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他回屋里后, 还有没有生气?钱济民搓着手, 脸上露出一丝尴尬。
在一个小姑娘面前说家里的这些糟心事, 钱济民是真难为情, 可他实在没办法了。
他来了几次,父亲不是不理不睬,就是破口大骂,根本不给他解释的机会。
他知道,那时候跟父亲断绝关系,确实伤了父亲的心。
可那也只是表面上,他暗中托人照顾父亲, 知道父亲在乡下受苦,自己省吃俭用把口粮寄给父亲,没想到,那些东西父亲全部没有收到。
这真是,钱济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方茹看着钱济民:我刚才听到你说你曾经给我师父寄过东西?这是真的,还是只是你扯出来的谎言?是真的,是真的。
寄东西的单子我都保存着呢。
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东西并没有到父亲手里。
钱济民连忙说道。
看着钱济民的表情不像作伪, 方茹心里暗暗有了思量。
既然钱济民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师父心里又还念着这个儿子,她便从中撮合一下。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 你把那些单子拿过来给师父看。
还有,你最好调查一下,你寄的那些东西都到哪里去。
师父对当年你们跟他断绝关系的事情, 还是有怨言。
你如果真希望师父原谅你,还是要有一点耐心。
方茹说道。
钱江淮虽然没有说,方茹却看出了钱江淮的心思。
他不是不原谅这个儿子,其实他也应该相信了钱济民并没有骗他。
否则,他不会让她看钱济民走了没。
只是,被家人冷落了那么多年,在双溪村吃了那么多苦,心里和身、体上的双重痛苦,他不可能没有一点怨言。
现在钱济民找来,师父一边又对曾经失去的亲情充满了渴望,一边又对过去的遭遇有怨。
而这怨,自然只能由钱济民慢慢来化解了。
我知道了,谢谢你。
钱济民到现在才明白,为什么父亲在那样的环境下,还会收方茹为徒弟了,这姑娘品性确实不错。
你不用谢我,我也想师父晚年家庭和睦,能够享受天伦之乐。
时间又往前走了几天,方茹算了算时间已经到了1978年,离那场战争越来越近,孟醒估计是回不来过年的。
果然如她所想,春节前,王皓找了她一次。
孟醒哥嘱咐我了,如果过年他不能回来,就让我代替他给你送礼。
王皓递给方茹一个纸包,东西我送到了,我还有事,先走了。
方茹拿着纸包回了家,拆开来一看,忍不住笑了。
里面是一个红包,上面写着压岁钱,方茹拿出来数一数,正好88块。
里面还有一封信,应该是孟醒提前写好的。
信上面写道:亲爱的阿茹,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肯定没办法陪你过年了。
压岁钱是我的一点心意,你拿去买点礼物……方茹看到这里,心里又是甜蜜又是酸涩。
她想孟醒了,想立刻见到他,可她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孟醒有自己的责任,方茹看着信,长长叹了一口气,但愿那场战争早点结束吧。
春节前,方茹和方卫华、方月,特地去供销社买了糖果瓜子花生点心,给两个侄子一人买了一套新衣。
然而她没想到,等到春节那天,要把东西拿出来时,却发现他们买的糖果瓜子花生点心,几乎少了一半。
因为家里人数多,过年又有亲戚走动,方茹买的数量并不算少,就算两个侄子偷吃,也不可能吃这么多。
方茹找来方月,方月几乎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肯定又是大嫂拿去她娘家去了。
这几年,陈翠屏往娘家拿的东西可不少。
方月找到陈翠屏,要求陈翠屏把东西拿回来。
陈翠屏当然不肯,她把那些东西拿回去,得了父母和弟弟好一顿夸赞,夸她有本事,能往家里拿回那么多东西。
