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第一场雪的时候,秦洧让人给李令姜送来了他家书坊里新出的话本册子《龙凤记》,这册子讲的是一个名叫阿亮的游侠和他的助手——妹妹阿云一起,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故事。
其中穿插着解救孤寡、惩治贪官污吏等情节。
话本册子带插图,做的十分精致。
李令姜翻开随便一看就笑了起来,指着画上侠女阿云手中的洞箫道:你这是在暗喻我吗?秦洧不置可否。
他伸出手翻了一页画册,让李令姜看插图里的游侠阿亮——手里拿着一柄铁扇子。
李令姜失笑。
一边翻册子一边道:你这算什么?用我俩做你话本册子的原型?我这是奉旨编书。
秦洧得意的笑道。
他又翻了几页书道:此书前日发售,一经面世便被抢购一空,已经派人去通知书坊加印了。
他压低声音道:民间很喜欢阿亮和阿云的故事,今早醉鹤楼的茶博士来寻我,说是他们醉鹤楼的说书先生想把这本《龙凤记》改成说话,在酒楼里演出。
问我行不行。
我寻思着这是个挺好的事儿,就斗胆同意了——公主不会怪罪我吧?我怪罪你做什么·······李令姜莫名其妙的说。
她皱起眉头想了想道:不过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书为何会成名的这样快?因为我让人放出消息,说《龙凤记》就是《明皇侠义秘闻录》的‘和谐’版本啊,秦洧得意的说。
老百姓爱死秘闻录了。
听说出了话本,当然要买来看了!我想反正也要换名字,干脆就让写书先生把您也给写进去了,你看,不赖吧?秦洧笑嘻嘻的告辞走了。
李令姜瞅着手里那本精致的小书,竟然生出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来。
堂堂皇帝和公主的名声,竟然要靠街头闲书来扭转·······这世道啊········秦洧给我带了本这个,拿给你看看。
她带着《龙凤记》进宫时对李持明如是说。
李持明闻言一笑,从书案前直起因为伏案工作而略显疲惫的肩膀。
龙凤?他在隐喻什么吗?哪里是隐喻,基本上就是明喻了好嘛·······李令姜无奈的说。
她走到李持明的书案旁靠着,口中继续道:他说这个是根据秘闻录改编的。
咳,要我说,夸你就够啦!干嘛带我,我什么都没做呢········胡说,李持明放下《龙凤记》,假装出生气神色。
你明明做了很多。
民间也知道!你难道没听说,如今民间因了你的缘故,‘不重生男重生女’?啊?李令姜受宠若惊,直愣愣的望着李持明。
惹得后者不禁莞尔。
李令姜摸了摸自己的耳根道:有·······有必要这样吗?我倒觉得这是件好事,李持明说。
你不是说,大燕女子地位低下吗?你瞧先前你办围读会,那些士子还颇为介意。
如今民间因为你,都开始重视生女儿了。
这难道不是好事?哪里是因为我,不过是因为你捧我罢了。
李令姜羞赧道。
脸颊上现出一点红晕。
李持明起身刮了刮她的鼻子道:你值得,我也乐意捧着你。
不过若是真说此事对于提升女子的身份有益,那倒不能这么说。
重生女的背后,不过是指望着女儿有一日依附夫家,飞上枝头变凤凰罢了。
本质依旧是男人的棋局,女人只是工具。
若是真要提升女子的身份地位,那最根本的还是要让她们受教育也变得寻常,参与政局也变得寻常,甚至上战场,保家卫国也变得寻常。
那样女子的地位,才是真的上去了。
李令姜若有所思道。
李持明听罢她这一席话,认真地点了点头,他眼睛转了转道:这个容易,只需在各地设立女子学堂,让女孩儿们先入学读书,后面的便可一一试行了。
他打了个响指,一副灵感突现的样子,笑盈盈的:就以京城为试点!让大家讨论出一个合理的实行办法后,便可在民间推行!对,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