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 ☆、第 113 章

☆、第 113 章

2025-03-26 16:32:33

好, 我们胖宝不胖。

被胖儿子还有一只狗狗一只猫儿压在身上,亲阿玛感觉呼吸困难, 立即投降。

胖宝小得意,趁机提出福利, 狗狗、猫猫衣服啊—阿玛。

给他的狗狗和猫猫做各种打扮, 穿美美的衣服啊, 阿玛。

亲阿玛明白胖宝对宠物的喜爱, 然而……衣服不行, 影响不好。

小娃娃给宠物打扮合情合理,可他们身份特殊, 皇上不想让猎狗变成宠物狗,更不想让世人宠爱狗狗成风。

不过皇上面对胖儿子的委屈还是心软, 特别是宝宝们只是看似从他们额涅要出征的打击中恢复的时候, 猎苑在准备训练狗狗的玩具, 阿玛让人给猫猫做个猫爬架。

猫爬架?三阿哥从字面意思知道这个物事的用途, 小胖脸从皱巴舒展开来, 欢喜得很,谢谢阿玛。

大阿哥和二阿哥瞧着亲阿玛宠孩子的行为非常感叹—被宠的他们自己。

哥两个不想思考被溺爱的自己该不该拒绝的严肃的问题, 对视一眼, 目光都落在被阿玛折叠起来的地图上。

刚刚阿玛好像是在看北方和西部边境?都是和俄罗斯挨着的地方。

奥斯曼一旦分裂就不成力量。

可庞大的亚洲和欧洲交接之地, 总会出一个强大的国家。

阿玛在担心俄罗斯会崛起?没有了哥萨克骑兵,没有了伏尔加河和顿河的俄罗斯,会向大清的北方和自己的东方扩张?二阿哥站起来刚要抬腿被扑棱着的三阿哥绊了一脚,直接倒在三弟的身上, 亲阿玛的身上又压了一个胖儿子……。

大阿哥发现二弟出师不利,来到阿玛身边严肃着脸说道:波罗海啊--阿玛。

阿玛的团宝真聪明。

亲阿玛运气做起来抱着儿子们挨个亲亲小额头,语气小骄傲,俄罗斯要发展,第一步就是争夺波罗的海,获得向欧洲的出海权。

目前控制波罗的海地区的是瑞典王国。

瑞典王国是欧洲北方的军事霸主,俄罗斯要打瑞典,首先要有火器和工业技艺,要改革。

他们下一步估计是派人去西方或者大清学技艺。

打啊—阿玛。

胖宝转身冲着俄罗斯的方向比划一个打枪的姿势。

大清国技艺保密事务做的非常好,好到每个月都会抓出来一批间谍,这些事儿皇上都没瞒着小阿哥们。

大阿哥和二阿哥也非常不喜欢俄罗斯人,从古到今他们都是关外少数民族的敌人,不是他们奴役蒙古人满洲人,就是蒙古人和满洲人奴役他们。

那是大清国永远的敌人。

特别是上辈子曾经和俄罗斯打过几仗,曾经面对俄罗斯和准噶尔联手只能忍耐的二阿哥感触非常深。

小阿哥们对俄罗斯一致的反对态度让皇上情不自禁地笑出来,我们用过小食,今天早点去接你们额涅?额涅啊。

小阿哥们欢呼出来,小跑着去偏殿用小食。

笛声悠扬中小阿哥们断奶后一日四五顿的这顿小食,北京城的下午四点,英格兰林肯郡金格斯皇家中学的早上八点,早早来到学校的艾萨克·牛顿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校长室。

他今天需要给关心他的老校长一个答复。

少年人方方正正的脸上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人的时候眼神专注,透出他一丝不苟的个性;笔挺的鼻子,棱角分明的嘴唇,一头金黄的蓬松头发,严肃而坚毅。