现在让她去要回来,父母会说什么,她不用听都知道。
方月气得破口大骂:自己家里居然还出了贼,真没见过这样的。
你娘家是什么破落户,连一点瓜子糖果都买不起吗?陈翠屏平时在方家霸道惯了,被方月这么指着鼻子骂,本来有些心虚,这一会儿也不心虚了。
她掐着腰,和方月对骂起来,甚至还要动手。
方茹把方月拉到一边,一把抓住陈翠屏的手:陈翠屏,你想干什么?你今天敢动阿月试试。
自己一对二,恰好方卫华又从屋里走了出来,陈翠屏怕自己吃亏,骂了两句回了屋。
等方父方母回来,方月去告状,陈翠屏却拿两个孩子说事。
方母看着两个孙子,叹了口气:阿月,都是一家人,就别计较那么多了,不就一点瓜子花生吗,你想吃,妈买给你就是。
这是我想吃的事情吗?妈你到底有没有听清楚啊,这是姐姐买的,买给方家人吃的,陈翠屏她凭什么把这些东西拿回她娘家去,连说都不说一声?够了,阿月,今天是新年,别因为一点小事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方父沉着脸,对于大儿媳的行为他当然也不高兴。
可是,从小卫华身体不好,方茹和方月又是姑娘家,他把以后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大儿子方卫中身上。
也习惯了在所有事上,站在大儿子这边。
虽然陈翠屏做的是难看了些,可也不是什么大事。
她到底给老方家生了两个孙子呢,不过是一点糖果罢了,是一家人,何必计较那么多呢?爸妈觉得这件事是小事,就这么算了是吗?方茹突然插嘴道。
阿茹,你是姐姐,你妹妹不懂事,你不能也跟着不懂事。
方父看向方茹说道。
方茹轻笑了一声:爸、妈,你们是觉得,我跟二哥还有阿月,三个人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陈翠屏,比不上她生的那两个儿子是吗?她今天拿家里一点糖果花生不算什么,可你们不管,她明天是不是就能把家里的被褥家具往往她娘家扛,到时候你们也不管?方茹不是计较那点东西,她这一年多来赚了不少钱,那点东西她还真看不上,可陈翠屏的吃相太难看了。
你胡说什么呢?你们在我心里都是一样重的。
方父虽然偏心,但话里却不肯承认。
再说,翠屏也不是那么不懂事的人。
陈翠屏在一旁洋洋得意:就是,不就拿你们一点瓜子糖果吗,至于吗,还闹出这么大动静,让人听见了笑话咱们家。
方茹看向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方卫中:大哥,你也这么觉得吗?方卫中脸色难看,他看着方茹,方茹眼睛清亮,将他心底的那一点阴暗照的明明白白。
想起这个妹妹是替自己下的乡,方卫中心底那一点良知到底还是拾了起来。
方卫中握了握拳,对陈翠屏说道:你进屋来,我有话对你说。
陈翠屏还在得意洋洋,突然被丈夫叫回屋里,便有些不满:你干嘛呀?你是没看阿月那个样子,我不就拿家里一点东西吗,还说我是贼?我怎么就是贼了?在家里有哪样东西不属于我们的?方卫中看着陈翠屏,听着她不停的说着话,只觉得脑子突突的疼。
够了,你不是贼是什么?这几年,就因为你生了两个儿子,对老方家有功,我和爸妈都让着你,让我弟弟妹妹受了多少委屈。
结果你连我妹妹买的那一点糖果你都贪,你娘家就缺你那么点东西,你娘家是乞丐吗?你在说什么,方卫中?陈翠屏不敢相信方卫中竟然敢这样说自己,方卫中竟然敢说自己娘家是乞丐,陈翠屏脑子一热,冲着方卫中就顶了过去。
方卫中往后一退,陈翠屏一脑袋顶到了墙上,撞的自己眼冒金花:方卫中,你敢打我?我要带小文和小五回娘家去,你不给我个说法,别想我回来?陈翠屏说完,从地上站了起来,就要收拾东西回娘家。
这是她惯用的手段,每次这样,方卫中都会服软。
可这一次,方卫中冷眼看着陈翠屏的动作:你尽管回去,这一次,我要是再去接你,我就跟你姓。
陈翠屏的动作顿住了,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
