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府外二十里山谷,陆蘅带着薛妙妙一马当先,峭立于崖上,俯瞰壮阔的玉门大营。
这场景并不陌生,但见军旗猎猎,将满山桃花都煞了颜色。
在清远城烟云山,也见过如此场面,薛妙妙恍悟,将军一直隐瞒身份,当初我还以为你是去捕蛇…想来当时自己被蒙在鼓里的模样看在他眼里,必然是十分滑稽的,亏她还一本正经地。
上回是远眺,此次本王带你进去。
娴熟地调转马头,傅明昭等人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一路随行。
白衣列阵在前,冷艳的眸光里含着万簇山光,坦然从容地接受迎上来的兵马纵队。
微微抬手,然后便在身着红黑戎装的卫尉簇拥之下,缓慢而沉静地踏入大营腹地。
从山间绕过,卫兵交织巡逻,守卫森严。
从马上下来,薛妙妙的脚步仍然有些虚浮,站在陆蘅身后,隔着铁木围成的两人多高的栅栏,望向里面纯男性的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严肃,凛厉,茫茫望不到尽头。
路过之处,所有卫兵对待兰沧王的态度皆是绝对的服从和崇敬。
走过一幢幢营帐,越来越多的伤兵部将出现在眼前。
薛妙妙目光划过那些缠着绷带,或是断肢残重的士兵,伤情或轻或重,无声地昭示着曾经惨烈的战役。
曾经跟着医院医疗队去过救灾现场,和眼前的情况差不多。
感慨之时,陆蘅微微将她肩头拢了拢,年前陇西一战,虽一举歼灭黄巾军主力,但惨胜犹败,我麾下十万将士只剩一半,负伤者不计其数。
他语气沉沉,凝着沧凛。
和平是最可贵的,乱世受苦的都是百姓,薛妙妙同样掀起眼眸,纤瘦的身子上布衣磊落,举目四望,将军不曾见,我从家乡一路入中土,在路上见过多少的流民灾祸,尸骨荒野。
陆蘅沉默着,薛妙妙不知道像他这样素以铁血威慑天下的战将心中,可也曾想过黎民苍生?说话间,已经行入主将大帐,于营地深处。
结束了。
陆蘅站在一丛篝火旁,举重若轻地道出这一句话。
他如何不明白这些道理?国乱于昏君,将毁百年基业,为了大燕的前途,本王才决意发动政变,挽狂澜于乱世。
他声音如玉碎朗朗,夹在在山风中,分明说的轻淡,可却重若千钧!再看到他冷漠中那一丝沉定时,薛妙妙忽然有些理解了他的抱负和无奈。
身为守护天下的兰沧王,他让敌人闻风丧胆,不惜背负各种非议和罪恶,却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一句。
我刚才的话,并非是指责将军…薛妙妙跟着他入了帐。
岂料陆蘅只是极其桀骜地一笑,本王不需要,那些廉价的同情和理解,无关痛痒,无关大局。
见她仍然紧绷绷地站着,想必方才的路上,薛大夫已经看见了,营中有许多伤兵因为条件受限或者医治不当,导致留下严重的症候。
帐帘掀起,傅明昭领着几位略有不同装扮的士兵进来,回将军,眼下营中军医都到齐了。
陆蘅扬手,这位是薛大夫,虽然年纪不大,但医术精湛了得。
几位军医看年纪少则是中年,常年随军,面容上皆刻着沧桑,一听是兰沧王举荐之人,便知必定是难得的俊才。
薛妙妙谦虚地见了礼,乍一下如此阵仗,颇有些不适应,便以眼神询问。
傅明昭领着几位军医退回帐外,陆蘅缓缓起身,眸光锐利带着肯定的意味,给薛大夫七日的时间,对军医进行集训,将外伤手术的基本要义传授与他们,悬壶济世,医者普度众生。
