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娇娇应该是补录前的最后一批考上大学的人, 截止到小年夜为止, 整个唐家村公社包括大专在内, 收到录取通知书一共十四人, 这当中还不包括陆之延、胡越、蒋思涵、陈安阳等七个把通知书寄到自己家所在城市的知青。
也就是说整个公社一共有二十一个社员考上大专或者大学,其中包括陆之延在内的补习班一共十八人,全员考上大学或者大专, 加上一中的唐娇娇和唐苗苗,还有一个之前参加过陆之延的补习班,后来靠自学考上大专的社员。
值得一提的是陆之延和唐娇娇并列省理科状元,同时被首都大学录取。
这个数据传出去,直接轰动全县乃至全省。
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九七七年参加高考的人数高达五百七十万人次,全国被录取人数却只有二十七万人,录取率连百分之五都不到。
要知道,唐家村所在的清河县一共才二十八人考上大学,唐家村一个公社就占了二十一个名额。
而一个小县城有二十八个人考上大学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据,很多偏远一点的城市, 整个市都达不到这个人次。
寒门难出贵子,越是偏远落后的地方,学习条件的条件就越是艰苦, 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是狭窄,很多农村考生连参考书都没有办法取得,考上大学的主流群体集中在城市,大部分考上大学的考生是城镇户口, 农村孩子能考上大学已经是凤毛麟角,况且还出了高考状元。
陆知青是来自大城市的知青,本身才华横溢,又是刚刚才高中毕业,大家觉得无可厚非。
唐娇娇一跃成为高考状元,还是全国年纪最小的高考状元,这就真的震惊全省乃至全国了,另外唐家一门四杰,包括许文沁在内,一家人里同时有四个人考上大学,这真的是千载难逢,其中三个还是女考生,还出了一个女状元,霎时间,唐家村这个名不见传的小公社成了人民日报和各大媒体炙手可热的采访题材。
唐娇娇、陆之延、理科双状元同时被首都大学录取、唐家村、一门四杰、母女同时考上大学、高考状元传奇知青领军十八人全员考上大学、清河县二十八人考上大学等字眼频频出现在各大报纸广播乃至电视频道。
陆之延和唐家村的人还没有会师成功,已经率先通过媒体知道了唐家村的情况。
这一日,陆老太太戴着老花眼镜看报纸,正好看到这一则报道,来回确认了好几次,乐得嘴角都歪了,颠颠挪着小脚上楼找自己大孙子。
之延,之延,你上报纸啦,你和娇娇都上报纸啦,还有文沁和唐家村的人都上报纸啦,快来看报纸……陆之延刚刚听完广播知道这个消息,还没有回过神来,便听见老太太前来敲门。
奶奶,广播里刚刚也在播,我都知道了。
老太太托了托自己的老花眼镜,越看自己的大孙子越满意,更满意的是自己的眼光,她指着报纸的某一处说:大孙子你看啊,你和咱们娇娇理科双状元同时被首都大学录取,你们大学可是在一个学校里头上课的啊,娇娇多水灵一姑娘啊,心地善良长得好看不说,性子又软又甜,多招人疼啊,过完年虚岁正好十八,上了大学肯定很受男同志欢迎,你记得多照顾着点,千万别让她给男同志骗了去,傻乎乎地跟人家谈对象,晓得吧?陆之延蹙着眉头,那个粉团子一样的小姑娘十八岁了吗?成年了?还真看不出来啊。
陆知青完全不觉得自己的关注点有什么问题,也完全忽略老太太说的是虚岁,事实上唐娇娇到了正月十五过完生日才正好满十七周岁。
老太太也不在意大孙子没反应,盯着报道自顾自说:哎呀呀,我的大孙子你还真不得了,带着十几个人考上大学,这一趟下乡没白去,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
陆之延回了一句:他们本身的资质不错,又是我千挑万选选出来的,又肯吃苦耐劳,不全是我的功劳。
