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和木桃都嫁人啦,再者。
自打陛下在全国推行义学和女学起,我便让她俩也跟着府里的女学识文断字。
那两个人你知道,都是个伶俐的。
木桃又是自小跟着我,本就有些功底。
因而学了一年多便已十分堪用。
陛下那日同我说:‘你如今已是公主,府里得设一名长史和一名詹事才行。
’我寻思着与其从外头招那不知根知底的。
还不如用我这近前儿的人呢。
便叫采薇做了长史,木桃做了詹事——她俩如今在府里有自己办公的地方,用不着天天守在我跟前啦!裴效先闻言点了点头,二人一时无话,竟有些尴尬了。
李令姜无法,只得也低头去喝茶,两个人默然对坐,屋子里静悄悄的。
片刻过后对面茶碗轻轻地玎珰一声,裴效先缓缓站起身道:叨扰许久,既然事情已经说完。
那我就告退了——不必远送,我家小厮和马车就在外面等候。
\\也好,李令姜道。
她站起身来接受了裴效先迎面拜下的一礼,忽然想起一事,于是开口道:对了,有件事忘了同你说。
陛下前些日子同我商讨,似乎准备让你入阁。
明日你进宫觐见,此事可在心里提前有个准备。
多谢公主,裴效先平静的说。
好像一点也不吃惊李持明这个决定似的。
李令姜对他点了点头,便准备招呼小厮送客。
却又听得裴效先迟疑道:公主·······令姜——我·······李令姜秀眉微蹙,眨了眨眼睛淡淡道:裴大人,咱们应该还没熟悉到这种程度。
你最好还是称呼我公主吧。
实在不行,永嘉也可以。
裴效先闭上了嘴巴。
面无表情。
他紧抿唇角定定的望了李令姜半晌,最后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公主说得对,是我逾越了。
不过我也没有别的意思,他说。
只是忽然想起一趣事。
何事?我在西北时,路遇顽童扮演‘皇明救孤侠义故事’,他们也会让一个小女孩来扮演公主。
但是,他们会给公主增加一位驸马,保护公主的安全。
所以?没什么,只是说说,公主听了当个顽笑,笑笑就过了。
噢。
三日后,李持明下旨,吏部尚书裴效先入阁,任次辅。
与此同时,皇城中闲置已久的东宫,终于迎来了它迟到的主人——大燕帝国唯一的皇子,也是刚一公开身份就在公众面前亮相的皇太子李九阳,李晞。
李持明决定让李晞回宫居住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的。
几个月前,从小一直伺候李晞的乳母得了伤寒症死了。
李晞哭的肝肠寸断,险些又是一场大病。
李持明抱着虚弱昏沉的儿子,心里明白阿晞从小孤伶伶一个人长在桃源里,缺爱的很。
是以乳母在他心里就如同他生身母亲一般。
平日里父亲和姑姑不来看他,他都是跟着乳母过活。
如今乳母死了,在这么个小人儿心里就如同天塌了一半。
如何不叫他伤心。
虽说张太后之死给李持明带来了很大的阴影,但想到孤苦伶仃的儿子一个人住在桃源里,李持明就觉得很对不起这个小家伙。
几年前他就说让李晞回宫。
但那时候因为张太后新丧,他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推迟了这个计划。
而今李晞已经六岁了。
乳母又不在。
自然不能继续在外面养着。
思来想去,李持明决定启用最初那个方案——李晞进宫,住在和元和殿相邻的东宫里。
让李令姜也进宫,住进东宫以李晞姑母的身份教养他。
让我养小孩儿?这······你确定我能行?李令姜苦笑着说。
她回头看了眼正在跟着开蒙师傅咿咿呀呀读书的李晞,小朋友坐在窗下,金灿灿的阳光落在他脸上,窗边一丛美人蕉,衬托的小朋友如同一个画儿上走下来的小天使。
李令姜吐了吐舌头,回过脸来对李持明道:我连生孩子都没生过,如何教好一个孩子呢?你生——咳,养小孩又不是非要生过才行。
李持明耐心的诱哄她道。
乳母不在以后,阿晞现在唯一信任的女子恐怕就是你了。
也只有你来养他,我心里还放心些。
李持明说着,眼光温柔的投向读书的儿子。
李晞觉察到了父皇和姑姑对自己的偷窥,于是从书本里抬起头来,冲着李令姜和李持明龇牙咧嘴的一笑,淘气的很。
李令姜回给他一个更夸张的笑,然后回过头来扁了扁嘴。
好吧,我试试。
她说。
我不能保证我可以把这个孩子教的多好。
但是,只要我在,他就不会少一根毫毛!李持明高兴的笑了起来,他稍稍一迟疑,走上前来低下头,附在李令姜耳边道:这才是我的好阿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