本王只管杀人,你要教会他们如何救人,可好?将军倒是挺了解自己的…薛妙妙觉得眼前的男人时而如高山仰止不可攀,时而又无耻的一塌糊涂。
微微抬手,将她凌乱的碎发抚开,那一汪清纯如雪的眼眸亮晶晶的。
本王不会亏待了你。
警惕地避开些许,那我替将军培训军医,打算如何谢我?黄金百两,珠宝满车。
他随口道,薛妙妙摇摇头,陆蘅便知她不是贪图钱财的性子,这才正色,缓缓拿出一枚袖箭,此为信物,可允你一个愿望,只要是本王力所能及,必会替你办到。
这个诱惑,的确是很大,日后到京城寻人落脚,若有兰沧王的相助,必会事半功倍。
轻轻接了过去,为何是七日?时间有些仓促。
陆蘅收回手,七日后便是淳安侯府的簪花宴。
薛妙妙惊讶状,将军还喜欢那种舞文弄墨的场面?陆蘅不置可否,累了一日,先歇息片刻。
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先走访一下军营中的实际情况,按照伤情做一个简单的统计,然后对症制定方案。
时辰还早,趁着太阳还没落山,我先去熟悉一下情况。
陆蘅见她一提起治病救人就干劲十足的模样,无奈地道,本王等你回来一同用膳。
嗯,一抬眼,忽然看见了他唇角一抹似有似无的弧度,令心房蓦然一动,连忙转过身去出了帐。
她一走,陆蘅便唤来傅明昭,说给帐中添置一张床褥,巾被皆要最软和舒适的料子。
薛妙妙清瘦的身影,跟着几位军医走访在大营各处,她清秀的外表一开始并不令人信服,那些浴血沙场的士兵见她细皮嫩肉,虽然碍于兰沧王的面子,但心中是不服气。
但对于此,薛妙妙并不在意许多,只是详细地询问伤情做记录。
等大致忙完的时候,夜色已然降临在幽静的山谷,满天繁星下的主将营帐里,透来暖黄的亮光。
入内一瞧,陆蘅坐在桌案旁,正在专心看书。
便捡了一旁的座位,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起来。
见她安安静静的模样,越发增添了几分秀美,两人一同对坐用饭,军中多为粗粮,但薛妙妙心里想着这七日的课程安排,也吃的津津有味。
听闻,唐姑娘的父亲从前也是军医。
她无心地一问。
陆蘅夹菜的手顿了顿,她和你说的?薛妙妙诚实地点点头,唐姑娘对医理颇有见地,是不是因为她父亲为救将军牺牲,所以才将她接到府中呢?陆蘅放下酒杯,此事,待到你教会了他们,本王再仔细说与你听。
见他面前的冷食,薛妙妙忽然面色凝重下来,朱砂米分不可长期服用,将军难道就没想过戒除么?气氛骤然冷了下来,须臾,陆蘅意味不明地反问,不知薛大夫可愿意替本王解毒?浑然不觉的薛妙妙竟然十分认真的点点头,一派真诚。
但陆蘅却觉得有一团心火隐隐升腾,冲撞在压抑已久的经脉中。
吃完饭,便开始着手草拟大纲,直至夜深,她已经勾画了一摞宣纸,然后装订成一本。
困意袭来,薛妙妙伸了伸臂膀,见陆蘅毫无睡意,我先下去歇息了。
你就在本王帐中安置。
说完指了指隔着帘子放置的一张矮榻,难不成薛大夫愿意去大营中,和将士们睡在一处么?--除了第一晚有些胆战心惊之后,薛妙妙这才发现是自己多虑了,因为陆蘅身为主将,日常事务异常繁忙,两人白天几乎见不到一面,有些时候用晚膳时才能略微说上几句话,然后陆蘅看兵书文集,薛妙妙整理课件。
先从无菌术的概念开始普及,花费了一番功夫才让他们接受了现代西医的观点。
然后是简单明了的清创扩创、灌洗术的运用,其实古代医学对待外科已经有一套初步的理论系统,和几千年后的西医不谋而合,但原理和操作上还有很大的差异。
