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宫出来,李令姜坐上华盖车往府里赶。
一路上看街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
燕国的商品经济是很发达的。
此时又正值初夏,天气不冷不热,正是适合人们晚来外出闲逛的时节。
李令姜看到街边的夜市小摊贩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出摊了。
种种美食甜饮,琳琅满目的摆了半条街。
她拍了拍坐在自己身边,正对着外面的冷饮流口水的琼琚道:\\喏,别流口水了,下车去给你自己买一份你爱吃的,给我带一份荔枝雪饮来——对了,跟那小贩说,他剩下的甜饮我都包了,让他送到郡主府去,直接到采薇她舅舅那边去拿钱。
府里的人也热了一天,买一车冰饮,大家都尝一尝。
琼琚高兴的立刻跳起来,摇头摆尾的拍李令姜马屁。
李令姜笑着睨了她一眼道:快别做作了,赶紧去买吧!她看着那小丫鬟叫停了马车,连蹦带跳的下去了。
李令姜微微笑着,转过脸来看向街道的另一边。
还未掀开车帘,就听得一声凄厉的马嘶炸响在半空中,旋即是一阵人仰马翻的喧闹,有小孩子的哭声传来,夹杂着女子的尖叫。
忽然间,李令姜的马车也剧烈的颠簸起来。
她在忙乱中探出身子查看车外,就见驾车小厮已被甩飞了出去,套着车的枣红色烈马在滴溜溜的打转。
李令姜一手死死扳住马车侧楞,艰难的回头看向后方,就见一匹黑色的高头大马正疾驰而来,在热闹的街市上横冲直撞,顶翻了一片摊位。
人们惊恐的大叫着逃开,眼看那马就快撞上李令姜的枣红马了!电石火光的一瞬间,一个黑色的身影不知从何方钻了出来,他灵巧的跳起来揪住缰绳,接着一个翻身上马,拉住两根缰绳就是狠狠一勒。
黑马在半空中几近竖直的跃起前蹄,发出一声暴怒的嘶鸣。
马上的男人毫不胆怯,继续同那烈马缠斗着。
李令姜见他肩宽体阔,身姿矫健,猜测他大概是个军营中人。
这人训马倒是有两下子,不多时,那黑色烈马终于被他驯服,老老实实的低下头了。
周围围观的人群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伴随着噼噼啪啪的鼓掌声,几个小贩从人群里走出来,殷殷切切的为那刚从马上跳下来的男人送上各种吃食和冰饮,还有一个手里拿了一匹布,口中俱是连声道谢。
男子生的豹头环眼,燕颌虎须,一身黑布短打,这么一看更像个军人了。
但出声说话时却是文雅,声音彬彬有礼的宛若一位文士。
和善的婉拒了小贩们的好意,他把烈马交给了随之赶来的马主,原来是个十五六岁的半大男孩子,刚从马市上牵回了自己的第一匹马,心中高兴,忍不住纵马多跑了一阵子。
没想到这马却是个有脾气的,当即就尥蹶子不干了。
若不是这位军人模样的男人相救,恐怕这孩子早就连人带马都遭殃了。
街面慢慢恢复了交通,人们又回到了各自的位置上。
琼琚把赶马小厮扶起来,李令姜叮嘱了他几句,正要坐回车里,忽听见面前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李——郡主?李令姜抬起头,对着和那训马男子站在一起的裴效先笑出声来。
她也不进马车了,坐在马车门口闲闲道:裴大人,怎么我到哪儿都能遇上你?我也不知道,裴效先说。
大概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吧!书呆子居然会说俏皮话了,这可让李令姜大吃一惊。
她困惑的看了看裴效先,又看看他身旁那位训马男子道:你——你们认识?黑衣服的训马男子微微一笑,抬手对着李令姜作了个揖道:臣兵部武选司主事齐尚哲,见过郡主殿下。
免礼免礼,李令姜大笑道。
原来是齐主事,我还当是哪里来的勇猛校尉呢!齐主事好功夫!哪里哪里······齐尚哲大笑,不过是献丑罢了,小人家里世代从军,五岁开始骑马,熟能生巧而已啦!让郡主见笑了。
世代从军?李令姜不禁一愣,狐疑的看了看齐尚哲,又看看一旁的裴效先:齐主事家中世代从军,何以如今却········军人在我朝地位低下,秉之家里也是咽不下这口气,所以到了他这代,是个读书苗子,便让他考了科举。
裴效先安静的补充道。
他和齐尚哲相视一笑,回过头来对李令姜道:我和秉之是在考场上认识的,我总说若不是齐世伯坚持让他读书科举,子遥恐怕这辈子也没机会认识这样一位君子。
那可不一定,说不定你做了翰林,我是翰林院门外站岗的。
齐尚哲对他打趣。
两个人又是一笑。
李令姜看这两个人一言一语,忽的想起了李持明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时的愁眉苦脸,她灵机一动,直觉自己好像找到合适的办法了。
遂对这二人笑道:难得今日有幸得遇二位,不然这样吧,二位若是无事,到我府上吃顿便饭如何?她认真地望着裴效先和齐尚哲,一字一句道:我有一些话,想同二位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