师父莫要行此大礼,本宫说过,本宫虽为太子但亦为你徒,臣子是该向储君行礼,但徒弟也应也师父行礼,未免落人口实,本宫该称您师父,您唤本宫太子,人前您只需行小礼,人后无需行礼,虽然你我师徒二人两年多未见,但规矩仍没变。
师父请起。
那为师就谢过太子殿下了。
言毕残月站直了身。
一旁的杨雨上前柔声道:相公一路辛苦了,进屋再说吧。
对,太子殿下请。
师父请。
一行人进到前厅,杨雨让丫头抱来他们的孩子说:相公,快抱抱咋们的孩子吧。
残月接过孩子说记得我出征时他才五个多月,还在你肚子里,这一仗打了两年多,我儿都长大了。
儿子现在会走路了,正在学说话,儿乖,叫爹爹。
杨雨在一旁教道。
那孩子看着残月天真地叫了声爹爹。
残月高兴地笑了。
他转头问:记得你信中说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残不凡,是这个名字吧?嗯嗯。
希望他能如我所取的名字般成为个不凡的人,光耀残家。
会的。
咱们凡儿会的。
残月一边逗着孩子便说。
三哥,你要叙父子之情但也不能怠慢了郡主呀。
残星忍不住道。
师娘着急向师父介绍小师弟,郡主见谅!太子安慰宁淑说。
听完他们所言残月才发现太子旁边还站着个小女孩,他让丫头抱走孩子问:我记得祥王爷家的玉平郡主比我儿小一个月左右,允王家的如芊郡主也就比我儿大十个月左右,这位郡主是?锦翔脸色平静地开口解释:师父,这是已故平汤候郑晓之女,父皇亲封的宁淑郡主。
原来是郑侯爷府上的郡主,下官见过郡主千岁。
残月抱拳行礼说。
师父快免礼。
残月原本对锦翔和宁淑今日会在他府上已经感到奇怪,听到宁淑这般称呼他不解问:郡主为何称下官师父?一旁的杨雨淡淡地笑着说:这是太子殿下求皇上赐你的徒弟,我信里一直忘说了,这两年郡主一直坚持来府上学武,你不在,四弟便暂代你教她。
残星接过话说:郡主底子好,虽不如太子殿下般悟性高,但她勤奋,学得快,恭喜三哥再得贤徒。
一旁的锦翔忙说:徒儿私自做主求父皇作了主,还望师父见谅,莫要推辞。
太子殿下言重了。
郑侯爷是为师敬佩之人,如今郡主愿拜入为师门下是为师荣幸。
徒儿拜见师父。
宁淑跪下行了个大礼道,残月忙扶起她说:郡主莫要行此大礼,快起。
宁淑起身后说徒儿初见师父,理应行拜师大礼。
初见就算了,以后莫要行次大礼。
您毕竟是皇上亲封的二品郡主,让别人看见您对下官行此大礼不好。
师父言之有理,徒儿会控制好的。
锦翔接过话淡然地说:师父,郡主师妹本宫给你送来了,本宫还得去舅舅府上一趟,母后和弟弟妹妹都在,本宫可不能缺席,本宫就先走了。
完毕便转身离开了。
恭送太子殿下。
众人纷纷行礼恭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