每天穿梭于各个营帐探访伤兵,有时候还需要挑选一些典型的病例做示范,渐渐地,大家接受了这个认真细心的小大夫,薛大夫的名声也是从此时开始在军中崭露头角。
有时候,隔着远远的距离,见那道纤瘦却挺拔的身影坐在一群武将中央,神态坦然而专注地或侃侃而谈,或出手示范。
陆蘅都会有一种不想与外人道的快慰与悸动,世间女子多妩媚,但能有她如此气度者却无多,那是从心底里透出来的善良和美丽,是任何华服玉饰都装扮不出的清华。
不为世俗流污所沾染,不为红尘纷繁而困惑。
七日之约,只剩下最后两日,基础已经打得牢固,薛妙妙将本子上的条目一条一条打上勾。
打石膏固定骨折患肢作为压轴,这项超前理念的技术,应该会对战伤治疗的预后带来极大的飞跃式进步。
及至傍晚,陆蘅面对着满桌清粥小菜等了许久,也不见薛妙回来,想着自己派给她的差事过于辛苦了些。
但见帐帘掀开,竟是军医宋良搀扶着薛妙妙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王洛石等人,陆蘅眸光一暗,已然抽身上前,这是如何了?挤出一丝宽慰的笑意,薛妙妙尽量轻松地道,不小心跌了一跤,不碍的,休息片刻就好,是他们太兴师动众啦。
宋良嘴快便道,薛大夫上山采药给属下示范时,踩到山间松动的落石坠了下来,但薛大夫却不让属下上药只是自己忍着。
再看薛妙妙为难的脸色,陆蘅了然地吩咐,那就依薛大夫的,你们去找些止痛散和敷药过来便是。
旁人一走,薛妙妙实在是忍不住,便坐在矮榻上揉着,右肩上传来阵阵钝痛,虽然幸好没有骨折,但不用看也知道肯定是大片摔出的淤青。
陆蘅轻手触碰了她肩头一下,可用本王帮你敷药?握着瓷瓶,薛妙妙连连摇头,跑到内帐里拉好帘子,此等小事便不劳将军动手,我自己能行的。
知道她心中顾虑,陆蘅默许,一阵悉悉索索之后,这才慢吞吞地出来。
夜间,内服外用了止痛散,薛妙妙在疼痛中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然后帘子外面的陆蘅听着她时而急促,时而轻轻的呻、吟,良久无法入眠。
见她睡得熟了,才披了衣衫,轻缓地拉开了帐帘,窗缝里泻下淡淡的星光,映着她微微蹙眉的脸容。
头发略微散乱地搭在肩头,领口下面是厚厚的包扎。
看了片刻,他就势坐下来,轻手地爱抚着她的脸蛋,总是如此逞强。
薛妙妙沉沉不觉,清婉秀丽的模样让陆蘅一时情不能禁,渐渐俯身下来,迟疑了一瞬,终于浅浅吻住那两片柔软含着淡淡药香的唇。
没有激烈的反抗,就在漆黑的军中的夜色里,他本是只想浅尝辄止,却一再地辗转深入。
交织的呼吸迷乱在一起,打开她的领口,往下就能看见右边大片的淤青触目惊心,手指揉弄着,冷硬中带着丝丝怜惜,再往下,就触到了被紧紧束起的胸脯上缘…胸中狂跳不止,情念矛盾之中,他忽然脑中灵光乍现,修韧的手指突然换了方向,摸索向她的右侧蝴蝶骨。
便在此时,薛妙妙混混沌沌地张开了眼,陆蘅心头一窒,停下了动作。
隔着淡薄的星光,两张脸儿靠的极近,那双迷茫的清眸似乎是停顿了片刻,然后小脸儿猛地皱起来,卷起被子缩到墙角,你在做什么!陆蘅极是制止住她的动作,一拉一扯之间,被单悄然滑落,那被紧紧束起的上围,再也无法掩饰地暴露在两人眼前。
那一刻,薛妙妙终于体会到了何为万念俱灰…我…我其实…她已经语无伦次,陆蘅投来淡淡的目光,温柔似月色,其实,本王都知道。
又是一道晴空霹雳,薛妙妙捂住脸儿,闷声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