这应该是一位品学兼优受尽老师们宠爱的学生,此刻他的脸上都是痛苦和悲伤。

老校长亨利·斯托克斯先生看到他的模样,猜到他的决定,在心里轻轻摇头。

他曾经说服这位学生的母亲让他得以继续学业,他也应该可以说服他选择更好的方式完成学业。

大清的红茶,来喝一杯。

老校长拿出自己平时不舍得喝的大清红茶煮开两壶,又从小储藏室拿出一盒点心,我们自己做的阿玛饼到底是不地道,厨师们都该去大清好好学习。

上帝保佑我们的小牛顿先生将来可以吃到最正宗的阿玛饼。

小牛顿先生听着老校长和平时一样鼓舞人心的语气默默不做声,听到老校长提起大清眼泪要出来。

等到红茶的香气和点心的香味儿飘出来,老校长语气欢快,让我猜猜,我们的小牛顿先生是不是要说舍不得妈妈?小牛顿先生继续沉默,老校长给他们一人倒一杯红茶,还记得我们尊敬的李先生吗?我和你们讲过他的故事。

李先生当年来伦敦学习的时候,也是这样哭鼻子舍不得他的家人。

上帝,他担心大海的风浪把他埋葬在异国他乡,担心伦敦人都吃生肉,是不开化的野蛮人。

他的担心真多,对不对?小牛顿先生笑出来,温热的红茶和香甜的点心让没有用早餐的他胃里非常舒服,人也放松下来。

老校长也笑出来,李先生和我描述了一个非常非常美好的帝国,一位伟大智慧和太阳一样闪耀的皇帝陛下。

学业优秀的小牛顿知道,帝国这个词不能乱用,我们的英格兰是国家。

那是一个比神罗帝国大,比整个欧洲还大的帝国。

不光是亚洲,还有欧洲,马上米兰几个城就会和大清官员交接,而我们所向无敌的海军在大清水师手里吃了大亏。

学生牛顿点头,此事震惊了英国上下,最近他周围人人都在偷偷摸摸地讨论。

英吉利海军在海上和大清水师遭遇,双方大战,英吉利海军惨败。

为什么我们的国王要派人去大清国?既然大清国是我们的敌人?学生牛顿不解。

老校长一愣,随即脸色严肃下来,大清国不是我们的敌人,小牛顿。

两个国家在争夺太平洋上的霸主权利,大清国即将胜利,那是英吉利的将军们要考虑的事情。

在两国民众、技艺知识上,我们不是敌人。

虽然在我看来,在国家上也不应该是敌人。

西班牙和神罗帝国能和大清国交好,我们为何要给自己找一个如此强大的敌人?你是因为这个原因拒绝去大清的机会吗?小牛顿?我妈妈不允许……我……学生牛顿低了头,他想去大清学习最新的技艺知识,可作为一个刚刚十七岁的少年人,这个决定太大。

下午四点四十分,皇上和小阿哥们简单地洗漱,在吴良辅的提醒下,反应过来他们不能穿着明晃晃的黄色衣服出门。

换了一身绣着十二章纹样的红色传统常服,头戴六瓣合缝的瓜皮小帽,帽正是一个红宝石算盘结,乍一看和普通的士族旗人没有区别。

皇上瞧着镜子里的自己内心感叹,琢磨着把大清国如此严苛的服饰颜色规矩改一改。

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小阿哥们瞧着亲阿玛温润如玉、从容文雅的模样,在心里想象着自己长大后的俊俏模样,笑容微妙。

父子四个带着皇上娘娘的配套常服,领着侍卫队伍做马车去国子监--皇上规定不让宠物跟着出门,小阿哥们透过玻璃窗看到外面男女老少的各种各样的服饰笑容欢喜,皇上面对街道上的人充满希望的姿态笑容开怀。