她拿眼睛瞟着方卫中,看他的神色并不像说谎,陈翠屏有些慌了。
方卫中,你至不至于?我不就是拿了点东西回娘家吗,我犯了什么错了,你们就这样对我?我给你们家做牛做马、辛辛苦苦生了两个孙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我就拿点东西回家都不行吗?陈翠屏见撒泼不行,就开始装可怜。
方卫中冷笑:你要是光明正大说要拿东西回娘家,谁会阻止你?再说了,今年过年,我没给你娘家送礼吗?你为什么要偷偷摸摸,你自己也知道自己做的是错的,不是吗?陈翠屏不说话了,她平时可以耍赖撒泼,可方卫中真生气了,她有些害怕。
那,东西反正都拿回我娘家去了,我是不会去要的,我没那个脸。
没让你拿回来,这些年爸妈给你的钱,你也存了不少吧,拿出来还给阿茹。
她在乡下,攒点钱并不容易。
听到丈夫提及方父方母给的钱,陈翠屏的脸色白了,她到底哪里还有钱?那些钱,都被她拿去借给娘家了。
她妈一口一口家里困难,她弟弟又说不要她的钱,让她在婆家好好生活,她一个心软,就把钱借给了她妈。
方卫中看着陈翠屏心虚的样子,脸色渐渐黑了下来:那些钱没了?这些年爸妈给你不少钱吧?一分都不剩了?没,还剩下20块。
陈翠屏揪着衣角,不敢抬头看方卫中。
20块?方卫中仰着头,喘着粗气,他怕自己会忍不住揍陈翠屏,爸妈这几年,每个月的工资都给你一半,家里的花费从来不需要你掏钱,你现在跟我说就只剩下20块?你告诉我,那些钱你拿去干什么去了?我娘家困难了一点,我拿去、借给我妈了。
陈翠屏把钱拿回娘家,被母亲和弟弟夸着的时候,还觉得自己做的挺对。
可这一会儿,方卫中一质问,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觉得心虚起来。
钱借给你妈了?嗯?方卫中在屋子里走了几步,又听到陈翠屏面前,用手点着陈翠屏的额头,你是猪吗?你娘家过的什么生活你看不到吗?他们需要你的钱?你看看你娘家吃的是什么,小文小武吃的又是什么。
你弟弟吃的肥头大耳、满嘴流油,你再看看你两个儿子,陈翠屏,你脑子里面装的都是什么?方卫中几乎要被陈翠屏被气死了:你,现在立即回娘家去,把那些钱给我要回来,要是钱要不回来,你也别回来了。
爸妈给的钱,几年下来,陈翠屏就是花点钱,也能留下两三百块,结果陈翠屏手里就只剩二十块,方卫中握了握拳,他真想揍这个蠢女人。
你放心,我借钱的时候,我妈说了,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还,我这就去给你拿回来,真以为我们家贪你们家那点钱呢。
陈翠屏想起借钱时母亲的话,倒是不怕了。
方卫中气笑了:行啊,你们家不贪我们家那点钱,那你赶紧去要回来。
记住我的话,钱要不回来,你也别回来了。
方卫中看着陈翠屏,只觉得这一切都是报应。
当初要不是他为了逃避下乡,怎么会娶回来这么一个愚蠢的女人。
陈翠屏挺了挺胸,走了出去。
等她把钱拿回来了,她一定要好好那方卫中一顿。
她娘家可不是他说的那样,她妈和她弟弟对她可好了。
想到方卫中在自己面前伏低认错的样子,陈翠屏的心里划过一丝快意。
方母看着陈翠屏往外走,忙拉住她:你这是要去哪里?陈翠屏刚想说话,走出房门的方卫中便说道:妈,翠屏刚刚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要出去买点瓜子和糖回来。
陈翠屏看着方卫中眼底的威胁之色,虽然脸色不满,到底还是点了头把方母应付了过去。
方母见儿子这样说了,并没有再拦着陈翠屏。
只是等陈翠屏出了门,方母突然拍了头:不对呀,这个时候供销社都已经关了门了,她到哪里去买瓜子和糖?没事,她看到关门了,自然就回来了。
方卫中知道,陈翠屏肯定拿不回来那些钱。
她爸妈但凡有一点为女儿着想,都不会跟陈翠屏要那么多钱。
说是借,只怕借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要还。
