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贵妃过世举国同哀。
李宗渠把自己一个人锁在屋子里哭了一天一夜, 无论许清如如何敲门,他都不肯出来。
帝更是直接晕了过去宫里乱成一团,太医救治后才迷迷糊糊醒来。
帝醒来后一直拉着康靖先生问:朕能和她日后在地下相会吗?康靖先生安抚帝道:会的。
淑贵妃会藏入妃陵, 她会一直陪着吧陛下的。
帝躺在床上嘴里喃喃着:妃陵……妃陵……太远了,太远了。
大臣们都跪在身着素缟跪在长宣宫外。
帝只许康靖先生一人入内探视。
皇上,您要快点儿好起来,还有很多事情要您拿主意。
康靖先生焦急道。
帝拽着康靖先生衣角道:康靖,朕想和她死同穴, 想她在朕身旁……康靖先生微微一愣道:这怕是不妥,只有皇后才能将棺椁放置您身旁, 只有孝仪皇后……不!不行!帝忽然吼道, 爬起身来:朕欠她的, 朕一直欠她一个正妻的位置,是朕的错……帝的吼声让外头的官员不由得窃窃私语起来。
康靖先生低声道:皇上,这怕是不妥。
如今太子过继给了孝仪皇后已然是嫡子。
若是淑贵妃也是皇后, 那宁王……帝推开康靖先生, 不管小太监的阻拦, 找到圣旨递到小太监手上, 对着小太监吼道:去!去告诉门口那群老东西!朕要立她为后!去啊!小太监双手都在打颤, 跪在地上,哀求道:皇上您冷静啊,这万万不可啊。
康靖先生看着神志不清的帝, 走近道:皇上,贵妃娘娘是不会计较这些的, 若您非要立她为后。
那要置太子于何地?众臣必会猜忌, 与社稷无益。
帝忽然间蹲在地上抱着自己的头, 痛苦的喃喃着:不, 朕早就该这么做了,朕早就该许她的,是朕的错……不该一味地惯着自己……小太监拿着圣旨只觉得无比的烫手,若是他去传了此旨意,外头的老臣会把他撕碎的!康靖先生也蹲下身子来劝说帝道:现下还是要赶紧操持贵妃娘娘的丧仪,后宫需要一个主事的人。
帝拉着康靖先生的手,忽而像个孩子似的道:康靖,你帮帮朕,朕就想封她为皇后,就这一次,朕就想任性这一次。
朕辜负她太多了,朕欠她的……皇上,你有想过永昌亲王会同意吗?这样一来太子与宁王必定相争,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这二人都是皇上您的亲生儿子,无论是谁受伤,您……都会心疼的吧。
康靖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帝。
外头天已经擦黑,大臣们已经跪了快一日了。
后宫无主,太子又被赶走了,眼下只有帝亲自操办此事。
康靖……帝脸上带着绝望和痛苦,小声问道:李宗渠能当皇帝吗?康靖低头道:皇上,臣是宁王的老师,臣不能说。
朕想听你说。
帝抬起头来,显得老泪纵横,疲惫不堪。
康靖思索片刻道:宁王心善如今也是能文能武。
可知否有治国之才还未曾显现。
只是皇上,您的打算让宁王困在这高墙之中吗?父母之爱子,必为其计之深远。
淑贵妃临终前曾提起,她已然不祈求李宗渠能够荣登皇位,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在帝的身后看着帝坐上这个位置,一坐就是一辈子,可他们却显得渐行渐远。
高墙……帝捂着自己的脸痛苦的哭着,是他把淑贵妃困在了这里。
是他让她变得不像从前那样善良,变得工于心计。
李宗渠和许清如会变成第二个他们吗?帝不敢想,也不能去想。
康靖,朕忍了太久了。
朕不想再忍耐百里一族了。
帝平复后,冷声道。
康靖思忖道:皇上想要宁王殿下去试一试是吗?身为皇子,躲是躲不掉的。
帝缓缓起身,抢过小太监手里的圣旨。
随后又将圣旨如释重负的递给康靖道:你去宣读,朕要天下皆知,她是真的嫡妻,李宗渠是朕的嫡子。
康靖先生知道帝已经下定决心,此刻再多说无益,不如就按照帝所想的去做。
外头的臣子见康靖先生手持圣旨出来,各个挺直了腰板。
齐律着急上前问道:皇上可有话传?康靖先生没有打开圣旨宣读,只是淡淡的先说了一句:皇上要追封淑贵妃为皇后。
康靖先生刚刚才说完,宗正便立即跳了出来拒绝道:不可!国已有太子,且这淑贵妃生有皇子,若淑贵妃立为皇后,那让我们日后如何看待太子殿下?康靖先生淡然的看着宗正道:太子依旧是太子,历来册立太子不一定非要是嫡子,而应当让贤能者居于太子位。
