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顺治对于五世达==赖此次主动前来的目的也有猜测,小眉头不由地皱起来, 儒释道、天主, 不管是哪一方我们都不偏不倚,不光是我们现在, 将来也是。
皇上不光自己不信任何宗教,他还不想让小阿哥和任何宗教粘上关系, 几个大臣都明白过来。
多铎对于皇上的这个态度很是接受,既然如此, 那就想办法让他早点儿回西藏。
君臣几个议定, 多铎就开始行动, 等到五天后小顺治再次见到五世达==赖的时候,就发现五世达==赖的神色。
五世达==赖确实是很委屈, 他都如此诚恳地来到大清的京城,可是皇上不光还是不同意在内城建设大佛寺,还任由天主教徒们和他们打擂台, 尤其是那个豫亲王多铎, 两头煽风点火的本身一流。
皇上, 佛法很好。
五世达==赖真心地希望皇上可以走进佛法,小顺治脸上的笑容不变, 温和的语调中甚至带着微微笑意, 各家的法都很好。
各家法自有其道, 然,只有佛法,是修来世。
虔诚向佛, 一心想要弘扬佛法的五世达==赖努力地想要皇上明白,佛法对于世人,对于皇上统治世人的不同意义。
然而自有来历的小顺治因为来世两个字心中震动,并没有细细地思考他的话外之意,虽然声音听着还是没有异样,达==赖喇嘛言之有理。
然中原和边地不一样。
边地各有其教,中原容纳百家,朕不偏不倚。
面对皇上的一身帝王正气无可奈何的五世达==赖抬手念了一声佛号,当年伊拉古克三等人作为代表前往盛京,太宗皇帝立即率领亲王、贝勒、大臣等出城迎接,亲自对天行三跪九叩之礼,说西藏人的到来是出自天意的安排,是上天护佑清朝的表现,因此要感谢上天。
小顺治笑而不语。
他知道当年伊拉古克三返回拉萨时,皇考也就是太宗皇帝不光给五世达==赖、四世班禅和固始汗等都写了回信,称赞**喇嘛拯济众生,扶兴佛法,还一一地赠送了丰厚的厚礼。
五世达==赖又念了一声佛号,他纵容是舌灿莲花,口若悬河,他也拿擅长笑而不语的皇上没有办法。
春日午后的阳光挥挥洒洒地照耀着乾清宫的小花园,君臣两个人安静地用茶,新鲜的藏地酥油茶。
五世达==赖看着皇上神色自若地喝着酥油茶,面对酥油茶表现出来的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接受度,实在是不明白皇上为何就是不信佛。
大清的皇上不信佛,不信道,不信天主,甚至就连萨满他也只是表面客气礼遇。
天下人都纳闷,但都不敢问--皇上您到底信奉什么?皇上乃是天子,当然是信奉帝王之道。
汤若望等人已经放弃引导皇上信奉天主教,他们和皇上处了这么久了也没有对天主表示出任何兴趣。
当然他们也放心了,因为皇上对其他宗教也都不感兴趣。
五世达==赖喝完了一杯酥油茶面带遗憾离开,已经等候多时的汤若望恰好进来。
两个人在乾清宫外殿碰到,一个念佛,一个念耶稣。
挺着一个圆滚滚的胖肚子的汤若望见到小顺治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也是委屈,尊敬的皇帝陛下,因为您一直不纳妃,想要做您妃子的姑娘都认为是天主教的教义的错误。
汤若望很冤枉。
小顺治瞅着他的这位老师微笑,豫亲王和朕抱怨说,有不少的小姑娘都认为是天主教的教义让朕不纳妃都去信奉天主教。
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汤若望摸着大胡子哈哈哈笑一声,一夫一妻的教义,可以使孩子们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家庭和睦。
在欧洲,因为一夫一妻制,百姓家里的孩童是比这里一夫十妾所得的孩童还要多的。
朕明白。
这个诫条虽然不能约束住西方的帝王们、贵族富商们,但是对其他的人有效力,这对于一个统治者而言,已经有了足够的理由去实施它。
《礼记·昏义》中有言: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这是指帝王的后宫女子。
到了汉代,诸侯功成受封,得备八妾,一般的官员最多被允许娶妻妾三个,也就是卿大夫一妻二妾,庶人一夫一妇的制度。
到了元朝稍稍放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宜令民年四十无子听取妾,以为宗祀计。
前朝随元制,规定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听娶妾,违者笞四十。
如今大清随明制度,所以在大清国,一般人也没有纳妾。
汤若望表示了解,不管是教义的约束还是律法的约束,都是殊途同归。
今天前来,是有一件分外重要的事代为转达。
老师请讲。
我在罗马学院学习的时候,曾经有一位老师,他叫伽利略。
因为听他的课,使我对科学产生了兴趣,知道了望远镜,知道了恒星。
