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族全族供应一个读书科举的种子为的就是免徭役、免赋税的待遇, 如今这待遇一下子没了, 他们多年的心血白费了。
穷苦百姓读书困难,虽然这类‘读书’的目的不提倡,但是一个家, 一个族省吃俭用的供着,确实是值得同情。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诗词的本身并不是这个意思, 可是天下多少人因此而读书?悲哉!…………吕宫大人沉吟不语。
他又想起皇上之前说起这句诗词的时候的表情,对天下读书人怀抱着的读书的目的的批判。
陈名夏大人听着众人一言一语的商量,不耐烦地说道:直接给皇上上道折子说明情况。
天底下最讲道理最仁慈的就是皇上, 都听皇上的决定就是。
几位大臣听着陈大人的话都看着他不言语。
皇上讲道理,可是他讲的道理和一般人的不大一样。
皇上仁慈,可是他仁慈的对象和一般明君圣主不大一样。
陈大人不服气地瞪眼。
虽然他也喜欢士人文人和前朝一样霸占朝堂连武者也退避三舍, 可是他很认同皇上讲的道理。
皇上说出来的话听着就是有人情味儿。
和他有同感的吕宫大人忍不住笑出来。
他抬眼望着船舱外阳光照耀下的波光粼粼的海面,听着飞鸟叽叽喳喳的声音,端起小玻璃杯喝了一口白水, 然后端起他的黑茶杯, 心里想着皇上喝黑茶的样子。
先闻香, 体尝一下黑茶那扑鼻而来的浓香;再观色, 感受黑茶呈现的视觉印象。
经过白水清洁的口腔没有其他的味道,慢悠悠地喝了一口黑茶,慢悠悠地品它的味道。
浓郁的原味黑茶虽然苦涩却是完全不同于清茶的饱满口感,吕宫大人用着品茶的方法品着黑茶,体会到皇上口中的甘味,微苦, 微酸不涩,心满意足。
他拿起桌子上的小铝壶给自己的黑茶加一点儿奶,语气也是慢悠悠,皇上废除八股科举的时候,你们叹息很多读书人读书多年都白读了。
要吕某说,他们不考科举也好,只会考八股文章不通民俗事务……可是现在的事实也证明了,皇上的决定是正确的,读书要活着读,不能死着读。
众人一噎。
一位胖乎乎的文官哈哈笑,现在皇上要废除读书人的‘免赋税、免徭役’特权,某其实也是认同。
虽然读书人也是人,也有柴米油盐的需求。
可是如果读书人都奔着钱粮和女子去读书,那他们和商者的区别在哪里?一伙人一起看向这个心宽体胖的胖子,不敢瞪吕大人瞪你。
敢于瞪吕大人的陈大人瞪了老对头一眼,虽然不甘心还是顺着他们的话接着说,这些日子,某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文人士族的出路在哪里?我们拿什么让天下人认可?用什么让农、工、商之人心服口服?农人种地纳粮,商者走商交易货物,工者做工……。
可他们也都读书,也都可以考科举做官。
单纯的读书人……优势在哪里?其他人都对国家有具体的用处,读书人自己?以前陈大人作为读书人之一,天生的优越感,根本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可是现在大清国的蓬勃大发展,皇上的各种新政实施效果,他在工部跟着一个个国家工程的建造的实际感受,都让他情不自禁地反省。
天下人凭什么自己辛苦做事,纳税纳粮供养着这些读书人?还让这些读书人骑在他们的头上耀武扬威?打小儿就是接受读书人高人一等的大家伙儿震惊。
吕宫大人对陈大人的瞪视不在意,他听着陈大人的话小小的惊讶,陈大人言之有理。
读书人安==邦定国,教化世人,本是本分。
可是很多人只是为了‘钱粮、女子’而读书,让世人为之失望。
‘三年新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历朝历代老百姓对天下文官的总结。
哪个朝代若是出来一个清官老百姓痛哭流涕地感恩戴德。
可是当官之人拿着朝廷俸禄,受万民供养,做个清官本是应有之义。
众人……。
都不敢自称青天大老爷的大家伙儿脸上都是五颜六色。
胖官员因为陈大人和吕大人的态度硬气起来,挨个回瞪回去。
甭管皇上的旨意如何,作为一个臣子跟着皇上的要求走就是。
自诩是个忠臣的胖官员一脸骄傲。
引得众人又齐齐瞪他。
陈大人对于他们之间的眉眼官司视而不见,端起他的水杯喝了一口水,然后品了一口冒着热气的黑茶,语气乐呵,某觉得豫亲王说得对,做官的人若是不能‘在其位谋其职’,不如回家种红薯。
