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 ☆、第 129 章

☆、第 129 章

2025-03-26 16:32:34

这天上午, 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听到皇上的话,先是震惊,然后一起笑起来。

皇上的性子, 有这个想法不奇怪。

婆媳两个各自想起自己的娘家,陷入回忆中。

皇上认为理所应当, 宫人送过来画具, 开始聚精会神地画画儿。

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逗着孩子, 聊着蒙古的事儿;四阿哥和大格格处在祖母, 阿玛、额涅的中间,终于有机会光明正大地听正事儿。

越听越是眼神儿迷茫无助, 白胖的小脸上似乎有种可怜巴巴的感觉。

一花一世界。

这到底是是何方世界嗷!半岁大的四阿哥和大格格就算有胆子问, 也问不出来。

他们作为皇家的嫡出子嗣,亲人宠爱, 阿玛、额涅恩爱宫里没有妃嫔, 有三个亲哥哥, 人品、才能显而易见的都让一家人满意。

就和阿玛说的一样,他们会是大清国最幸福的小皇子, 最高贵的小公主。

一辈子做个幸福的小皇子, 如果三位哥哥容得下,做个巴图鲁远离朝堂,四阿哥的想法。

一辈子做个高贵的小公主, 如果四位哥哥容得下,做个和额涅一样领兵打仗的将军远离朝堂和女子生活,大格格如是想到。

三位哥哥……。

四位哥哥……亲阿玛……父子六个因着各自奇特的经历, 各有各的想法计划。

皇上可以猜到四阿哥和大格格的与众不同,却是不会猜到他们会有这般不安想法?未来的事儿……现在想太早幺。

春花烂漫,春水荡漾,春风和煦,宫后苑里三代人其乐融融。

皇上开开心心地画完两幅小画儿,还主动陪着亲娘、媳妇儿,带着小么儿小闺女,去畅音阁听一回新出的戏剧《折门女将》。

将府中堂悬灯结彩,红烛高烧,一个大红的寿字挂在正堂中央,亲朋好友纷纷登场。

边关来报,家失家主,国失国柱,正堂挂满孝幡,正中的大红寿字被换成了大黑的奠字。

说甚无有良将选,说甚求帅难上难。

只要朝中一声唤,这挂帅——我折太君一力承担!…………新出的大戏唱腔,女子扮演的旦角,服饰华丽,扮相俊美,嗓音脆、亮、甜、润、宽圆俱备,长音极稳,醇厚流丽、纯净饱满。

太后娘娘因着老太君这段儿请命出征,心有所感,眼眶湿润;一向听不懂咿咿呀呀戏曲的皇后娘娘也因着其中的雍容气度、铿锵风骨,很是欣赏。

四阿哥和大格格被祖母和额涅抱在怀里,眼巴巴地盯着戏台上的表演,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亲人顾虑着小宝宝们的耳朵还没发育好,一家人坐的位置距离舞台挺远,皇后娘娘不放心还给小宝宝们的耳朵里塞了棉花,他们只能听到隐隐约约的声音,全靠看和猜测。

白袍银铠,左手白马,右手梅花枪,年迈的老寿星脱去朝服换戎装。

乘月光了敌营山高势险,百岁人哪顾得,征鞍万里,冷夜西风,白发凝霜……两位小宝宝瞧着舞台嘴巴大张,眼睛瞪得溜儿圆,无力思考。

一位位女将,女子扮演的女将军。

这个世界,女将很多吗?皇上看一眼小么儿、小闺女不敢置信的小模样,眼里光芒一划而过。

大戏本是曾经历史上京剧唱腔的前身--起源于乾隆后期四大徽班,是皇上万分熟悉,还能有模有样地哼唱几句的京剧唱腔。

可它不会成为皇上熟知的京剧。

农业社会里的生活很慢,贵族富人的生活更慢,慢下来的人,人人都有时间去哼哼唱唱地听着京剧的长调儿。

但现在的大清国不是。

同样的姿态唱腔大方自然,同样的字字唱真,收清放足,内心深处的声音与声腔、表演的美高度融合,可它在这个大清国会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

大清国的改变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生活充满希望,要做的事儿,想做的事儿太多,节奏步伐都不知不觉地加快,大清国人喜欢的戏曲自然也是带着一股快节奏。

伴随着山惊鼓动,战事开始,一名女将黑铠金边,左手乌骓,右手滚龙枪,后背四面黑金靠旗,在敌兵的包围中左手乌骓马舞得脱兔一般,右手点钢枪亦如黑蟒出洞……亲娘、媳妇儿、小么儿小闺女都睁大眼睛,面色紧张,皇上也收敛情绪,专心听这个大清国的大戏。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个大清国和记忆中的大清国,已经不一样。

