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哪儿去了······李持明被他逗笑了。
他冲着马车歪了歪下巴:衣服在车里,你去挑你喜欢的吧,男装女装都有。
木桃——你也陪着小姐一起去。
等李令姜换好一身衣料华贵的富家公子哥装扮从车里跳出来时,李持明还在和那三个彪形大汉轻声讨论着什么事。
木桃穿了一身寻常婢女的衣服,还在忙不迭的帮李令姜编好后面的头发。
李持明听见声响回头一看,脸上露出微笑。
这个抹额很适合你,你戴上它,瞧着像个将军家的小公子!是嘛?李令姜用手里的折扇臭美的挽了个剑花,扇子拿起来抵在自己的抹额旁嘻嘻笑道:我也这么觉得!不过你这么一打扮,我看起来可就像是你身边负责保护你的暗卫了。
李持明打趣道。
他很自然的抬手帮李令姜整了整有些歪掉的抹额,口中说道:从前出游,你总是扮作我的小跟班儿,如今咱俩倒是颠了个儿过来。
李令姜嘻嘻一笑,并不接话。
李持明见状,也就没再往下说。
他把那三个汉子同李令姜一一介绍过,让他们厮见。
原来这三个汉子里,为首那个紫棠色面皮,豹头环眼的男子名唤高得,乃是今年的新科武状元。
刚刚授了北直隶副总兵之职。
他身后那个肤色黝黑浓眉大眼的男子名叫屠迪,边将出身,去岁在大同府和鞑靼打了一场大胜仗。
战功却都被职务比他高的文官瓜分殆尽。
若不是李持明查看军报无意间发现,这位仁兄恐怕现在还没法调任回京。
站在最后那个身材相对矮小些的瘦高个男子,皮肤苍白,眼窝深陷,细长丹凤眼下一层浓重的黑眼圈。
名唤白杜。
据说是因为父亲姓白母亲姓杜,所以便起名叫做白杜。
李令姜觉得他看起来病病殃殃的。
可没想到他居然是名震东南的鬼见愁!这里的鬼指的是沿海百姓对曾经横行肆虐的倭寇的蔑称。
倭鬼横行,却没有人能治得了他们。
直到出身普通渔村的白杜横空出世,带着他的一支渔民出身的部队,基本上指哪儿打哪儿所向披靡。
但很可惜,他的战功又被上面知情不报。
若不是李持明从故纸堆里的旧军报发现这位病关索,这位病关索可能就真要病死了。
三个人都是三十多岁,年龄最大的白杜今年也不过三十六岁。
个个都是正值壮年。
眼下这三位都被李持明不动声色的以各种由头调任回京师,暂时充任京官,且都是不甚重要的文职闲职。
但这一招其实是明降实升。
李令姜读书时学的最好的科目便是历史。
一看李持明这通操作她便明白了——从地方官到京官,把这几个人在京师放几年镀金,就可以调任到地方充任大员。
李持明这一手偷天换日,玩的实在是溜。
这么一想,李令姜突然觉得自己有点看不懂李持明了。
京城南巡小分队又名不知道是吃吃喝喝还是体察民情或者四处乱逛其实并不是他们实际上是一路向东小分队,就这样在野马林外成立了。
李持明作为项目牵头人,当仁不让的担任了队长,后勤支持由福禄寿和木桃提供,武力支持包括高得屠迪和白杜三人。
以及一名吉祥物,李令姜。
这一群乱七八糟,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他们所有人的身价加起来大概能买下一座北直隶的小县城。
可谓是一群行走的小金库了。
但金库们毫无自觉性,尤其是那个担任队长的和那个担任吉祥物的。
他们一点都不为自己的安全担忧,就这么闹闹腾腾的坐在那辆木头马车上,嘻嘻哈哈的离京城而去了。
高得,屠迪和白杜三人骑马跟随,木桃和福禄寿负责赶车。
木头马车外面瞧着不甚起眼,里头却是别有洞天堪称百宝车。
李令姜从座椅底下找出了两大箱子各类时兴男女服饰鞋帽就不说了,马车的墙壁居然还是多层加固的。
里面有抽屉一样的小暗格。
打开暗格,药物,零食,盘缠,李令姜甚至还从一个扁扁长长的暗格里找到了一条鞭子和一把吹毛立断的匕首。
她满怀欣喜的看着那把匕首,暗戳戳的想要是李持明对她做了过分的事她就把这匕首放到自己脖子上。
正想着,李持明就在她身后说话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一直追文的小伙伴,每天看到点击稳定增加,鹿鹿心里吼开心撒!大家要是喜欢就请动动小手指收藏一下哦!鹿鹿把脑袋给你萌rua,啾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