莫非宗正认为当今太子的贤德配不起太子位?宗正被康靖先生说的一时语塞,随即甩袖道:这根本就是胡来!更何况……宗正本还想说什么可看见齐律就在身边,便又止住了。
齐律轻轻叹了口气道:皇上重情义微臣知晓。
只是淑贵妃若这样立为皇后,怕会引来诸多非议。
淑贵妃在世时便是个不争不抢的,何苦这样……康靖先生不说话,缓缓打开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贵妃齐氏,德行淑仪,柔嘉之质,诞育皇子,仰承太皇太后慈喻册封为皇后,钦此。
康靖先生念完圣旨底下的臣子皆目瞪口呆,此旨意像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齐律的手有些颤抖,小声问康靖先生道:这时?何时的?康靖先生叹了口气道:宁王出生那日,皇上就已经拟定了封后的诏书。
只是一直托着到了今日。
皇上的意思是,追封贵妃齐氏为纯懿皇后,以皇后仪制下葬。
康靖先生道。
一直未曾言语的永昌亲王,攥紧了拳头道:皇上这是要放弃大皇子?孝仪皇后好不容易成为了皇后,可如今却功亏一篑,永昌亲王心里怎能不怨怼。
若是李宗义不能荣登大宝那么他们之前苦心孤诣的一切都打了水漂。
为他人做嫁衣这种事情,永昌亲王绝对不会允许他发生。
康靖先生挺直腰板,眼神冷淡道:没有人会放弃大皇子,他是天子的儿子,生来尊贵。
但若是他自己放弃了自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底下的大臣窃窃私语起来,议论的无非就是大皇子李宗义失宠了,日后的太子位怕是要不保了。
永昌亲王气得一甩袖直接愤然离去。
宁王府,许清如好容易撞开了门,看着坐在地上披头散发的李宗渠,心里也是心疼。
许清如走近李宗渠,用衣袖擦了擦李宗渠的眼角,紧紧地抱着他,安慰道:王爷,妾身会一直陪着你的。
我们去看看母妃好吗?李宗渠身子颤抖着,低声呜咽道:她病的那么重……身为人子我却一点儿也不知道……她为何要瞒着我……许清如拉着李宗渠的手,小声道:贵妃娘娘担心你,她不希望你难过。
她怕你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你也不能让她再担心你了。
李宗渠抱着许清如,低声道:不,她不会就这么走了,一定这中间有什么问题!宫里本就污秽不堪,从小到大什么样的阴谋诡计我没见过,定是有人害了母妃!许清如拉着李宗渠起身道:王爷,若你心里有疑惑我们便一道去看看,但切记没有找到证据之前,您不可意气用事。
太子被赶去了军营,如今所有大臣的眼睛都在您身上,此刻一定要沉住气。
李宗渠不答话如同行尸走肉般跟着许清如入宫。
淑贵妃被追封为纯懿皇后一事很快传遍了整个杞国。
李宗渠跪在纯懿皇后的灵柩前,面目表情似乎已经失去了魂魄。
大臣们对李宗渠的态度也是大转变,各个都把他当成太子一般,丧仪上事事都要请示他。
李宗泽被董贤妃硬拉来给纯懿皇后磕头守丧,像是真的顺服于纯懿皇后一般。
董贤妃跪在地上哭得伤心,一字一句竟是和纯懿皇后的往事,似乎二人真的情同姐妹。
许清如算是烦透了董贤妃的虚伪面目,出声道:贤妃娘娘,皇上这几日茶饭不思身子虚弱,还烦请贤妃娘娘去照顾皇上,这里的事情妾身与王爷会处理好的。
董贤妃现在算是宫里最高位分的嫔妃了,按道理也应当轮到她主持后宫事宜,可偏偏皇上却把此次丧仪之事交给了许清如。
甚至让太后代管后宫,根本没有提起她。
董贤妃心中愤懑,可她总是一副老好人的面容,便假意抹了抹眼泪道:说的是,皇上也病了。
董贤妃拽起跪在地上一脸不情愿的李宗泽,低声道:还愣着做什么给你父皇送药膳去!李宗泽半晌才反应过来,匆匆走了出去。
董贤妃继续假惺惺道:宁王妃虽是第一次主持丧仪可做的倒是面面俱到……许清如冷脸道:是太后教得好。
董贤妃若是无意再此哀思,便回去休息吧。
董贤妃哪里肯离开,还故意多说几句,哭着道:纯懿皇后身子一直好好的,忽然间却病了,都说御膳房换了厨子之后味道变了样,也不知道是否是因此皇后吃不舒爽……这群人真是该死……许清如眉间微皱,看向李宗渠时却见他眉眼犀利肃杀,捏紧了拳头……果不其然,纯懿皇后之死,没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