可这钱,陈翠屏必须去要,等她拿不回钱,看到她父母真实的态度,她才会知道自己干了什么蠢事。
陈翠屏出了门,觉得要母亲肯定会还钱。
妈对她一直很好,而且答应了她的,哪里会像方卫中说的那样,要不回来钱?陈母见到女儿回来,还觉得奇怪,这大过年的,怎么就回来了?不过想到年前,陈翠屏带回来的那一大包东西,那糖可是大白兔。
没想到方家那大闺女还挺舍得,陈母脸上带了笑容:翠屏,你咋这个时候回来了,有啥事么?陈翠屏看着母亲,支支吾吾,拿钱给母亲没什么,可是跟母亲要钱,陈翠屏有些说不出口。
陈母一看女儿这样,虽然不知道陈翠屏想干啥,但也知道她回来没什么好事。
陈母的脸色也淡了下来:翠屏啊,你可真是不懂事了,大过年的,你咋还往娘家跑呢?赶紧回去吧,妈还没弄好年夜饭呢,一会你弟该嚷着肚子饿了。
陈翠屏想着方卫中的威胁,硬着头皮把话说了出来:妈,我以前借给你的钱,你能不能先还我一半?陈母一听,感情这陈翠屏大过年的回来,竟然是为了要钱。
陈母的脸色沉了下来:我什么时候跟你借钱了,你胡说什么呢?信心满满的陈翠屏听到母亲这话,一下子就懵了:怎么就没见借了呢?我前前后后借了你300块钱,妈这事儿你可不能忘,我借你钱的时候,小威也看着呢。
姐,你别乱说,你啥时候借给妈钱了,我咋不知道。
陈威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从里面走了出来。
不是,我明明借了你钱呀,妈,你可不能开这种玩笑啊?你不把钱还我,方卫中他不让我回方家了呀。
陈翠屏急了。
你胡说什么呢,你给方家生了两个大胖孙子,他们敢不让你回去?他真敢不让你回去,你妈第一个打上门去。
行了,你妈忙着呢,你别跟着添乱了。
小威,拿20块钱给你姐,让她赶紧回家去。
陈母一脸不耐烦。
陈威从屋里拿了20块钱,递给了陈翠屏:姐,别说妈不帮你,这20块钱可是妈省吃俭用省下来的,你拿回去吧。
至于那什么300块钱,我和妈可没见着。
你们不能这样啊。
陈翠屏从来没想过自己会面对这样的情况,明明当初借钱的时候不是这样说的呀。
陈威冷笑了一声:姐,拿着20块钱赶紧回方家去,不然,这20块钱你也别想要。
陈威把陈翠屏推出了房门,转身就把房门关上了。
陈翠屏看着紧闭的房门,流下了后悔的眼泪。
她捏着手里的20块钱,漫无目的的走在街上。
过年了,大街上冷冷清清,陈翠屏不敢回方家,娘家又回不去,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街上绕了一大圈,陈翠屏还是硬着头皮回了方家。
她觉得母亲有一句话说的对,她怎么也生了小文小武,方家不敢不要她的。
钱要回来了?方卫中嘲讽的看着陈翠屏,陈翠屏和走时的趾高气昂完全不一样,这一会儿的她耷拉着脑袋,对方卫中的嘲讽也无动于衷。
方卫中说了陈翠屏一顿,也就算了。
他本来也就是吓唬陈翠屏,让他看清楚自己父母的真实面目,别总傻傻的把家里什么东西都往娘家搬。
经过这次的事情,方卫中觉得,陈翠屏应该受到教训了。
这个除夕,因为陈翠屏的事,方家谁也没有过好。
回了屋,方月则快被母亲气死了:妈现在这样偏袒这个女人,早晚有一天她会后悔的。
方茹经过这件事,心里早已有的计划又浮上心头。
她本来想忍到大学毕业,现在看来要提前了。
阿月,要是能离开这个家,你想不想离开?当然想啊,要是能走,我早就走了,可惜走不了。
方月撇了撇嘴。
见到方月也同意,方茹想着,要是能够得到方卫华的支持,自己的计划应该能够成功。
父母太偏心大哥和大嫂了,这样的家庭呆着太憋屈,倒不如早一点出去。
第二天,方茹进了方卫华的房间,陈翠屏看见了,撇了撇嘴,不过,她才被方卫中说了,这会儿倒不敢说什么了。
方卫华正在看书,看到妹妹进来了,把书放下,问道:有什么事吗?二哥,你想过离开这个家没有?方茹直截了当的问道。
方卫华愣了一下,怎么没想过?那几年身体不好的时候,被陈翠屏那样说,他早就想离开了,可是,想到父母,方卫华犹豫了。
方茹看出了方卫华的犹豫:二哥,有大嫂那样的人在家里,咱们家永远不可能安宁。