三月十五,皇上的二十七岁生辰过后,咳咳,刚刚满二十五岁。

皇上决定把乾清宫乾南庑的几间房子翻修一下,将来给小么儿、小闺女以及他们的伴读们读书用,方便的话把他们三个哥哥也挪过来。

乾清宫的周围,东西庑,是为皇帝存储冠、袍、带、履的端凝殿,放置图书翰墨的懋勤殿,专供皇上读书的小书房……剩下的空地方都按照皇上的吩咐种花养草。

南庑放置杂物的几间房子若是也用起来,乾清宫的房屋基本上都用上了。

目前三位阿哥读书是在撷芳殿,也就是阿哥所里面。

三位阿哥中午下学,路过东南庑,望着南庑和东西庑。

大阿哥只有开心。

他们在南庑读书,撷芳殿就作为阿哥们单独的私人读书场所,还能和弟弟妹妹在一块儿。

二阿哥开心中带着小小的复杂。

他的南书房,注定是不会有了。

八旗旗主议事制度进关后会有变化,但阿玛是绝对不会同意他和兄弟们集中君权搞南书房。

三阿哥……三阿哥的心情最复杂,南书房没有,尚书房会有妹妹入驻,养心殿彻底变成技艺研究处,军机处,想都不要想。

这样也好,军机集中也不好,一个人负责所有的国家事务,太累了。

万一后代中哪个败家子不想累着自己,或者哪个蠢笨的没有能力,国家政务就彻底荒废。

三位阿哥想通,高高兴兴地结伴来到乾清宫偏殿;皇上听到儿子们的脚步声,看眼茶几上的几本书,放下手里的茶杯。

泽宪/泽庆/泽安/拜见阿玛。

好像春天的小禾苗一样生机勃勃,亲阿玛微笑点头。

小阿哥们行礼完毕,一起坐到阿玛身边。

父子四个安安静静地用完午休前的茶点,本应去各自的房间午休,皇上摆开谈话的姿势,阿哥们恭敬倾听阿玛教诲。

皇上缓缓慢慢地开口,以前阿玛都没和你们讲过。

其实是不用讲。

阿哥们对男女大妨的谨慎认知,日常对他们额涅的态度,都说明他们不需要多讲。

可现在皇上认为需要讲一讲,家里多了一位小公主,孩子们到了五岁,应该被告知这些事儿,是其一。

按常理孩子到两岁就有性别意识,家长开始给性别启蒙让孩子们养成正确的个体认知,皇上因着自家孩子的特殊情况忽略了这个事儿,现在担心万一孩子们上辈子有什么错误认知,趁早纠正为好。

皇上的语气稍显低沉,性别教育不是小事儿,现在开始讲,免得你们好奇之下瞎琢磨。

书本待会儿拿回去看,有不懂的地方来问阿玛。

阿哥们心头一跳,心生不好的预感。

世间的生灵,动植物有雌雄,人类分男女,不一样的身体结构……皇上大方坦然,边讲解还边翻书,用书里面的小插图帮助小阿哥们理解;小阿哥们……极力克制自己表情不崩塌。

灵性智慧寄托于脑袋,脑袋长在身体上,首先要保证自己身体的健康。

说起修身养生的健康之道,其中一点……满十五岁之前,或者十六岁之前,不得放任自己,十五岁、十六岁是指出生后满十五年、十六年……皇上认为满十五岁成人还有点早,要视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而定;小阿哥们……小胖手微微发抖。

你们的大婚之礼应该是在十八岁左右,福晋的人选,可以自己选,家世方面给你们放宽,地域、民族也无需在意,其他国家的女孩儿也行……皇上表示自己非常民主,是开明的好家长,小阿哥们……阿玛口中的十八岁就是二十岁。

……考虑到你们的身份,就算不考虑你们的皇阿哥身份,单纯的寻找另一半人生伴侣,对方的人品、性情、能力……也必须符合要求……。

整个谈话大约十分钟,皇上言简意赅地表达完自己的意思;阿哥们一动不动地听完,呆呆傻傻、魂飞天外。

皇上全程保持姿态自然,甚至带着一丝郑重的意味,面对被打击到的儿子们,临去午休前又补充一句。

阿玛也不要求你们不能有侍妾,但作为有妻妾的传统家庭,有其他要求,老师们将来会细细讲解。

……阿玛、额涅不是老古板,但也不能做到嫡庶一视同仁,事关你们各自的人生,具体要怎么做,都自己考虑好,十年的时间足够。

泽宪/泽庆/泽安/……恍恍惚惚,脚步虚浮,动作木然。

就知道阿玛不会乐意他们有侍妾。

十六岁……十八岁……参照额涅的人品端方、能力杰出、性情大度……自己选……三位阿哥穿着亵衣亵裤躺进小被窝,枕头边放着阿玛专门给他们印刷的小书本,内心悲伤逆流成河。

人生太难。

小阿哥们担忧着自己的人生幸福。

另一个房间里面,同样准备午休的皇上则是在心里感叹连连。

按照华夏几千年来形成的父系社会,孩子的地位身份从父不从母,再加上嫡妻可能没有儿子的情况,导致历朝历代大多是庶子继位。

不管是什么出身的庶子,反正比没有儿子立嗣子强百倍。

可这也就造成了,所谓的宫斗。

作者有话要说:  十二点赶不上六千,先发三千,晚些二更。

亲亲小天使们。

京剧起源于乾隆后期,到咸丰年间1890年左右成熟。

南书房,康熙读书的地方,也是集中君权的地方。

康熙时候没有上书房,上书房是雍正建的,叫尚书房,后面改上书房。

个人认为,一般孩子到了两三岁就有性别认识,可以开始教育。

本文里情况特殊,皇子有宫女照顾,不需要母亲帮着洗澡,擦屁屁。

公主也是,天然地和父亲的生活隔离开。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清 6瓶;爱猫咪的小小少女 5瓶;绯羽☆、嘛花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