曾经叮嘱去英格兰的人注意一位名叫艾萨克·牛顿学生的皇上,并不知道英格兰有位名叫艾萨克·牛顿的学生,正在老校长的劝说下,痛苦纠结要不要违背家里人的吩咐来大清学习。

马车经过国子监,小阿哥们一起扑倒阿玛神色,嘴里喊着阿玛,眼神儿撒娇。

亲阿玛也没有办法,眼神儿无奈,一起进去,一下子就被认出来。

小阿哥们不满意,继续喊着阿玛、阿玛让阿玛想办法。

就好比上巳节那天他们被十四爷爷、十五爷爷、阿玛单独带着逛一样,三兄弟分开就没人猜到他们的身份了。

亲阿玛被他们闹腾的没办法。

小宝宝宝们长得不一样,可他们一个岁数,大清国有名的三胞胎,白白胖胖的七八分相似,一起上街一眼就能被人认出来,亲阿玛也是心疼宝宝们少了很多微服私访的乐趣。

好,阿玛想办法。

谢谢阿玛。

小阿哥声音响亮,望着国子监的方向眼神期待。

迄今为止,养心殿是他们心里第一神秘第一想去的地方,国子监和军事学院是第二个。

军事学院主要教授兵法和各项技艺,不光是火器,还有各项民间技艺,百家杂技等等,历朝历代没有过的学院;国子监则是因为阿玛的改革。

国子监自来有之,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重视官学教育,重视国子监。

它是专门的国家教育行政机构,到了明清两代,国子监常与国学、太学相混称,既保留国子监的教育行政职能,又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可亲阿玛管理下的国子监很不一样,此时国子监门口站着进进出出的人,小阿哥们眼尖地看到罗贝瓦尔先生、费马先生、斐迪南先生这样洋人从里面出来。

阿玛--斐迪南先生。

三阿哥记得送了大哥、二哥和他好多礼物的斐迪南先生。

皇上还没说话,紧接着就看到后面塞万提斯等书画大师也从国子监出来,然后是上次在承德山庄看到的一些江南文人、僧人,最后是国子监的老师们。

小阿哥们都是好奇。

他们来授课,也是听课。

亲阿玛戳戳他们的胖脸蛋,笑着解释。

几天前法兰西使节的船队和佛罗伦萨的船队几乎同时到达天津卫,大清国刚刚依依不舍地送走西班牙和神罗使节,留下了一大批两个国家的艺术家,现在迎来法兰西和佛罗伦萨的使节,自然热情迎接。

皇上照样在太和殿举行欢迎宴会,斐迪南·德·美第奇是世界有名的美第奇家族族长,他给大清国带来了很多珍贵的家族收藏品,特别是给他最喜欢的小阿哥们的礼物。

罗贝瓦尔先生和费马先生这几位是法兰西皇家学院的人,法兰西鼎鼎有名的数学家,都五十多岁,此番跟着法兰西使节一起来大清国,为的是学习交流和探讨数学的发展。

其中罗贝瓦尔先生因为本身的职业是律师,时不时地跑去和刑部、大理寺的人一起研究大清状师这个行业;斐迪南则是呆在京城的大清钱庄琢磨。

然后他们就对华夏文化非常着迷,恰好很多这段时间京城汇集了各地方文人,大家伙儿一起交流,各个学院就趁机邀请这些大师们都来给学生们上上课。

小阿哥们若有所思。

国子监门口,塞万提斯大师正在和王老先生、弘仁僧人等几位江南画家约好,美食节第一天一起给小阿哥们画肖像画。

这些日子同样被皇上一家人层出不穷的新式衣服--亲子装弄得眼花缭乱的大清民间大师们,欣然同意。

总不能老是让洋人给他们的小阿哥画画儿。

塞万先生--阿玛。

三阿哥还记得画画儿特别好的西班牙爷爷。

嗯,塞万提斯先生和伦勃朗先生都在。

先生回啊?阿玛?二阿哥希望这些真正的有才之人可以留在大清国。

大约明年底回去。

再来啊?阿玛?大阿哥希望他们再回来。

有可能。

此事牵扯到西方人在大清国长期定居的国籍的问题。

画画啊--阿玛。

三阿哥挺挺小胸脯,今天都穿新式样衣服,画画留念。

好,晚上回来画。

马车来到西山脚下的重兵营门口停下,侍卫们进去通报。

大营里头,刚刚从训练场回来的皇后娘娘正在和几位将军探讨他们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皇后娘娘几乎是飞一般的出来大营。

额涅--小阿哥们一边喊着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马车门,对着额涅伸着胖胳膊。

白胖脸蛋上的笑容灿烂耀眼,落在亲额涅的眼里,是世间最明亮的光辉之一。

亲额涅闭了闭眼,微笑着把小宝宝们都抱出来马车。

今天估计要七点结束。

皇后娘娘对着这些日子经常来接她的父子四个很是愧疚。

嗯,你自去忙,我给宝宝们念书。

皇上声音自然。

媳妇儿加班辛苦,想和宝宝们相处又没有时间,他带着宝宝们来接一接,非常应该。

这些日子被亲阿玛不停劝说的小阿哥们拉着额涅的手一脸乖巧。

皇后娘娘克制住自己内心的情感不外露,领着他们父子四个进大营。

路上遇到的几位将军行礼完毕后,想着皇上这些天每天不重样的亲子装,面对今天这身传统服饰,误以为亲子装穿完了,都是非常鼓舞地大夸特夸。

皇上和小阿哥们不管穿什么衣服,都是雍容闲雅、风度翩翩,好像天上的云彩清隽潇洒、丰神俊朗。

皇上和小阿哥们穿红色,就是比那些大人们好看。

胸有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皇上一律报以微笑;小阿哥们……圆滚滚的小阿哥们跟着亲阿玛的身后踱着一样的步子,露出一个和亲阿玛一样的微笑。