他挑选出来的这些人本就不错,缺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他能帮的也就是这些,考上大学靠的是他们自己。
老太太可不管这些,反正她的大孙子在她眼里就是最优秀的,当然,唐娇娇也是很优秀。
娇娇居然能跟你考一样的分数,这让我很刮目相看,不过他们家都是能读书的啊,你看,一门四杰,连文沁也考上了师范大学,不错,真的很不错。
这个陆之延赞同,难得地说一句:她三叔唐振华也不错。
虽说他带的人都考上了大学或者大专,但考上好大学的还是占少数,唐振华算是不错的,也是个值得深交的朋友。
老太太对着报纸不住点头,想到了什么又说:娇娇她爸的工作也正好有了着落,这下可以一家团聚……诶,不对,娇娇是要去首都上学,我怎么记得佳佳这孩子老提着娇娇是要跟她一块考咱市里的F大的啊,这……这怎么回事?陆之延也想到这个问题,小姑娘考F大一家团聚的决心一向坚定,看来只有一种可能。
她应该是高考成绩不错,国家不想流失人才,直接调配到首都大学。
老太太了然,点点头,也是,省状元嘛,国家肯定是希望她到最好的学府去深造,不错,佳佳这下可要哭咯。
话音刚落,李佳佳像个小钢-炮似的从楼下咚咚跑上来,小嘴巴跟机关枪似的噼里啪啦:外婆,娇娇叛变了!我不就早回来几天吗,这天都要变了呢,您看,我明明和娇娇早就商量好一起考F大,结果她悄咪咪跑到首都去上大学,怎么能这样呢?老太太一脸无奈看眼自己的大孙子,意思是看吧,被我说中了吧。
你激动什么?能不能学学娇娇有点女孩儿样了?人家娇娇是高考状元,被调配到首都最好的大学去深造,怎么就成叛变了?这叫服从国家安排,她自己也没想到的啊,你急什么?李佳佳一拍额头,她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冲昏了头脑,怎么就没想到这回事呢?好吧,她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她脑袋好使,半个回路倒回来就想起唐娇娇和自家大表哥同个学校,还是双状元,真是一场佳话,好一对……璧人……表哥,那娇娇就拜托你了啊,你可得好好照顾好她,她傻乎乎的什么都不懂,你千万要看好她,别让她被人骗了。
陆之延已经不知道说很么才好,不知道的人大概会认为唐娇娇是她们的家人,他才是外人,怎么都来拜托他照顾唐娇娇呢?她们不说难道他就不会去做吗?是的,就算她们不说,他也放心不下,那姑娘除了念书的时候聪明,其他时候多傻他难道还不清楚吗?仔细一想,又不对,小姑娘什么时候开始成了他的责任了?再想想,他脑海里莫名泛起小姑娘那张精致的小脸,水润潋滟的大眼睛盯着他看的时候……这些天努力压下的那些莫名的悸动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他摇摇头,不能再想了。
李佳佳见大表哥摇头,愣了愣,表哥,你这是不答应啊?不要吧,她在首都人生地不熟,性子又软,真的很容易被人欺负的。
老太太也以为这个不开窍的大孙子不答应,板着脸拍了下他的手臂,之延,我可是拿娇娇当孙女来疼,你可不能像对其他女同志那样对她啊,不然奶奶可是要生气的。
陆之延有口难辩,也是无语至极。
奶奶,我会照顾好她的,您放心吧。
这话说出口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对,老太太到底是谁的奶奶?老太太这才满意地点点头,那还差不多。
李佳佳的眼珠子骨碌碌转几下,清了清嗓子说:也不知道娇娇能不能来S市过年,不过就算过年来不了,过完年也得来吧?毕竟她妈妈还在这里呢,还是从这里去首都比较方便。
说完,像是自言自语说:倒是想不到她三叔那个榆木疙瘩也能考上大学,也不知道去首都的时候会不会路过这里……老太太气定神闲道:你放心,娇娇爸爸过完年就会来上班,娇娇肯定会一起来,到时候再跟之延一起去首都报到,这不正好吗?李佳佳挽着老太太的手臂点头,外婆说的是。
