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那次在街上遇见他的马车倒了那次呗!还能是什么时候?本来你同我说万康平白无故刁难他,还揭他伤疤,我不是很肯定这是陈党拉拢他不成便给他下马威还是别的········结果前几日在宝成殿阅卷,他的文章被陈党那个温同荣恶意打了低分,我这才能完全断定,他是与陈党彻底决裂了。
他们已经走到了宫道入口,前方静宁宫一片灯火,把青石板路照的亮晶晶的。
李持明笑微微的做了个怪脸:敢和陈党彻底决裂的,是真猛士。
足可见其品行端正。
更别提他出身也好,文章学识更好。
他那篇文章我看了,主题是西北流民问题,写的非常有道理。
我准备把他放到京师这边历练历练,就让他到西北去主管流民问题的解决。
他若是能给我把这个问题漂漂亮亮的弄好了,我就召他入阁,封他从一品少保之位!李令姜有些叹服的哇了一声道:李持明,你心胸真的很宽广诶!那是自然!不过让他去西北········你真的不是公报私仇吗?去西北怎么公报私仇了?西北是我们老李家的龙兴之地,是太 祖的故里,从前也是天下一块出了名的风水宝地啊!你就骗人吧你········大骗子······我是大骗子,那你是小骗子。
得了!又拖我下水········哈哈哈哈哈········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转眼间,春闱已经过去了数月,当日的新科进士们也都分配到了各自的岗位上各司其职,慢慢成了官场新势力。
裴效先一开始被分配到户部三库——也就是国库,奉命清查户部余粮及历年收支的账簿。
这是一项艰苦的差事。
同时又很得罪人。
要知道,户部是陈党的大本营。
国库是他们贪污的最大根据地。
李持明却放了裴效先到这里彻查。
无异于公开向天下表示自己不信任户部。
果不其然,一夜之间整个户部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生怕查出户部的亏损和贪污,回头牵涉到自己头上。
而与此同时,陈惟衷和他的党羽不知用了什么办法,一夜之间把户部亏损的钱财全都放了回去。
裴效先给李持明奏报时用了银鼠遍地这一形容来形容此事,就好像一夜之间,户部所有人都变成了神秘的银鼠,用不知什么方法把大量银钱从他眼皮子底下运进了户部,神不知鬼不觉的填补上了亏空。
让裴效先责无可责。
不过银钱易运,粮草却难。
户部亏空的粮食就那么一直空着,并未在一夜之间奇迹般的增多。
所以李持明依旧借此重重责罚了户部众人。
尚书以下的人马几乎全军覆没,统统赶回家去卖红薯。
取而代之的,他提拔了几个非陈党的官员接替这些人的位置。
但问题在于,这些人不贪污不受贿,清廉有余,然而能力不足。
把他们放到了户部的位置之后,户部的办事效率并未见提升多少。
李持明不禁对李令姜大吐苦水:有能力的贪官和没能力的清官,二者必须择其一。
阿韫,你看看我这手底下都是一群什么人啊!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李令姜一点也不意外。
陈党盘踞朝廷多年,甚至连民间都骗过去了。
如果不是有两把刷子,他们断断做不到如此。
说白了,陈党的行事作风是这样的。
如果大家一起赚了一百两银子,陈党要从中抽八十两,其他的二十两才是大家的。
而陈党通过把持科举选□□的非陈党人士是这样的,他们只能带着大家赚二十两银子,而自己只拿自己应得的五两(甚至为了清廉缘故还要拿的更低)。
可是问题在于,,陈党给了大家二十两,清流只能给大家十五两。
孰优孰劣,高下立判。
这一天天过得都是什么日子啊·······李持明在听完李令姜的分析后如是说。
我怎么这么惨,非要在豺狼和草包中做出选择。
难道就没有更好的给我了吗?巧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其实吧·······你也不是只有这两个选择······李令姜说。
一边对李持明挤了挤眼睛。
李持明双手抱胸望着她,忽地笑了,伸手在她鼻头上刮了刮道:小机灵鬼,你又想到什么主意了?呐········没有合心意的官员,我们就创造合心意的官员嘛!李令姜说。
我就不信当朝这么多大小官员,竟没有心怀苍生又手有霹雳的人!所谓吹尽黄沙始到金,咱们得创造机会,让这些人知道咱们需要他们,自己主动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