瞧着更可爱幺。

众人使劲儿地憋住不让自己笑出来。

小阿哥们……学着额涅的眼神丹凤眼一眯--本阿哥看到你们想笑了。

皇后娘娘因着他们的儿子们和将士们的友好相处开心。

重兵营,皇后娘娘统领的将士、大营,和她本人的风格一样,处处彰显着凌冽不凡,钢铁一般坚定的气质。

还记得皇上带着宝宝们第一次来大营的时候,小宝宝们的眼睛好像不够使唤。

皇上故意问,泽宪、泽庆、泽安喜欢?小宝宝们齐声回答,喜欢。

这是每一位将军,每一位皇帝梦想中的军队,凛然正气、勇往直前。

胸有惊雷面若平湖,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羞涩稚嫩的,顽皮滑头的,认真幽默的,斯文儒雅的,剽悍粗鲁的……共同的是,有担当,有血性,有胆气,有韬略。

你看着他们的眼睛,黑眼睛、蓝眼睛、棕眼睛……那眼神是如此的直白自然,对国家,对阿玛、额涅的热爱放在心里,在行动中,百折不挠、深沉似海。

不管是踏实质朴的老兵老将,还是冲动热血的年轻人。

亲额涅把他们送过来又急忙忙地去做事儿,亲阿玛和宝宝们在一个房间里坐下来,用着这里的山泉水烧开的白开水,对着依旧满目热血的儿子们轻轻说了一句,他们和你们额涅一样,没有办法经常陪在家人身边,对家人满怀愧疚。

小宝宝们……小宝宝们愣过之后,一起趴倒在他们面前的小桌子上,不想理会又故意打击他们的亲阿玛。

门口站岗的侍卫因着皇上这句话眉头耸动,嘴唇抿紧。

皇上心里一叹,他只是说了一句大实话。

这是作为军人家属最基本的觉悟,虽然他自己有时候也不想去理解。

需要鼓励文人们,或者军中有才的人,多写几本军中将士们的感情。

不能老百姓一提起将士们,除了打仗,就是粗鲁莽撞。

皇上自言自语,他觉得这个时代军旅题材的书籍太少了、诗词戏曲也太少了。

小阿哥们还是别扭,他们宁可自己额涅和普通的皇后一样,生活中只有她们的孩子和夫婿。

亲阿玛似乎是看出来宝宝们的想法,声音里带着笑儿继续自言自语地唠叨,将来宝宝们长大娶媳妇儿,要体谅对方,不管当不当兵,既要做事儿,又要生儿育女,比男子辛苦。

宝宝们……宝宝们很生气。

他们才两岁,他们不要长大,不要知道娶媳妇儿 的那些事儿嗷。

门口的侍卫们瞄到小阿哥们气鼓鼓的懵懂模样在心里乐呵。

天色黑下来,京城上空的炊烟袅袅都停了下来,月亮和星星在天边升起。

皇后娘娘忙完军务换了一身他们父子带来的红色常服,还没进来就听到皇上和小阿哥们翻书说话的声音。

上衣、裤子、鞋子、鞋带……认识了没?以后鞋带松开要自己会系上。

嬷嬷--阿玛。

三阿哥气呼呼的声音。

皇上想说奶嬷嬷在你们三到五岁就出宫,其余的嬷嬷也要回家养老,发现媳妇儿的到来停了下来。

皇后娘娘一出现就迎来小阿哥们热情的拥抱,小阿哥们不想让额涅心怀愧疚出征。

亲阿玛瞧着儿子们乖巧的小样儿没提奶嬷嬷的事儿,可是大阿哥和二阿哥通过宫里没有他们熟悉的朴氏,三阿哥通过自己阿玛、姑姑叔叔身边的奶嬷嬷、教引嬷嬷都不在的事儿,都大致可以猜测出来。