陆之延扫了眼这一老一小,心想,你们问过人家的意见了吗?唐娇娇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让老太太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是她穿越到这里过的第一个新年,也是第一次感受农村的过年气氛。
后世的大城市本来就没有什么过年气氛,加上外来务工的人口不少,每到过年过节都赶回家团圆,反倒成了空城似的,她几乎没感受过什么节日的气氛。
当然,她也几乎足不出户,偶尔在疗养院的天台看到不远处江边稍纵即逝的烟火已经是她见过最浓郁的节日气氛。
如今的过年可真是热闹,过年前的几天忙着分鱼分肉分粮食,年二十八这天全是冒着严寒到河边洗东西的小孩儿,这就是所谓的年二八洗邋遢,把过去一年所有的晦气和脏东西通通洗掉。
到了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有鸡的杀鸡,有鱼的杀鱼,再不济也能吃上块前几天分下来的肉,总之得一家团圆,做上一桌子全年最丰盛的饭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今年的唐家村过年的气氛更是格外热闹,因为是全省出最多大学生的公社,还出两个省状元,省里、市里和县里通通表彰一番,不止是口头上的表彰,猪肉大米,水果糖果,粮票大团结这些实际性的奖励也都没少给。
这时候的大学是免费的,能领补贴,还能把粮食关系转到学校去,连饭都管了,大头就是路费和一些日常的额外支出。
这下好了,出了大学生的家里不但路费生活费全都不愁,还能安安心心过上个大肥年。
若不是不合适,大家伙都恨不得立个神位把陆知青这个大恩人给供起来,真是他们唐家村的福星啊。
唐娇娇家里就更不得了。
忽略掉唐彬彬这件事,作为一门四杰的状元之家,老太太现在不仅走路带风,整天乐呵呵跟捡到钱似的,看着就喜庆。
贴高一点,再高一点,诶,老三,我说你这大男人的字怎么还不如娇娇呢?看着小里小气的。
撤了撤了,把娇娇写的挂上,哎呀呀,这可是状元的字啊,光耀门楣啊。
唐振华那叫一个冤枉啊,他的毛笔字写得好,在村里是小有名气的,哪知道今年唐娇娇闹着玩也来写春联,这一下子就把他的字给比下去了。
若不是亲眼看着,他完全不能想象自家侄女这个娇滴滴的女娃子竟然能写出那样苍劲有力铁画银钩的字来。
可不,就连她娘那样大字不识一个的妇孺也能看出她写的字比自己写得好,他一下子就气馁了。
唐国华笑呵呵过来解围,振华的字也不错,端方得体,倒是娇娇,连我这个当爸爸的都不知道你什么时候练了一手好字呢。
唐娇娇许久没碰毛笔字,写得正高兴呢,听了唐国华的话,手上一顿,落笔错了一个字。
她一点也没想过原主有没有学过毛笔字这个问题,正想着怎么圆谎,唐振华就帮她说了:二哥,娇娇是天才,你看她念书也不见得多认真,这个状元都是随随便便考来的,写几个字算什么,她那会很小,爹还在时候就喜欢带着她写写画画,别说,我看娇娇这字还真有几分咱爹的风骨。
写得比咱爹还好这样大不敬的话唐振华就算心里这么想的,也不敢这么说,老爷子毕竟写了几十年,娇娇的字没有他的老到,但是美感更胜一筹。
唐振华是真心佩服这个侄女,就算她此刻飞上天去摘个星星下来,他也觉得合情合理。
但是唐振华不敢说的话不代表老太太不敢说啊,她拿起娇娇的字看了看,点头说:依我看,娇娇写得比你爹写的还好,娇娇多写几副,老头子那牌位我也贴上,让看他好好瞧瞧他大孙女写的字。
好吧好吧,唐娇娇一句话都不用说,事情就这么圆过去了,真是省心。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本来还有一点情节需要交代,预估是个超过五千字的大肥章,但乔安实在是困得不行了,明天再继续吧,晚安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司徒 50瓶;画浮笙 8瓶;云家乔爷 5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