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2025-03-26 16:31:16

顾府里的兄妹两还不知道姜阮求到了昭武帝面前,直到第二天一早,安王殿下带来了姜阮的死讯。

你说什么?姜阮死了?纵然是猜到姜阮受到了某种威胁的顾平宁也没有料到她会死的那么快,忍不住追问了一句,怎么死的?溺死,溺死于西茗湖。

蔺耀阳眼下是一夜未眠的青色,他摩挲着衣袖中的信封,低声道,是昨夜三更十分发现的,皇祖母得知后当场昏了过去,到现在还没醒。

西茗湖,正常情况下根本淹不死人的西茗湖。

背后的凶手嚣张,这是明目张胆地昭告众人,姜阮之死绝非意外,是有人胆大包天在宫中动手,杀了太后的孙侄女。

而当初西茗湖落水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姜阮又偏巧死在这个地方,怎么,背后的人是想将事情牵扯到她身上?顾平宁脑海里一瞬间闪过出各种猜测,好一会儿才勉强把思绪收回来。

说到底这事和她干系不大,她奇怪的是现下姜阮死的不明不白,太后又昏迷病重,那安王一大早往顾府跑什么,总不能是特意来告诉她姜阮的死讯。

蔺耀阳自从说了一句话后就未再开口,姜阮这个表妹的死似乎对他打击很大,脸上再也没了张扬明朗的笑容,反倒是多了几丝自责和愧疚。

愧疚?这姜阮的死总不至于牵扯上她这个傻白甜的未来夫婿吧?蔺耀阳一个人低着头纠结了许久,才仿佛终于下定决心似的抬起头一鼓作气道:她昨天晚上来找过我。

姜阮来找过你?她当时就知道有人要杀她,只是我以为她又是瞎胡闹,并没有重视。

蔺耀阳此时声音里确确实实透露着后悔,如果我当时能察觉她身处险境,她或许就不会……殿下,对既定之事后悔是最无用的情绪。

顾平宁打断蔺耀阳的话,看着他的眼睛不紧不慢道,殿下一大早来找我,是想和我说什么呢?说你的后悔之心吗?蔺耀阳终于将衣袖中那封烫手的信封抽出,犹豫半响后递了过去:她昨天说,如果有一天她意外死了,就让我把这个交给你,还要我保证绝不私自拆开。

这一下倒是真的出乎了顾平宁的意料。

她原以为姜阮是察觉到自己逃脱不了暗杀,于是连夜去找蔺耀阳寻求庇护。

毕竟安王殿下藏在跳脱皮囊下的纯良性子,眼睛不瞎的都能看出来。

只要姜阮能让蔺耀阳相信她确确实实遇到了危险,以蔺耀阳的性格,就算再怎么不喜姜阮,都不会放任她不管的。

可现在,这封经由蔺耀阳转交给自己的信,又是为什么呢?顾平宁接了信,状若无意地问道:那殿下你看过了吗?蔺耀阳摇头:当时虽然当做是哄着她说的,但我毕竟承诺了绝不私自拆开。

见顾平宁毫不犹豫地就要拆信,蔺耀阳还是没忍住拦了一拦:我之前犹豫,是担心你会卷进来。

我现在不知道是谁又是因为什么杀了表妹,也不清楚这信封里藏的是什么,更不知道你拆了信后会不会也同表妹一样遇到危险。

蔺耀阳顿了一顿,继续道:我希望你拆了信就给我,这样你不知道信上的内容,也就不会有危险了。

顾平宁淡定地将手挡回去,一边干净利落地拆信一边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真有危险的话,躲是躲不过去的,多知道一点信息,就多掌握一点先机。

信上的内容并不长,只短短两页纸,顾平宁看得飞快,脸色却一点一点沉了下来。

顾平宁看完信就慢条斯理地将信纸重新折叠起来,丝毫没有想要给眼巴巴等在一旁的蔺耀阳解惑的意思。

殿下,宫里出了事,太后又伤心过度,想必您还有不少事情要忙吧?这话送客的意味实在太过明显,蔺耀阳心里又着急又担心,想要问姜阮为什么要在死前送信给并不熟悉的顾平宁,想问这信中到底写了什么。