再说,咱们兄妹几个都大了,这房子也住不下,早晚都是要搬出去的。
方卫华闭了闭眼,再睁开眼时,眼睛里多了一抹坚定:阿茹,你是不是很想搬出去?是,我想搬出去,我不想再跟大嫂这样的人住下去,每天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吵个不停。
我们的时间,不应该浪费在这样的人身上。
方茹点了头。
行,那我去跟爸妈说,房子的事,我来找。
当年下乡的事情,本就让阿茹受尽了委屈,如今还要去忍受陈翠屏,这对阿茹不公平。
自己这个做哥哥的,从前不能为阿茹做些什么,如今他有了一点能力,自然要尽量满足阿茹的愿望。
听到方卫华这样说,方茹心里松了一口气,要是方卫华不同意,这搬出去的事还真不容易。
房子的事,二哥倒不必担心。
我想着与其租房子住,倒不如买下两栋房子,我手里刚好有点钱。
买房子?方卫华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现在家家户户家里住房都不宽松树,尤其是大量知青回城以后,住房更是紧张,这个时候方茹说要买房。
方卫华正了正脸色,看着方茹:阿茹,你手里有点钱,自己攒着,可不能乱花。
将来你要是嫁给孟醒,家里肯定不能给你什么帮忙,那钱你还是留着吧。
别买什么房子,咱们出去租房子就行了。
二哥,你别担心,我有钱呢。
孟醒走之后,他每个月的津贴都是寄到我这里来的,这几个月也攒了几百块。
再加上我卖雪肤膏赚的钱,我手里有这个数了。
方茹把手指展开,比那个数字给方卫华看。
这段时间,环境更宽松了一些,李凤华的胆子更大了,把那雪肤膏的规模又扩大了,她这两个月分的钱也更多了。
这么多?你那东西能卖那么多钱?方卫华知道方茹赚了点钱,可他没想到会赚那么多。
二哥,我可没骗你,现在房子也便宜,你、我还有小妹,一人买一栋,有了自己的房子,出去注意安心。
那不行啊,我怎么能要你的钱买房子。
你买自己的就好了,我出去住,让小妹住你那。
方卫华摆了摆手,自己一个大男人不能挣钱也就算了,哪里还能老是用妹妹的钱。
就当我借钱给你吧,将来你挣了钱,还我就是。
方茹早就想好了,买房子的钱不是小数目,二哥肯定不会接受的,不过如果借,二哥应该会同意下来。
果然,方卫华思考了片刻之后,点头同意了下来:行,二哥跟你借这个钱。
不过,亲兄妹明算账,二哥给你写个借条。
方卫华同意就行,方茹没有在这种细节上面跟方卫华纠缠。
这辈子,她就希望二哥和小妹都好好的。
说服了方卫华,方茹又找来了方月,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
方月很是心动,她早就受够这个家了,大嫂贪婪无知,母亲又一味偏袒。
可是当她听到方茹要给她买房,方月连连摆手:不用,我不用买房子。
姐,你买了房子,我跟你一起住就好了。
我一个女孩子,要了房子也没用。
方茹揽住方月的肩膀:胡说,女孩子要房子怎么就没用了?你想想,将来你嫁人了,要是跟对象闹了矛盾,你难道还回娘家不成?你觉得大嫂能给你好脸色?方月想象了一下那个情景,一想到大嫂一脸的阴阳怪气,她就忍不住抖了一下身体:我宁愿在外面哭死,也不会跟她求助的。
方茹看到方月这样,笑了:所以,你要是有一栋房子,就是吵架了,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房子。
不用因为担心没地方去,而委屈自己。
被方茹这么一说,方月也觉得有道理,可是:我高中都还没毕业,哪有钱买房子呀。
就是你给我买,我将来也不一定有钱能还的起啊。
方月抠了抠自己的手指。
那就慢慢还,总能还的起的。
你好好学习,我跟二哥都能考上大学,你是我们的妹妹,肯定也能考上。
方茹鼓励方月。
方月鼓着腮帮子,想了一会儿,最后握了握拳,说道:行吧,为了还你的钱,我从今天开始要努力学习了。
这就对了。
方茹拍了拍方月的头,有什么不会的,都可以问我和二哥。
至于什么时候跟父母提搬出去,方卫华建议,还是等到过了年以后。