小阿哥们在马车上提出来嬷嬷们的事儿。

额涅啊--嬷嬷啊。

奶嬷嬷啊--泽安喜欢啊--声音急切,眼神儿着急。

确认阿玛也不会让他们的嬷嬷们一直照顾他们,小阿哥们在感情上不舍得,拉着额涅的衣襟诉说委屈。

嬷嬷们把阿哥们照顾的好,阿玛和额涅很高兴。

阿哥们会长大,嬷嬷们有她们自己的家人等着她们照顾。

亲额涅对着阿哥们的眼睛,认真地讲道理。

好的奶嬷嬷很多,可是各个朝代某些奶嬷嬷各种不可说的故事更吸引人。

皇上要杜绝阿哥们在心里和行为上对嬷嬷们的依赖,对嬷嬷家人的移情,非常正确。

阿哥们转头看向阿玛,发现阿玛的态度坚决,耷拉着小脑袋没有说话。

大阿哥想的是他上辈子亲近奶嬷嬷的家人疏远血脉上的外祖家,还给没有能力的奶嬷嬷家人做官,这是非常不对的。

如果他这辈子犯类似的错误,亲阿玛能把他扔到喀尔喀自生自灭。

二阿哥想的是他上辈子的乳母、保母等嬷嬷们,奶兄弟们。

曹家和葛礼家……曹家,估计他一走就被他那个眼力不容沙子的四儿子给抄家;葛礼家……脾气刚硬的嬷嬷和他痛哭没有把亲儿子教导好危害国家,在安养晚年的年纪在衙门上指认亲子。

这都是他纵容出来的错。

还有他给他的儿子胤礽的奶妈的夫婿的官职……。

这辈子,他若还是这般不顾国体感情用事,亲阿玛能把他一起下大牢。

三阿哥,三阿哥想得是他当年给奶妈谢氏家族的赏赐,在奶妈谢氏去世后立的大墓……幸亏亲阿玛不知道,三阿哥的小心肝儿怕怕。

三兄弟对视一眼,他们……真的幸福。

一出生就吃额涅的奶,被阿玛、额涅亲自养育,没有不同母的兄弟们闹心,没有父母感情不合的烦恼,没有皇家冰冷的君臣父子规矩……亲阿玛、亲额涅对宝宝们的思考耐心等待,小阿哥们想明白后,一起扑到亲阿玛、亲额涅怀里撒娇。

阿玛--额涅啊--阿哥们的小嗓门稚嫩,一声声呼唤响在安静的马车里,宁静的夜色里,好像喊到阿玛和额涅的心里去,亲额涅笑容慈爱温柔,亲阿玛挨个抱着亲亲抱抱。

…………十月十八日,秋风飒爽,朝阳满天,晴空万里,万里无云。

大清国的美食大赛准时准点开始。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热爱。

期盼已久的美食节上热闹非凡、锣鼓喧天;京城各条街道彩带飘扬,红灯高挂;京城当地人,汇集在京城的人不论男女老少,贫富地位,各个穿着各种款式的新衣服,笑逐颜开,载歌载舞。

还在兵营忙碌的皇后娘娘吩咐人帮助衙役们维持治安;太后娘娘领着宗室福晋们、朝廷命妇们在美食节上欢声笑语不停;睿亲王和满洲蒙古来的老王爷们走走逛逛、吃吃喝喝;豫亲王领着八旗儿郎们一边吃喝一边准备稿子吆喝。

…………弟弟妹妹作为主持者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兴致勃勃要参加美食节的皇上突然发现,他和儿子们又成了大闲人。

作者有话要说:  瑞典在16世纪是鼎盛时期吧,地盘非常大。

瓜皮帽,据说是朱元璋发明的,**一统的意思。

在清朝盛行,因为满人的辫子头戴特别方便?清朝的奶嬷嬷,工资很高,皇上为了好名声,为了让奶嬷嬷安心照顾阿哥们,会给嬷嬷们很多安家银子,让他们的家人没有生计烦恼,还可以请仆人。

有的甚至进朝做官,比如顺治皇帝的奶嬷嬷,胤礽太子的奶嬷嬷的家人。

再比如康熙的嬷嬷们,曹家和葛礼家,出来两个重臣家。

雍正皇帝,据说现在北京大兴还有一座奶妈大墓,雍正给他奶妈立的。

现代人请月嫂、家庭清洁人员等等,好像非常困难,报道上各种情况都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