当然他们种红薯也种不过农户。
…………听懂了陈大人话里的嫌弃确实不会种红薯的大家伙儿都觉得很委屈。
他们虽然也有小心思,可他们也很痛恨那些败坏了读书人名声的贪官污吏,士绅豪强。
吕宫大人看看墙上挂钟上的时间,皇上的午膳时间应该快要结束,有想法的人都去上折子听皇上裁决。
吕某估计……‘其他人’也会上折子。
其他人……自然是北党那一伙人。
明白吕大人言外之意的人群心满意足地散去。
小船舱里只有他们两个,陈大人对着惯会打太极借力使力的老对头很是看不惯。
吕宫大人笑眯眯地品着黑奶茶,然后又拿起另外一个小铝壶给自己加了一点儿砂糖。
一个家,一个族供应着一个读书人,然后就指望读书人鲤鱼跳龙门,这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弊端,是皇上最为忌讳的事儿。
他们的提议不管皇上会不会同意,都会生气。
他们何必去跟着讨没趣儿。
不过陈大人刚刚能跟着他说话,还能说出那么一番话,确实是让吕宫大人惊讶。
陈大人刚刚的话非常吕某动容。
读书人的未来……吕某最近在看一些西方文章,他们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让吕某颇有感触,‘……欲心若怡,必展其宏;欲想成功,必有其梦;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当年宋太==祖说‘与士大夫共天下’,然后士大夫就理所当然地高人一等,理直气壮地向老百姓伸手。
何其悲哉!陈大人心里一动,面色复杂。
现在一些做官之人对一些官场陋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也难怪日益站起来的农、工、商都对他们这般抵抗。
皇上这些年对官场各种弊端一直是不遗余力地严打,对于各种贪污受贿懒政推诿一直是严惩不贷,多好的明君之举。
然后他们就怨声载道,抱怨皇上对读书人不仁慈。
皇上要怎么对他们仁慈?让他们把自己家收拾的金碧辉煌,然后国库里三两银子也找不出来?然后老百姓没吃没喝再被逼着造反,再改朝换代?皇上经常说,‘人之常情’。
其实这本也是顺理成章、人之常情的事儿。
一旦人没有了约束,人性如此,谁不想高高在上?宋太==祖当年这个决定让大宋内部安稳了几百年,也不能说全无好处。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估计皇上的下一个步骤就是直接废除这条老规矩。
吕宫大人也有预感。
时易世变,现在的老百姓不是大宋的老百姓,现在的官员也不是大宋的官员。
尤其是他们还遇到了一位千古未有的好皇上。
皇上自己克己奉公,不以自己的皇上身份对着大臣们生杀予夺,不用自己的皇权把百姓视为蝼蚁踩在脚底下。
那么官员就要和皇上一样,大清的百姓也都要和百姓一样。
想不通其中的道理用这个笨方法跟着皇上走。
不过他想到刚刚那伙儿人不甘心的表情,吕宫大人难得的感叹起来,世人皆贪婪。
贪婪是人的本性之一。
世人中的‘佼佼者’哪里舍得放下手里的富贵?陈大人听得一愣,随即跟着感叹一声点头。
所以皇上是一位千古难得的好皇上。
皇上不光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情私欲,他还是真真正正地把老百姓和国家放在心里第一位。
两位大人一起感叹。
他们可能做不到贤臣们的房谋杜断、魏征谏言,可他们也想跟着皇上做一位青史留名的好官。
皇上……,正在努力让大儿子吃肉糜粥的皇上并不知道两位大臣的感叹,他对于团宝只喜欢吃素的行为很是烦恼。
亲额涅瞅着他不注意的时候给他喂了一勺子肉泥进嘴,亲阿玛戳戳他微微张开的胖脸蛋儿不让他吐出来。
不吃肉,不能长高长壮知道不?以前小光吃菜泥果泥可以,现在过了一周岁了,必须吃肉。
吃肉才好长成大清的巴图鲁。
亲阿玛对着勉强咽下一口肉粥的大儿子谆谆教诲,二阿哥和三阿哥在旁边一边玩他们的拼图一边竖着小耳朵听。
作者有话要说: 晚些二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红颜祸猪 10瓶;洁猪猪 5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