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皇帝李持明,荡平倭寇,平定西北,肃清陈党,还天下以清明太平。
但他没能等来属于他的崇德十年。
李令姜扶灵回京那一日,京城所有人家都自发在门外为皇帝挂上了白色的绢花和黑色的绸布。
这是李持明统治大燕的第十个年头,他没能等到新年,但他的子民终于明白了他的好,想起了他的善。
他们为他哀哀恸哭,自发在家里为他设立灵位拜祭。
倒真如他说的,有一天他不在了,人们就会想起他的好。
李令姜病了,高烧不退,身形摇晃。
她知道自己恐怕会大病一场。
但她坚持在元和殿为李持明守灵。
烛火摇曳着,她让所有宫女太监都出去,留她和李持明单独待一会儿。
门外忽然响起了女子的声音。
夹杂着孩子的恸哭。
李令姜充耳不闻。
片刻过后,一个踉踉跄跄的身影闯进了灵堂。
那人直直冲着李持明的灵柩跑了来,一头扑在了灵柩上。
李令姜依旧没有抬头。
只是专心致志的为李持明诵经祈福。
他临终前·······有没有提过我?那人轻声问。
她从灵柩前滑下来,摔在了李令姜面前。
是皇后胡淇。
李令姜不理会她,依旧低声的诵着经。
胡淇忽然凄楚的笑了起来。
她又往李令姜面前挪了挪,面容枯黄憔悴如疯人。
他真的——一个字也没提过我吗?李令姜终于停下了自顾自的诵经。
她睁开眼睛漠然的看了看胡淇,慢慢的说:没有。
一个字也没有。
她又低下头,去看面前的经书:请你离开,让我和他单独呆着。
谢谢你了。
胡淇摇了摇头,回过脸去望着那灵柩自顾自开口道:李伯亮,李伯亮,我这么多年········这么多年想让你看我一眼都是不能够。
原来你真的一点都没有在意过我是吗,你只在乎她,在乎你的社稷,在乎你的臣民是吗?李伯亮啊·······我今天才知道,你和我之间横着的,不仅仅是她对不对,还有整个天下,对不对?她转过脸来,忽然好像浑身都有了力气似的,精神抖擞的看向李令姜:陛下什么时候出殡?李令姜没有理会她。
站在远处的福禄寿听见了,连忙擦了擦泪道:回禀娘娘,七日后出殡。
好,胡淇说。
他活着,他不来看我,如今他不在了,我还是皇后,我可以同他葬在一起,是吗?福禄寿迟疑了:这·······胡淇转向李令姜,神色间是哀求混合着得意,她好像陷入了癫狂而不自知似的:李令姜,可惜了,只差一句话,只差一句话,若是当初你没有轻信我给你的那个假庚帖,李持明早就向天下宣布你的身份,那现在你也可以陪他葬下去。
可惜啦,可惜啦,你这辈子也不能跟他合葬啦!帝陵里跟他合葬的只能是我,也只有我!她转过脸去看那灵柩,笑着笑着就哭了:李持明,我知道你不喜欢我,可是我喜欢你啊,活着你不让我陪你,现在你死了,让我来陪你好不好,让我来陪你好不好?她一边说,一边从怀里取出了一柄削铁如泥的小匕首。
还未等一旁的福禄寿惊叫出声,胡淇已将匕首插进了自己的心口,当场毙命。
鲜血从胡淇身上流下,汩汩流到李令姜雪白的孝服裙边上。
李令姜麻木的望望那惨死的女人,内心毫无波澜。
只是拿眼睛盯着她至死仍紧握在手里的匕首。
忽然间,李令姜笑了一下,接着飞快的伸出手去夺过胡淇手里的匕首,拿起那匕首便要往自己胸口刺!长公主!不可!一枚小小的石子打在了李令姜手腕上,李令姜的手瞬间脱力,将那匕首扔了出去。
裴效先和齐尚哲同时从厅外跳进来,前者冲过来扶住了摇摇欲坠的李令姜。
李令姜有气无力的看了裴效先一眼,心里觉得活着实在是索然无味。
她推开裴效先,挣扎着要去取那匕首,却听见裴效先在她耳边大喝一声:长公主!陛下要你好好活着辅佐新帝!你听到没有!当啷。
李令姜手里的匕首掉在了地上。
裴效先拿出了一个精致的木匣,匣子盖上绘制着精美的图案,盒底则有一个阴阳八卦的图案。
裴效先打开木匣,当着李令姜的面从里面取出了一封信。
他将那封信递给李令姜,眼中写满了忧虑和关切。
裴子遥,朕命福禄寿一旦见朕崩逝,便将此匣此信交予你。