这位伟人已经去世,但是他有很多学生,尤其是其中的一位美第奇。
小顺治愣住。
汤若望说的这些他都知道,他上辈子为了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在佛罗伦萨逗留很久,对美第奇家族知之甚详,对伽利略更是敬佩。
伽利略先生是一位人类的奇迹。
小顺治毫不掩饰自己的态度,即使他知道现在距离罗马教廷给伽利略翻案还有三百年。
汤若望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他就知道皇上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他从宽大的袖子里掏出来一封信递给小顺治。
这是一封来自佛罗伦萨的信件,佛罗伦萨的城主托斯卡纳大公斐迪南二世·德·美第奇的亲笔信。
……美第奇永远是伽利略先生的学生……他的智慧永垂不朽……小顺治沉默。
因为坚持宗教不应该干预科学,晚年被教廷囚禁到死的伽利略先生,不光是智慧永垂不朽,他的科学革命先驱的精神也是永垂不朽。
理藩院会给佛罗伦萨城主正式发邀请,大清国欢迎一切真正的科学。
年轻的帝王长大了虽然还是一派清贵文雅、温润如玉的样子,却是多了一分不怒而威的气势,平淡从容中举重若轻,简单的一句话定下来大清国对于外来科学和外来科学人士的态度准则。
这些年对他越发尊重的汤若望眼眶微红,真诚地弯腰行礼,感谢陛下。
小顺治微微躬身回礼,朕是老师的学生,学生对于老师的老师的应有之义。
送走了眼眶湿润的汤若望老师,心里头因为伽利略的遭遇同样很是不平静的他踱步来到了养心殿造办处。
养心殿造办处,这个被后人誉为大清国科技之始,华夏科技摇篮,世界科技保护伞的地方,刚刚开办两三年。
顺治六年第一批出海求学的人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到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和海洋新兴霸主英格兰求学造船,一部分是到葡萄牙、西班牙这些老牌欧洲国家学习火器等其他技艺。
这些人回来后都被沿海的几个造船厂、大作坊抢走,小顺治强行留下几个和他这些年自己培养的工科人才,组成了今天的养心殿造办处。
造办处里头的人都很年轻,钻研研究实验的人因为皇上要改进从西方学来的浮力天平、温度计、望远镜……都在忙碌不停;做文字、管理事务的几个主管也因为皇上要的力学、实验学总结而埋头苦读写作。
因为小顺治早先给他们定下的规矩,所以他的到来没有影响到任何人做事儿。
他轻手轻脚地来到了主管造办处外务的一个房间关上房间门,正在看账目的主管镶黄旗人钮祜禄·陈泰看到皇上到来,麻利的起身打千行礼。
小顺治缓缓地把他的来意说明,他们不光接收、保护主动前来大清投靠的西方文人、技艺之人,更要主动地邀请他们来大清,学习交流或者定居都欢迎。
陈泰琢磨明白了皇上的意思,脸上的笑容又大又亮,伽利略的学生,简直不要太好。
皇上仁慈。
臣也听他们说了,西方有些国家现在乱得很,还有罗马教廷在打压人,好多人被抓去坐了牢。
臣这两天和出海归来的人问问需要哪些准备,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写个章程出来。
小顺治点头,朕明儿会和理藩院、宣传部提这个事儿,你们三方人互相配合着,商量着来。
顿了顿,他又补充了一句,注意照顾好他们的身体。
皇上您放心,臣把他们每一个人都当宝贝疙瘩供着。
陈泰嬉皮笑脸的把小顺治逗乐了,华夏工业起始的第一批人,确实都是宝贝疙瘩。
他走出造办处,望着蓝蓝的天空,做了一点儿力所能及的事儿让他的心情好了很多。
晚上的时候,小两口躺在床上,小顺治把喀尔喀的事儿慢慢地说给媳妇听,静静地看着她的反应。
嘎尔迪愣怔片刻,实在是忍不住笑了出来,这本来就是应该的,皇上。
以前你总是不提,他们还以为皇上你是不是看不上喀尔喀或者有其他意见。
小顺治……,他只是想给喜好游牧的喀尔喀人一个过渡的时间。
就听嘎尔迪继续说道:现在喀尔喀通向中原的路都修出来了,贸易也多了,移到那边的其他民族百姓基本上适应良好。
一切都很好。
我就是听着现在几边人因为文化习惯的不同闹出来不少矛盾。
作者有话要说: 钮祜禄·陈泰,遏必隆不同母兄长的侄子。
达==赖,海的的意思。
喇嘛,上人。
养心殿在顺治时期,是宫里的一处造办处哈。
因为住了雍正皇帝而出名。
历史上,五世达==赖在西藏办学的钱财,据说就是大清为了拉拢西藏资助的。
古代纳妾的管理,其实是非常严格的哈。
皇上自己三千女子被会朝臣骂荒淫无度,更何况一般人。
老百姓更不行。
所以古代有养女的说法。
超额小妾的代称哈。
伽利略被迫害,1642年1月8日病逝之后,因为美第奇的保护得以安息在其家族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