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宁淑正在医馆给人看病月欣便来到医馆,昨晚哲王的话确实引起了月欣的注意,她一直觉得宁淑还小,但宁淑确实到了适婚的年龄了,作为宁淑唯一的亲人,确实该替她留心了。
宁淑见她来忙向她行礼问安,月欣扶起她到一旁双双坐下后便打量着她边说:淑儿真是长大了,越发倾城了。
宁淑略带羞涩和疑惑问:姑姑为何忽然出此言。
不知不觉淑儿已到可论婚嫁的年龄了,姑姑作为你最亲的人自然要替你留心。
你老实告诉姑姑,哲王爷的提议你是否愿意?姑姑,侄儿还小,还不想论及婚嫁。
你这些年每日都到太子府照顾太子的膳食难道就不曾对太子爷动过心?姑姑误会了,侄儿只是受皇后娘娘所托照顾二位殿下的饮食,并无其他。
月欣见她极力辩解叹了口气说:淑儿,姑姑是过来人,你这些话唬不了姑姑的,你是否担心太子殿下对你并无此意,所以不愿,还是有别的原因?告诉姑姑你的想法,若是你愿意,姑姑可以让你姑父去探探太子爷的意思然后再决定是否求皇上赐婚,要是你不愿意嫁給太子,姑姑就帮你物色别的,那样你平日里就不要和太子爷走得太近了,免得人家说闲话。
宁淑看着月欣认真的样子犹豫了一会答:姑姑不用着急侄儿的事,侄儿暂不愿论婚嫁。
淑儿——月欣还想多劝说点被宁淑打断了。
姑姑好意侄儿明白,谢姑姑挂心了。
时辰不早了,表弟该从书院回府了,您快些回去吧,否则他又该到处寻你了。
见宁淑已下逐客令她只好暂且作罢,姑姑先回去了,你好好想想。
说完无奈地走了。
太子选妻一事不是小事,毕竟太子是未来的天子,他的妻子便是未来的皇后。
所以,连林巧也插了只脚进来,她把欧丞相召到宁秀宫,两人一番寒暄过后欧相便问:娘娘召老臣进宫可是有要事?林巧无奈地说:想必义父也知道本宫现在与皇上的关系已经回不到小时候,甚至很差了,所以长期下去也不是办法,帮不了义父。
今日叫义父来是有一事想与义父商议。
娘娘但说无妨。
昨日家宴太后提到要给太子娶亲一事,本宫想着让义兄之女若素嫁予太子,以保欧府的兴荣。
欧相听完沉思了片刻答:娘娘此意甚好,老臣同意,只是皇上未必会同意,皇上这些年来不断打压老臣手底下的人,对老臣的刁难越发明显,老臣怕皇上不会答应。
此事皇上注重的是太子的想法,只要太子同意了,皇上是不会反对的,故我们需要让若素与太子见上一面,并且非简单的一面,必须让太子喜欢她。
太子会在除夕之前赶回到京城,义父好好筹划一下,皇上那本宫尽量去说,但成效不会很大,一切还需靠若素自己。
老臣明白,劳娘娘挂心了。
义父救了本宫一命,全力助本宫重生,本宫自当竭尽全力报答义父,这都是本宫应该做的,义父先回府与义兄商议一下,本宫就不留你了。
是,老臣告退。
欧相言毕便离开了。
林巧看着欧相离开后,倚在坐塌上闭目养神,不知又在想什么。
锦翔加快巡视,在小年当日赶回到京城,回京后便直接进宫到御书房面圣,回禀情况,回禀完各州县的情况后,靖轩便向他提及娶亲一事:上次家宴,你皇祖母提到了给你娶亲一事,朕想知道你的想法。
儿臣还不想娶亲。
翔儿,你已快到适婚的年纪,该考虑娶亲一事了,再者,娶位贤妻回府为你分忧,替你料理府上的琐事也让朕放心些。
如若娶不到心爱的女子,再贤惠儿臣也不要。
那你可有心爱的女子?儿臣。
还未有心爱的女子。
锦翔迟疑了一下答道。
你皇祖母让诸位王叔留心,九王叔当场提到宁淑,朕也觉得她甚好,你可以尝试去了解一下她。
郡主师妹当时在场如何说?宁淑态度不明确。
父皇,娶亲一事还是等行完冠礼再议,父皇要是无其他事,儿臣就先去告退了。
靖轩见他逃避也不好逼他便让他走了。
锦翔去宁孝殿给太后请了安,看了一下锦溢和锦云才出宫。
太子府,宁淑得知锦翔今日回来特意到太子府给他炖了些补汤,她正要离开在门口与锦翔遇上了,她向锦翔行完礼后便匆忙离开了,锦翔看着她离开的背影陷入了沉思,宁淑一路上也没有平静过心情,有些隐藏在深处的情愫一旦被别人揭开就再也不能如从前般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