既然你已见到此信,说明朕此时多半是凶多吉少了。
朕同你之间,元是朕对你不起在先。
而今千帆过尽,世事难料,猜测你亦早放下此事。
甚善。
那些前尘旧事,就让它随风而逝罢!你是难得的国士无双。
真正的为民请命。
这一点上,朕深信不疑。
如今国家危难,朕亦身遭不测。
谨在此,以君王之名,托付你几件大小事。
第一,若朕崩逝,你,齐尚哲,白杜,高得,屠迪便是顾命大臣。
朕早已命人将此项密旨立下。
一旦发丧,便将次事告知天下,不可延误,亦不可更改。
第二,若朕崩逝之时,东南灾祸仍未平定。
你身居首辅之位,可与长公主联合,持尚方宝剑号令天下。
霹雳天雄等五军皆听你二人号令。
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务必将倭寇赶出我大燕土地,切忌妇人之仁。
第三,太子年龄幼小,但天资聪颖。
望长公主能好生教育他,助他成为一代明君。
你若愿意,可担任他的老师。
若太子难成大器,你可辅佐长公主临朝称制,另择储君。
万事须以社稷为重!第四,若大乱已平,东南巨贾皆痛改前非诚心认错,则尔等切勿为难他们。
宽仁爱民,和气生财。
你能文能武,相信按照朕叮嘱的这几条去做,定能克定东还,平定倭乱。
勉之!勉之!所以,他希望你活着。
替他教养太子,替他······完成他没能有时间去做的事。
长公主,振作起来,好吗?太子需要你!裴效先诚恳的说。
壬寅,崇德皇帝李持明出殡。
庙号圣宗。
谥号圣武仁德睿肃弘道烈皇帝。
旋即,新帝李晞即位,宣布改元淳化,半年后开始使用。
皇后胡氏薨,依圣宗遗训,未能合葬帝陵。
乃使葬于帝陵西侧皇后陵寝。
后此地被称为皇后陵。
新帝即位,感护国永嘉长公主教养有功,请居宫中。
永嘉公主遂长居元和殿,为先帝诵经祈福。
新帝又正式封内阁次辅裴效先为内阁首辅,上柱国。
加封从一品太子少傅。
三边总督齐尚哲为内阁次辅。
户部尚书秦还清聪慧颖达,破格进入内阁。
白杜升任兵部尚书,高得、屠迪、杨骏皆有犒赏。
游击将军路大宽抗倭有功,壮烈身死。
以国礼下葬。
东南巨贾赵氏勾结倭寇,结连陈党。
祸乱朝政,夷三族。
崇德时代的艰难困苦终于过去。
在圣宗李持明留下的这个干干净净的国度,淳化时代的盛世悄然来临。
李持明去世一年后,李令姜已经习惯了每日青灯古佛的生活。
虽然李晞经常劝说姑姑同他一起出去走走。
但李令姜只是笑笑不答。
李晞说得多了,她便摸摸他的小脑瓜道:你想出去游玩,那姑姑召裴少傅进宫带你去罢。
姑姑很倦,不想走动。
后来李晞就真的把裴效先请进宫来了。
裴效先带来了一个盒子,上面有精致的花纹,盒底有太极八卦的图案。
里面装了一盒子民间的小玩意儿。
裴效先把这盒子送给了李晞。
李令姜认出来,这是当初李持明给裴效先送信的盒子。
裴效先微微颔首道:确实。
说起来,这是先帝的东西,如今也该送还给陛下了。
李晞虽然少年老成,可毕竟只是不到九岁的孩子。
他把盒子里的小玩意儿倒在桌子上,就饶有兴趣的玩了起来。
盒子被他放在一旁,太极八卦的图案正好对着李令姜。
李令姜沉默着,静静地看李晞玩耍。
视线一飘却被那太极八卦图吸引了注意力。
她拿起盒子仔细查看,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图案有哪里不对。
忽地她想起来了,从身上取下了那块李持明送她的比目鱼阴阳佩。
将那阴阳佩往太极八卦图上一扣,只听咔哒一声,盒子的底部居然打开了。
一封已经泛黄的信从里面掉了出来。
李令姜和裴效先对视一眼,后者摇头道:这不是我的信。
李令姜于是放下了盒子和玉佩,打开那信读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Life goes on an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