方茹和方月都同意了,既然已经决定好了,也不在乎这么一点时间。
方月想到自己很快就能离开这个家,还能拥有自己的房子,兴奋的不能自已。
一整个春节期间,哪怕陈翠屏偶尔故意找茬,方月也没有理会。
春节过后,方茹和方卫华就去了各自的大学报到。
方茹最先到的寝室,半个小时之后,又来了一个高高瘦瘦的女孩子,皮肤有些黑,脸庞坚毅带着些许冷艳。
方茹一打听,知道这姑娘叫王怡,也是京市人,从穿着打扮来看,家里条件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到了晚上,寝室的另外两个人也来了。
陈丹和李虹瑶是外地人,李虹瑶来自江南,声音软糯,说起话来,那更是吴腔软语,让人听了忍不住一直酥到骨子里去。
陈丹则来自西南某省,一来就给她们带来了家里腌制的野生菌菇。
我妈妈自己做的,有点儿辣,也不晓得你们能不能吃。
陈丹说话时还带着地方音。
方茹试了一下,辣还好,关键里面放了花椒,而方茹恰好吃到了一颗花椒,把她麻得不停漱口。
其他三人看到方茹这样,都不由得哈哈大笑。
陈丹还说:我还以为理科状元跟我们有撒子不一样,没想到也是普通人一个嘛。
方茹一边用手给舌头扇风,一边走了过来:我吃到花椒了,不过你这个野生菌倒是挺好吃的。
陈丹笑了,脸上带着骄傲:是我妈妈做的,她做这些东西好吃的很,你喜欢,我下学期再带给你。
几个人因为这么一件小事,迅速拉进了距离,逐渐熟悉起来。
王怡有些羡慕的看着三人:寝室里四个人,就我皮肤最黑。
李虹瑶和陈丹也就算了,他们的家乡本就是出美人的地方,可方茹你的皮肤怎么也这么白?你虽然皮肤黑了一点,可是你的五官跟你的肤色搭配的很好,一看就是个高贵冷艳的美人,你还有撒子好抱怨的?陈丹蹙着眉头,说道:我还羡慕你呢,你个头那么高,腿那么长。
你看看我,个子比你矮了一个头。
陈丹说着,还拿手比划了一下,结果发现自己的个头连王怡的肩膀都不到,她颓丧的低下了头,然后故意长长叹了一口气。
几个人都被陈丹有趣的举动给逗笑了。
行啦,要我说,咱们也别互相比缺点了,比比优点。
王怡个子高、脸庞轮廓明显,看上去是个冷美人。
陈丹皮肤白、眼睛大,是个可爱的小美人。
至于我啊,怎么也算个清秀佳人吧。
李虹瑶性格和她的声音一点也不像,她的性格更像北方人。
清秀佳人就太谦虚了,虹瑶的长相,倒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纯洁、高雅,又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婉约。
方茹在一旁说道。
你就别说我了,咱们这里面,就你最漂亮了。
你看你这张脸,五官长得恰到好处,笑起来竟然还有酒窝,还有你这个子,这腰,这……李虹瑶的眼睛盯得位置,让方茹一下子把自己的某个显眼的位置遮住了:不许再说了。
啧,你们北方姑娘不是应该比我们南方姑娘豪爽的吗?怎么你还害羞?李虹瑶坏坏地笑,看起来倒有点街头二流子的架势。
方茹瞪了她一眼:都说江南姑娘性情温和,你除了脸像,其他地方还真不像。
李虹瑶眼睛一亮,兴奋地拍了方茹一巴掌:你看出来了?我妈也这么说我,不张嘴就是淑女,一张嘴准能把人吓到,哈哈哈。
不过你说,我们宿舍四个长得都这么漂亮,学校该不会是故意的吧。
你们可小点声吧,要是被别的宿舍的人听到了,不得笑话我们寝室的人脸皮厚,哪有自己夸自己长得漂亮的。
王怡说道。
这一番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很快话题别转了,开始讨论各自的专业。
通过一番聊天,方茹了解到,原来宿舍四个人,并不是一个系。
看起来冷艳的王怡是文学院的,李虹瑶是法学院的,倒是看起来小巧可爱的陈丹竟然跟自己一个专业。
啧,你们俩这长相,哪里像学生物制药的呀。
李虹瑶啧啧称奇。
王怡也不像学中文的呀,你要是不说话,倒像是文学院的,王怡像是学法律的。
也是,哈哈哈。
