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公主惠鉴,展信安。
至西北七月有余,来时流民草寇漫山,土地荒芜。
而今丰收在即,民意归心。
沧海桑田,不过半载尔。
虎臣云:当浮一大白。
效先深以为是。
昔效先曾语云:百姓蒙昧,不辨忠奸。
贤良遭讪谤,奸邪逍其言。
汝亦赞效先所论。
今居西北,为民除害,不才承蒙民之厚爱,效先受益良多。
心知当日所言乃短见,不足为记。
心甚愧之。
不知汝可解吾意?虎臣曾言,民非草木,孰能无情。
若以宽仁诚善之心待其人,以可堪奏效之计解其忧,民之心,然若园圃耕种,瓜熟蒂落耳。
当日吾嬉其言,而今观之,虎臣所言非虚。
汝何如?安康否?盼即札复,遥祝令姜诸事顺遂,谨愿无虑。
效先敬上。
李令姜合上信纸,对着面前秋意渐浓的院子打了个哈欠。
李持明在对面的石桌旁陪着李晞玩耍。
这孩子昨日又上吐下泻了。
李持明正在和李令姜以及围读会的人商量事情,听了这消息,只得暂时紧着公务来。
处理罢了公务,方才带着李令姜趁着夜色驱车到桃源看望李晞。
原来李晞并未生病,上吐下泻是故意装出来的,因为李持明和李令姜忙着朝中正事,已经半个月没来看过他了。
爹爹坏!他哭着说。
阿晞不理爹爹了!李持明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原本还想抱怨儿子两句,小小年纪居然会骗人。
可话到嘴边,眼见儿子哭的红鼻子绿眼睛的,他倒不好意思说出口了。
李持明一言不发的伸出手去,示意李晞来他怀里,李晞却一叠步的往后退去,一边哭一边用小胖手揉着眼睛道:阿晞不要爹爹!爹爹坏!李持明无奈的看了李令姜一眼道:那阿晞要姑姑吗?李晞一边哭一边抬眼扫了扫李令姜,复又低下头哭泣:姑姑也坏!都不来看阿晞!停了片刻,他最后还是犹犹豫豫的放下了小胖手道:姑姑可以抱阿晞。
小朋友发话了,李令姜如遇大赦,连忙微笑着伸出手去抱住这小团子。
李晞穿了身浅棕色的小袍子,外面套着薄薄的小马褂。
一边揉眼睛一边钻进李令姜怀里,他咕咕哝哝的说:姑姑来看阿晞呀········阿晞想姑姑了,呜呜呜呜······李令姜最后亲自给阿晞喂了几块点心和一碗蛋羹,才总算把孩子哄睡着了。
此时看着李家父子重归于好,一起玩的开心,李持明正在和孩子玩骑大马的游戏,把李晞逗的乐不可支。
李令姜用手托腮,颇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李持明听见了,当下不动声色的把孩子放下,温声细气的同他说:阿晞想不想休息一会儿呀,爹爹和姑姑有话说呢,待会儿再陪阿晞骑大马好不好呀?李晞脸上露出一个小小的名为失望的表情,不过片刻后他还是点了点头道:好叭,但是你记得过会儿要来找我玩哟!李持明动作夸张的点了点头道:放心吧!李晞还不放心,也许是这个父亲失约太多次了,所以他非要同父亲拉钩钩之后才肯离去。
李持明把他安抚好了,目送着嬷嬷把孩子抱进屋子里去了。
他才转过身来,带着点疲惫又无奈的笑走向李令姜,口中说道:又怎么了?好好儿的叹什么气?你打算就这么一直把他藏在这里吗?李令姜质问他。
你不可能藏一辈子的。
藏不了多久了,李持明耐心地解释道。
等他再大一些,我就让他回宫里住,我亲自带他。
那样你忙得过来吗?李令姜不禁疑问。
李持明每天忙国事那么累,哪里有功夫照顾小孩。
李持明闻言苦笑了一声道:照顾不过来也得照顾。
不然怎么办,他近来生了好几次小病了,说实话,把他一个小娃娃放在这大院子里,我也不放心。
他说着话,低头看向李令姜手里的信。
李持明眼疾手快的一把夺过,拿在手里细细看了起来。
李令姜倒也不介意——她坦坦荡荡,用不着介意什么。
却不料李持明一看之下倒是笑了起来,是个挺无奈的笑。
他望着李令姜道:这是裴效先写来的?他叫你令姜?是他写的,李令姜点点头。
不过我都没注意他写的是令姜,你倒是心细。
李持明干巴巴的笑笑,并不答话,片刻后他清了清嗓子道:阿韫,我改主意了。
等阿晞入宫后,你也来一起住在宫里带他罢!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元旦快乐!明天后天要出去做一个短途旅行,没法给大家更新了,请假两天叭,大家等我回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