可看着顾平宁显然不愿意多说的样子,最终什么也没问出口。

对了殿下,我有东西送你。

顾平宁吩咐红缨取来一个香囊,亲手将它系在蔺耀阳腰上,还望殿下喜欢。

本质上来讲安王殿下真是一个再好哄不过的人,上一次的一坛酒让他足足高兴了好一段日子,更不用说是香囊这样亲密的物件。

因此即使现在情绪低落,他也扯出一个笑道了声谢。

挂上香囊后蔺耀阳隐隐约约觉得这味道不似寻常,但依旧点着头保证道:你亲手做的香囊,我一定会日日戴在身上。

那个,香囊不是我做的。

顾平宁觉得还是有必要澄清一下,虽然她这些年里长日无聊各种杂学都学了些,但女工是万万不行的,这样一个香囊要是让她亲手做,怕不是都要将手扎满血窟窿。

不过未防安王太过失望,顾平宁还是补充了一句:但里面的药材是我亲自配的,半个月后我再给你换新的。

蔺耀阳乖乖地点了头,起身前还是忍不住叮嘱道:你注意安全,如果有需要的地方一定要告知我。

顾平宁笑着送客:会有需要殿下帮忙的地方。

一路送到了门口,眼见蔺耀阳为着姜阮之事情绪一直不高,就像是被人安安稳稳藏在手心庇佑了十六年的美玉,终于被一点点染上了尘世间的风霜雨雪,尝到了人间百态的爱恨离别。

顾平宁终究见不得他一直露出这幅愧疚又难过的模样,最终在告别前低声道了一句:信的内容我暂时还不能告诉你,但姜姑娘不会像这样死的不明不白。

这是顾平宁现在能给出的最大的保证了。

送走蔺耀阳后顾平宁回了卧房,再次拿出那两张薄薄的纸张。

其中一张是姜家与曾经的云皓国使臣来往的一封密信,关于一场隐秘的交易。

姜家借云皓在大越的暗探除去对手,帮助姜柔登上皇后的宝座。

而作为交换,姜家则要借助太后和皇后的力量,庇护云皓即将入宫为妃的公主。

而另一张纸上的则只简单地写了五个字:琼林宴投毒。

顾平宁看过后心绪复杂。

她可以猜到第一封密信或许就是姜阮丧命的原因,也知道第二张纸上则是昨日姜阮试图用来跟顾府交换保命的筹码。

可是她不知道姜阮为何要在最后将她的催命符和保命符一同转交给自己,她们两一共只见过三次面,每一次都剑拔弩张,从未有过什么贴心相交之语,姜阮为何要这样做呢?府外噼里啪啦地鞭炮传进来,小厮兴奋地高喊声传遍了整个顾府,就连一项稳重的红缨也忍不住跑进来朗声道:小姐小姐,公子中了状元!公子连中三元!哥哥连中三元,顾平宁自然高兴。

但她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昨日那个言之凿凿要嫁给她新科状元哥哥的小姑娘,总觉得有些不得劲。

她从来都不喜欢姜阮,小小年纪就有害人之心却又不够聪明,一点心思错漏百出顾头不顾尾。

可是姜阮才十五岁啊,她原本应该在太后的庇佑下好好地过着自己天真幼稚的小日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因为上一辈的阴谋诡计,成了一具西茗湖里冷冰冰的尸体。

顾平宁再一次看了一眼琼林宴投毒五个字,长叹了一口气。

就为这一点尚存善意的提醒,她也得掺和进这件麻烦事中了,至少不能让姜阮死的不明不白。

更何况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她曾听娘亲提起过,昭武帝当初是有意娶顾家的女儿,也就是她的姑姑为后。

这其中阴错阳差的陈年往事,到底掺杂了多少阴谋算计,又为何在二十年后再次掀起风浪?在顾府里头脑风暴的顾平宁开始抽丝剥茧整理线索,尚不知晓自己的名字在金殿上被再次提及。

今天是殿试放榜的日子,整个京城都洋溢着激动又欢乐的气氛。

参加殿试的考生一早就进了宫,听官员从后往前宣读名次,直到主考官合上名单,朗声念出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位置:顾含光,一甲榜首。

名次宣读完毕,整个大殿上都热闹起来,学子们大多忙着相互恭喜,朝臣也抱拳朝着顾子蠡恭贺:顾将军恭喜啊,令郎连中三元,前程似锦啊!是啊,前程似锦。

这连中三元的名头一出,顾含光的名字将真正的无人不知了。

说到底探花榜眼状元,最终不过是昭武帝的喜好罢了。

而现在昭武帝钦点顾含光成为新科状元,成全了他连中三元的美名,是在向所有人宣告,他将要重用顾含光。

这才是真正的青云之路啊。

顾爱卿啊。

昭武帝笑眯眯地看着顾子蠡,令郎连中三元,是大喜之事,朕想趁着今天的好日子,把另一件事情也定下来吧。

这话说的顾子蠡和顾含光心下一惊,生怕昭武帝又心血来潮,给新出炉的状元郎来个当场赐婚。

平宁县主与安王定亲也已有多时,不如就趁着今天的大喜把日子定下,下月十六就是个黄道吉日,爱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