刚开学,也没什么事,大家报完到后,把书领了,就拿着书去了学生们最爱去的图书馆。
然而方茹没想到,刚从图书馆出来,就被一个男生拦住了:同学,我能问一问你是哪个专业的,叫什么名字么?不好意思,我有对象了。
方茹冲着男生笑了笑,转身跟王怡等人一起走了。
你这借口绝了,你没看刚才那男生失望的眼神。
李虹瑶笑道,其实那男生长得不错,你可以不用一口拒绝的。
不是借口,我真有对象了。
方茹表情认真。
李虹瑶愣了一下:真有对象?嗯,是在下乡的时候认识的,家里也是京市的,现在去了部队。
方茹简单解释道。
见方茹说的这么详细,大家才知道方茹没有说谎。
你对象长啥样?有照片不?李虹瑶好奇,像方茹这样的大美女,得找个什么样的对象。
方茹愣了一下,她真没有孟醒的照片。
她跟孟醒刚确定了关系,孟醒就去了部队,哪里来的照片。
她摇了摇头:长得挺好看的,不过照片就没有了。
叫什么名字,都是京市的,说不定我认识呢。
王怡突然插嘴道。
叫孟醒。
方茹回答道,不过她觉得应该没那么巧,京市那么大,人那么多,王怡怎么可能认识呢?孟醒?王怡嘴里念着这个名字,眼睛看向方茹,我还真认识一个叫孟醒的,他爷爷是孟盛荣,父亲是孟毅。
方茹惊讶的看向王怡,没想到她还真认识孟醒。
王怡看到方茹哑然的表情,便知道,方茹的对象就是自己认识的那个孟醒了。
王怡啧了一声:都说孟醒不近女色,没想到不吭不声给自己找了这么一个漂亮的对象。
你还真认识呀。
李虹瑶也惊讶极了,这也太巧了,不过,方茹说她对象长得好看,到底长啥样?王怡笑着摇了摇头:方茹那是太谦虚了,那孟醒何止好看,这么说吧,用天人之姿这四个字来形容孟醒,一点都不夸张。
你这就夸张了,天人之姿这四个字,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担当得起的。
李虹瑶有些不相信。
我有没有夸大其词,你问问方茹就知道了。
真有那么好看?李虹瑶看向方茹。
方茹笑着抿了抿嘴:那是我对象,我肯定觉得好看。
李虹瑶点了点头: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嘛,不过能让你们两个都这么夸赞,我倒真是好奇了,什么时候能见一见你对象,让我也瞻仰一下天人之姿到底是什么模样。
你就别打趣他了,其实也就是比普通人长得好看一些罢了,没有王怡说的那么夸张。
方茹笑道。
过了两天,学校正式开课。
方茹的第一节课,是陈光和的生物制药工艺。
想起钱江淮的交代,方茹不敢怠慢,侧过脸跟陈丹说了句:认真听课,这个老师比较严。
方茹没想到自己这么倒霉,第一次上课,就被抓到了在底下说小话。
你,站起来,为什么在我的课堂上说话?陈光和背着手,脸色严肃。
方茹慢吞吞的站了起来:老师,对不起,我不该在课堂上说话,我以后不会了。
陈光和见方茹认错态度诚恳,脸色缓和了一些:念在你主动认错的份上,又是第一次,我就不跟你计较了,坐下吧。
要是再有下一次,你就给我出去。
陈光和说完,又转向其他同学:你们也一样,我的课,你们可以不来,来了,就给我认认真真听课,要是扰乱我上课秩序,期末考试通通给你们不合格。
不过,不来上课的,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所有不来上课的,期末考试直接零分。
底下坐的同学们都有些咋舌,没想到这位陈教授看起来温温和和的,竟然这么严厉。
好了,接下来我们开始正式上课。
陈光和虽然为人严肃,讲的课却很生动有趣。
一门枯燥的生物制药工艺,在他的嘴里,变得妙趣横生起来。
一节课很快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等到下课铃响了,大家才察觉到,原来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
上完课,陈光和拿起自己的书本,朝着台下看了一下,问道:方茹是哪位?方茹站了起来,陈光和诧异地看了她一眼:原来是你,你跟我来一趟办公室。